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擱置議和

李自成等不到明軍異動的訊息,心愈發不安,他幾乎放棄了對蘭州城內工商業發展的關注,將注意力全部集於軍隊的擴編。

五月旬,沈道求見李自成。

李自成沒有廢話,直接道:“沈道,今年擴編的新兵,操訓到什麼地步了?”

“回大都督,屬下正是爲此事而來,”沈道不及落座,忙道:“李績的第四營、周賓的第五營,已經完成擴編,新兵操訓已畢,開始與老兵混編,估計不到半月時間,能形成戰鬥力!”

“半個月?”李自成琢磨着,現在看不到明軍有西進的動向,半個月時間,應該沒有問題,遂點點頭,“其它兩營呢?”

沈道並不明白李自成心思,但大都督這幾個月對軍事特別關注,他感到壓力很大,忙道:“第三營秦大年部、第六營馬有水部擴編的新兵,完成了步槍的初步操訓,即將進入實戰操訓,但他們操訓的步槍,基本都是借用第四營的,操訓速度很難再提高。”

李自成緊鎖眉頭。

步槍生產速度不足,不僅是人手問題,還有生鐵、紅銅的生產速度,沒有充足的生鐵、紅銅,一切都是空樓閣,便道:“四川還有庫存的生鐵嗎?”

“有一批正在路,大約八千斤,此外還有萬斤留在劍州,湯先生說,要留着修路……”

“修路的事,緩一步再說,讓湯先生的人,先修築路基,以後再補給他們生鐵!”李自成估計,四川與隴右之間的大道,一時半會根本不可能修築完畢,先修築路基,並不耽誤修路的時間。

“屬下明白,屬下立即派出人手,將劍州的生鐵運輸過來,好歹先應付了火器局!”

李自成點點頭,“彈藥呢?彈藥夠嗎?火器局儲存了多少?”

沈道面色一變,道:“回大都督,火器局庫存的子彈,還不到半個月的產量……”

李自成明白,這段時間,新兵都在操訓,自然消耗了大量的子彈,子彈告馨,也是情理之,老兵保持戰鬥力,新兵提升戰鬥力,都離不開操訓,如果子彈不能保證,步槍連燒火棍都不如,一旦進入搏殺階段,很容易折斷。

無論如何,必須保證戰略部署!他擡眼問道:“前線的三營,彈藥補給充足嗎?”

“西安所、固關、漢三地,一個月前剛剛補充過一次,不僅有子彈,還有山地炮,這會應該剛到不久,彈藥應該不缺!”

“給秦大年、馬有水、宋傳訊,儘量節約子彈,另外,操訓的時候,將彈殼收集起來,能收集多少是多少,”李自成道:“周賓、李績兩部如何,彈藥充足嗎?”

沈道點點頭,道:“這兩部已經進入老兵與新兵混編階段,主要是戰術操訓,這是最後,也是成軍最爲關鍵的時刻,子彈絕對不能少,否則,便會降低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屬下會保證供應!”

“看來缺乏彈藥的,只是第三營秦大年部、第六營馬有水部擴編的新兵,”李自成道:“這兩個團快要進入戰術操訓階段,同樣需要大量的子彈……”

沈道低下腦袋,拱着手道:“屬下無能……”

“這不怪你,沒有紅銅,巧婦也是難爲無米之炊,”李自成絞盡腦汁,卻是無法擴大紅銅的產量,在天命都督府現在的屬地,根本沒有大型銅礦,能利用的紅銅,幾乎都用了,除了銀行庫存的銅錢……“對了,告訴成,先將銀行庫存的銅錢頂,無論多難,火器局的子彈,至少要保持一個半月的庫存。”

“大都督……”沈道不解,“朝廷並沒有西進的跡象,大都督爲何如此……”

李自成搖了搖頭,“如果你期待的暴風雨總是沒來,那說明,暴風雨快要來了……”

送走沈道,李自成一直在想着鐵礦與銅礦的事,後世的記憶,央之國的土地,似乎缺少銅礦,倒是蒙古國有不少優質銅礦……

鐵礦他倒是有些印象,十大鋼鐵企業,四川似乎有一個:攀枝花!

不過,攀枝花市似乎在四川與雲南的交界處,成昆鐵路通行前,是一個交通極爲閉塞的地方,具體是現在的什麼地方,李自成實在不知道。

也不知道這塊山區,現在是不是在天命都督府的掌控之下,即便趙光瑞部已經掌控了這一地區,一時半會也無法開採出大量的生鐵。

爲今之計,只有加快、加大現有礦石的開採力度了,他立即給郭世俊傳訊,讓他不惜一切代價,擴大四川屬地銅、鐵礦的開採力度!

