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少年遊

兩人笑笑鬧鬧到了雲麓山,因爲不是初一十五,上山的人很少。兩人走了十幾里路,天氣漸熱了,微微出了點汗,這會兒被山林的陰涼一遮,通體舒泰。兩人坐在一塊大石上休息,享受這難得的靜謐,山道曲折回環,消失在濃密的樹林後面,鳥兒在林間鳴婉轉,啾啾唧唧,好不悅耳。

楊沐拿出水囊給顏寧喝水,順手用衣袖印了一下顏寧額頭的細汗:“看你走得一頭大汗。”

顏寧喝了口水,停下來看着楊沐:“楊沐,你這麼溫柔,將來嫁給你的女子該多麼幸福!”

楊沐愣住了,沒想到自己這麼自然就把想做的事做出來了,他有些兒失態:“我,我不會娶親的。”

顏寧笑了,轉開眼睛:“說什麼傻話呢?伯母目前身體不好,影響了你的終身大事,等她病好了,她必定會給你安排親事的。”

楊沐苦笑了一下:“也許吧,等我娘好了再說吧。”顏寧沒有再做聲。

雲麓山並不高,兩人爬了一個時辰,就到了山頂,山頭沒有別人,只有他們兩個。從山頂往下看,平城如一個四方的棋盤,河道縱橫交織,房舍如棋子,密密點綴其上,莊家如一塊碧綠的毯子,村舍儼然,點染地毯之上,逸趣橫生。極目眺望,有一種一覽衆生的胸臆,顏寧爬上一塊大石,大風將他的衣袍鼓得像風帆,他臨風揮舞着手臂,頗有一種指點江山的大氣感,偶爾回首調皮一笑,楊沐在下看着他,不禁有些癡了。

“難怪古人那麼愛登高望遠,這種景象真是太壯觀了,暢快啊!”顏寧回頭對楊沐大聲說,“你也上來。”那塊石頭不算小,站兩個人正好,顏寧拉了楊沐上去,指給他看山下的那些景象。

“平城看起來真小,那些房子就是個豆腐匣子那麼大,是吧?”顏寧說。

“是的,真不大。”

“那住在平城的那些人們,不論是當官的也好、行乞的也罷,是不是也就跟螻蟻一般大小了?”顏寧拉着楊沐坐下來,兩人肩並肩靠着。

楊沐聽着顏寧的聲音從那具身體裡傳過來,有小小的震動,彷彿在自己心裡產生了共振:“是啊,站在高處看,人可不就如同螻蟻一般渺小了。”

顏寧又說:“所以我們平時的那些痛苦與困難都是極其渺小的,既然那麼渺小,我們就不要太爲難自己了。”

楊沐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我知道了。”兩人並肩坐着,一起靜靜享受山風的吹拂。

近午時分,兩人下了山頂,進了山腰的禪院。不是初一十五,上山燒香的人很少,禪院顯得靜悄悄的。楊沐和顏寧都非信徒,但兩人說沒有路過菩薩不拜的道理,於是就進禪院燒香許願。他倆進了大雄寶殿,一個小和尚便過來替他們點香。燒完香,楊沐和顏寧又朝功德箱內投了一點香火錢。小和尚退出去,他倆在寺院內閒逛。

雲麓禪院是前朝後期建寺的,當初這裡是一座道觀,某朝大興道教的時候興建起來的,後來道教沒落,這個道觀就頹敗了。前朝末年,有一名叫慧安的和尚雲遊至此,見雲麓山鍾毓靈秀,便四處化緣,花了八年時間,終於才完成了道觀的重修工作,改作禪院,取名雲麓禪院,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兩人看得嘖嘖稱讚,看完了碑刻廟志,又去看院牆上的壁畫,雖然筆力粗獷,但是卻樸拙可愛。

看完一圈,兩人在松樹下一個石桌上坐下來吃乾糧。又見剛剛接引的那個小和尚匆匆走了過來:“兩位施主,我家師父有請二位去用個齋飯。”

楊沐和顏寧對視一眼,顏寧笑着說:“那便有勞小師父帶路。”

這禪院也不大,前後三進建築,前面是大雄寶殿,中間是禪院,後面是休息場所。楊沐和顏寧跟着小和尚圓因進了最後一進院子,那裡已經有三個和尚在座了,一個鬍鬚花白的老和尚朝他們點點頭:“適才看到二位小施主在吃乾糧,我等也正要用齋飯,所以請了二位一起來。”

楊沐合了掌:“多謝大師款待,不知大師怎麼稱呼。”

老和尚微微一笑:“貧僧法號本真,這三位是我的徒弟圓明、圓智、圓因,粗茶淡飯,還請不要嫌棄。”

楊沐笑笑:“大師太客氣了。我叫楊沐,這是我的同窗好友顏寧。”

