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破財消災

何後聞之落淚:“母親也信不過女兒嗎?”

何氏乃小戶人家,自幼長在市井。左鄰右里,便有些許矛盾,亦不過爭辯幾句。面紅耳赤、口乾舌燥便也罷了。總歸是家長裡短,不值一曬。若無深仇,又豈會置人於死地。且何父在世時,爲衆人撐起一份殷實家業。好比大樹遮風擋雨,舞陽君深居簡出,何嘗見過如此血腥手段。

轉而一想,總歸是親手養大。舞陽君斷難相信,自入漢宮門後,何後性情大變,竟陰毒如斯。

“果真不是皇后所爲?”

何後以手指天:“王美人之死,若與我有半分干係,天人共戮,不得善終!”

“呸呸呸!切莫發此毒誓。”舞陽君急忙阻攔:“皇后所言,我已全信。我已全信……”

言罷,母女各自垂淚。

須臾,何後這便言道:“無怪母親生疑。便是兩位兄長,亦聽信流言,讓我‘罰銅免罪’。”

“那對不成器的豎子,愧爲人兄。”舞陽君反安慰何後道:“皇后切莫傷神,總歸是自家兄弟。想必,想必……”

見母親六神無主,何後微微嘆息:“以己度人,母親可知。陛下,亦如此想。”

“陛下?”舞陽君神色慌張:“這可如何是好。”

何後言道:“正如二位兄長所言。爲今之計,唯有‘破財消災’。”

“對,對,對。”舞陽君連連點頭:“當學張常侍、趙常侍,罰(銅免罪)……破!破財消災。”

“陛下已生猜忌。若無足量銅錢,上下打點。或起廢后之心。”何後垂淚道:“那時,我家當步先宋皇后之後塵,滿門伏誅。”

“這可如何是好……”舞陽君驚慌失色,全無主意。婦道人家,何曾遭遇濁浪滔天。滅門之禍。

“母親勿慌。”何後寬慰道:“若能湊足一億大錢,當可免吾門滅頂之災。”

“一億大錢!”舞陽君倒吸一涼氣:“便是變賣南陽祖業家產,亦湊不齊。”

“我這裡有五千萬。”何後試言道:“先前小妹婚嫁,薊王亦送來數千萬聘禮。許能湊足。”

“是了,是了。”一想到嫁女所得,皆付之流水。舞陽君心如刀割,竟語無倫次:“這洛陽城,處處透着古怪。不住也罷,不住也罷!”

不理其胡言亂語,何後只說要緊事:“母親速去預備,遲則生變,恐不及也!”

“……遵命。”舞陽君再拜而去。

北邙。永平裡。

薊王車駕,早早停在中常侍呂強府前。

那夜,呂常侍因護主不力,自盡謝罪。陛下念其舊功,御賜東園密器,詔令厚葬。“東園秘器作棺梓,素木長二丈,崇廣四尺。”

呂強素有忠名。與十常侍不相往來。今身陷內宮大案,飲藥而亡。旁人避恐不及,唯有薊王親登門庭。趕來弔唁。

古時禮制,分“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統稱“五禮”。喪禮屬於凶禮。“喪禮,謂朝夕奠下室,朔望奠殯宮,及葬等禮也。”

陛下還御賜賻賵(fù fèng),以示榮寵。

“送終者布帛曰賻,車馬曰賵。”布帛、車馬,皆是殉葬之物。

時下賻賵,又分官賻與私賻兩種。御賜乃屬官賻。所謂私賻,便指:凡遇家有喪事,親友送錢帛財物以助喪。

薊王不僅親來弔唁,所獻私賻,尤其豐厚。足值千萬大錢。呂家各個痛哭流涕,長跪不起。

陪坐一旁的清忠五宦,亦流淚向薊王伏地行大禮。

呂公身前、身後。薊王皆敬重。爲君如此,足見一斑。

劉備睹物思人,暗自神傷。“節哀順變”,終未曾出口。出呂府,正欲登車,卻被披麻戴孝一小黃門,慟哭攔下。

Www● TTKΛN● c o

“你是何人?”劉備忽覺面熟。

“奴婢甘陵吳伉。乃呂常侍身邊親隨。”小黃門伏地答曰。

劉備這才記起:“何事阻攔。”

“先前陛下命執金吾持節,親來府中弔唁。不料出谷門時,路遇大將軍遣人納妾入城,執金吾出口斥責。不料,不料……”吳伉急不能言。

劉備怒從心起:“人在何處!”

“便在谷門外。”吳伉急道。

“速去谷門!”

“喏!”門下督鄭泰,這便領命開道。

車內薊王。怒極而笑。這何進,是要瘋啊。

西邸,萬金堂。

永樂太后與陛下,母子對坐。

許久,董太后嘆聲言道:“陛下請節哀。”

不說還好。一說,陛下又忍不住淚流:“錐心之痛,痛徹心扉。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早知……”董太后戛然而止。須臾,轉而又道:“美人已逝,無可復生。爲今之計,當善保麟兒。切莫因小失大。”

“母親切莫再言此事。”陛下以手指心:“心痛難當。無暇他顧。”

“唉——”董太后又一聲長嘆:“我兒貴爲天子,富有四海。園中二八佳麗,數以萬計。又何必獨爲王美人痛心疾首。”

“先前不覺,事後方知。”陛下痛哭流涕:“悔不當初,悔不當初!”

