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荷葉田田

時間對於認真生活的人來說,總是過得飛快的。當荷香四溢、荷花初放的時候,楊沐已經結束了開蒙教育,開始上書了。

所謂上書,就是先生教授學生新課,學生拿着書本挨個上前,由先生帶着學生讀書,學生學會之後反覆朗誦,直到能背誦下來,先生再教給下面的內容。雖然背下來的未必都能理解,但是貴在積累,待年歲稍長一些,理解力增強了,再由先生講解書中意思。

顏寧開蒙得極早,早在楊沐學描紅時,他就已經上書了。這種參差不齊的教學進度在私塾是很常見的。所以楊沐開始上書的時候,顏寧就已經開始理解書中的意思了。

除了識字讀書,顏先生也教學生算術。畢竟靠科舉走上仕途的讀書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是要另謀出路,而讀書,最主要還是學習最基礎的知識,以謀將來有更好的發展。

初夏是水鄉最美的季節,天氣不是太熱,萬物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姿態。水稻剛抽穗不久,田地裡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菱角漂浮在水面上,葉子油光發亮,紅白的小花點綴在綠葉間,清新可人。荷塘裡荷葉田田,挨挨擠擠連成整片,蔽去了水的顏色,南風一起,荷香四溢,令人陶醉。碧玉般滴翠的荷裙之間,荷花像一支支令箭,從水底衝出來,如初夏夜空的繁星,密密點綴在這成片的碧玉之中,粉的如少女的臉頰,白的如一粒粒的明珠,多得人目不暇接。

顏先生是個風骨錚錚的君子,尤愛蓮花,當初應邀來此教書坐館,很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這水鄉的荷花。初春的時候,楊沐幾個人往私塾院子裡一口閒置的大水缸到了幾桶荷塘的淤泥,在泥裡放了幾段細瘦的藕。

過了一陣子,水缸裡果然長出了銅錢大小的荷葉。有一天早上,楊沐看見先生立在水缸邊,嘴裡念“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雖然不大聽得懂是什麼意思,但是知道先生是歡喜的,於是心裡也分外高興。

大家看着這幾片葉子慢慢地長大,出水,長成亭亭的裙狀葉子,整個院子都溢滿了荷葉的清香。每天大夥兒都看見先生在水缸邊流連,胸中就脹得滿滿的,分外有成就感。

從荷塘的荷花開花起,楊沐每隔兩天就去荷塘裡折一支荷花,帶到私塾,插在一個水瓶裡,放在書齋一角的桌上,水瓶是吳嚴從家裡拿來的。顏先生的目光總是有意無意地落在那支荷花上,嘴角噙着笑。楊沐看那花瓣開始凋落,就又去折一支新的來。後來大家都形成了一種默契,輪流去折荷花來插瓶。

關於這荷花,是分種類的,有籽蓮、藕蓮和花蓮,籽蓮是專門產蓮子的,藕蓮是專門產藕的,而花蓮是專門用來觀賞的。

水鄉這兒小面積的荷塘多半都種藕蓮,也有在水田裡種藕蓮,以採藕爲主,大面積較深的荷塘,多半是種籽蓮,因爲水深,不大好採藕。至於花蓮,多半是大戶人家後花園的荷花池裡種來觀賞的,中看不中用的東西,鄉下人是沒有閒情去種的。

當地的孩子從會行路起,就對荷花的種類分得一清二楚,哪些荷花摘得,哪些摘不得,都心裡有數。顏先生入鄉隨俗,也知道這荷花的分類,故而對學生們的這種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樂陶陶地享受孩子們的心意以及這夏日的清香。

漪水是平縣境內最大的河流,自西往東從蓉鄉境內的玉屏山腳下流過,因爲玉屏山東面地勢低緩,水流在此迴旋低迴,徘徊不前,竟形成一個不小的湖泊灣,灣中荷花尤其是白蓮長得極盛,故得名玉荷灣。玉荷灣中種的均是籽蓮,故欲看“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採蓮盛景,還該去此處。

對蓉鄉的孩子來說,每年夏天,玉荷灣是消暑遊戲的好去處。劃一艘小船,蕩入荷葉中,摘一片斗大的荷葉頂在頭上,便銷匿了蹤跡。

頭頂是荷葉,將日光蔽去,腳下是脈脈的清涼流水,人在舟中,暑汗全消,通體舒泰。隨手揪一個蓮蓬,一邊剝着蓮子,一邊蕩着小船,聽着採蓮女唱的採蓮小調,水性好的翻身下船,還能從水裡摸上一尾鮮活的鯉魚來,那滋味真是愜意無比。

吳楊兩村更是得了地利之便,就在玉荷灣的最南面。站在村子北面極目騁望,一片碧波盪漾,南風吹過,荷葉齊刷刷往北傾伏,掀起一道銀白的波痕,白蓮朵朵,像跳躍的仙女。景色極爲優美。

