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雌雞化雄

安頓好副伏羅氏,盤恆月餘的左豐,這纔打着酒嗝,告辭離去。

即是御賜和親,天子所賜賀禮頗多。長長的車隊,又豈能走空?劉備數倍回禮,便是讓左豐獻與陛下。

左豐自然也所獲甚豐。與劉備灑淚而別。樓桑有千般好處,難以割捨。

禁中之物,自然萬般華貴。

其中有數件素紗襌衣。襌(dān),“衣而無裡,謂之襌”。便是單衣的意思。

因質地輕薄,時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此襌衣,“薄如蟬翼”、“輕若煙霧”。摺疊後竟可放入銅錢大小的被中香爐之中!

輕紗薄空,如此露透,穿之何用?

見公孫氏嬌容蒙羞,這便醒悟。必是牀笫之物。

劉備年紀漸長。如今已身高八尺。姿容豐偉。公孫氏自幼相伴,如何不深愛。劉備的生活起居,皆是公孫氏一手操辦。空閒時便陪在母親身邊,或是訓練豔婢舞姬擊劍。又讓蘇伯造了許多適合女子使用的兵器,如此日日不綴,已有小成。身姿矯健,羅襪生塵。翩若驚鴻還差點,健步如飛卻是真。

位於中庭南北垣牆正中處的兩座譙樓,樓臺崇偉,居高臨下。兩側角樓以多重覆道連成飛閣。綿亙連屬,如飛虹高架。互相通達,左右呼應。重樓飛檐斗拱,漆畫紋雕古色古香,典雅莊重,皆是大漢氣象。與居於中庭正中的七層主樓相呼應,可日觀樓桑百態,夜賞萬家燈火,坐擁無限風雅。

少君侯家既如此,邑中百姓紛紛效仿。角樓堆高成三重,皆成飛閣。住人、警備,皆有大用。

擇吉日,將副伏羅氏遷入府中。拜見母親、義母、義父、義弟、公孫氏。又見過家令士異,家中豔婢、樂伎、舞姬、侍醫一干人等。母親令左右皆呼副伏羅氏:脩靡少夫人。

母親問其名,實在太過冗長拗口。又問名何意?

副伏羅氏如實作答。

母親便給她取漢名:麗珠。故而又稱,麗珠少夫人。

副伏羅氏有國色。又頗通漢文漢禮。母親甚喜。命左右善待,不得有絲毫怠慢。

士異背後與劉備言道:江山美人,如何得兼,如何取捨,主公要有決斷。

劉備輕輕點頭:姐姐之意,我已盡知。

改元前後,異象頻生。

熹平年間,常有雷霆、疾風、地震、冰雹、海嘯,蝗蟲爲害。內有諸蠻逆反,外有鮮卑屢次寇邊,百姓爲苛捐雜稅所苦,成爲流民。

時下,名儒大臣爲代表的清流黨人以太學爲陣地,反對宦官專權亂政。宦官爲控制輿論籠絡人才,便在皇帝的暗中支持下於太學之外,另起爐竈。於鴻都門下,攬招擅長藝文之人,意欲與太學分庭抗禮。

鴻都門學的興起,與皇帝喜好辭賦有關。並親創《皇羲篇》以鼓勵頌揚。故而有許多人,僅僅因會作文章而得到任用。加劇了清流與宦官的矛盾。

侍中祭酒樂鬆、賈護,引來很多無操行卻趨炎附勢的小人,皆在鴻都門學任職。這些人不學無術,卻喜歡講一些地方風俗、鄉里小事。深討皇帝歡心。而幾十個市井小民,謊稱是宣陵孝子,皆被授予郎中、太子舍人的官職。

太學首領郭泰和蔡邕爲首的清流黨人,恥於與一干人等同朝爲官。蔡邕上書反對鴻都門學,將書畫貶低爲“末技”。結果以失敗告終。

史稱“鴻都門事件”。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靈帝下詔自責,並令羣臣各自陳說應對措施。卻應者寥寥。

特詔問蔡邕:“近來災異頻發,不知是何罪咎引起。朝廷焦急,朕心裡也害怕。訪問羣公卿士,想聽到一些忠言,他們都守口如瓶,不肯盡心。因你經學深厚,所以朕特地來問。你應闡明得失,指出爲政要點。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懷疑恐懼。全按經述對答,爲保密,可用皁囊封上。”

於是議郎蔡邕上書《陳政要七事疏》,直言政事。

今年初,災異更是頻發。先是蠻反,跟着地震。

夏季,四月丙辰(初七),又地震。

侍中寺,雌雞化爲雄。

朝堂之上,一片譁然。本以爲北伐成功,乃是上天庇佑,祖宗顯靈。正當大赦天下,普天同慶纔對。爲何上天卻在此時示警?

