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 戰爭原因

bookmark

維尼瑞爾在惴惴不安中度過一夜,江盤沒有食言,天明之後,果然開始攻城,不過,並沒有採用雲梯強攻,而是先用山地炮向城頭炮擊,等到荷蘭士兵從城頭撤離後,又是延伸炮火,向城內轟炸了片刻,直到晌午,方纔收兵回去。 https://

周坤聽說維尼瑞爾主動向陸戰軍派出使者,便將港口的事情安排好,親在來到巴達維亞城下,問明詳情。

他與江盤的想法不一樣,皇上告訴過他,戰爭的目的是爲了和平,華夏無法讓遙遠的荷蘭滅國,只能通過戰爭手段,爲華夏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華夏與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戰爭結束之後,荷蘭人還會在南海存在,但必須讓出部分利益,特別是麻六甲海峽的控制權。

這些利益,最後是要通過和談來實現,既然維尼瑞爾主動派出使者,先探探他的底線也好。

午飯之後,江盤並沒有攻城,周坤向城內派出使者。

使者回來告訴周坤,東印度公司總督維尼瑞爾,希望與華夏和談,避免因戰爭給雙方帶來更大的損失。

周坤陷入沉思,聯合艦隊攻佔了麻六甲城和巴達維亞的港口,包圍了巴達維亞城,擊毀、俘獲大量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船與貨物,抓捕了不少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和士兵,維尼瑞爾竟然沒有生氣?

願意與華夏和談?

這個維尼瑞爾,難道眼中只有利益嗎?不對,如果是爲了利益,這次南海艦隊與西海艦隊對東印度公司不宣而戰,給東印度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會小,維尼瑞爾暴跳如雷纔對……

周坤有些搞不懂維尼瑞爾,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他該如何向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交代?

江盤不以爲然,“司令大人,既然我們已經包圍了巴達維亞城,不如先破城,巴達維亞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老巢,城內一定會有不少金銀和財物……”

按照他的想法,華夏與東印度公司,已經撕破臉,還有什麼顧忌的,利益最大化總不會有錯。

周坤搖頭,他知道皇上的心思,華夏與東印度公司,最終是要通過和談解決問題,華夏是一個大國,不是海盜,須得顧忌名聲,至少要言而有信,以後還要與西洋各國打交道的。

戰爭是爲了展示實力,實力越強,獲得的利益就會越多,如果沒有戰爭,誰會知道你的實力?

華夏與西洋人的戰爭,與東方的諸國諸民族的戰鬥完全不同,誰也不能讓對方滅國,戰爭只是爲了利益,也就是說,戰爭是用武力索取更大的利益。

“既然維尼瑞爾願意和談,我們就派人和談!”

江盤不解,“司令大人,和談不是文官的事嗎?”

“和談的確是文官的事,不出意外,外交部的人,很快就會過來,這次向昆明傳送軍報,將維尼瑞爾要求和談的事,告訴皇上,”周坤道:“不過,在外交部的官員達到巴達維亞之前,我們暫時代表華夏與荷蘭人會談一番。”

“司令大人,我們有必要與維尼瑞爾和談嗎?”

“有必要,”周坤笑道:“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自然是爲了華夏的利益!”

“如果不需要戰爭手段,就能實現同樣的利益,你還願意用戰爭嗎?”周坤長嘆道:“戰爭畢竟要消耗更多的物資。”

“司令大人……”江盤小心地道:“這個維尼瑞爾,會滿足華夏的利益需求嗎?”

“不知道,”周坤道:“我已經向城中派出使者,維尼瑞爾如果真心和談,必回派出正式的和談使者,我給他三日時間。”

“夜長夢多呀!”江盤道:“司令,給屬下一日時間,屬下必能破城!”

“荷蘭的援軍在哪,海上的艦隊嗎?”周坤笑道:“我還擔心他們不來呢!”

果然不出周坤所料,當日晚間,維尼瑞爾便派出正式的和談使者,周坤親自接見了使者斯蒂文森。

第一次正式接觸,雙方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停戰條件。

斯蒂文森代表維尼瑞爾,向周坤提出:

一、恢復領土原狀,華夏的海軍歸還麻六甲城及港口,歸還巴達維亞的港口;

二、歸還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和士兵,歸還東印度公司的戰艦、商船、貨物;

三、賠償東印度公司的由此造成一切損失,損失的財務,由東印度公司覈查後,再提出具體的數字;

四、嚴懲兇手,將主要肇事者交給東印度公司處置。

斯蒂文森還向周坤口頭提出,如果華夏同意了東印度公司的訴求,華夏與東印度公司之間簽訂的《華夏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友好通商條約》依然有效。

周坤明白維尼瑞爾的心思,當聯合艦隊展示了實力之後,東印度公司並不希望與華夏進行軍

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041章 海匪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700章 八藩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4章 貴不可言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328章 各有所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874章 爭功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1202章 通遼府第76章 請功文書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478章 小旗官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82章 祈福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07章 北川縣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688章 狼山第133章 同牀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36章 分水嶺第504章 遺腹子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316章 拉郎配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90章 妥協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794章 懸樓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289章 想岔了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400章 密談(下)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659章 啞謎第1265章 西海岸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59章 苦水灣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450章 論佛事第341章 近水得月
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282章 水軍操訓第1041章 海匪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960章 連夜攻城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700章 八藩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393章 陣前交會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4章 貴不可言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328章 各有所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874章 爭功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1137章 頭骨碎裂第897章 四川模式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1202章 通遼府第76章 請功文書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478章 小旗官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761章 虛驚一場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82章 祈福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005章 攻城模式第620章 白市裡驛站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07章 北川縣第664章 解甲歸田第102章 三天時間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688章 狼山第133章 同牀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972章 富得流油的內帑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36章 分水嶺第504章 遺腹子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316章 拉郎配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第90章 妥協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794章 懸樓第1154章 最後一眼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289章 想岔了第831章 敢搶女人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400章 密談(下)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659章 啞謎第1265章 西海岸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498章 增加人口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59章 苦水灣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351章 標準配置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450章 論佛事第341章 近水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