端午這日,私塾放假,因爲今年的龍舟競賽不在本地舉行,大家也就沒去看龍舟,紛紛約了去玉荷灣玩耍。頭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小雨,第二天是個大晴天,所以出遊計劃完全不受影響。一行人帶着糉子和雞蛋,早早就到了灣邊。還不到採蓮的季節,那些採蓮的小船都擱淺在水岸邊。

涼風習習,柳條隨風輕拂,清香瀰漫,荷葉上還殘留着昨夜雨後的水珠,在葉面上滾來滾去,像晶瑩剔透的珍珠。遠處的水面上氤氳着淡青色的水霧,碧綠的葉面間點綴着繁星一般的蓮花,全開的、半開的、打着骨朵兒的,如明珠點綴,又如繁星點點。

大家鬥了一會兒蛋,吃了雞蛋和糉子,三三兩兩都爬上了船,盪開木漿,往灣中駛去。顏寧從未劃過小船,便與楊沐同坐一條船。

“楊沐,我們坐一條船。”吳嚴也爬上船來。

還沒來得及上船的三寶和大新望着吳嚴的背影乾瞪眼,這個吳嚴動作未免也太快了。沒辦法,他倆只好上了另一條船,蓮舟都小,上了五個人,就難以轉身了。

楊沐坐在中間,划着木漿,小船向荷葉中心駛去。顏寧頭一次來玉荷灣,高興得像只小猴子,一會兒叫“哇,這片荷葉真大”,一會兒又叫“哇,這朵荷花真漂亮”,然後又想起自己學過的一些採蓮的詩句,便站在船頭背誦“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楊沐聽了,覺得怪好玩,原來採蓮也有詩啊,便讓顏寧教他。

吳嚴坐在船尾,他對背詩沒有興趣,他見楊沐將船蕩得輕輕巧巧,便說:“楊沐,我來劃吧。”

“你會嗎?”楊沐懷疑地看了他一眼。

“我會的,會的。”吳嚴滿口應着。

楊沐把槳遞給他,然後小心地跟他換了位置,他倒不怕吳嚴將船劃翻了,這樣的小船,不會劃的話,只會在原地打轉兒,不至於翻船。吳嚴接了槳,像模像樣地劃了幾下,奇怪的是船不往前走,而是在原地打轉兒。

三寶和大新的船就跟在他們的船後頭,看得哈哈大笑。顏寧也被晃得頭暈,坐下來抓住船舷:“你到底會不會啊?”

吳嚴有些羞惱,只好停了槳。楊沐便止了笑,示範給他看,一邊跟他說:“你該這樣劃,這麼用力,力量不需大,但是有巧勁兒。”

吳嚴試了幾下,果然得了要領,居然真將船又搖搖晃晃地往前推動了。小船兒分花拂葉,漸漸地到了荷葉中。吳嚴頗得意,一個勁地大笑:“我也會划船了。”

顏寧說:“讓我來試試吧,我也學學。”

吳嚴將槳遞給顏寧,然後也像模像樣地當起老師來。顏寧極聰明,早就看出划水的訣竅了,槳一到手,便穩穩當當地將小船推動起來。

吳嚴驚得嘴巴都張圓了:“顏寧你會劃啊?是不是劃過?”

顏寧得意一笑:“沒啊,原來划船這麼簡單啊,根本不需要學。”

楊沐在船尾汗顏,這個顏寧,以爲誰都跟他一樣聰明呢。

此時太陽已經升得頗高了,湖面上氤氳的淡青色的霧氣已經消散了。碧綠的荷葉在陽光的照射下如通透的碧玉,瑩然滴翠,逼人眼目,白蓮如明珠一般星星點染着這一大片碧玉,香風撲鼻,令人酥醉。楊沐摘了一片荷葉,頂在頭上,又揪了一片,給顏寧也頂上。

吳嚴看見了:“我也要。”

楊沐心說:“你雙手都空着,不會自己摘啊。”只好又摘了一片遞過去,吳嚴美滋滋地接過來,頂在頭上。

顏寧將槳扔給楊沐:“你來劃吧,我去看荷花。”

他小心地換到船尾,站起身來,居然也只能與荷葉齊平。他順手將身邊的一朵半開的荷花拉過來,細細地觀察了片刻,然後湊近去深深地吸了一口:“真香!”

“有嗎?”吳嚴也就近聞身邊的荷花,鼻子都湊到花蕊上了,使勁兒吸,“我怎麼聞不到?”

吳嚴擡頭的時候,花蕊上的淡黃色花粉都沾到鼻尖上去了,看上去頗滑稽可笑。楊沐和顏寧看了,哈哈大笑起來。

吳嚴疑惑地看着他倆:“你們笑什麼?”

