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家中無人

bookmark

李自成讓李過多多留意陝西的明軍,特別是大散關的方向,即便明軍不出關,也要時刻警覺,萬一明軍威脅西面的固關,漢方向的天命軍,也可以從南方做出策應。

又給天命都督府傳了訊,讓樑成他們低價收購大量的粗糧,着人運往興安縣,數量不限,越多越好。

離開漢府向東,依次經過城固、西鄉、石泉、漢陰四縣,北面秦嶺的終南山、南面的大巴山,不時伸出餘脈,道路被迫改向,李自成在漢水兩岸不斷穿行,數次渡過漢水,方纔到達興安縣。

興安縣乃是漢水遊的地緣核心,原本叫興安所,只是一處衛所,天命軍來到漢之後,方纔在此立縣,宋的第七營駐紮在興安縣。

宋早已在興安城外迎接李自成,“大都督!”

“不用多禮,”李自成擺擺手,讓宋起身,“從興安縣向東,路徑如何?”

宋起身後,忙道:“從興安縣向東,東南和正東方向各有一條官道,東南方向的道路,便是三國時代的庸,需要翻越體量極高的武當山或是神農架,然後進入湖廣;東北方向,沿着漢水東下,可以進入湖廣,也可以向北進入河南。”

“奧?”李自成立即看了沿着漢水的這條路徑,他此番來到興安,是預備進入河南的,“走,先入城!”

“是,大都督!”宋領着李自成入了城,進入自己的大營。

李自成絲毫沒有耽擱,立即讓宋擺出行軍地圖,在地圖指指點點,盤算片刻,道:“商洛山,這是陝西、四川、湖廣、河南四省交匯之地,又是深山區,正適合我們活動。”

宋道:“大都督是說,要派出軍隊軍隊,深入商洛山?”

李自成微微點頭,“我是要遠去河南,可是李績現在尚在四川,只好先在商洛山建立營地,最好能儲存一些糧食。”

宋不解,“糧食?大都督……”

李自成將自己的計劃,詳細說了一遍,隨後到:“湖廣倒是好地方,如果不是朝廷在湖廣佈置了重兵,又有流寇張獻忠、羅汝才的主力,我倒是想去湖廣看看!”

宋若有所思,遲疑片刻,終是道:“大都督,去商洛山極爲冒險,還是讓屬下去吧,大都督在興安縣掌管全局……”

李自成捧起茶水杯,抿了一小口,然後緩緩放心,“商洛山雖是朝廷的地盤,但陝西的百姓,早對朝廷失望透頂,又在秦嶺深處,並沒什麼危險,宋將軍不用擔心,你的第七營,倒是要守好漢水通道,必要的時候,接應商洛山的天命軍。”

“屬下明白,屬下一定時刻照應着,”宋知道沒法說服大都督,沉思片刻,道:“大都督,屬下有一事不明……”

李自成道:“說吧,什麼事?”

“屬下緊守漢水一線,明軍若是敢來,屬下自然不會含糊,”宋道:“若是流寇沿着漢水逃竄,或是要入川躲避明軍,屬下給怎麼辦?”

李自成也有些頭疼,按理說流寇與天命軍的基本目標一致,都是反對朝廷,對抗明軍,但天命軍與流寇們有着本質的區別。

天命軍的目標,乃是在於天下,所以一向厚待百姓,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地耕”,不僅是宣傳標語,更是實實在在的軍規律法。

而張獻忠、羅汝才之類的流寇,只是爲了自己的生存,或者享受,據說羅汝纔有一百多嬌妻美妾,個個如花似玉,這是羅汝才喜歡做流賊的理由。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只不過是一個口號,如果明軍不去圍剿他,他絕對不會去動什麼貪官污吏,除非是爲了劫掠。

當初起兵的時候,也許他們爲了附近的貧苦百姓,但這些年來,手掌握權力、財物之後,心態早已發生了變化。

時間會讓人蛻變,哪怕他一直堅持着自己的理想!

如果與這些人物合作,或者讓他們加入天命軍,李自成實在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後果。

現在的天命軍,已經不用躲在別人的陰影,如果藉助明軍之手,將這些流寇滅了,或者削弱他們的力量……

“他們這是狗咬狗,別管他們,如果流寇向你求援,或是要通關,你便以請示天命都督府爲由,儘量拖延,流寇被明軍追逐,絕對拖延不起!”

“屬下明白了!”

李自成當晚在興安立營休息,考慮到自己的親兵都是騎兵,便讓宋撥給一個千戶的士兵,隨着去往商洛山。

天明之後,李自成吃過早晚,宋前來送行,暫時撥給李自成的那個千戶,已經備好行程,由一名叫魯大志的千戶統領。

“大都督,商洛山辛苦,若是有什麼需要,只管派人來說一聲,屬下一定儘快着人送過去。”

李自成點點頭,“我們現在帶着三個月的糧食,應該能支撐至明年春天,但河南去年大旱,饑民不少,我讓成從蘭州運來一些粗糧,等我在商洛山有了穩定的落腳點,你着人運送過來。”

宋道:“大都督是要救濟河南的饑民?”

