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三日之義

天空初亮。徐榮、程普各領百騎,奔赴東郭港。

將令發出,停靠在港口的一千輛機關兵車,陸續進發。劉備與兩位義弟,七如夫人,長史府主簿李儒、府曹段煨、張猛,門客徐晃,左旗長史渙領藏霸等一百零一繡衣吏,出裡道西行。

左鄰右里聽聞動靜,紛紛出門相迎。目送臨鄉侯西去。

麾下人馬皆換穿新式樓桑兵甲。

短氅吞光,旌旗如林。

旗幟分繡三足踆烏,赤鹿焰角。皆是臨鄉徽記。此去西域,必聲名遠揚。

跨長分橋時,列隊兩側。靜待郭門開啓。

早起行人指指點點。便有好事者將騎士挨個數過,不過三百零九人。未及三百六十之數。

兵車雖有千乘,卻皆是御者輔兵。古往今來,皆不算戰力。

人羣各自嗟嘆。臨鄉侯言出必行,率三百餘騎疏通西域。果然英雄了得。

還有人不信。這便壯着膽子貼近兵車查探。許久,車內一片死寂,乃知其中並未藏人。

密閉車廂又豈能藏人?

待郭門大開,騎士呼嘯而出。兵車緊隨其後,捲土而去。

上西門外有‘夕陽亭’。乃洛陽都亭。時爲餞別之所。

出征日期,前夜才定。劉備誰也未說。一衆好友皆在湯館歇息。料想無人相送。不料過夕陽亭時,卻有一白衣狂士,疾步而出。一頭紮在馬前。

萬幸龍虎營騎士,騎術了得。穩穩勒停戰馬。纔沒把他踩成肉泥。

打頭騎士,心中不悅。也不知是故意還是有意。徐徐勒馬,覆蓋馬首的‘吞光秘環鼉龍皮’面簾(馬鎧配件),險撞上白衣狂士的腦門。

“何人攔路!”徐榮拍馬上前。

“潁川戲賢,毛遂自薦——”白衣狂士抓着繮繩,仰頭高呼。

圍攏在亭舍前的官吏,紛紛搖頭嘆氣。

話說。此人數日前,入住夕陽亭舍。亭長與一衆官吏,見他相貌不俗,談吐風趣,頗有風儀。不敢怠慢,好酒好菜,好生款待。試討酒錢,卻今日推明日,明天推後天。問急了,只說路遇明主,還能少了爾等些許的酒錢!

豈料今日一大早竟跳窗而出。身手之敏捷,一看便是騙吃騙喝的宿賊慣犯。

亭長將將帶人追出,不料此狂徒竟自撞一隊軍馬前。

再看旗幟。這便幡然醒悟,乃是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當面。

“何人喧譁?”劉備推窗問道。

史渙抱拳道:“回稟主公,前有狂徒攔馬。”

“何人?”

“自報家門稱‘潁川戲賢’,欲‘毛遂自薦’。”史渙言簡意賅。

名字似有印象。

劉備卻忘了,此名乃是前幾日翻看兩位主簿整理的禮策時所見。當時本欲細看,恰逢霜兒姐形勢緊迫,勢如累卵。這便哆哆嗦嗦被岔過。

“領來相見。”一想又不妥:“且隨我親去一觀。”

“喏。”史渙牽來黃駥。換乘後,劉備率衆奔向前隊。

見劉備親來,白衣狂士露齒一笑。對四周譏笑充耳不聞,只顧埋頭逗弄險與自己頭撞頭的戰馬不提。

此去西域,駕車皆是溫血匈奴馬。騎士多爲鮮卑良馬。此馬甚有脾氣,被他弄的頗爲心煩。不時打着響鼻。

“足下何許人也?”劉備下馬笑問。

白衣狂士這便撤步回禮:“鄙人潁川戲賢,字志才……”

戲志才。

三字連起,如一個大寫的晴天霹靂。在劉備的腦海中隆隆作響。

好在。劉備現在也是練出來了。

面含微笑,試問道:“先生意欲何爲?”

戲賢長揖及地,大聲喝道:“志才毛遂自薦,願助君侯一臂之力。掃平西域!”

劉備簡直頭上長草,心花怒放啊:“既如此,先生便暫居侯府行人,兼領長史府錄事掾,如何?”

話音未落。

啪嗒一聲。亭長手中材棒,應聲落地。

見劉備親出,戲志才雖已心知‘事成矣’。卻不料劉備竟以雙食俸相聘!

行人,掌賓客又主號令之官。食俸六百石。

錄事掾,爲負責書記、總錄官署文簿的主管。位在主簿之下。食俸四百石。

《續漢書·百官三》少府條:“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掌錄文書、期會。”《續漢書·百官五》州郡條:“主記室史,主錄記書,催期會。”

六百石加四百石。年俸一千四百四十石。折錢四十三萬二千。

次於賈詡、李儒,在洛陽家臣中,排行第三。

啪嗒!

便是習慣被人‘負俗之譏’,心中常詼諧以待,外表更放浪形骸的戲志才,亦不禁淚灑當場。

這便肅容跪地,行認主大禮:“戲志才,拜見主公。從此生死相隨,縱百死不悔。”

劉備這便上前,將其扶起。

聽聞劉備又拋出雙俸。昨晚剛在何後處,折了一手的主簿李儒,急忙上前。說什麼也要給主公把把關。自從跟了主公,這世道是不是變得也太美好。什麼人都能食雙俸是吧!

