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多長爲宜

待撕扯聲漸止。兩人拖一物的腳步聲亦遠去。劉備這才輕輕翻身,與美人並肩躺了下來。

內官名爲獻媚,實爲抹黑。拉劉備下水。

此女必是先帝寵妃。或是寵妃與勳貴私生子。身份微妙,不能示人。一旦與她有染,劉備自當守口如瓶。不會輕易吐露與‘太倉折桂’相關的隻言片語。否則便是引火燒身。

對劉備而言,此女亦是投名狀。若不納此女,自甘墮落。與幕後之人沆瀣一氣。劉備又如何能取信以曹節爲首的衆內官?

故而當內室門開,見到此女的瞬間,劉備便知宦官用意。

這便順水推舟,逢場作戲。假裝與此女親熱。

劉備雖翻身離去,與她並排。卻伸腳去蹬榻尾扶手,弄得牀榻咯吱作響。

如此異響,美人豈能不知。這便咬牙道:“君,可否勿動?”

劉備搖頭輕笑:“謹防隔牆有耳。萬一還有人窺視,見牀榻一潭死水,如何能信?”

“……”美人咬牙向外輕移,不與他沾身。

借咯咯吱吱聲遮掩,劉備邊搖邊問:“敢問美人芳名?因何至此?”

“妾的名字,早已忘了。”美人無由來嘆了口氣:“卻不知,君又是何人?”

劉備輕輕開口:“臨鄉劉備。”

美人眸中似有異彩:“可是豪擲一億錢,與陛下對賭西域的臨鄉侯?”

“正是區區在下。”劉備一愣。本以爲高居此地,理應消息閉塞纔對。“美人如何得知?”

“能豪擲一億錢,與當今天子對賭。試問天下還有幾人?”美人似對‘一億錢’相當敏感。

卻不知美人作價幾何。

劉備輕輕點頭:“美人還未告知,如何知我來歷?”

“君侯莫以爲,我等皆常住此地?”美人聰慧,已知他所想。

“不然呢?”劉備反問。

“館內女子皆住在別處。若是‘諸園貴人’,平日自當住在帝陵之內。皆趁夜而來,雞鳴乃歸。”美人答道。

劉備卻聽出言外之意:“莫非美人不是‘諸園貴人’?”

美人嘆了口氣:“妾之身份,事關重大。臨鄉侯還是別問了。若得脫逃,妾自當坦誠一切。須知,內官將妾獻與君侯,從此君侯便與此地、此事,脫不了干係。”

劉備輕輕點頭:“我已知也。”

“妾與君侯只是初見,爲何以誠相告?就不怕妾是外面一干人等的同夥?”美人又問。

“你若是同夥,又何須咬舌自盡?”劉備擡起指節搖了搖,上面仍留有一圈清晰的牙印。

美人幡然醒悟:“先前君侯假意調戲,莫非只爲以身相試?”

“然也。”劉備得意一笑:“本侯嬌妻剛剛誕下麟兒。母子遠在臨鄉,心中無時不刻不牽掛想念。又如何能與美人翻雲覆雨。”

“君侯乃真豪傑。”似言之未盡啊。

劉備不禁被氣笑:“美人是誇我還是扁我?”

“自然是大大的誇獎。”美人柔聲答道。

兩人一時無言。只聽牀榻在賣力的咯吱作響。

許久,美人忍無可忍:“君侯可止也。”

劉備卻斷然搖頭:“如此短時,必受人恥笑。”

美人蹙眉追問:“君侯以爲多長爲宜?”

劉備答道:“最少一個時辰。”

美人憤而側身。

劉備卻又叮囑道:“切莫靠近紗帳,若印出人影豈不露出破綻?”

美人雖無聲,卻悄悄向後挪了挪。

伴着咯咯吱吱的搖牀聲,漸漸放下心防的美人,自枕藕臂,沉沉入睡。

劉備亦閉目養神。暗思後事如何。不料後半夜酒勁上頭,也醺醺入睡。

不知過了多久,忽聽帳外有人輕喚:“君侯?”

