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露頭角

第二日一早,楊沐帶了三寶的一個夥計去了鑫茂商鋪,先同商鋪的掌櫃說了自己準備免費試嘗藕粉的打算。正巧鑫茂商鋪的老闆也在,這家老闆姓金,胖胖的,頗有見地,他聽了楊沐的打算,便對楊沐說:“你直接就在我們鋪子門口設攤就行,你今天帶來的藕粉,留下試嘗需要的,剩下的就先放在我們鋪子裡,有人若是要買,你就讓他來鋪子裡買。”

這就說明金老闆已經答應試售自己的藕粉的,楊沐喜出望外,要來筆墨,刷刷刷寫了一個牌子——“正宗吳州蓉鄉藕粉”。金老闆一看他的字,便兩眼放光,京城這地方跟別處就是不一樣,就算是普通商人,都比別處的多一些文化內涵。他擡頭再三打量了一番楊沐,鼻直口方,沒有市井商人的市儈氣,倒有一股讀書人的斯文俊秀,但是也沒再說什麼,只是微微笑一下,由楊沐去了。

楊沐雖然是頭一回自己做生意,但是這幾年在吳家商鋪裡,也難免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時候也會幫店夥計看看店,所以對賣東西這事完全不拘謹。他準備了一個爐子,燒了一壺開水,又準備了幾隻細瓷小碗,先將藕粉用溫開水化開,然後倒入滾燙的開水。“正宗的吳州蓉鄉藕粉,爽滑可口,能生津止渴,益胃健脾,養血補益,還能治療食慾不振、咳嗽腹瀉。如果您家有老人或小孩,有母親妻女,都不妨爲他們捎去一份,以表自己的關愛之心。您也可以親自來嘗一嘗,免費品嚐,不收錢!”

楊沐的嗓門不大不小,聲音不緊不慢,從門前路過的,進店鋪買東西的,都被吸引住了。大家都站在那裡看着,只是沒人上去品嚐。這時三寶帶了一個夥計從門口經過,又折回到楊沐攤前。“正宗蓉鄉藕粉?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從小吃大,來京城之後還從未見過正宗的蓉鄉藕粉呢,你可別騙外人啊。”三寶一口南方口音,說得還真像那麼回事。

楊沐笑一笑:“這位大哥,聽您口音也是吳州人吧,您要是吃過蓉鄉藕粉,那就應該能夠嚐出我的藕粉正宗不正宗了。”說罷給三寶和他的夥計各端上一小碗藕粉。

三寶接過來,用勺子舀着喝了一口。旁邊的夥計也吃了一口,說:“三哥,還真是蓉鄉的藕粉呢。”

三寶咂了下嘴:“是蓉鄉的藕粉,只是味道跟在家時稍有不同。”

楊沐笑了一下:“這京城的水土跟我們家鄉的水土不同,所以味道上是稍有一點差別。”

三寶點頭:“說的也是。老闆,我能再吃一碗嗎?”

楊沐笑着說:“我這是免費試吃,每人只限一碗。如果您還想吃,可以去裡面鋪子買一點回去。”

三寶說:“那好吧。”回頭對夥計說:“我這次來京城又水土不服了,你看我長得滿臉的包,是該吃點藕粉調理下了。”說罷進了店鋪,去買藕粉去了。

混雜在圍觀人羣裡的老樑頭兩口子也過來喝了兩碗,其他圍觀的人們看有人帶了頭,紛紛都過來試嘗。一時間楊沐都有點忙不過來,幫忙的夥計連忙將空下來的碗收起來到店鋪後頭去洗,這邊楊沐不緊不慢地衝泡。一邊不時回答人們提出的各種疑問:家裡有幼兒食慾不振的,可食;有老人脾虛的,可食;有體弱多病者,可食;有大病初癒者,可食;營養不良者,可食……

不少人果真吃完之後進鋪子裡頭買藕粉,也有不少人被藕粉的價格嚇得返回去了。沒辦法,藕粉這東西是好,但是價格真不十分便宜,不過好在京城人比別處都富庶,富貴之人尤其多,所以也就不必擔心無人消費得起。

顏寧趁中午休息,僱了馬車來到鑫茂商鋪。此時楊沐的藕粉試嘗活動已經結束了,正在店鋪後頭跟金老闆談生意。今天的試嘗效果出奇地好,那些存放在店鋪裡的藕粉也已售罄。金老闆看中其中的市場,答應同楊沐做生意。這時店掌櫃來報說有一個穿官服的大人來買藕粉,而且需求量還不小,楊沐頓時笑起來。

金老闆奇怪:“楊老闆爲何發笑。”

楊沐止住笑:“這位大人大概是我的同窗好友。”

金老闆表示疑問:“哦?”

楊沐出去一看,果然是顏寧,便將顏寧領到後頭,跟金老闆作揖賠不是:“實不相瞞,這是我的多年好友顏寧,他在翰林院任職。他擔心金老闆不肯與我合作,故來想法幫我促成與金老闆的合作。”

金老闆一看顏寧,連忙行禮請他入座:“顏大人就是去年譽滿京城的探花郎吧?”

