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買賣

楊沐這邊躺在牀上想顏寧和吳嚴,不知道這時候他們兩個都忙得焦頭爛額。

顏寧本是翰林院的編修,也不直接參與朝政,但是他接到楊沐的信後,聽說了那些關於旱災可能引發的疫情以及預防疫情的建議,思量再三,寫了一封摺子。還在考慮着要不要將摺子遞上去,就遇到洪遠來找他,兩人隨便一聊,就說起了楊沐在南方的見聞,也談到了可能發生的疫情。

不幾天,顏寧就接到調令,讓他隨欽差戶部右侍郎大人杜書卿去南方各省巡視旱情。顏寧的奏摺還捏在手裡沒有呈上去,這調令已經下來了,可想而知這事跟洪遠脫不了干係。

顏寧自打進京趕考之後就沒有離開過京城,這次雖然是公幹,但是能夠離開京城去南方走走也好,於是就收拾好行李隨欽差隊伍出發了。

益州今年的旱情也不輕,吳嚴作爲南縣一縣之長,負責一方百姓的衣食和安危,自然也是忙得吃頓安靜飯的功夫都沒有。好在益州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稱,其地富庶,不論是官倉還是私庫,都有存糧,不至於餓死人。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能夠搶種的地區還得儘量播種,實在不能的,那就改種蕎麥等耐旱的作物。只是這種子,還是需要縣衙統一調配。

南方普遍乾旱的情況實在少見,民間年長的百姓說,一輩子都未曾見過這麼長時間的乾旱。要不是當今聖上勤政愛民,民間絕對會有這是變天徵兆的說法了。即便是這樣,也擋不住某些居心叵測的人藉此機會散佈謠言,悄悄傳播某地天降祥瑞、有聖人出焉的傳言。

楊沐將養了五六日,就再也耐不住,說什麼也要動身上路了,好在他年輕,身體底子好,傷得也不算重,恢復起來也快。石歸庭看他身體沒什麼大礙,就同意了上路。

安民果然爲他們爭取來了一筆賞金,但是楊沐幾個沒有要。這種災荒年景,慄水縣這樣的小縣,土壤貧瘠,財政收入也少,雖然全縣人口不多,但是也要吃喝,自己幫不上忙倒還算了,怎麼還能雪上加霜呢。

何知縣聽說他們如此仁義,將賞金捐給縣衙,十分感動,親自來爲他們幾個送行。

這以後往昆明的路上沒有再遇到什麼大問題,偶爾有惡意指路的潑皮,想吃生訛詐,終被杜書鈐的拳腳給教訓回去了。

因爲楊沐傷後身體虛弱,大家也沒有像以前那樣緊趕慢趕,能夠坐車馬就儘量坐車馬,省下時間給楊沐休息。五月中旬,三人終於到了昆明。早就聽說昆明四季如春,事實上一點不假,五月已經入夏了,但在昆明卻感覺不到半點炎熱,晚上睡覺甚至還需要蓋棉被。

前來接引的馬幫夥計將他們引到城外的一處客棧。這座叫做雲來的客棧是專門的馬幫客棧,是馬幫隊伍打尖、住店、補給、休養的地方。

楊沐跟着進了院子,一眼看到的就是西邊的大馬廄,裡面有好些騾馬正在吃草料。一個纏着頭巾穿着土布衣服扎着綁腿的精瘦漢子正在給一匹馬刷毛,那漢子個子不高,皮膚黑黃,一看就知是雲南當地的土人。

石歸庭問那接待的夥計:“符鳴現在還在楚雄?什麼時候才能到昆明?”符鳴就是石歸庭認識的那個馬鍋頭。

那夥計名字叫做勞成,是個普米族小夥,大約長期跟漢人打交道,說得一口還算流利的漢語,服飾上也是普漢搭配,沒有過多講究。勞成的臉膛黝黑,大約是長期在野外行走的緣故,雲南地勢較高,日照比較強,所以當地人普遍都較黑。

“符哥接到你的信時,正在高黎貢山,他接了一批貨正要往昆明來,所以讓我先來這裡等你們,大約還有五六天就到了。”勞成一開口,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

石歸庭回頭對楊沐說:“那我們先休息兩天,然後去藥材市場先了解一下行情吧。”

楊沐點點頭:“好。”又回頭去問杜書鈐:“小杜,我的行程到昆明就要返轉了,你是繼續往西去呢,還是隨我們一起回去?”

