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

bookmark

加第一營劉雲水部的騎兵駐紮在城北的黃河大堤附近,天命軍已經從北、東、南三面,對開封城形成包圍之勢。

五月初四,第一營宋部、承天營高立功部來到開封,共同駐紮在開封的西南,只留下城西的方向沒有駐軍。

與前兩次圍攻開封不同,這一次李自成採用“圍三闕一”,而且各營駐紮地,距離開封城較遠,李自成和第四營李績部駐紮的閻李寨,距離開封城足足二十里。

李自成暫時沒有攻城的打算,他是要圍城,將開封城困死。

河南的天命軍,除了圍攻開封,暫時也沒什麼事,想要與明軍決戰,圍攻開封,將明軍吸引過來,至少天命軍不用長途奔波,在開封城下等着明軍是。

這次圍攻開封,突出一個“圍”字,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倒是不用“攻”,在開封城下,消滅朝廷的各路援兵。

爲了查探各路援軍行軍路線和趕到開封的先後順序,李自成給王安平下達了死命令,勿要將明軍各路援兵的行軍路線和時間查探得清清楚楚。

天命軍雖然有遊騎,但遊騎查探的距離,不可能太遠,一般也五十里,擴大搜索範圍,也不過超過百里,從根源查探,還得依賴漢清局。

開封城內,高名衡神色凝重,天命軍去而復返,數萬大軍包圍了開封城,接下來又會是一番苦戰。

天命軍已經來到城外,圍攻開封的訊息算是確認了,他立即向朝廷求援,希望各路援兵儘快趕到開封,解了開封之圍。

儘管對城牆、防守工事做了很大的改進,但城防的軟肋,他的心清清楚楚。

城內只有萬餘士兵,加社兵,也不會超過一萬五千,如果天命軍強攻開封,實在不知道能堅持多長時間。

還有一個原因,城內儲存的糧食不足,一旦戰爭開啓,城頭的士兵必須保證吃飽,城內的糧食,最多能維持一個月。

天命軍會在一個月內撤軍嗎?

高名衡站在東城頭,看着城外的天命軍大營,心十分疑惑,同樣在河南,爲何天命軍不缺糧食?

無論如何,都要死守開封城,只希望援兵能快些過來。

和高名衡一樣,李自成也擔心糧食問題,與前兩次圍攻開封不同,這一次天命軍以圍城爲主,時間會很長,七萬大軍,還有三萬青壯運輸隊,十萬人的糧草消耗,肯定不會小,依靠各府縣運輸糧食,不但給地方造成巨大的壓力,光消耗在運輸途的糧食,不是一個小數目。

他在西城外巡視的時候,無意卻是發現了瑰寶。

眼下正是小麥的收穫季節,開封城周圍,到處是金黃色的麥浪,問了親兵才知道,如果現在收割,勉強也可以。

百姓們都知道,開封城即將有大戰發生,他們早都躲得遠遠的,城外的田野,根本不見百姓在管理這些成熟的麥子。

難道百姓都放棄了自己的耕地,以及即將到來的收穫?開封府周圍,百姓恐怕還是不太信任天命軍!

開封附近,旱情也不是官府宣傳的那樣,如果能拿下開封,當地人口的糧食並不難解決!

李自成打算收割了這些麥子,但想到要搶奪百姓的利益,心猶豫不決。

回到大帳,和牛金星說到這樣的事情,牛金星忙拱起手,“屬下要恭喜大都督了!”

“喜從何來?”李自成道:“如果我們搶收了這些麥子,那百姓們怎麼辦?”心卻道,天命軍好不容易在河南的百姓積累了一些名聲,難道要丟在開封?

“大都督不必擔心,”牛金星笑道:“據屬下所知,開封城外,至少百里內都是各個王府的土地,百姓的土地還不到半成,”頓了一頓,又道:“即便是百姓土地,這種情形下,百姓還敢來收麥子嗎?留在地裡也只能白白爛掉!”

既然是王府的土地,收割麥子沒有心理的障礙了,李自成立即傳令,三萬青壯不用運輸糧食了,先全力在城東收割麥子。

不過,三萬青壯太少了,城外的麥田,一眼望不到邊,李自成與牛金星商量後,讓各營分出一半士兵搶收麥子,一半士兵守營,防備城內的明軍突襲。

三四萬士兵,加三萬青壯,開封城東半邊,看不到戰爭的影子,卻是到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有了這些來糧食,天命軍可以和明軍在城外多耗一段時間。

探子將天命軍在城東收割糧食的事,立即報告了高名衡,高名衡再次再次來到東城,看着城外熱火朝天的場面,不禁眉頭深鎖。

天命軍這是幹什麼?難道是引誘官兵出城決戰嗎?

即便將城內的社兵、王府衛隊,已經剛剛組建的義勇社兵加起來,天命軍也是官兵的數倍,只有傻子纔會出城決戰!

高名衡回到他駐守的西城,一面讓探子繼續嚴密關注天命軍的動靜。

一連三日,天命軍並不攻城,都是在城外搶收麥子,高名衡這才醒悟過來:天命軍不是引誘官兵出城決戰,而是搶收成熟的麥子!