消息傳到臨鄉時,劉備正忙於插秧。

爲何上天示警,劉備心知肚明。內憂外患。外患雖暫時消解,內憂卻漸成漢室生死大敵。天平道趁去年七州蝗,大肆擴張。傳聞,許多百姓,甚至官吏,皆開始信奉太平道。

對於那位從未蒙面的張教主,劉備向來報之以十二分的警惕。密令繡衣吏,刺奸、賊捕,嚴加監視轄地內一切宗教活動。防患於未然。捫心自問。以現在的實力來說,種田養士,是唯一對抗太平道的途徑。生有所養,病有所醫。吃飽穿暖,誰又願意去提着腦袋謀反。

這季百萬畝水田稻作,插秧頗費勞力工時。酈城、督亢二城,周圍已闢滿新田。再強行圩田,太過路遠。便是乘舟,往來亦不便。兩位家丞說,想圩滿臨鄉三百萬畝水田,怕還要再建三座城邑。

“督亢水又南,謂之白溝水,南逕廣陽亭西,而南合枝溝。溝水西受巨馬河,東出爲枝溝,又東注白溝,白溝又南入於巨馬河。”

或可選一地,新建廣陽城。爲與廣陽郡廣陽縣區別,取名:南廣陽城。

“巨馬河又東南逕益昌縣,濩澱水右注之,水上承護陂於臨鄉縣故城西,東南逕臨鄉城南。”

再督造大利、南廣陽、臨鄉,三座城邑,三百萬畝水田,纔算均攤完畢。

督亢之後,劉備便想要先着手重建都邑,臨鄉城。拱衛封邑東南界。

臨鄉城垣猶在,雖泡在水中,多殘缺不全。好在根基堅固,重修不難。只需先封閉四門。將城內積水排出,曬乾地面,便可建樓。城外水澤先不管。正好藉助水勢,將諸材泛舟運來。待把城池建好。再行圩田。事半而功倍。

既是都邑,自然要修的氣派。諸侯伴宮自然也要修建。治所、官舍,市樓、置樓,一應俱全。士農工商,皆不可少。總之,結合督造樓桑、督亢、酈城,數城之經驗,打造一座氣派宜居的都邑。

都邑建好,臨鄉的官制體系,方纔完善。

那時,臨鄉治所、官舍,皆要搬去臨鄉。樓桑商邑的特性,勢必進一步加強。

1.225 斜趨漢津170 自斷股肱1.70 公主智囊41 雲開見日131 濯纓濯足108 與王共治188 以身應讖110 門下五吏110 金聲玉振1.296 可甘人下1.63 泰山賊衆1.43 切莫辜負1.97 鳳引九雛1.80 債臺高築106 羌胡合流31 綬帶密詔1.292 威制天下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75 京兆三休137 萬邦來賀71 頓遜海渠141 投水而舂137 共飲此杯149 刀山劍樹1.45 好治不病176 封國在即211 入主小沛1.34 大難不死152 南橘北枳1.258 搶佔先機117 鳳凰于飛1.33 功敗垂成17 忽左忽右159 威震西域129 山海之盟114 太平劫案1.33 出訪鴻儒18 豈若麒麟115 天下都北117 倒履相迎1.55 洛陽一日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81 投石問路133 兵鋒四起154 東孝西直1.89 五味俱全1.287 悉誅涼人140 青雲之志189 夾縫偷生133 兵鋒四起129 仁義之基178 洞鑑古今1.92 多子多福186 三方勢力1.38 人頭落地129 山海之盟1.54 燕齊以安179 瑞輪蓂莢121 非此即彼1.65 陰藏殺機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69 麋家小妹166 落子無悔153 以身擋箭1.27 爲君離憂174 以謝天地1.3 夜宿烏林132 爲君取食231 司馬爭先136 和親之禮1.78 捧珠之恩115 天下都北147 雙食君俸109 突飛猛進199 孤心甚慰1.32 皇后召喚1.79 當不至於31 形勢大好160 成人之美167 王化之基1.68 拯焚救溺1.92 相見恨晚100 三馬同槽177 人神不擾1.27 板楯連弩51 提頭之難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3 坐觀風雲176 王田壽鯉13 心有猛虎1.203 無主之地1.36 再見太后158 北面稱臣1.68 斬旗奪船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32 謹遵醫囑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81 三日分曉1.4 砥礪同行1.52 洛陽金市
1.225 斜趨漢津170 自斷股肱1.70 公主智囊41 雲開見日131 濯纓濯足108 與王共治188 以身應讖110 門下五吏110 金聲玉振1.296 可甘人下1.63 泰山賊衆1.43 切莫辜負1.97 鳳引九雛1.80 債臺高築106 羌胡合流31 綬帶密詔1.292 威制天下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75 京兆三休137 萬邦來賀71 頓遜海渠141 投水而舂137 共飲此杯149 刀山劍樹1.45 好治不病176 封國在即211 入主小沛1.34 大難不死152 南橘北枳1.258 搶佔先機117 鳳凰于飛1.33 功敗垂成17 忽左忽右159 威震西域129 山海之盟114 太平劫案1.33 出訪鴻儒18 豈若麒麟115 天下都北117 倒履相迎1.55 洛陽一日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81 投石問路133 兵鋒四起154 東孝西直1.89 五味俱全1.287 悉誅涼人140 青雲之志189 夾縫偷生133 兵鋒四起129 仁義之基178 洞鑑古今1.92 多子多福186 三方勢力1.38 人頭落地129 山海之盟1.54 燕齊以安179 瑞輪蓂莢121 非此即彼1.65 陰藏殺機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69 麋家小妹166 落子無悔153 以身擋箭1.27 爲君離憂174 以謝天地1.3 夜宿烏林132 爲君取食231 司馬爭先136 和親之禮1.78 捧珠之恩115 天下都北147 雙食君俸109 突飛猛進199 孤心甚慰1.32 皇后召喚1.79 當不至於31 形勢大好160 成人之美167 王化之基1.68 拯焚救溺1.92 相見恨晚100 三馬同槽177 人神不擾1.27 板楯連弩51 提頭之難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23 坐觀風雲176 王田壽鯉13 心有猛虎1.203 無主之地1.36 再見太后158 北面稱臣1.68 斬旗奪船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32 謹遵醫囑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81 三日分曉1.4 砥礪同行1.52 洛陽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