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蘭州、蘭州

拜年的事,鬧了一午,回到後院的時候,已是午飯的時間了,李自成陪着夫人、孩子們吃飯的時候,告訴他們,明日一早,便帶着他們去逛街,衆女頓時喜笑顏開,陳秋蝶更是離開座椅,竄到李自成身邊,當衆親了他的臉,引來衆女一頓笑罵。品書網

午飯後,李自成卻是將自己關在臥房,獨自躺在炕牀,不讓別人打擾。

百官們在新元初一主動拜年,既讓他興奮,又讓他覺得肩的擔子十分沉重,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必須帶着天命都督府所有的官員,還有屬地的百姓,一起前行……

爲了心的華夏帝國,爲了這些跟隨、信任他的人,李自成決定從蘭州開始,開展新一輪建設。

蘭州,是建設的心。

爲了更好地建設蘭州,必須與相對富庶的成都聯繫起來,最好能大同川隴之間的通道……

李自成知道,一旦弓箭弦,很難停下來,到時候恐怕又要疏遠家人了,所以,他給自己放了三日假,新元初二、初三、初四三日午,李自成都是喬裝改伴陪着妻兒逛街。

到了初五,李自成官員們更早進入了工作狀態,他在書房召見了蘭州知府湯若望。

“大都督!”湯若望沒許多禮節,也不叩拜,直接在李自成對面落座,給自己斟茶水,“這次天命軍拿下了四川,能否將天主教在四川推廣?聽說四川有數百萬人口,隴右多了數倍……”

“哈哈,知道你心急,”李自成大笑,“這次找你來,是有關傳承天主的事。”

湯若望一副猴急的樣子,“大都督,怎麼辦?屬下一切聽大都督的,是讓屬下去四川都行……”

李自成笑道:“你這個主教,怎麼我這個教皇還要着急?”

湯若望訕訕一笑,“這……所以屬下說,一切都聽大都督的……”

李自成雙手捧起茶水,淡淡地道:“在四川傳揚天主的事,我思索了很久,四川與隴右之間,平日交流不多,隴右的天主教,對四川影響不大,我在四川的時候,百姓根本沒聽說過天主教,所以,此事急不得,須得一步一步來。”

湯若望擡起頭,眼神稍稍有些失望,“大都督……”

“從地形看,隴右與四川之間,出現一塊道路、人口的斷層,所以隴右的天主教,纔沒有傳入四川,”李自成道:“要想讓天主的福音如潮水般流入四川,唯一的辦法,是修築隴右與四川之間的大道。”

“大道?”湯若望輕皺眉頭,“大都督,一者隴右與四川之間,道路閉塞,修築道路實在不易,否則,數千年的時間,大道早打通了;其次,即便道路通行了,沿途都是山勢,也不會有多少人口……”

“湯先生說得是,在大明傳承天主的福音,實際蜀道還要難行,但這幾年,天主的福音不是青海、甘肅兩省發揚光大了?”李自成哈哈大笑,道:“湯先生一心要傳教,四川數百萬人口,難道湯先生不動心?”

“大都督,能否避開蜀道,直接去四川傳教?”

“這也是一個法子,”李自成道:“但是也有兩個問題,其一,在四川傳教,必須要派出大量的傳教士,以及書籍、資料等,如沒有大道,不僅通行時間長,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傳教人員連自己都保護不了,又如何讓百姓信服?”

“啊……屬下倒是沒想到……”

李自成暗笑,你沒想到的東西還多呢,老子在四川傳教,主要是對付西面信奉佛教的藏人,以及成都盆地周邊高山的異族。

尤其是藏人,曾經建立過“吐蕃”這樣的國家,有民族傳承,如果不能從宗教同化他們,很難讓他們完全融入漢族,無論經過多少年,始終是一個隱患,一旦時機成熟,必須一勞永逸解決藏人!

這樣的話語,自然無法取得湯若望的共鳴,李自成也不會說出來,他推廣天主教的時候,總是與心的那個華夏帝國結合起來,在傳教的同時,也能促進華夏帝國未來的發展和佈局。

“還有一點,如果沒有大道將隴右與四川連接起來,一旦發生戰爭,兩部將各自爲戰,朝廷完全有可能從漢出兵,將隴右與四川切斷,萬一發生這樣的事,那先期進入四川的傳教人員和物資,將打了水漂,隴右的天主教會承受不來這樣的損失,天主的顏面,更是承受不了這樣的損失!”

“大都督,那……”

“隴右的修橋築路隊,暫時不是沒有沒有大的任務嗎?讓他們將武都的水泥大道向南延伸,只要過了劍州,基本有平坦的官道了,”李自成道:“但他們只會修路,道路如何通行,卻是需要湯先生設計,所以,我希望新元之後,湯先生能集所有的科技力量,將大道設計出來!”

“這……屬下盡力而爲!”

“不是盡力,是必須,”李自成道:“只要解決了這條大道,我保證,不出一年,我能讓天主教在成都府全面開花!”

李自成之所以首先選擇成都,乃是要用天主教阻止藏人的佛教,在暫時無暇征伐烏斯藏的時候,至少要遏制藏傳佛教和藏民東侵,離開劍州的時候,他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恢復大唐時代的維州城,也是爲了防止藏人向四川滲透。

“屬下明白,待到天氣轉暖,屬下便辭去蘭州知府,全力勘探蜀道!”