顏寧拱了拱手:“正是在下。”

楊沐笑起來:“我的好友真是用心良苦,所以纔來了這麼一出,金老闆不會見怪吧。”

顏寧連忙說:“楊沐是我的摯友,金老闆若是能夠答應售賣他的藕粉,我定然會盡心盡力在同僚中爲金老闆做宣傳的。”

金老闆也爽朗地笑起來:“怎麼會見怪,顏大人肯幫忙出力,金某真是求之不得呢。我這就與楊老闆立字據,下午就去搬運藕粉。”

顏寧一聽說他們的合作已經成功,便放下心來:“既然這樣,那我就先告辭了,下午還有公事要辦,我先回衙門。”

楊沐站起來送他:“去吧,真是麻煩你跑這一趟,大中午的,熱得滿頭大汗。”

顏寧用手絹擦一把汗,笑了起來:“沒事,看你有進展了,我這比喝了冰鎮酸梅湯還舒坦呢。”

金老闆在後面看着顏寧的背影,禁不住唏噓感嘆:“顏大人爲楊老闆如此兩肋插刀,真是令人感動。”

楊沐回頭笑笑:“讓金老闆見笑了。我與顏寧從小同窗爲友,感情深厚,他是個極有情義的人,就算是中了進士,也未曾與我疏遠。”

金老闆想起一事:“我看楊老闆的一手字,真是雄渾方雅,難得的好字,想來你的學識也頗突出,只是不知爲何入了經商這末道。”

楊沐苦笑一下:“當初我和顏寧都立志走仕途,後來我家遭變故,才入了這行。再者我也不認爲經商就是末道,每一行的存在,都是有它自身的道理,假如沒有了商人,人們豈不是要回到以物易物的時代?商人爲大家提供便利,獲取相應的利潤,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我們自尊自重,以誠信爲本,以德立身,這樣的商人,也未必做不得。”說到後來,楊沐眉飛色舞,充滿了自信和快樂。

金老闆頓了半晌:“楊老闆年紀不大,看問題卻很透徹,實在是令金某歎服。”

楊沐靦腆一笑:“小子得意忘形了,以後還有請金老闆多多指教。”

當下雙方談妥了條件,立了字據,金老闆下午就安排人去搬運藕粉。藕粉雖不是鮮貨,但是目前市場尚不可知,所以金老闆只買了楊沐一半的貨量。說是如果銷得好,以後就同楊沐簽下長期合作關係。

第27章 探望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1章 買賣第33章 踏雪尋梅第75章 執子之手第3章 友誼之始第82章 賣藥第18章 親事第41章 得一知己第83章 探病第76章 依依惜別第47章 曙光初現第93章 夫妻重逢第20章 禍從天降第98章 不如歸去第45章 榮歸故里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0章 鴛鴦于飛第69章 體貼入微第82章 賣藥第70章 爲難第76章 依依惜別第51章 落難母子第34章 鄉試第15章 少年情懷第102章 會審第24章 誰家年少第79章 遇險第22章 雨後陽光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95章 不測風雲第38章 暖鍋第94章 風生水起第89章 親密接觸第49章 治癒第10章 鴛鴦于飛第5章 衝突初起第57章 再接再厲第82章 賣藥第48章 故友第14章 州城趕考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1章 尾生之信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7章 近鄉情怯第90章 歲月靜好第69章 體貼入微第79章 遇險第94章 風生水起第75章 執子之手第92章 有心栽柳第31章 禪房茶話第48章 故友第70章 爲難第48章 故友第39章 叫化雞第86章 信念第45章 榮歸故里第98章 不如歸去第98章 不如歸去第36章 榜上有名第10章 鴛鴦于飛第91章 漁樂第44章 金榜題名第99章 辭官難第60章 西山遊第28章 泥中你我第83章 探病第100章 還鄉第4章 交惡第62章 心意難測第93章 夫妻重逢第47章 曙光初現第58章 得遇貴人第8章 嚴冬不冷第5章 衝突初起第6章 月華如水第9章 荷葉田田第92章 有心栽柳第6章 月華如水第103章 退親第59章 熟魚活吃第67章 鱸魚堪燴第94章 風生水起第96章 牢獄之災第48章 故友第27章 探望第25章 雪中送炭第25章 雪中送炭第74章 萬事俱備第55章 生意難做第13章 初別離第100章 還鄉第103章 退親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92章 有心栽柳第87章 近鄉情怯第86章 信念
第27章 探望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1章 買賣第33章 踏雪尋梅第75章 執子之手第3章 友誼之始第82章 賣藥第18章 親事第41章 得一知己第83章 探病第76章 依依惜別第47章 曙光初現第93章 夫妻重逢第20章 禍從天降第98章 不如歸去第45章 榮歸故里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0章 鴛鴦于飛第69章 體貼入微第82章 賣藥第70章 爲難第76章 依依惜別第51章 落難母子第34章 鄉試第15章 少年情懷第102章 會審第24章 誰家年少第79章 遇險第22章 雨後陽光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95章 不測風雲第38章 暖鍋第94章 風生水起第89章 親密接觸第49章 治癒第10章 鴛鴦于飛第5章 衝突初起第57章 再接再厲第82章 賣藥第48章 故友第14章 州城趕考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1章 尾生之信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7章 近鄉情怯第90章 歲月靜好第69章 體貼入微第79章 遇險第94章 風生水起第75章 執子之手第92章 有心栽柳第31章 禪房茶話第48章 故友第70章 爲難第48章 故友第39章 叫化雞第86章 信念第45章 榮歸故里第98章 不如歸去第98章 不如歸去第36章 榜上有名第10章 鴛鴦于飛第91章 漁樂第44章 金榜題名第99章 辭官難第60章 西山遊第28章 泥中你我第83章 探病第100章 還鄉第4章 交惡第62章 心意難測第93章 夫妻重逢第47章 曙光初現第58章 得遇貴人第8章 嚴冬不冷第5章 衝突初起第6章 月華如水第9章 荷葉田田第92章 有心栽柳第6章 月華如水第103章 退親第59章 熟魚活吃第67章 鱸魚堪燴第94章 風生水起第96章 牢獄之災第48章 故友第27章 探望第25章 雪中送炭第25章 雪中送炭第74章 萬事俱備第55章 生意難做第13章 初別離第100章 還鄉第103章 退親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92章 有心栽柳第87章 近鄉情怯第86章 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