董太后言道:“如此,協兒便暫由爲娘,抱回宮中哺養。待陛下送走王美人,再從長計議。”

“罷了,罷了。”陛下無力揮手:“母親抱去便是。”

董太后使了個眼色。心腹宮人遂趨步入寢宮。從龍榻上將正在酣睡的次皇子,輕輕抱起。返回董太后身側。

不等太后辭行。卻見中常侍張讓,氣喘吁吁,五體投地,撞倒堂前。

“何事驚慌。”陛下怒問。

“回稟陛下。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張讓語速飛快:“先前執金吾持節入府,弔唁呂常侍。不料路遇大將軍納妾。兩隊人馬互不相讓,扭打一處。”

“好一個大將軍。”陛下怒極反笑:“明知朕失美人,心傷難平。他竟此時納妾入府,坐享齊人之福!心中將朕置於何處?”

張讓忙替何進開解:“聽說,乃是早已定好之期。大將軍本想……本想偃旗息鼓,繞行西郭。不料卻在谷門與執金吾迎面相撞……”

“阿父無需替他開解。”陛下怒道:“皇后及何氏一門,皆視美人如‘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今日,今日得償所願,如何能不歡天喜地,喜笑顏開!”

“陛下……”張讓渾身都在發抖:“若只有此事,也就罷了,奈何,奈何……”

“說!”陛下胸口氣悶,喉嚨一甜。熱血上涌,又強行嚥下。一時竟面如噀血。

“奈何路遇薊王。薊王,薊王……”張讓毛骨悚然,滿面懼色。

“薊王如何!”董太后厲聲發問。

“薊王手起劍落,將何府蒼頭及一衆儜奴悉數砍翻。奪了迎親車馬!”

1.43 大軍圍城189 天下宗王1.6 破財消災1.73 血巢角鬥130 不可定期191 陰圖異計133 侵掠如火41 功虧一簣1.98 遊兵散卒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20 來去相宜1 十里少年1.35 多事之秋104 見字如面14 步步生蓮231 潛龍勿用143 雜羌兵諫188 爲所欲爲1.5 唯利是圖1.46 鷹擊長空1 分兵入關1.63 福禍相依1.7 殺機畢露1.7 無郭之都126 壯士八百122 左伯皮紙1.67 冬季攻略1.60 衆國津徑125 校場演武109 舊友重聚1.84 清官難斷1.73 死無對證1.70 價低者得12 二戚之爭115 天下棋局1.2 奉國守孝122 破而後立13 民情得疏184 南巡于闐157 定不辜負14 各奔東西164 盡數滅口110 逐鹿之利1.7 殺機畢露149 聖上好驢109 舊友重聚132 吞光神鎧1.38 溯谷而行158 北面稱臣1.86 枕山跨海1.7 酈城大建1.78 風起雲蒸110 見縫插針1.32 公孫二雄1.96 不幸之幸1.50 從風而服132 江山共謀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03 薊國雙壁167 麒麟可乎18 士異出仕190 一較高下140 情理之中104 太平賊反100 三郡烏桓51 天下一國1.6 暗渡陳倉134 光融天下1.80 賊兵來襲117 知子莫母1.46 大亂在即161 孤燕折翅1.66 飛廉斬薙1.97 堪比高官1.99 進身之階1.35 傳火天下1.244 徒有虛名1.29 外合裡應152 縱敵長寇1.38 秋色平分120 隨行就市1.58 任重道遠1.37 魚目混珠124 上公九命201 廣瞻博望1.54 漢風不滅1.3 全身而返1.84 蟾宮折桂185 少不知味81 天下喉舌178 爲戰而生1.79 字挾風霜128 勢不兩立1.32 上下求索1.82 狹路相逢1.209 鐵騎橫衝1.43 龍生九子1.62 五陵少年146 有恃無恐170 乞伏來投
1.43 大軍圍城189 天下宗王1.6 破財消災1.73 血巢角鬥130 不可定期191 陰圖異計133 侵掠如火41 功虧一簣1.98 遊兵散卒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20 來去相宜1 十里少年1.35 多事之秋104 見字如面14 步步生蓮231 潛龍勿用143 雜羌兵諫188 爲所欲爲1.5 唯利是圖1.46 鷹擊長空1 分兵入關1.63 福禍相依1.7 殺機畢露1.7 無郭之都126 壯士八百122 左伯皮紙1.67 冬季攻略1.60 衆國津徑125 校場演武109 舊友重聚1.84 清官難斷1.73 死無對證1.70 價低者得12 二戚之爭115 天下棋局1.2 奉國守孝122 破而後立13 民情得疏184 南巡于闐157 定不辜負14 各奔東西164 盡數滅口110 逐鹿之利1.7 殺機畢露149 聖上好驢109 舊友重聚132 吞光神鎧1.38 溯谷而行158 北面稱臣1.86 枕山跨海1.7 酈城大建1.78 風起雲蒸110 見縫插針1.32 公孫二雄1.96 不幸之幸1.50 從風而服132 江山共謀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03 薊國雙壁167 麒麟可乎18 士異出仕190 一較高下140 情理之中104 太平賊反100 三郡烏桓51 天下一國1.6 暗渡陳倉134 光融天下1.80 賊兵來襲117 知子莫母1.46 大亂在即161 孤燕折翅1.66 飛廉斬薙1.97 堪比高官1.99 進身之階1.35 傳火天下1.244 徒有虛名1.29 外合裡應152 縱敵長寇1.38 秋色平分120 隨行就市1.58 任重道遠1.37 魚目混珠124 上公九命201 廣瞻博望1.54 漢風不滅1.3 全身而返1.84 蟾宮折桂185 少不知味81 天下喉舌178 爲戰而生1.79 字挾風霜128 勢不兩立1.32 上下求索1.82 狹路相逢1.209 鐵騎橫衝1.43 龍生九子1.62 五陵少年146 有恃無恐170 乞伏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