“不,蘭州知府一職,暫時不用辭,湯先生不在蘭州的時候,將手頭的工作交給副手,這樣的蘭州,我也放心,而且還能培養出一名合格的知府。”

湯若望拱手道:“屬下明白!”

“我知道,這樣的確難爲了湯先生,兼顧兩頭,實在太忙,”李自成苦笑着搖搖頭,“天命都督府實在是缺人呀,西寧高學培養的人才,現在還太年輕,一時難當重任!”

“屬下不累,”湯若望笑道:“大都督運籌帷幄,又要掌管全局,那纔是勞累!屬下是個閒不住的人,屬下還要多謝大都督呢!”

“哈哈,”李自成與湯若望相對大笑,“不管湯先生說的是不是真心話,還有一事,湯先生必須在新元十五之前完成,”頓了一頓,又道:“是和你說過的,在西寧增加兩所小學的事,十五之後,必須正常開學,教員、資金的事,我來安排,但場地、校舍、學子等,拜託湯先生了。”

“屬下明白,這事已經差不多了,正月十六,一準能開學!”湯若望有些不明白,李自成爲何熱衷於辦學,等這些學子成才,需要的時間太長,不如直接從朝廷那邊挖人過來,只要有銀子,還怕沒人做事?

不過,想到在神聖羅馬國,教會也是興辦學校的主體,他釋然了,或許他是真正的東方教皇吧?

正月初六,李自成在書房召見了劉奎、李佳、王桂、左卦四人,當初他在給蘭州、西寧兩地官員授課的時候,特意帶四人,是爲了今日,讓他們儘可能一點有限的工作經驗。

四人都是西寧高學畢業的學子,叩拜之後,立在李自成面前,顯得都很拘謹。

李自成淡淡一笑,讓他們落座,又讓何小米分茶水,“這段時間,你們四人,都在做些什麼!”

李佳拱手道:“大都督,屬下在學習天命都督府的律法!”

李自成笑道:“學習律法?不錯,有什麼心得和體會?”

李佳小心地道:“草民主要是學習……”

“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開始時的學習、模仿,是必須的,只有在學習模仿掌握了基本的規律和原理,纔算入了門檻,”李自成道:“如果只是學習,會永遠跟在別人的後面,又如何超越學習的對象本身?”

“大都督……”

“律法,思想認識等,也是一種科學,叫社會科學,它和自然科學一樣,來不得半點虛假,所以我才從西寧高學挑出你們,從事社會研究工作,”李自成“任何一樣律法,都是人制定的,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天命都督府的律法,有沒有不當,或者需要補充的地方?不用怕,大膽說!”

李家得到鼓勵,方纔小聲道:“大都督,草民倒是有一些想法,是……”

“說吧,不用擔心,咱們是在研討……”

“是,大都督,”李佳行過禮,方道:“天命都督府的稅率,是十五稅一,和朝廷的稅率一致,但草民認爲,這個稅率是不是太輕了?”

李自成笑道:“爲什麼這麼認爲?”

“草民查閱過,朝廷雖然是十五稅一,但朝廷還有人頭稅、遼餉、助餉、練餉等,此外百姓還需承擔徭役,但天命都督府只是按照十五稅一的標準徵收農業稅,不但沒有人頭稅,也沒有徭役……”

“你是認爲天命都督府的稅率過低?”

“草民沒有研究過漢唐的稅法,無法做出較,但草民認爲,將天命都督府看做一個國家,即便加有限的工商稅,實際也無法保障天命都督府正常運轉……”

李自成原本是要談談組建政法高等學院的事,沒想到李佳卻是在探討商稅,也好,這些問題,遲早是要面對的,不過,現在的天命都督府,並不是是一個國家,不能完全按照國家的形態做出對。

如,現在的天命都督府,如果依靠稅收,根本無法無法養活天命軍,他主要採用出售高檔奢侈品的方式,補充軍隊的糧餉,這時候的天命都督府,實際也是一個經濟實體。

而且,他現在已經盯了各地王府,實在沒銀子,通過查抄王府的方式,來補充收入,這是一個正常國家絕對不會採取的方式。

有些事情,還是不要說出來,以免影響了這些年輕人的“三觀”,李自成決定從國家的層面探討稅收的問題。

“王佳認爲,徵稅的多少,是以國家的需要爲原則?”

王佳拱手道:“草民是這樣認爲的,沒有足夠的稅收,國家如何運轉?官員缺少俸祿,士兵沒有糧餉……”

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243章 靖國公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400章 密談(下)第450章 論佛事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400章 密談(下)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24章 舊人新婚第2章 城南古廟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96章 回家了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659章 啞謎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400章 密談(下)第610章 蜀王府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272章 考察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753章 後手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2章 遊街示衆第870章 大戰場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70章 大戰場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113章 比較第1219章 佈局第188章 奇貨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368章 賠償款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924章 潼關下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265章 西海岸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64章 何去何從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639章 蹭腥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
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243章 靖國公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517章 八條軍律(下)第400章 密談(下)第450章 論佛事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400章 密談(下)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24章 舊人新婚第2章 城南古廟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196章 回家了第1119章 琉球使者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659章 啞謎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400章 密談(下)第610章 蜀王府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272章 考察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753章 後手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2章 遊街示衆第870章 大戰場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692章 奴酋陣亡第549章 情況不明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70章 大戰場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113章 比較第1219章 佈局第188章 奇貨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368章 賠償款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924章 潼關下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265章 西海岸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64章 何去何從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1105章 連本帶利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639章 蹭腥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第385章 偷襲北線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