劉備猛然睜眼。美人已悄無聲息的纏了上來。劉備低頭一看,見美人睫毛扇動,這便了然。深吸一口氣,挑簾視之。

正是先醉先醒的長樂太僕段珪。

“何事?”劉備皺眉發問。上位者的氣息蓬勃而出。

長樂太僕段珪加倍恭謹:“回稟君侯。時候已不早了,再晚怕是要誤了正事。”

劉備心中一動:“如此,且去堂前稍候。”

“喏。”長樂太僕段珪低頭行禮時,擡眼偷望。見美人玉體橫陳,春光半露。這便心中篤定。

待內室門再次閉合。劉備這便起身。

卻見美人亦睜開雙眼:“君侯保重。”

劉備輕輕點頭:“美人亦珍重。”

說完,翻身而起。穿戴整齊,卻見美人側臥,似有難言之隱。

劉備不疑有他。急忙問道:“美人有疾?”

美人頻頻目視。見劉備仍未醒悟。這便面紅耳赤,咬牙答道:“你晃了一個時辰,妾身豈還能下得了牀?”

劉備先一愣,不禁開懷而笑。

眉宇間,英姿勃發,神采飛揚。那股不加修飾且迥異於當下的清澈純粹,直令人怦然心動。

戲做全套。

待劉備離開。美人悄悄從枕下取出一枚長針。刺破指尖。將殷紅的血珠,滴在雙股間的素紗裙,及墊在身下的白紗之上。

須臾,便有數個目盲小黃門摸索入內。用黑紗將美人層層裹纏,合力扛出內室。

話說。先出內室的劉備,正隨長樂太僕段珪趕往下一棟別館。

恰逢日月當空,正值黎明(寅時)時分。天空微亮,雖仍遠視無光。近前卻已無需挑燈照亮。

爲何段珪還挑着燈籠?

此處是一間未曾改造的倉樓。裡面堆滿了鹹魚臘肉等風乾舊物。

見劉備目露不解,段珪這便笑道:“此乃掩人耳目也。若太倉令登樓察看,底下小吏便會領來此樓。餘下館舍,白日盡數關閉。需等城門開啓,一衆官吏才得入城。那時,我等早已人去樓空,又如何得見?”

說着,引劉備走入裡間。搬動機簧,地面忽然洞開。

“君侯且隨我來。”

洞內設有繞牆階梯。劉備這便醒悟,此是圓柱體糧倉的內部。

階梯通往的正中,正懸在一架天梯。大長秋兼領尚書令曹節,正與掖庭令畢嵐翹首以盼。

“君侯。”一覺之後,兩人已舉止如常。

“一夜未見,兩位老大人可安好?”劉備明知故問。

曹節陪笑道:“老奴等人皆睡不長。命不久矣。”

劉備亦笑:“昨夜亦睡不長。莫非與幾位老大人相同?”

曹節連連擺手:“豈敢,豈敢。君侯人中麒麟,福壽綿長。豈能與我等垂垂將死之人相比。”

劉備並未接話。隨曹節等人,走入梯廂。

待天梯緩緩下落,劉備這便問道:“此去何處?”

曹節答曰:“北邙。”