桌上擺着三菜一湯,有豆腐、筍乾、青菜,以及一盆榨菜湯,飯是糙米飯。二人落了座,本真大師帶頭動箸,楊沐和顏寧二人吃到了平生第一頓素齋,看似清淡,味道卻很鮮,別有一番風味。大和尚們吃飯也很注重養生,飯桌上極少交談,楊顏二人入鄉隨俗,靜默地吃完了飯。

飯後本真大師邀二人去禪房喝茶。茶是禪院自採自制的,用山間的泉水泡製,茶葉在白色的瓷杯中反覆浮沉,然後慢慢舒張開來,泛出淺淺的綠意。

“兩位施主平時飲茶麼?”本真大師示意一下,然後自己端起茶杯,淺淺地抿了一口。

“我們老家那邊常用蓮心泡茶,”楊沐也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不及大師的茶香,且苦。”

本真讚歎:“蓮心有極好的藥用效果,能清心火,消暑除煩,生津止渴,倒是暑日飲用的佳品。楊施主家鄉何處?”

“在下蓉鄉人士。”

“哦,難怪楊施主一身清氣,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蓉鄉的白蓮遠近聞名。”又問顏寧,“顏施主亦是蓉鄉人士?”

“在下是曲縣五柳鎮人。”

“難怪貧僧看顏施主倒是一派磊落風流,頗有晉人風骨,原是五柳鎮人。”

顏寧嘴角有點抽,心道:這老和尚真會說話,我們沒有許諾過什麼香油錢吧。嘴上連忙推說過獎過獎。

本真大師笑一笑:“二位施主心中一定覺得奇怪,貧僧怎會邀二位用飯喝茶。”

楊沐和顏寧對視一眼:“正有此疑惑。”

“這就是佛家所說的緣。貧僧一見二位,就覺得有善緣,故欲結交二位小友。”

楊沐連忙起身合十作揖:“多謝大師擡愛。”

本真摸了一下鬍鬚:“貧僧略懂些相面之術,給二位小友看看如何?”

顏寧好奇心旺盛,忙說:“那便有勞大師指點了。”

本真先端詳了一下楊沐:“楊施主父母緣淺,但是鼻豐聳直,故端正純和、善良多福、豐隆有勢、高貴任俠。你的遷移宮豐隆,將來定有一番事業,且財源富足。楊施主宅心仁厚,這是好事,但是許多時候未免過於優柔,故要常常提醒自己,當機立斷,如此方能把握種種機緣。”

顏寧促狹地在一旁向楊沐擠眉弄眼,楊沐恭敬地說:“多謝大師教誨。”

本真又轉頭看向顏寧:“顏施主鼻樑端方整齊,命宮寬大,故聰敏活潑,在學業上能有所成。只是不要太執着於得失,要得失隨緣,去留隨緣,心能隨緣,故得自在。”

顏寧抓抓腦袋,呵呵笑一聲:“多謝大師指點,弟子謹記在心。”

從雲麓山回來之後,顏寧就回家去了,走的時候還惦記着楊沐做的麪人,挑了那個拿算盤毛筆的小人兒帶回去了,將自己的那個小人像留給了楊沐。楊沐開始將小麪人放在賬房桌上,但常常有人拿起來看,還要問是誰,連母親也注意到了。楊沐不勝其煩,只好收起來,放在牀頭,想顏寧的時候便拿出來看看。

楊沐繼續適應着新的生活,每天熟悉商鋪裡的各種貨物,處理各種賬務,爲母親煎藥治療。吳員外對楊沐很大方,不僅提供吃住,每月的工錢也不少,並許諾年底還有分紅。

楊母的病情雖然穩定,也略見好轉,但是離站立行走還差得很遠,楊林私下告訴他,想要治好,一定要藉助鍼灸治療。所以楊沐又去請濟安堂的大夫來替母親瞧病。濟安堂是平城最大的藥鋪,據說祖上曾是前朝的御醫,前朝顛覆的時候避禍還鄉,就一直經營着這家藥鋪。

濟安堂的東家姓石,石家人丁單薄,上任東家已經過世,現在的當家大夫石沉水年紀才三十出頭,幸虧醫術了得,加之家底豐厚,不然這平城第一藥鋪的名號早就要讓位於別家了。石大夫替楊母把脈問診之後,也並未能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治療方法,他也未曾親自爲癱瘓病人施過針,楊沐大爲失望。但是石大夫又接着說:“我小叔石歸庭曾經治療過類似的病症。”

楊沐喜出望外,又聽見他說:“只是這些年他在外遊歷,已有三年不曾着家,只偶有家書回來,三月前接到家書時,說人在滇西。”

楊沐的心又沉下去:“令叔可曾說過何時還鄉?”