杜書鈐沉吟了一下:“我們一路走來,旱情並沒有緩解,朝廷必有大舉措。我還是回去吧,說不定能幫上一些忙。”

杜書鈐的家世他並沒有明說,但是他也沒有完全掩飾,想必是朝中重臣之後。

楊沐說:“好,那這幾日我們去了解一下藥材行情,你去附近一帶走走看看,到時候我們一起回去。”

杜書鈐點頭:“好。”

昆明是個好地方,不僅氣候宜人,風景也是相當優美,西山、滇池俱是值得一遊再遊的地方。站在西山上,眺望山腳下的浩淼碧水,倒影着藍天白雲,水的盡頭連着長天,鷗鳥輕盈地在空中滑翔,偶爾掠過水麪,那景象令人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令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真願就在此坐化,成爲一尊望水石。

然而這樣的風景楊沐也只能抽空看看,他心繫着回家的事,又久無顏寧的消息,難免不安,所以連遊玩的興致都減去不少。看見眼前斯情斯景,又想起顏寧遊三山五湖的志向來,若是能結伴同來,陪他一起登高眺遠,抒懷胸臆,那該是一件多麼美的事。

勞成聽說他們要買藥材,便說:“符哥認識昆明的一個藥材老闆,我們馬隊經常幫他運藥材,要不等他到了領你們去那家藥材鋪買吧。”

楊沐一想也好,反正要等馬鍋頭來了才能走,有他介紹,就算是價格上不能優惠,但質量一定是信得過的。這幾日楊沐在藥材市場轉了幾圈,真是大開眼界,雲南真是個物產豐富的好地方,不僅藥材種類多,品相也都是上乘,大概是這裡常年氣候適宜、日照充足的緣故,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

楊沐算了一下,那些冬蟲夏草、高山雪蓮之類的名貴藥材,就算是自己身上帶的七百兩銀子都花了,也不見得能買多少,況且還得付馬幫的費用。所以還是得有計劃地購買,以購買常用藥材爲主,一方面常用藥材的適用範圍廣,不會滯銷,另一方面,常用藥材的實用性更大。那些雪蓮、蟲草,非是疑難雜症不會用,非是貴胄豪富用不起,明顯不是大衆藥材,所以要少買。因此除了桂枝,主要還是買三七和天麻。

這一日傍晚,勞成過來告訴他們,符鳴的馬幫到昆明瞭,交了貨就會來客棧。石歸庭聽聞這個消息,就同勞成出去了。

直到第二天,楊沐才見到這個久仰大名的馬鍋頭符鳴。符鳴比楊沐想象中還要年輕,二十四五的年紀,常年在外奔波,膚色被曬成了古銅色,面部線條硬朗粗獷,不笑時不怒而威,但是一笑起來卻有兩個酒窩,將他的威嚴形象破壞得一乾二淨。

石歸庭站在符鳴身邊給他們作介紹:“這就是我在信裡跟你說起的楊沐,這位白衣公子是杜書鈐,小杜此次來是爲了遊歷。楊沐,小杜,這位就是馬鍋頭符鳴”

符鳴拱了拱手:“幸會幸會,在下符鳴,是一名馬鍋頭。聽大夫說,楊先生此次來雲南是爲了販賣藥材?”

楊沐笑一下:“符先生客氣了,管我叫楊沐吧。初來寶地,以後還請多多指教。”

石歸庭笑起來:“他算什麼先生,楊沐你就直接管他叫符大哥好了。”

符鳴有些臉紅,但是好在他面黑,不怎麼看得出來,他笑着說:“我是個粗人,管我叫符大哥好了。你是大夫的朋友,指教說不上,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開口。”

楊沐看石歸庭和符鳴之間的互動,不像是普通的朋友,想是十分熟悉了,於是便說:“是這樣的,符大哥,我想……”遂將自己的想法和打算說了。

符鳴走南闖北,也算是見多識廣,他聽完楊沐的話,然後說:“你來我們雲南販藥,實在是來對地方了。我們這裡的藥材品種豐富,質量上乘,數量上是要多少有多少。”

