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3 陰相與謀

史門弟子,遂將王允等人,陰相與謀,往來過密之事,和盤托出。

奈何王允行事縝密。密會時皆屏退左右。府中一干人等,皆不得靠近。故史門弟子亦無從知曉詳情。

然,不其侯伏完、左中郎將呂布、司隸校尉桓典,三人與王允往來過密,而王允素不與董卓一心。如何能不令人生疑。

“可知因何往來。”董卓多此一問。

“丞相恕罪,卑下不知也。”史門弟子,不過府中蒼奴,並非王允親信。

“且去領賞。”董卓擺手道。

“謝丞相。”史門弟子大喜拜退。

史夫人隨史侯,就藩弘農。京中史門弟子,羣龍無首。不料竟被董卓收歸己用。卻不知,背後是否有史夫人暗中授意。

正如十萬黃門子弟。史門弟子,亦需傍樹而生。

“來人。”略作思量,董卓沉聲喚道。

“卑下在。”中郎將牛輔,聞聲入內。時稱“卑下”,有二意:一爲低賤之人,二爲品秩低下。史門弟子自稱卑下,言出身低賤。牛輔自稱卑下,乃指官秩低下。其意並不相同。

“不其侯伏完、左中郎將呂布、司隸校尉桓典,三人家小何在。”董卓問道。

“不其侯伏完,乃陽安長公主之夫。立第永和裡。今已舉家遷入函園仙台裡安居。卑下聽聞,凡朝中宿吏,皆已遷入園中棲身。如左中郎將呂布居瓊臺裡,司隸校尉桓典居瑤臺裡。”牛輔滿臉豔羨,如數家珍:“函園九阪懸樓,六街七宅,如梯臺逆升。自上而下,仙台裡、天台裡、瓊臺裡、瑤臺裡、鸞臺裡、露臺裡。臺內所居,非富即貴。便是最接地氣之露臺裡,亦有金市子錢十家所居。號稱‘貴臺’。”

“好一個貴臺。”董卓齜牙一笑:“既爲薊王庇護,自不便招惹。且遣人伏於園外,打探三人家小行蹤。”董卓料定,三人家眷,必不會蟄伏不出。只需車駕出園,終歸有機可乘。

“喏。”牛輔領命自去。

之所以令董卓起疑。乃因先前,董卓欲廢立新帝時,王允據理力爭,被逐下魚梁臺。後避而不見,今更稱病不朝。本該臥牀不起,閉門謝客,卻與不其侯等人暗中往來。過從甚密。意欲何爲?

再加宮中府中,接連遇刺。董卓如何能不忌憚。

收買史門弟子,充作耳目,亦是痛定思痛。更加盡收洛陽之銅,鑄小錢無數。所謂“財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必有雞鳴狗盜之輩,斗筲之徒,助紂爲虐。

二崤城,軍堡大營。

軍門都尉華雄,自南陽回。便深居簡出,不與董卓擅起紛爭。畢竟南陽一戰,五百王騎大破秦胡鐵騎。西涼大人胡軫,更一合落馬。正因先敗華雄,又加輕視趙雲。終至慘死矛下。

華雄護駕有功,薊王本欲升其爲牙門將。卻因在鄧城憾失甘夫人行蹤,自覺無功,故堅辭不受。

時下駐軍,主帥或主將帳前樹牙旗,以爲軍門,稱“牙門”。牙門守將,稱牙門將。位在裨將下。銀印青綬,秩比二千石。冠服與將軍同。

洛陽人盡皆知。先前西園“無故”大火,何後葬身火海,屍骨無存。萬餘西園衛,見事不可爲,遂護西園衆出逃。今已大半遷入函園。

薊王念及乃先帝所置,不忍相棄。遂收歸己用,令其護佑王陵。

身份亦由西園衛,更爲函園衛。

西園八校,遂更名函園八校。薊王擢升華雄之意,意欲使其統領園中八校尉。奈何華雄自覺無功而返,固辭不就。

薊王遂退求其次。擢升助軍右校尉馮芳,爲上軍校尉。自伍孚遇害,上軍校尉,一直空置。馮芳乃美人馮嫽之父。薊王外舅(岳父)是也。身份之貴,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擢升其爲八校之首,無有異議。餘下諸校,各有變動。

先帝初置時,西園八校,各有來歷。內官宦黨、董氏外戚、漢室宗親、行伍世家,不一而足。後歷經變動,待再入函園,先前八校,早已物是人非。

前西園上軍別部司馬趙瑾,執掌三千板楯蠻。繼任助軍右校尉一職。先前,何後以平“板楯蠻反”爲名,豪擲億錢,令趙瑾入巴蜀招募三千“神兵”。既此。

俸祿遂仍爲比二千石。然領薊國比二千石,與先前可謂雲泥之別。八校以降,軍俸皆大漲。士氣振奮,軍心可用。

萬餘函園衛,交由華雄領兵訓練,不敢有一日之疏。

得食薊祿,則爲薊吏。八校尉皆遷居二崤城官堡。未及婚娶,亦可入國邸棲身。餘下兵士,皆入軍堡大營。衣食住行,尤勝西園。

“見過諸校尉。”華雄昂然入帳。

“自家兄弟,都尉無需多禮。”馮芳笑道:“速坐。”

“謝校尉。”華雄自居末席。

馮芳居首,餘下七校並華雄,分居左右。環視衆人,馮芳朗聲道:“王上有令。命我等守備函園,爲二宮接應。凡有變故,當聽函陵令調遣。不可有違。”