176 左膀右臂1.22 我記下了160 成人之美191 天下雄兵190 雲夢之野102 載滿而還15 平輩相交1.279 危國之道115 木軌直道120 三英齊發164 十夷王女199 有容乃大1.50 大河之子103 撲朔迷離16 破敵爲先16 天下富貴156 仁道在邇1.43 白馬楊氏121 非此即彼1.299 烏合之衆1.223 陌路相逢1.70 佛道之爭152 涓滴成海134 鮮卑利亞1.86 兵鋒所指1 分兵入關1.94 人情冷暖1.86 兵鋒所指104 龍吟虎嘯178 四氏雲霞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78 捧珠之恩1.80 十萬樓臺189 夾縫偷生1.63 福禍相依1.48 不藥自愈61 衝風之末106 羌胡合流1.53 青色火焰195 回京在即1.6 長轡遠馭91 龍有逆鱗1.99 謹慎擇友1.93 共襄盛舉185 諸王稱臣1.80 喜訊傳來1.89 牽招一怒1.7 分庭抗禮1.70 海瀕廣潟1.58 金水商肆1.2 圈地爲邑11 洛陽安家1.78 河北豪傑157 澤被後世21 兵符將令1.66 人財兩全1.67 莫測禍福1.39 驚弓之鳥1.73 西林馬場1.9 車輪舫舟136 和親之禮1.86 恩深似海17 忽左忽右1.39 天予吾王1.53 前朝舊事176 巨人之志1.2 燕燕于歸1.9 車輪舫舟1.55 築臺募士1.6 驚天動地141 唯利機關1.64 朝聞夕逝197 福莫大焉210 喧賓奪主1.38 秋色平分1.9 車輪舫舟188 舉火爲先180 一罪足矣114 太平劫案1.266 驚悉隱秘141 唯利機關219 西林少年158 天下嚥喉130 鮮卑寇邊172 喜訊頻傳1.4 買一饒一1.76 麒麟續命1.30 一書在手1.257 珠璣深藏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71 各路神仙1.295 求仁得仁1.47 帝國時代158 常山之蛇10 多子饒妻1.93 葡萄苜蓿81 初見端倪194 焉知非福108 日新月異1.220 迫在眉睫
176 左膀右臂1.22 我記下了160 成人之美191 天下雄兵190 雲夢之野102 載滿而還15 平輩相交1.279 危國之道115 木軌直道120 三英齊發164 十夷王女199 有容乃大1.50 大河之子103 撲朔迷離16 破敵爲先16 天下富貴156 仁道在邇1.43 白馬楊氏121 非此即彼1.299 烏合之衆1.223 陌路相逢1.70 佛道之爭152 涓滴成海134 鮮卑利亞1.86 兵鋒所指1 分兵入關1.94 人情冷暖1.86 兵鋒所指104 龍吟虎嘯178 四氏雲霞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78 捧珠之恩1.80 十萬樓臺189 夾縫偷生1.63 福禍相依1.48 不藥自愈61 衝風之末106 羌胡合流1.53 青色火焰195 回京在即1.6 長轡遠馭91 龍有逆鱗1.99 謹慎擇友1.93 共襄盛舉185 諸王稱臣1.80 喜訊傳來1.89 牽招一怒1.7 分庭抗禮1.70 海瀕廣潟1.58 金水商肆1.2 圈地爲邑11 洛陽安家1.78 河北豪傑157 澤被後世21 兵符將令1.66 人財兩全1.67 莫測禍福1.39 驚弓之鳥1.73 西林馬場1.9 車輪舫舟136 和親之禮1.86 恩深似海17 忽左忽右1.39 天予吾王1.53 前朝舊事176 巨人之志1.2 燕燕于歸1.9 車輪舫舟1.55 築臺募士1.6 驚天動地141 唯利機關1.64 朝聞夕逝197 福莫大焉210 喧賓奪主1.38 秋色平分1.9 車輪舫舟188 舉火爲先180 一罪足矣114 太平劫案1.266 驚悉隱秘141 唯利機關219 西林少年158 天下嚥喉130 鮮卑寇邊172 喜訊頻傳1.4 買一饒一1.76 麒麟續命1.30 一書在手1.257 珠璣深藏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71 各路神仙1.295 求仁得仁1.47 帝國時代158 常山之蛇10 多子饒妻1.93 葡萄苜蓿81 初見端倪194 焉知非福108 日新月異1.220 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