108 禮不可廢

如薊王所言,盟約的實質,乃是“互相妥協,各取所需”。當各自“所需趨同”,並最大化時。聯盟便會產生。

各方訴求,同質化越高,聯盟越牢不可拔。

比如,爲了生存。

冀州六國與薊國,陳王寵與徐豫六國,皆如此。大難臨頭,抱團取暖。

說白了,聯盟其實亦是一場交易。被交易的,必然是利益。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利益越大,人情越少。於是,處於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利益攸關者”,便會越發顯得薄情寡義。久而久之,便成了“孤家寡人”。

尤其當飽受苦難者,一步登天。痛定思痛,追權逐利,無所不用其極。

先帝與董太皇母子,趙忠、張讓等十常侍,皆如此。飢不擇食,狼吞虎嚥。吃相難看。

就薊王而言。發家致富的法子,其實有很多。然正因“窮怕了”,先帝與董太皇母子,纔想到了最易上手,來錢最快,最爲暴利的賣官鬻爵。

單從交易來看。賣官鬻爵對先帝與董太皇母子而言,“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壟斷經營,供不應求,沒有成本,不用售後。着實有太多利好。

然而,當真沒有成本麼。

有。江山社稷,天下萬民。皆是賣官鬻爵,不斷消耗的成本。先帝與董太皇母子因一己之私慾,不惜將作惡成本,轉嫁給全體國民。所謂“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注①)”。如此不斷虧空,乃至百孔千瘡。

大廈傾覆,社稷崩塌,不過是時間早晚。

事實上,薊王號稱當世明主,威信天下。賺得少麼?

王家與民家,自家與衆家,皆要顧及。

一言蔽之,家國同構。既爲人主,切記:“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所謂明主,莫過如此。

此語當作何解?很簡單,如同高空拋物。從金字塔頂端(王者),即便是一顆小小的石子(小惡)投下來,也能令無辜百姓,死於非命。劉先主能有如此見地,當是明主。

更何況薊王劉備。身爲王者,爲人處世,萬勿隨心所欲,起一個很壞的頭。

上行而下效。先帝好驢,乃至驢同馬價。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薊王好……

咦,不說也罷。

先前不過一縣之地,如今千里封國。天下高人,仁人志士,盡皆來投。“禮儀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彰,國乃滅亡。”國有四維,自當全面發育,不可有失偏頗。

於是,上庠令鄭玄、門下祭酒司馬徽、左國令黃承彥,聯名上疏,《請祭上陵之禮》。

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原先,祭祖皆去樓桑陸城侯祠。然,今時不同往日。上庠令鄭玄、門下祭酒司馬徽、左國令黃承彥,乃是請薊王親赴中山靖王陵,隆重祭祖。

其重要性,堪比告廟。

中山靖王,乃景帝之子,武帝異母兄。諸侯王廟,距天子太廟,一步之遙。遠非亭侯祖廟可比。此舉之大義,不言而喻。更無須避嫌。

今漢諸侯王,皆循此例。薊王如此行事,自當無可厚非。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廟於洛陽。四時祫祀,高帝爲太祖,文帝爲太宗,武帝爲世宗,如舊。餘帝四時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臘,一歲五祀。”五祀爲太常所職,帝王不必親臨。唯上陵祭,需陛下親臨。“百官、四姓親家婦女、公主、諸王大夫、外國朝者侍子、郡國計吏會陵”。

薊國百官、親家婦女、公主、番邦侍子、海外港津……何其多也。單說薊王親家,足有數十家之多。各國使節乃九賓之一,自也要參加。

實在太過隆重,也太過勞師動衆。

劉備本欲擱置。然太妃卻說:禮不可廢。

此乃國君應盡的義務,亦是必須履行之禮法。衆目睽睽,豈能因私廢公。

劉備這便傳令左右國相,擬定名冊。待上陵禮時,領一干人等,乘遊麟號,出南港,浩浩蕩蕩,奔赴靖陵縣,祭祀先祖。

漢人事死如事生。陸城侯亦不能忘。斷不可絕祀。問計羣臣,鄭玄言,當在子嗣中,分封陸城侯,以祭宗廟。

陸城侯,坐享樓桑食俸。樓桑乃薊國商都,繁華首屈一指。衆多子嗣中,何人爲陸城侯,劉備舉棋不定。此乃薊王家事,羣臣皆避嫌。問過母親,亦讓劉備自斷。劉備不得已,唯請教遠在洛陽的恩師。

恩師盧植回信曰:可先封嫡長子。待元服,再立爲王太子,待太子有子,再酌情增封爲臨鄉侯。將陸城侯,傳與太子嫡子。如此,代代相傳。

之所以如此行事,只因與一般封君列候不同。劉備少復祖爵,又增封臨鄉侯,乃至薊王。是爲上逆。將陸城侯靈位,遷入靖陵祖廟還不夠。樓桑陸城侯祠,亦需四時祭拜。故陸城侯一脈,不可斷絕。

