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做好現在

李自成思索片刻,決定讓留駐南海周邊漢清部的人,在當地尋找橡膠樹,不過,他並不瞭解橡膠樹,甚至連葉片的形狀都不知道,即便南海周邊生長着橡膠樹,名稱未必就是“橡膠樹”!

死馬當活馬醫吧!

下次召見西班牙、葡萄牙的人,順便問問他們吧,或許歐羅巴已經使用天然橡膠也說不定……

召見王安平的時候,李自成只是告訴他,橡膠樹是一種高大、樹狀的植物,收割的時候,用刀砍樹幹,就能冒出粘稠的白漿,將白漿收集起來,曬乾,再經過適當的製作,就能得到想要的天然橡膠,華夏急需!

南海地區,當地土著未必稱爲“橡膠樹”,如果能找到橡膠樹,以及土著收割的橡膠,一定要學會橡膠的使用方法……

李自成用過午膳,準備出宮看看,昆明城發展到什麼地步了,在乾清宮悶了一個月,早就該出去透透氣了。

剛剛走到宮門處,忽地發現一個熟悉的聲音,頓時腦袋大了一圈今日恐怕又要悶在宮中了!

郭世俊躬身施禮,“皇上要出宮嗎?”

“不,”李自成擺擺手,“朕算準了世俊要來,特意來宮門處迎接,來,有話咱們去書房慢慢說!”也不等郭世俊,徑自回身,向內書房走去。

郭世俊愣了一會,不覺搖頭苦笑,隨即快步入了內書房。

王廉已經奉上茶水,李自成淡然道“不用行禮,坐吧!”

“臣謝過皇上!”郭世俊在對面落座,毫不客氣地端起茶水杯,“皇上知道臣的來意?”

“自然是爲了新式教育的事,”李自成道“朕最近忙得很,世俊有什麼話就快說吧!”

“皇上是爲了第四營和第七營的戰鬥在忙嗎?也不對呀,第四營和第七營並沒有遇到挫折,皇上心煩什麼呀?”郭世俊一拱手,“皇上可是天子,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

“哎!”李自成長嘆一聲,“朕在乾清宮窩了一個多月,今日正準備出宮走走,世俊就來了,說吧,是要錢,還是要什麼?”

郭世俊哈哈大笑,“皇上是擔心烏思藏的戰鬥嗎?”

“其實,也算不上擔心,”李自成道“朕只是希望,這場戰爭快點結束!”

郭世俊盯着李自成看,卻是沒有說話。

李自成渾身不自在,“世俊這是怎麼了,朕的臉上,有你需要的答案嗎?”

“臣失禮!”郭世俊放下手中的茶水杯,“臣只是覺得奇怪,今日之皇上,不像平日之皇上,所以,臣看仔細些,希望不是不是被他人假冒了!”

“嗯?”

“今日之皇上,除了面貌上沒有變化,但心境發生了變化,至少有兩點與平日不同!”

“世俊說說看,哪兩點不同?”

“其一,皇上行伍出身,也就是平常所說的‘馬上皇帝’,從來不懼怕戰爭,甚至對戰爭有一種特殊的喜好,但今日之皇上,卻被藏區的戰鬥所羈絆,據臣所知,戰鬥並沒有不順……”

“奧?”李自成思索,或許世俊說得對,自己太關心這場戰爭了,藏區的面積很大,但人口很少,地形又非常複雜,即便完全征服了,也沒有多少賦稅,如果不是爲了從南面保護河西走廊,或許這場戰爭,是要無限延期的。

戰爭的規模不算太大,勝負本身並無懸念,唯一不確定的因素,便是結束的時間,這樣的戰鬥,自己連親征的興趣都沒有。

天命軍之所以動用兩個營,一者藏區的面積太大,軍士少了難以全盤掌控,二者藏區地形地勢複雜,如果要早點結束戰爭,只有增加人手,沿着小道平推過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還有一點,皇上治理國家,一向以成熟的漢地爲主,藏區不過是邊緣之地,除了土地面積大,人口、出產都不會太多,否則藏區發展了數百年,也不會只有區區數十萬人口,”郭世俊像一個狡猾的狐狸,目中精光一閃,繼續道“皇上一定是有所圖,或者心思早已不在藏區,否則,絕對不會太過關心這場戰爭。”

“世俊真是朕肚裡的蛔蟲!”李自成這纔想到,華夏四疆征戰,歸根到底還是爲了保護成熟的漢地,成熟的漢地,纔是華夏的核心,“世俊先說說,教育上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沒有,”郭世俊恢復了宮門外的神采奕奕,“皇上,新式教育已經推廣至所有成熟的漢地,臣打算,從北五省,或是東方諸省開始,全面推行新式教育!”

“世俊是要實行義務教育嗎?”

“臣正是這個意思,”郭世俊笑道“臣知道,這會增加大量的教育投入,所有臣不打算一次性在全國執行,而是選擇經濟相對發達的省份試行。”

“世俊是擔心文成不給銀子吧?”李自成淡淡一笑,道“世俊認爲,華夏現在推行面向全民的義務教育,合適嗎?”

“這……”郭世俊愕然,“皇上不支持實行義務教育嗎?難道皇上打算,先在邊疆地區推行新式教育,儘快讓邊疆地區漢化?”

“新式教育和漢化,朕一直都很看重,”李自成道“不過,凡事都要量力而行,推行全面的義務教育,需要多少銀子,華夏有承受能力嗎?”

郭世俊一拱手,“那不是臣考慮的事,臣是教育部長,臣的職責,是要儘快在全國推行義務教育,搶在歐羅巴之前初步完成義務教育!”

