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5章 1.274 飛絲雲禪

東瀛倭妃,身系東瀛列島,三十餘屬國,計百萬之衆。如今,三十餘國,皆奉薊王爲主。多年來,諸國王常駐泉州倭國大使館。先前,薊王已命將作寺,擴爲東瀛列國邸,並泉州大使館。二大建築羣。

譬如南港並臨鄉。泉州港亦與泉州城相接。爲薊國雄城。扼巨馬水入海口。其水軍大營,常駐錦帆校尉部。泉州縣所轄漂榆邑,與藪中長汀縣、長蘆縣,三地毗鄰。另有漂榆津,酈道元注曰:“清河(今南運河)又東,徑漂榆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即此。後人有詩讚曰:“角飛城外木蘭舟,丁字沽邊掩畫樓。”足見航運之盛。

薊王有意,將漂榆邑並漂榆津,封爲臺與公主湯沐邑。如此,凡東瀛列國,向化之民,皆可舉家遷入邑中安居。經漂榆津,往來故國,亦十分便利。

東瀛列島,上接三韓半島,下連南海荒洲。若併入漢土,北海、東海、南海,皆爲內湖。木蘭大舡,往來穿梭,遨遊諸海,何其暢快。所謂鑄山煮海。漁鹽之利,不可盡數也。

更有甚者,那美居於靈輝殿,統御觀天閣羣仙。司職重大,加封貴妃,亦爲持重。薊王早有所慮。

公孫王后,統御六宮。凡有諫言,皆深思熟慮。爲薊王誕下二嫡子,長子封,當繼薊之王位。次子禩(sì),當封諸侯王。禩,同“祀”。“祀,祭無已也”。又“《老子》曰:‘子孫祭祀不輟’是也。”含義爲,國祚綿延,社稷永存。螽斯衍慶,香火不斷。話說,嫡長子與嫡次子,數歲之差,卻間隔三百子嗣。亦可佐證,“子孫祭祀不輟”。

若非顧忌多產傷身。薊王日夜寵溺,公孫王后,恐一年一孕。饒是諸多避孕,仍未得免。雖脈象不顯,然觀王后慵妝嫵媚,風姿華濃。華貴妃私慾相告,恐已暗結珠胎。

避懷而孕,此乃天意。薊王自是欣慰。

“香灺(xiè香灰)滿爐人未寢,花弄月,竹搖風。”

“一夜露華濃。香銷蘭菊叢。”

並蒂花開,方爲“叢”。

翌日晨。三後殘情未消,濃睡不醒。薊王輕輕抽身下榻。順下一重寢宮,晨浴更衣。稍後,由華貴妃親爲三後打理。活血化瘀,消腫退紅。

稍後洗漱梳妝,早膳已送入寢宮一重,琉璃花廳。四季花卉,南海奇珍,繁花似錦,盎然春意。待三後抵達,薊王亦晨浴畢。夫婦促膝落座,對案同食。何需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濡沫交頸,豈能如賓。

餐畢。稍作休息。待車船署備好王駕。薊王遂攜三後,移駕樓桑演武場。

王駕出北郭。

冰封北國,銀裝素裹。歲末終年,風雪漸大。薊人採暖足備,尚不覺寒。然大河上下,井中冰凍三尺,已是常態。一年寒過一年。皮毛冬裝,風靡北地,供不應求。話說,西域毛織物早已盛行。傳聞已有千年之久。時下西域居民冬裝,內中外三層:絲綢貼身、羊毛居中,皮毛蔽體。另有帛疊(棉布),亦頗爲柔軟,可貼身穿着。

比起西域。薊人冬裝,更加華麗。薊式素紗襌衣(裡衣),早已風靡。次披毳裘(羽絨、皮裘)中禪(衣)、外罩皮毛大氅,亦或是薊錦袍裙。羊毛織物,多與毳裘,互爲中禪。男子棄素紗,裡衣直爲綢衣、綢褲。餘下與婦人類同。唯樣式各異耳。

毳裘勝在輕便。然價格高昂。不若羊毛,老少咸宜。西林、安次等地,羊毛盛行。樓桑、臨鄉,則毳裘大興。

時下羊毛織物,非後世那般,線毛裸露,直接披身。皆需外罩綢緞或細麻布,避免貼身。更有胡人,包裹軟革,充當外衣。

細羽稱毳,集腋成裘。輕薄柔軟,保暖防寒。羽絨去梗,稱碎絨,亦叫飛絲。輕盈如雲朵,充填中禪,昂貴可想而知。

年終臘賜,“飛絲雲禪”,亦是“八珍八寶,八饈八饌”之一。足見珍貴。爲比二千石及以上,國之重臣獨享。便是薊王后宮,美人以降,需得王太后賞賜,方可得享。除飛絲雲禪,今季還有“七香寶車”,入列“九九歸原”。凡國老,皆得“畫輪四望通幰(xiǎn)七香車一乘”,並“青牸(zì,雌)牛二頭”。

畫輪,不難理解,清鋼塗搪車輪也。四望通幰七香車,簡稱四望車。四面有窗可供觀望之車也。“(四望車)制如安車,青油纁,朱裡通幰,朱絲絡網。”

通幰車,車廂遍覆帷幔。“通幰車,駕牛,猶如今犢車制,但舉其幰通覆車上也。諸王三公並乘之。”