楊沐想了想,又說:“我此次前來,其實就是想探路。如果一切能夠順利,我想日後就在雲南與吳州建立一條商線,或者我自己採購藥材,請符大哥的馬隊替我送到吳州;或者就由你採購藥材,運送到吳州之後賣給我,我會給你一個合理的收購價格。這樣一則可以推銷雲南本土的藥材,二則這些藥材能在雲南之外的地區得到廣泛的使用,也算是造福百姓。”

石歸庭在一旁瞪圓了眼看着楊沐,這點楊沐從來沒跟自己說過,真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他看着符鳴皺了眉頭思索楊沐的話,然後說:“楊沐,你這個想法很大膽,也很有意義。我跟符鳴說幾句話。”然後拉了符鳴去一邊去了。

符鳴問:“大夫,你覺得這個想法可行嗎?”

石歸庭點了下頭:“我覺得可行,楊沐真挺有想法的,我初時只當他是個生意人,沒想到他的心這麼大。”

符鳴說:“我在想一點,你家是開藥鋪的,你對藥材的瞭解更透徹,如果我將藥材運到吳州去了,爲什麼不讓你去賣,而非要賣給他呢?”

石歸庭笑起來:“阿鳴,這件事我真是無能爲力,我家是開藥鋪不錯,但是我家並不是生意人,沒有批發藥材的渠道。楊沐將他的生意做到京城了,他不愁銷路,所以他纔來此採購藥材。”

符鳴恍然大悟地“哦”一聲。

石歸庭又說:“楊沐這個人我看是個十分踏實可靠的,他母親病在牀上三四年,他一句怨言都沒有,細緻入微地照顧母親,直到康復。我跟他接觸一年多的時間,也覺得他人品相當不錯,值得深交,所以我才願意帶他走這一趟。如果你真想馬隊收入穩定一點,何不就同他合作?”

符鳴說:“好,我考慮考慮。”

兩人說罷迴轉過來。符鳴說:“楊沐,你所說的這件事,我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可行的。但是聽說你目前並沒有店鋪,可見這一切還都只是預想,等你回去將一切都定下來了,我們再來談以後合作的事,你看如何?”

楊沐笑起來:“這是當然的。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先告訴符大哥知道,日後合作的事宜還有待細細敲定。等我將鋪子開起來,客商完全穩定下來,我們再來商量合作的事。具體是你賣我買,還是你幫我運,咱們到時候再說,符大哥也不妨考慮一下。”

符鳴點點頭:“好。”

幾人也沒怎麼歇息,符鳴直接領着他們去瑞興藥行採購藥材,瑞興的老闆知道來了大客戶,又是熟人介紹的,便親自來接待。三七、天麻、蟲草和雪蓮都還好說,就是桂枝要得太多,瑞興藥行的存貨不夠。

瑞興的老闆姓甘,是個精明和藹的小個子中年男人,他問道:“你們要這麼多桂枝做什麼?你從吳州來販藥,不如多買些蟲草和三七,桂枝利潤太薄,划不來。”

楊沐說:“是這樣的,我本來也沒打算買桂枝的。但是今年南方諸省旱情嚴重,恐怕會有大量的痢疾和傷寒疫情爆發,而治療這些病都需要用到桂枝,只怕到時候疫情嚴重,桂枝嚴重短缺。”

那甘老闆兩眼放光:“楊老闆真是有眼光啊,看準了時機,這薄利的就變成厚利了。”

楊沐笑着搖了搖頭:“我也沒想過賺取暴利,災荒年景,人們都不容易,我豈能做此無義之事。我只是想,要是販運一些桂枝過去,能夠幫助到一些人,這樣就好了。”

甘老闆尷尬一笑:“楊老闆宅心仁厚,倒顯得我小人了。既然你這麼仗義,我的桂枝也便宜一些賣給你好了,還不夠的,我安排人帶你去藥農家去收去。”

楊沐拱手作了一個揖:“那就太感謝甘老闆了。”