石大夫搖搖頭:“小叔性情灑脫,凡事都喜隨性,我們不知他何時歸來。”

楊沐恭敬地一揖到底:“在下有個不情之請,若是有機會,可否捎信提一下家母的病症,萬請令叔回來替家母治病,我們母子會銘記終身。”

石大夫連忙托住楊沐:“不必多禮,醫者父母心,但凡有機會,我必會向吾叔轉告此事。”

楊沐心中又喜又憂,喜的是母親的病終於有人能看了,憂的是不知何時才能看上。有了希望,楊沐就有了奮鬥目標,每日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充實。

桂花落的時候,楊沐收了很多桂花,在隔壁劉嬸的指導下,做了不少桂花糖,又千方百計託人給顏寧捎去一包。只因有次同顏寧在桂花樹下乘涼的時候,顏寧看着滿樹繁密的枝葉,感慨說:“桂花開的時候,那就是滿庭芬芳了,真想念小時候祖母做的桂花糖和桂花糕啊。”那陶醉的樣子,似乎連口水都要淌下來了。楊沐便決定學做桂花糖。糖一熬好,第一個想法便是給顏寧捎去。

作者有話要說:自己發現漏了一個字,趕緊補上去。

第17章 楊柳依依第74章 萬事俱備第93章 夫妻重逢第9章 荷葉田田第69章 體貼入微第22章 雨後陽光第95章 不測風雲第82章 賣藥第85章 平安歸來第27章 探望第71章 問心第7章 驚魂之夜第37章 再聚平城第19章 情意朦朧第25章 雪中送炭第42章 春秋巷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45章 榮歸故里第65章 涮羊肉第38章 暖鍋第16章 相見歡第9章 荷葉田田第61章 萍水相逢第18章 親事第6章 月華如水第89章 親密接觸第57章 再接再厲第59章 熟魚活吃第16章 相見歡第83章 探病第103章 退親第97章 生死相隨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93章 夫妻重逢第14章 州城趕考第71章 問心第103章 退親第26章 平城生活第52章 新成員第96章 牢獄之災第36章 榜上有名第45章 榮歸故里第61章 萍水相逢第82章 賣藥第42章 春秋巷第43章 洪遠第六十六章 第98章 不如歸去第55章 生意難做第61章 萍水相逢第67章 鱸魚堪燴第37章 再聚平城第99章 辭官難第102章 會審第33章 踏雪尋梅第62章 心意難測第87章 近鄉情怯第35章 胸有成竹第22章 雨後陽光第7章 驚魂之夜第80章 受傷第86章 信念第13章 初別離第68章 體察民勤第46章 離鄉赴任第48章 故友第26章 平城生活第77章 西行路上第24章 誰家年少第96章 牢獄之災第37章 再聚平城第56章 初露頭角第88章 老友重逢第52章 新成員第34章 鄉試第92章 有心栽柳第48章 故友第34章 鄉試第25章 雪中送炭第29章 快樂如風第92章 有心栽柳第79章 遇險第14章 州城趕考第7章 驚魂之夜第103章 退親第90章 歲月靜好第13章 初別離第7章 驚魂之夜第71章 問心第81章 買賣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71章 問心第54章 喜相逢第57章 再接再厲第83章 探病第95章 不測風雲
第17章 楊柳依依第74章 萬事俱備第93章 夫妻重逢第9章 荷葉田田第69章 體貼入微第22章 雨後陽光第95章 不測風雲第82章 賣藥第85章 平安歸來第27章 探望第71章 問心第7章 驚魂之夜第37章 再聚平城第19章 情意朦朧第25章 雪中送炭第42章 春秋巷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45章 榮歸故里第65章 涮羊肉第38章 暖鍋第16章 相見歡第9章 荷葉田田第61章 萍水相逢第18章 親事第6章 月華如水第89章 親密接觸第57章 再接再厲第59章 熟魚活吃第16章 相見歡第83章 探病第103章 退親第97章 生死相隨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93章 夫妻重逢第14章 州城趕考第71章 問心第103章 退親第26章 平城生活第52章 新成員第96章 牢獄之災第36章 榜上有名第45章 榮歸故里第61章 萍水相逢第82章 賣藥第42章 春秋巷第43章 洪遠第六十六章 第98章 不如歸去第55章 生意難做第61章 萍水相逢第67章 鱸魚堪燴第37章 再聚平城第99章 辭官難第102章 會審第33章 踏雪尋梅第62章 心意難測第87章 近鄉情怯第35章 胸有成竹第22章 雨後陽光第7章 驚魂之夜第80章 受傷第86章 信念第13章 初別離第68章 體察民勤第46章 離鄉赴任第48章 故友第26章 平城生活第77章 西行路上第24章 誰家年少第96章 牢獄之災第37章 再聚平城第56章 初露頭角第88章 老友重逢第52章 新成員第34章 鄉試第92章 有心栽柳第48章 故友第34章 鄉試第25章 雪中送炭第29章 快樂如風第92章 有心栽柳第79章 遇險第14章 州城趕考第7章 驚魂之夜第103章 退親第90章 歲月靜好第13章 初別離第7章 驚魂之夜第71章 問心第81章 買賣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71章 問心第54章 喜相逢第57章 再接再厲第83章 探病第95章 不測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