楊沐憋着笑,揉揉肚子答他:“沒什麼,荷花香很淡的。”

吳嚴一臉疑惑,配着他鼻尖的黃色花粉,顯得更滑稽了:“那顏寧爲什麼說很香,明明就只有淡香。”

顏寧笑得打跌:“我說很香,並非指香氣馥郁,而是指荷香雖淡,但是好聞,醉人,懂吧?”顏寧沒少聽他爹關於荷花香的讚美說辭,故搬出來將吳嚴唬得一愣一愣的。

“那你們爲啥笑成這個樣子?”

楊沐厚道些,說:“你的臉上,沾了花粉了。”

“啊——?”吳嚴大叫一聲,連忙蹲下身去用水洗臉,洗完臉,就撩水潑楊沐和顏寧,“叫你們笑,叫你們笑!”

楊沐和顏寧連忙拿了荷葉擋水,船被搖得左搖右晃的,忙叫:“吳嚴,別鬧了,一會兒船該翻了。”

吳嚴對水還是有點懼意,連忙抓緊了船舷不敢動了。

第92章 有心栽柳第91章 漁樂第9章 荷葉田田第54章 喜相逢第15章 少年情懷第40章 茶意悠長第57章 再接再厲第78章 疫情第19章 情意朦朧第68章 體察民勤第8章 嚴冬不冷第44章 金榜題名第六十六章 第13章 初別離第103章 退親第48章 故友第38章 暖鍋第97章 生死相隨第67章 鱸魚堪燴第69章 體貼入微第57章 再接再厲第64章 蒸蒸日上第33章 踏雪尋梅第3章 友誼之始第86章 信念第95章 不測風雲第90章 歲月靜好第37章 再聚平城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99章 辭官難第103章 退親第17章 楊柳依依第55章 生意難做第79章 遇險第42章 春秋巷第91章 漁樂第83章 探病第59章 熟魚活吃第35章 胸有成竹第13章 初別離第32章 第一場雪第79章 遇險第41章 得一知己第13章 初別離第87章 近鄉情怯第10章 鴛鴦于飛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8章 親事第35章 胸有成竹第41章 得一知己第82章 賣藥第56章 初露頭角第98章 不如歸去第13章 初別離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1章 尾生之信第30章 少年遊第82章 賣藥第18章 親事第84章 無微不至第13章 初別離第75章 執子之手第21章 母子情深第21章 母子情深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3章 探病第84章 無微不至第20章 禍從天降第27章 探望第98章 不如歸去第94章 風生水起第13章 初別離第62章 心意難測第55章 生意難做第60章 西山遊第93章 夫妻重逢第56章 初露頭角第95章 不測風雲第49章 治癒第六十六章 第33章 踏雪尋梅第22章 雨後陽光第6章 月華如水第72章 計劃第14章 州城趕考第2章 童蒙初開第10章 鴛鴦于飛第30章 少年遊第59章 熟魚活吃第72章 計劃第58章 得遇貴人第59章 熟魚活吃第14章 州城趕考第45章 榮歸故里第27章 探望第81章 買賣第30章 少年遊第42章 春秋巷第14章 州城趕考
第92章 有心栽柳第91章 漁樂第9章 荷葉田田第54章 喜相逢第15章 少年情懷第40章 茶意悠長第57章 再接再厲第78章 疫情第19章 情意朦朧第68章 體察民勤第8章 嚴冬不冷第44章 金榜題名第六十六章 第13章 初別離第103章 退親第48章 故友第38章 暖鍋第97章 生死相隨第67章 鱸魚堪燴第69章 體貼入微第57章 再接再厲第64章 蒸蒸日上第33章 踏雪尋梅第3章 友誼之始第86章 信念第95章 不測風雲第90章 歲月靜好第37章 再聚平城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99章 辭官難第103章 退親第17章 楊柳依依第55章 生意難做第79章 遇險第42章 春秋巷第91章 漁樂第83章 探病第59章 熟魚活吃第35章 胸有成竹第13章 初別離第32章 第一場雪第79章 遇險第41章 得一知己第13章 初別離第87章 近鄉情怯第10章 鴛鴦于飛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8章 親事第35章 胸有成竹第41章 得一知己第82章 賣藥第56章 初露頭角第98章 不如歸去第13章 初別離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1章 尾生之信第30章 少年遊第82章 賣藥第18章 親事第84章 無微不至第13章 初別離第75章 執子之手第21章 母子情深第21章 母子情深第44章 金榜題名第83章 探病第84章 無微不至第20章 禍從天降第27章 探望第98章 不如歸去第94章 風生水起第13章 初別離第62章 心意難測第55章 生意難做第60章 西山遊第93章 夫妻重逢第56章 初露頭角第95章 不測風雲第49章 治癒第六十六章 第33章 踏雪尋梅第22章 雨後陽光第6章 月華如水第72章 計劃第14章 州城趕考第2章 童蒙初開第10章 鴛鴦于飛第30章 少年遊第59章 熟魚活吃第72章 計劃第58章 得遇貴人第59章 熟魚活吃第14章 州城趕考第45章 榮歸故里第27章 探望第81章 買賣第30章 少年遊第42章 春秋巷第14章 州城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