第89章 親密接觸第76章 依依惜別第1章 水鄉第17章 楊柳依依第85章 平安歸來第89章 親密接觸第29章 快樂如風第84章 無微不至第六十三章 第5章 衝突初起第8章 嚴冬不冷第6章 月華如水第76章 依依惜別第43章 洪遠第56章 初露頭角第1章 水鄉第15章 少年情懷第10章 鴛鴦于飛第80章 受傷第52章 新成員第72章 計劃第68章 體察民勤第3章 友誼之始第93章 夫妻重逢第27章 探望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4章 州城趕考第95章 不測風雲第7章 驚魂之夜第94章 風生水起第94章 風生水起第32章 第一場雪第92章 有心栽柳第62章 心意難測第67章 鱸魚堪燴第2章 童蒙初開第96章 牢獄之災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98章 不如歸去第83章 探病第34章 鄉試第56章 初露頭角第68章 體察民勤第96章 牢獄之災第67章 鱸魚堪燴第103章 退親第26章 平城生活第36章 榜上有名第12章 少年輕愁第72章 計劃第2章 童蒙初開第100章 還鄉第62章 心意難測第24章 誰家年少第45章 榮歸故里第11章 尾生之信第91章 漁樂第6章 月華如水第42章 春秋巷第六十六章 第67章 鱸魚堪燴第103章 退親第35章 胸有成竹第七十三章 第6章 月華如水第52章 新成員第58章 得遇貴人第85章 平安歸來第41章 得一知己第16章 相見歡第88章 老友重逢第9章 荷葉田田第102章 會審第35章 胸有成竹第59章 熟魚活吃第六十六章 第61章 萍水相逢第96章 牢獄之災第102章 會審第98章 不如歸去第39章 叫化雞第29章 快樂如風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4章 州城趕考第8章 嚴冬不冷第51章 落難母子第10章 鴛鴦于飛第31章 禪房茶話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31章 禪房茶話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1章 買賣第101章 坦白第17章 楊柳依依第34章 鄉試第94章 風生水起第56章 初露頭角第30章 少年遊第94章 風生水起第102章 會審
第89章 親密接觸第76章 依依惜別第1章 水鄉第17章 楊柳依依第85章 平安歸來第89章 親密接觸第29章 快樂如風第84章 無微不至第六十三章 第5章 衝突初起第8章 嚴冬不冷第6章 月華如水第76章 依依惜別第43章 洪遠第56章 初露頭角第1章 水鄉第15章 少年情懷第10章 鴛鴦于飛第80章 受傷第52章 新成員第72章 計劃第68章 體察民勤第3章 友誼之始第93章 夫妻重逢第27章 探望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4章 州城趕考第95章 不測風雲第7章 驚魂之夜第94章 風生水起第94章 風生水起第32章 第一場雪第92章 有心栽柳第62章 心意難測第67章 鱸魚堪燴第2章 童蒙初開第96章 牢獄之災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98章 不如歸去第83章 探病第34章 鄉試第56章 初露頭角第68章 體察民勤第96章 牢獄之災第67章 鱸魚堪燴第103章 退親第26章 平城生活第36章 榜上有名第12章 少年輕愁第72章 計劃第2章 童蒙初開第100章 還鄉第62章 心意難測第24章 誰家年少第45章 榮歸故里第11章 尾生之信第91章 漁樂第6章 月華如水第42章 春秋巷第六十六章 第67章 鱸魚堪燴第103章 退親第35章 胸有成竹第七十三章 第6章 月華如水第52章 新成員第58章 得遇貴人第85章 平安歸來第41章 得一知己第16章 相見歡第88章 老友重逢第9章 荷葉田田第102章 會審第35章 胸有成竹第59章 熟魚活吃第六十六章 第61章 萍水相逢第96章 牢獄之災第102章 會審第98章 不如歸去第39章 叫化雞第29章 快樂如風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4章 州城趕考第8章 嚴冬不冷第51章 落難母子第10章 鴛鴦于飛第31章 禪房茶話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31章 禪房茶話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1章 買賣第101章 坦白第17章 楊柳依依第34章 鄉試第94章 風生水起第56章 初露頭角第30章 少年遊第94章 風生水起第102章 會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