七香車,乃用多種香木所造,最早現於商周,時爲西岐三寶之一。傳說,能逢凶化吉,聽命自行。伯邑考爲救父,獻車與紂王。後泛指華美之車。

薊王將四望車、通幰車、七香車,三合爲一。彌足珍貴。

國老上表稱謝。盧少保諫言,何不另造四望、通幰、七香,三車,分賜百官。

薊王從諫如流。命將作寺,另造四望、通幰、七香三車,分賜六百至二千石。

儀程如舊。薊王攜百官登臺入閣。王旗高升,包間、雅座、看臺,憑票入場。

四戰,演武雙方。趙雲、陳到,張遼、華雄。已先入演武堂。一重東南西北,四座演武堂,以四方神獸命名。亦是常理。爲便於觀瞻,雙方東西對壘。南北高臺,一覽無餘。端坐東西看臺,必是雙方擁躉無疑。

昨日,薊王已下敕令。次戰出場,首座演武新器免費。

果如先前所料。

趙雲、陳到,得演武新器十一、十二、並十五。

張遼、華雄,得演武新器十三、十四、並十五。

雙方皆有霹靂翻斗車、雷霆破壁車,並渾天燈車樓。

如前所言。牙門將,張雲、陳到,張遼、華雄,皆勢在必得。於趙子龍而言,守衛薊王周全,便是守護天下樓桑。勝負倒是其次。

觀衆入場,對號入座,頗費時辰。待三通鼓起,已上天光大亮。

飛雪稍減,氣溫回升。

帳下暖爐,溫潤如春。久坐亦不覺寒。

萬衆期盼,鳴鏑射空。

雙方人馬,齊頭並進。大戰一觸即發。

11 珠聯璧合1.49 將計就計147 絕非等閒1.40 國之惡疾1.60 接風洗塵1.93 今冬尤寒180 一罪足矣155 果然民貴161 兵發關西130 海內狂徒167 萬里征程119 司金典農1.202 白馬銀槍81 四子降臨139 八日之幸1.26 羣雁無首14 撒豆成兵126 價高者得1.28 雌雄雙劍1.274 有鳳來儀133 侵掠如火143 以食爲天195 青史留名1.75 粗中有細1.94 長城邊患219 一身是膽1.282 不擇手段1.20 繡衣直指1.98 白湖水榭126 投其所好1.28 暮夜有知1.99 一網打盡1.59 心悅誠服192 共赴巫山197 福莫大焉1.94 規圓矩方151 君臣之約1.78 大藏書閣1.75 後會有期1.25 百鳥朝凰213 重名載半1 羣雄上洛1.57 意欲何爲119 北海一龍1.88 暗流涌動118 吐剛茹柔143 向海而生18 如芒在背1.53 驚濤暗涌1.200 矇混過關105 胡口奪食1.59 熟視無睹1.97 莫問神鬼156 開卷有益123 溫泉別館1.23 真骨舍利121 功在不捨188 二桃三士186 五子連臺1.46 蜚聲西州251 入鄉隨俗176 王田壽鯉1.79 河間奼女1.87 三宮鼎立125 局中一子125 息事寧人1.256 全勝立威112 北國之春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88 欲加之罪1.60 轉禍爲福170 黃泉相見1.92 相見恨晚144 唯剩一問1.26 以直報怨147 同類相動1.70 公主智囊1.72 誤打誤撞1.43 百般不厭1.32 無心插柳1.89 薰蕕異器133 奪母之恨168 絕地天通201 南北俱全1.6 驚天動地191 何必談錢154 一念之間1.54 正中下懷1.33 同舟共渡135 佳偶天成187 西運東輸138 清波滌塵1.7 小夥伴們1.53 望廬而還1.220 和合天生12 二戚之爭159 白波立寨106 羌胡合流1.38 人頭落地140 孤家寡人
11 珠聯璧合1.49 將計就計147 絕非等閒1.40 國之惡疾1.60 接風洗塵1.93 今冬尤寒180 一罪足矣155 果然民貴161 兵發關西130 海內狂徒167 萬里征程119 司金典農1.202 白馬銀槍81 四子降臨139 八日之幸1.26 羣雁無首14 撒豆成兵126 價高者得1.28 雌雄雙劍1.274 有鳳來儀133 侵掠如火143 以食爲天195 青史留名1.75 粗中有細1.94 長城邊患219 一身是膽1.282 不擇手段1.20 繡衣直指1.98 白湖水榭126 投其所好1.28 暮夜有知1.99 一網打盡1.59 心悅誠服192 共赴巫山197 福莫大焉1.94 規圓矩方151 君臣之約1.78 大藏書閣1.75 後會有期1.25 百鳥朝凰213 重名載半1 羣雄上洛1.57 意欲何爲119 北海一龍1.88 暗流涌動118 吐剛茹柔143 向海而生18 如芒在背1.53 驚濤暗涌1.200 矇混過關105 胡口奪食1.59 熟視無睹1.97 莫問神鬼156 開卷有益123 溫泉別館1.23 真骨舍利121 功在不捨188 二桃三士186 五子連臺1.46 蜚聲西州251 入鄉隨俗176 王田壽鯉1.79 河間奼女1.87 三宮鼎立125 局中一子125 息事寧人1.256 全勝立威112 北國之春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288 欲加之罪1.60 轉禍爲福170 黃泉相見1.92 相見恨晚144 唯剩一問1.26 以直報怨147 同類相動1.70 公主智囊1.72 誤打誤撞1.43 百般不厭1.32 無心插柳1.89 薰蕕異器133 奪母之恨168 絕地天通201 南北俱全1.6 驚天動地191 何必談錢154 一念之間1.54 正中下懷1.33 同舟共渡135 佳偶天成187 西運東輸138 清波滌塵1.7 小夥伴們1.53 望廬而還1.220 和合天生12 二戚之爭159 白波立寨106 羌胡合流1.38 人頭落地140 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