城內的糧食也是不足,朝廷不知道啥時纔會有援兵,糧食恐怕更是艱難,他不顧屬下的勸阻,也是組織軍民去城外收割麥子。

既然天命軍在城東收割麥子,那城內軍民便出西城,在西城外收割,算是避開天命軍。

雖然大戰將至,但天命軍的軍營距離城門很遠,白日的時候,開封的城門並沒有關閉,只要避開天命軍巡遊的騎兵,不用擔心天命軍攻城。

李自成得知明軍在城西收割麥子,便率領親兵前去查看,到了城西,遠遠駐足,果然看到萬人在收割麥子。

何小米興奮地道:“大都督,明軍出城了,只要我們動用騎兵,這些士兵一個也回不去!”

李自成卻是深鎖眉頭,沉思片刻,道:“走,去城北!”

一千餘親兵飛馳起來,帶起無數的灰塵,城外收割麥子的明軍都是變色,急忙放下手頭的活計,撒丫子跑回城內,閉城門,只留下數千絕望的百姓拖在後面。

李自成在城門前停留了一會,又看了看麥地裡嚇得發抖的百姓們,這才向北門飛馳而去,留下百姓們面面相覷。

何小米不解,“大都督,我們爲何不搶奪城門?是將明軍收割的麥子搶過來也好呀!”

“小米沒看到嗎?明軍已經逃回城內,”李自成一邊打馬一邊道:“留在城外的都是百姓,難道我們要和百姓過不去?”

“大都督……”何小米還想再說什麼,見李自成已經遠去,忙飛馬趕。

北城外,數千第一營的騎兵,也在收割着麥子,從城牆下到黃河大堤,幾乎一片金黃,靠近城牆的地方,只剩下光禿禿的麥秸。

劉雲水正在指揮士兵們收割麥子,聽到馬蹄聲,擡頭一看,見李自成來了,忙飛馬迎過來,“大都督!”

“雲水不用多禮,”李自成望着遠處一片麥浪,道:“人手不夠嗎?”

“是呀,麥子太多了,”劉雲水咧開嘴笑了,“大都督,收割完這些糧食,今年的軍糧不用運輸了,只是人手不夠,不知收割到何日!”

“別急,慢慢來,等東城外的麥子收割完畢,青壯們會協助你們這邊收割麥子,”李自成笑道:“知道明軍在西城外收割麥子嗎?”

“今日剛剛得知,屬下正要問大都督如何處置呢!”劉雲水不喜歡收割麥子,他更喜歡打仗,用來去如風的騎兵,殲滅西城外的明軍,如果不是大都督要求收割麥子,他的騎兵早出動了。

“每日派出一個千戶的騎兵,去西城外驅趕一下,儘量不要發生戰鬥!”

“爲什麼?”劉雲水不解,“明軍既然敢出城,爲什麼不殲滅?運氣好甚至能搶奪城門!”

“搶奪城門你別想了,一旦騎兵出現在西城外,明軍早關閉西城門,”李自成笑道:“城外收割麥子的,主要是百姓,不要過分爲難他們!”

“大都督,他們收割的麥子帶回城內,將來難保不成爲明軍的軍糧……”

“如果城內缺糧,難道士兵不會搶奪百姓的糧食?”李自成用手指頭都可以想得出,如果城內的明軍缺少糧食,一定會搶奪百姓,無論軍官是否下達這樣的軍令,士兵們都會這麼幹!

“那……難道任由城內的明軍搶收小麥?”

“所以讓你派出騎兵,不時去騷擾一下,”李自成道:“只要給城西施加壓力,出城收割糧食的明軍不會太多,等我們將東、南、北三面的麥子收割完全,再出動大軍來西城收割糧食,那時再將所有的明軍趕走!”

“屬下明白了!”

李自成回到大帳,立即給全軍下達了軍律,各營的士兵,三成保持警戒,七成搶收糧食,儘快將城外的糧食收割完畢。

天命軍和明軍幾乎相安無事,雙方都在搶收着城外的小麥,開封城外,沒有戰爭,而是罕見地出現了收割小麥賽,和平年代還要熱鬧。

天命軍的人手多,收割的速度快得多,城內雖有數十萬軍民,但他們害怕天命軍的的騎兵,真正出城收割麥子的人手,每日不過萬人,他們除了收割,還要將小麥帶回城內,每次收割的數量不可能太多,來來回回,時間主要消耗在路途。

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88章 格殺勿論第691章 攀枝花第345章 窩裡橫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1246章 護國公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7章 天然鹼第1258章 教皇國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610章 蜀王府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841章 不對勁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349章 戰書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257章 整編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866章 東嶽廟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709章 商洛山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113章 比較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78章 賞銀第1243章 靖國公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253章 暗潮涌動第122章 西寧府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768章 心病第709章 商洛山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472章 莫須有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691章 攀枝花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787章 忠義之士
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88章 格殺勿論第691章 攀枝花第345章 窩裡橫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1246章 護國公第1335章 還是要親征第7章 天然鹼第1258章 教皇國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610章 蜀王府第145章 穆氏的女兒第841章 不對勁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540章 新城新貌第675章 改土歸流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942章 龍牀定計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349章 戰書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257章 整編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866章 東嶽廟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709章 商洛山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113章 比較第593章 南下巴蜀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78章 賞銀第1243章 靖國公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253章 暗潮涌動第122章 西寧府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768章 心病第709章 商洛山第312章 東征隴右(十八)第472章 莫須有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743章 新任參將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691章 攀枝花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787章 忠義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