李自成皺眉,“世俊,實行全面的義務教育,華夏至少要進入工業社會,工商稅不次於農業稅,華夏現在依然是農業大國,能負擔義務教育的投入嗎?而且,對華夏的國民來說,新式教育還是新生事物,想要一氣呵成,百姓恐怕很難接受,世俊在推行新式教育的過程中,難道沒有來自百姓方面的難題?”

“有,而且還有很多,很多百姓寧願讓孩子去做童工,也不願進入學堂,所以,臣的計劃,只是在經濟發達、人口素質相對較高的地區推行義務教育……”

“世俊,新式教育的推廣,現在已經是超前了,再要推行面向全民的義務教育,根本就不可能。”

“皇上……”

“華夏國土太大,人口太多,便是在成熟的漢地推行義務教育,也需要一定的條件,”頓了一頓,又道“如有看到教育成果能帶來經濟上的實惠,百姓纔會支持新式教育!”

“……”

“新式教育並非獨立存在的,”李自成道“教育必須伴隨着工業化、法制化共同發展,一次性在全國完成義務教育,根本就不可能,等到將來時機成熟,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大規模推廣,纔有可能最終完成!”

郭世俊暗

暗焦急,聯合皇上說服樑文成容易,想要說服皇上,卻是難上加難,“皇上,推行新式教育的省份,很多是縣城只有一所小學、中學……”

“世俊可以試着,逐漸擴大學校的規模,教育的發展、推廣,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就像世俊告誡朕的,切記戒驕戒躁……”

“皇上,臣是教育部長,如此一來……”郭世俊有些不明白,皇上一向對教育、工業化、修築道路和擴張土地十分熱衷,今日爲何轉了性子,不再支持推廣義務教育?難道當日推廣新式教育就不是冒險?

教育和修建道路,每年花了多少銀子?現在華夏的經濟正在好轉,賦稅不斷攀升,皇上反而退縮了,難道皇上的心累了,開始追求穩定?

也不對呀,除了教育,工業化、修築道路和擴張土地三項,皇上依然樂此不彼……

李自成笑道“世俊也不是沒事可做,鞏固現有的成果,做好現在!”

郭世俊嘆息一聲,“皇上,人的生命終究有限……”

李自成搖頭,“朕剛剛想明白了,人的一生的確短暫,朕常常想到‘時不我待’,但是,華夏的國運,並非你我君臣二人所能掌控,你我二人的想法再好,也不可能管得了華夏的未來,朕的感悟只有四個字做好現在!”

郭世俊不知道皇上究竟是對還是錯,他是受到皇上的影響,這才只爭朝夕,然而,皇上已經更改了華夏發展的節奏……

“世俊,朕當初想過,將華夏所有的擴張完成了,將來太子繼位,華夏基本上沒有了大規模戰鬥,只要延續朕的國策,繼續對新徵之地實行歸化,做個守成之君,華夏就能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可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後,誰能看得清呢?即便鬆兒繼位之後,不改變現在的國策,華夏可以按照既定的政策走下去,但他國呢?他國難道會按照華夏指定的道路前進?”

“皇上的意思……”

“在東方,華夏並沒有真正的對手,但歐羅巴有,”李自成道“英格蘭、法蘭西,還有北方的俄羅斯,這些大國遲早會與華夏發生碰撞,他們無法徹底打敗華夏,華夏也不可能將他們滅國,所有,未來的華夏,並非沒有敵人!”

“皇上說得是……”

“這是外交方面,內政呢?”李自成搖頭苦笑,“天下沒有永恆的王朝,也沒有永恆的制度,每次改朝換代,開國皇帝都會爲子孫設定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制度,希望王朝可以永生,可最後呢?不是人心變了,就是時代變了……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建國之初的各項政策,已經無法適應王朝末期的形勢了……”

“皇上的意思,國家政策需要不斷調整?”

“也叫改革,”李自成笑道“所以,朕不是將華夏所有該做的事情做了,而是教會太子和羣臣,讓他們真正明白治國的道理!”

“臣明白了,是臣過於拘泥了!”郭世俊沉思片刻,又道“皇上,征服藏區之後,還會對外用兵嗎?”

“那是自然,難道朕會每日我在乾清宮在女人身上度日?”李自成指着郭世俊的鼻子,“朕剛纔說過,朕要做好現在,應該擴張的地方,真還是隻爭朝夕!”

郭世俊看着李自成,默默無言,卻是不住點頭,皇上,這是真正成熟了,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時代!

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7章 下山第77章 脣槍舌劍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1329章 漢魂第64章 戰馬不錯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965章 竇美儀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17章 採藥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43章 西寧衛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472章 莫須有第288章 細菌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24章 潼關下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章 寧夏驛站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840章 鬼城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124章 天津號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437章 山地炮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68章 無影門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286章 家人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662章 匯豐商行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34章 血腥味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59章 苦水灣第888章 革左五營第678章 文鬥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400章 密談(下)第107章 北川縣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593章 南下巴蜀
第916章 棄城而逃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27章 下山第77章 脣槍舌劍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1329章 漢魂第64章 戰馬不錯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965章 竇美儀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17章 採藥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189章 大量生產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861章 官道沒了第43章 西寧衛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472章 莫須有第288章 細菌第530章 功不抵過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24章 潼關下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113章 在商言商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1章 寧夏驛站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016章 科技廳長第634章 漢中勝地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840章 鬼城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124章 天津號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437章 山地炮第266章 保護麥力幹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68章 無影門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286章 家人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662章 匯豐商行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34章 血腥味第408章 前進一步,生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59章 苦水灣第888章 革左五營第678章 文鬥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400章 密談(下)第107章 北川縣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593章 南下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