“函陵令代主守王陵。我等聽命行事,亦無不可。”助軍左校尉趙融言道。

“既出王命,我等自當奉命。”中軍校尉張範亦道。

話說。薊王輔政時,前太尉張延三子,大兄張範,二兄張承,三弟張昭,先後出仕輔漢幕府。被舉爲八關都尉。後董卓專權,藉口朝堂無人可用,將三人悉數調回。卻棄之不用。三人遂重返函園,助華雄掌理營事。待西園衛齊入軍堡,遂被薊王補八校尉之缺。

張範位列中軍校尉,張承爲下軍校尉,張昭居典軍校尉。三人乃初漢三傑,留侯張良之後。父張延又曾爲太尉,掌天下兵馬。家學淵源,足堪一用。又同出輔漢幕府,忠心可鑑。

衆人皆看華雄,足見持重。且衆皆心知肚明。華雄今雖暫居末席,然稍後自當居首。

華雄面色不改:“自當奉命行事。”

“如此,甚好。”馮芳唯恐華雄心生間隙,不尊號令。

華雄見狀,索性直言:“我等皆爲主公效命。敕令既出,無有不從。諸位多慮,實無需多此一問。”

“都尉所言極是。”馮芳慨嘆。

119 作壁上觀1.32 織蓆販履1.43 龍生九子14 興師動衆186 董君一念106 百般不利145 機關殺陣157 澤被後世158 兵貴神速1.77 女王駕臨120 尚未割席177 青鳥傳信156 仁至義盡176 王田壽鯉168 有求必應1.52 家恨國仇110 連環殺局188 爲所欲爲21 驢馬同價167 忠孝兩難1.82 倉樓藏秘1.33 回馬箭術185 少不知味121 十里長筵117 倒履相迎1.208 殺出重圍213 橫空出世125 除舊迎新1.56 靜觀其變1.30 旱極而蝗158 北面稱臣17 尊王攘夷41 鑄山煮海160 改造它乾177 人神不擾11 豔后無忌14 西域風雲115 亡胡千家117 七國馬會101 減矢之計1.42 唯有我等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46 蜚聲西州163 拈花摘葉103 水路遊擊1.206 饔飧不濟1.27 六縣俱名1.209 鐵騎橫衝184 如約而娶136 天下共主110 金聲玉振19 君前臣名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44 判若兩人1.82 倉樓藏秘141 前身後世104 有生之年155 天下鼎沸91 龍有逆鱗1.95 西園八校169 白玉之精1.42 變置社稷1.42 天下大同1.55 負陰抱陽176 盜書續命140 孤家寡人1.47 擊鞠建隊122 溫室藥圃131 胡雜騎兵1.236 溫水三登16 乾坤倒懸10 多子饒妻1.62 風月常新175 石破天驚177 拔毒食鮮177 人神不擾1.29 負荊請罪121 怒海潮升142 投石問路1.67 水戰剿匪11 珠聯璧合1.27 以身舉債1.30 洛陽小市1.293 處士橫議101 明示萬里1.205 請君入徐1.99 北疆來人141 唯利機關1.68 女王之牙13 虛實失度1.34 內憂外患154 衆星捧月136 矛頭所指215 按兵不動178 洞鑑古今149 鳳燃九天163 萬一之率147 昏夜奔襲1.244 薊國民貴115 平生罕見
119 作壁上觀1.32 織蓆販履1.43 龍生九子14 興師動衆186 董君一念106 百般不利145 機關殺陣157 澤被後世158 兵貴神速1.77 女王駕臨120 尚未割席177 青鳥傳信156 仁至義盡176 王田壽鯉168 有求必應1.52 家恨國仇110 連環殺局188 爲所欲爲21 驢馬同價167 忠孝兩難1.82 倉樓藏秘1.33 回馬箭術185 少不知味121 十里長筵117 倒履相迎1.208 殺出重圍213 橫空出世125 除舊迎新1.56 靜觀其變1.30 旱極而蝗158 北面稱臣17 尊王攘夷41 鑄山煮海160 改造它乾177 人神不擾11 豔后無忌14 西域風雲115 亡胡千家117 七國馬會101 減矢之計1.42 唯有我等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46 蜚聲西州163 拈花摘葉103 水路遊擊1.206 饔飧不濟1.27 六縣俱名1.209 鐵騎橫衝184 如約而娶136 天下共主110 金聲玉振19 君前臣名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44 判若兩人1.82 倉樓藏秘141 前身後世104 有生之年155 天下鼎沸91 龍有逆鱗1.95 西園八校169 白玉之精1.42 變置社稷1.42 天下大同1.55 負陰抱陽176 盜書續命140 孤家寡人1.47 擊鞠建隊122 溫室藥圃131 胡雜騎兵1.236 溫水三登16 乾坤倒懸10 多子饒妻1.62 風月常新175 石破天驚177 拔毒食鮮177 人神不擾1.29 負荊請罪121 怒海潮升142 投石問路1.67 水戰剿匪11 珠聯璧合1.27 以身舉債1.30 洛陽小市1.293 處士橫議101 明示萬里1.205 請君入徐1.99 北疆來人141 唯利機關1.68 女王之牙13 虛實失度1.34 內憂外患154 衆星捧月136 矛頭所指215 按兵不動178 洞鑑古今149 鳳燃九天163 萬一之率147 昏夜奔襲1.244 薊國民貴115 平生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