待擠上前去,與白衣狂士一對眼。

李儒心頭一凜。

麒麟善識人。時人誠不欺我。

劉備正欲執手一同返車。戲志才忽以袖拭淚道:“主公且慢。志才還欠亭舍三日酒錢未還。”

劉備一愣。擡眼掃過。見一干人等正將橫在手中的棍棒,紛紛豎起,藏於身後,不禁會心一笑。

這便取下紫艾綬玉佩。拉着戲志才,走到一衆亭吏身前。

不等劉備開口。

亭舍官吏紛紛跪地行禮:“拜見君侯。”

劉備笑道:“諸位請起。”

說着,又將玉佩遞給亭長。

美玉綬紫艾。

如此珍貴又燙手,亭長如何敢接。急忙擺手:“君侯隨身物,下官豈敢受!些許的酒錢,算不得數。算不得數……”

劉備卻言道:“非只爲酒錢。更爲諸位好生款待先生三日之義也。”

“這……”亭長胸中豪氣頓生。這便不做小女兒姿態,含淚接過。爲何一遇君侯,便如此蕩氣迴腸。直讓人心馳神往。

古之英雄,莫過如此。

莫不如此!

‘三日之義’遂成典故。

爲何忠臣志士,紛紛來投。

往大了說,臨鄉侯安邦定國,國之擎柱。

往小了說,君侯能開雙俸哇!

雙俸。汝曉得不啦?

1.75 大漢一藩160 改造它乾114 闢禍樓桑1.48 微觀天下193 利大難估15 愛恨入土119 北海一龍174 爾虞我詐1.85 佩韋佩弦1.93 自取其禍1.42 布衣爲王1.79 十里樓桑123 無人祭奠168 暫費永寧110 連環殺局114 割肉飼虎11 禍起宮牆127 金絲毛毯219 西林少年1.23 夫復何言71 一較長短125 此事拿手41 鑄山煮海1.29 迴光返照136 遣子入侍182 何患無嗣182 地大如礪81 俱合法相123 反目成仇120 黑山飛燕1.96 開年見喜1.95 平樂會盟173 畝鍾之田1.55 只爲薊吏149 刀山劍樹175 綠洲熔爐147 事大而急141 文昌武盛1.95 崔烈買官13 紅顏薄命1.7 雌雄莫辨1.82 年末大賞113 冰釋前嫌145 夢寐以求1.43 薊國鋤奸1.208 殺出重圍1.85 興兵討賊198 絕席而坐104 窮無出路41 黃驃產子1.4 大禍滔天61 論功封爵131 胡雜騎兵178 洞鑑古今195 回京在即1.46 盡釋前嫌108 禮不可廢1.40 兵車夜行138 清波滌塵119 妻婦之禮1.45 初次遠行1.67 勝券在握10 時機未至1.56 拱手相送1.54 四方殺局1.47 一念之差1.40 有心無力196 神智夫人1.38 祠堂傳藝1.238 君有不戰152 甘後雙身81 融爲一體193 應運而生1.93 再築新城141 人間正道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8 斯人已去1.45 再得貴子1.37 冰山露角100 難爲人臣1.84 王道治國1.94 熨斗直衣154 無從科舉217 背水一戰1.45 權利覺醒192 共赴國難188 以身應讖1.20 言稱必效1.42 布衣爲王158 含笑九泉196 遠古迴響1.238 一里之回158 天下嚥喉133 往甯難了1.9 麻姑獻壽1.34 旁門左道1.70 王道如砥152 傳檄天下1.55 馬踏聯營134 光融天下
1.75 大漢一藩160 改造它乾114 闢禍樓桑1.48 微觀天下193 利大難估15 愛恨入土119 北海一龍174 爾虞我詐1.85 佩韋佩弦1.93 自取其禍1.42 布衣爲王1.79 十里樓桑123 無人祭奠168 暫費永寧110 連環殺局114 割肉飼虎11 禍起宮牆127 金絲毛毯219 西林少年1.23 夫復何言71 一較長短125 此事拿手41 鑄山煮海1.29 迴光返照136 遣子入侍182 何患無嗣182 地大如礪81 俱合法相123 反目成仇120 黑山飛燕1.96 開年見喜1.95 平樂會盟173 畝鍾之田1.55 只爲薊吏149 刀山劍樹175 綠洲熔爐147 事大而急141 文昌武盛1.95 崔烈買官13 紅顏薄命1.7 雌雄莫辨1.82 年末大賞113 冰釋前嫌145 夢寐以求1.43 薊國鋤奸1.208 殺出重圍1.85 興兵討賊198 絕席而坐104 窮無出路41 黃驃產子1.4 大禍滔天61 論功封爵131 胡雜騎兵178 洞鑑古今195 回京在即1.46 盡釋前嫌108 禮不可廢1.40 兵車夜行138 清波滌塵119 妻婦之禮1.45 初次遠行1.67 勝券在握10 時機未至1.56 拱手相送1.54 四方殺局1.47 一念之差1.40 有心無力196 神智夫人1.38 祠堂傳藝1.238 君有不戰152 甘後雙身81 融爲一體193 應運而生1.93 再築新城141 人間正道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8 斯人已去1.45 再得貴子1.37 冰山露角100 難爲人臣1.84 王道治國1.94 熨斗直衣154 無從科舉217 背水一戰1.45 權利覺醒192 共赴國難188 以身應讖1.20 言稱必效1.42 布衣爲王158 含笑九泉196 遠古迴響1.238 一里之回158 天下嚥喉133 往甯難了1.9 麻姑獻壽1.34 旁門左道1.70 王道如砥152 傳檄天下1.55 馬踏聯營134 光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