劉備深以爲然。上陵禮前,六百里上表,求封嫡長子劉封爲陸城侯。

薊王無小事。

即便公卿罷朝,尚書令曹節亦親自入宮通稟。

薊王今日分封嫡長子,明日必分封諸子、諸女。對洛陽朝堂而言,乃大大利好。何須太皇竇太后開口,太皇董太后、何太后、少帝、大將軍何進,三公九卿,皆欣然。無有異議。

洛陽朝堂,六百里策立薊王嫡長子劉封,爲陸城侯。並賜下諸多御用之物。極盡恩寵。

對薊國而言,亦是利好。薊王分封嫡長子,乃立儲之信號。國不可一入無主。薊王春秋鼎盛,然身系萬千臣民,爲萬無一失,此舉宜早不宜遲。

所幸,薊國無立儲之爭。只因有嫡長子。

金玉有價而情義無價。

薊王與王妃之事,天下皆知。一路相伴至今,當真羨煞旁人。

薊王自是豪傑。王妃又何曾弱了半分。只說貧賤之知不可忘。誰又曾想,富貴夫妻難白頭。

還是那句話,利益太多,真情太少。

124 絕境弄險181 未得其主1.98 尾大不掉193 西域使館132 江山共謀1.4 四平八穩1.3 貢金補全197 仙人指路17 將府五校1.68 拯焚救溺1.50 試釘馬掌1 雪夜敵蹤158 常山之蛇1.82 爲人作嫁61 穩紮穩打1.66 有女士異135 逆流而進117 歸義降侯1.97 莫問神鬼151 金石爲開154 東孝西直145 督亢秋成21 驢馬同價1.5 奉身以死1.55 鬥戰決勝1.50 試釘馬掌1.88 藩強朝弱182 兩全其美1.63 犬牙相錯14 公孫劍器166 落子無悔31 直搗敵巢139 江山易改197 福莫大焉121 各取所需71 一較長短1.48 微觀天下122 破而後立100 與我一戰186 氾濫成災1.36 懷真抱素182 地大如礪114 割肉飼虎1.98 白湖水榭134 公之於衆1.72 羚羊掛角1.53 望廬而還184 亂之道也1.30 一門出仕1.49 觀星定海123 坐觀風雲1.85 興兵討賊1.54 四方殺局1.257 珠璣深藏1.44 閉門造車133 首遭彈劾171 南北船閘1.73 死無對證1.65 三歲見老149 內外雙軌16 白馬公孫1.40 有心無力182 取捨有道167 忠孝兩難1.32 皇后召喚1.32 潔身守道1.4 只患不均114 一州之地128 虎狼之士147 絕非等閒129 各方博弈1.78 風起雲蒸1.223 歲末大事190 且要珍惜1.39 火雨焚城1.76 獻圖明志1.73 衆口難調133 往甯難了109 密詔鋤奸1.56 痛並樂極190 且要珍惜1.25 百鳥朝凰1.27 爲君離憂114 貪婪無饜1.58 萬般皆好152 涓滴成海1.70 虎嘯山林1.22 百死莫贖174 變俗易教120 驕兵必敗136 天下共主165 天下至理1.63 仰吞北斗1.39 天予吾王1.29 強渡漢水1.235 貌合心離111 無名之輩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53 青色火焰1.40 羣盜蜂起
124 絕境弄險181 未得其主1.98 尾大不掉193 西域使館132 江山共謀1.4 四平八穩1.3 貢金補全197 仙人指路17 將府五校1.68 拯焚救溺1.50 試釘馬掌1 雪夜敵蹤158 常山之蛇1.82 爲人作嫁61 穩紮穩打1.66 有女士異135 逆流而進117 歸義降侯1.97 莫問神鬼151 金石爲開154 東孝西直145 督亢秋成21 驢馬同價1.5 奉身以死1.55 鬥戰決勝1.50 試釘馬掌1.88 藩強朝弱182 兩全其美1.63 犬牙相錯14 公孫劍器166 落子無悔31 直搗敵巢139 江山易改197 福莫大焉121 各取所需71 一較長短1.48 微觀天下122 破而後立100 與我一戰186 氾濫成災1.36 懷真抱素182 地大如礪114 割肉飼虎1.98 白湖水榭134 公之於衆1.72 羚羊掛角1.53 望廬而還184 亂之道也1.30 一門出仕1.49 觀星定海123 坐觀風雲1.85 興兵討賊1.54 四方殺局1.257 珠璣深藏1.44 閉門造車133 首遭彈劾171 南北船閘1.73 死無對證1.65 三歲見老149 內外雙軌16 白馬公孫1.40 有心無力182 取捨有道167 忠孝兩難1.32 皇后召喚1.32 潔身守道1.4 只患不均114 一州之地128 虎狼之士147 絕非等閒129 各方博弈1.78 風起雲蒸1.223 歲末大事190 且要珍惜1.39 火雨焚城1.76 獻圖明志1.73 衆口難調133 往甯難了109 密詔鋤奸1.56 痛並樂極190 且要珍惜1.25 百鳥朝凰1.27 爲君離憂114 貪婪無饜1.58 萬般皆好152 涓滴成海1.70 虎嘯山林1.22 百死莫贖174 變俗易教120 驕兵必敗136 天下共主165 天下至理1.63 仰吞北斗1.39 天予吾王1.29 強渡漢水1.235 貌合心離111 無名之輩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53 青色火焰1.40 羣盜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