“河南的饑民何止千萬,我是有心去救,又怎能救得完?”李自成一臉苦笑,“這些糧食,暫時儲存在商洛山,等李績來了,我出兵河南,將朝廷的目光吸引至原,如果可能,便拯救一些願意跟隨我們的百姓!”

李自成辭別宋,先是沿着漢水行了數十里,過了洵陽縣,再向北一拐,渡過甲河,眼前已是重重山勢,問了嚮導,知道已經是商洛山的邊緣了。

走過一段行的山路,經常能看到一些山谷,山谷的地勢相對平坦,又有水源,都有百姓耕作的農田,但山谷的體量都不大,每個山谷,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村落。

這日傍晚,李自成行至一個村落,看看天色已晚,便在村外紮下大營。

士兵們正在搭建營帳,李自成見天色還早,便步行帶着何小米和三名親兵,前往村轉轉,想要了解一下百姓的心裡狀況,以及他們對朝廷、流寇的態度。

剛剛行至村口,便看到一個老人和一個年人,正扛着鋤頭回家,便讓何小米去打探一番。

何小米將身的鎧甲整理一番,便快步向兩人走去,“老人家,老人家,等一等!”

兩人回頭一看,見是身穿鎧甲的將軍,面驟然變色,又看到何小米身後的李自成等人,頓時渾身顫抖,年人呆呆地立在原地,老者忙拉起他的手,兩人轉過身,急急向村跑去。

何小米撓了撓自己的鬢髮,悻悻而回,“大都督……”

李自成擺擺手,“我都看到了!”心卻是泛起嘀咕,百姓這是怎麼了,難道以爲我們是明軍?

天命軍的步兵,都是茶綠相間的迷彩服,但騎兵並沒有配備西寧步槍,依然穿着鎧甲,而且還是明軍的鎧甲。

李自成的親兵,雖然都是騎兵,也配備了步槍,但他們隨時預備着各種戰鬥,既當騎兵也當步兵使用,所以也是穿着明軍的明光鎧。

這是天命軍第一次來到商洛山,這裡的百姓,應該從來沒有聽說過天命軍,極有可能是誤會了。

天命軍還會在商洛山駐紮幾個月,肯定要與百姓打交道,如果百姓誤會了天命軍……

那兩名百姓已經走遠了,身影已經沒進村莊,早已看不見了。

李自成稍稍思索,便道:“走,去村看看!”

何小米卻是不放心,“大都督,此處的百姓,可能不知道天命軍,看他們的態度,似乎不太友好……”

“我們即將在商洛山紮營,免不了要與附近的百姓交往,他們不瞭解我們,我們要抓住機會讓他們瞭解。”李自成並沒有停步,繼續朝村內走去。

入了村口,舉目一掃,村落不大,也二十戶左右的人家,都是土牆茅草屋,茅屋極爲散亂,大都顯得極爲陳舊,牆體都有大小不等的裂縫,不知道是百姓懶散,還是無暇修理。

剛纔入村的時候,還能看到不多的百姓在室外走動,此時百姓們已經閉了門戶,應該是在家吃飯。

李自成走到一幢六間連體的房屋面前,讓何小米前去敲門,敲了好久,裡面硬是沒有人應答。

難道這戶百姓不在家?李自成讓何小米換一戶,前去敲門,結果還是一樣,裡面並沒有百姓應答。

何小米急得頭冒汗,只得走回來,“大都督,也許家無人……”

李自成指着左手邊的一幢茅屋,道:“這戶人家一定有人,剛纔我親眼看到有人走進去。”

何小米只得走過去,從窗戶向裡偷窺,並沒有看到燈火,不禁皺了眉頭,但大都督的命令……他硬着頭皮走到門前,用手敲了敲門,裡面一片寂靜,他唯恐裡面的人在後面聽不到,用力將木門敲得咚咚響,還是無人迴應。

李自成走前,左右看了看,四處都無動靜,便走到門前,輕聲道:“家有人嗎?我們是過往的將士,想要討口熱水喝……”

屋內還是沒有聲息。

李自成也是皺着眉頭,將聲音提高了兩度,道:“我們不是壞人,如果是壞人的話,這兩扇破門,早被踢壞了……”

屋內一陣低低的悉悉之聲,過了好一會,方纔傳出一個老嫗的聲音:“家無人,軍爺還是去別家吧!”

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58章 兵變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384章 增兵第1324章 賠償銀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94章 官復原職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2章 城南古廟第151章 模具第731章 看對眼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410章 夢魘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25章 女學子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11章 白費心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1176章 拓北團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609章 心思第1091章 不委屈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176章 拓北團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659章 啞謎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86章 流言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63章 三角古城第629章 第八營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98章 怪怪的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112章 談笑間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041章 海匪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
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218章 禮送出境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158章 兵變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384章 增兵第1324章 賠償銀第650章 該幹嘛就幹嘛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94章 官復原職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2章 城南古廟第151章 模具第731章 看對眼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410章 夢魘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25章 女學子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552章 速戰速決第111章 白費心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1176章 拓北團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609章 心思第1091章 不委屈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176章 拓北團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659章 啞謎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1126章 海州城破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86章 流言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63章 三角古城第629章 第八營第935章 對面不識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998章 怪怪的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259章 飲馬去病河第938章 白送的饅頭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112章 談笑間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142章 額外賞賜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041章 海匪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