………………………………………………………………

楊嗣昌一面積極準備西伐四川,一面等待遼東的來信,五月底,他再次收到方一藻的來信,皇太極對議和的態度,還是較積極,算命先生周元忠,不僅在瀋陽得到皇太極的多次召見,他還感覺到,皇太極似乎有些急不可耐,連重建廣寧、然後在廣寧互市的事,也是基本同意了。

楊嗣昌心大喜,但他知道,議和是大事,由高起潛與方一藻主導,倒是沒什麼問題,但周元忠並非朝廷的官員,由他出面與韃子會談,實在有些不合時宜,周元忠可以做爲溝通雙方的橋樑,但不能做爲正式的使者!

此外,議和的事,需要大明朝廷去執行,遲早要檯面,皇必須下旨,正式任命使者,纔有可能讓雙方深入交換意見,韃子已經立國,至少在名義與大明平起平坐……

如果不能正視現實,總是讓高起潛、方一藻去“斟酌”行事,根本無法達成有效的合約,即便達成合約,將來也無法執行。

他一連兩次求見朱由檢,但朱由檢唯恐羣臣反對,一直猶豫不決。

楊嗣昌急了,便一日一封奏章,奏章只有一件事:奏請皇任命正式的使臣,代表朝廷出使大清,並與大清簽訂合約!

朱由檢不勝其煩,恰好首輔溫體仁被罷爵,內閣空虛,便讓楊嗣昌以東閣大學士的身份,與戶部尚書程國祥、禮部侍郎方逢年、工部侍郎蔡國用、大理少卿範復粹共同入閣,新的內閣,以劉宇亮爲首輔,傅冠、薛國觀次之。

楊嗣昌哭笑不得,入閣是他夢寐以求的事,但在與大清議和一事,皇卻是推諉搪塞,既不能痛下決心面對朝臣,又讓高起潛、方一藻便宜行事。

如此下去,何日纔是頭?楊嗣昌感覺,他的偉大計劃,正一步步付諸東流……

楊嗣昌並非不領皇的情,但是給皇的摺子,卻是照不誤,而且在用語越來越不耐煩,連“遲疑不決”、“優柔寡斷”都用了。

朱由檢的確猶豫不決,他既希望方一藻能與皇太極談出有利的結果,又不願背“議和”的罵名,黑鍋還是讓臣子們去背,所以楊嗣昌所有的摺子,他都留不發,既不反對,也不鼓勵。

時間久了,朝廷正在與大清議和一事,逐漸在朝堂公開化,一時羣情激奮,紛紛彈劾楊嗣昌,反應最爲的激烈的,當屬少詹事府詹事黃道周,他不僅彈劾遼東巡撫方一藻,更是彈劾楊嗣昌“奪情入閣”。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黃道周彈劾楊嗣昌,實際是反對楊嗣昌主導的與韃子的議和。

當王承恩送言官們彈劾楊嗣昌的奏章時,朱由檢只是隨手翻了幾分,便仍在一邊,不覺長嘆一聲。

王承恩忙低垂着腦袋道:“皇……”

“好不容易出了一個能辦事的人,自從弱擔任兵部尚書,流寇幾乎絕跡,可是這些言官們……他們只會防空炮,可曾想出一樣法子?”朱由檢的目光有些渙散,他實在弄不清,當年太祖爲何養了這些言官,什麼事都不做,只會瘋狗似的,專咬辦事的人……

王承恩不敢說話,只是默默地將散亂的奏章收拾齊整。

朱由檢生了一會氣,便又翻看言官們的奏章,最面的,恰好是黃道周的奏章,尚未看完,不僅大怒:“這個黃道周,出現得太不合時宜了,纔回京不久,竟敢疏胡言,阻撓大計,博取清直敢言之名,殊爲可惡!”

他沒有批語,也沒有心情再看別的奏章,起身來回走動,腳步異常沉重,忽然,他忍不住嘆口氣,“朕之爲國苦心,黃道周這班人何曾知道?奪情,奪情,如果弱在家守孝三年,你黃道周會督師嗎?”

然而,這只是他的自言自語,楊嗣昌聽不到,黃道周更聽不到!

朱由檢迫於羣臣的壓力,七月五日,他在建極殿的平臺召集羣臣,親自擔任仲裁,讓楊嗣昌與黃道周在御前辯論。

楊嗣昌雖然雖然于軍事很有一手,但在黃道周的道學面前,卻是一敗塗地……

朱由檢回到乾清宮,一腳將面前的木椅踢翻,“氣死朕了,這個黃道周,真是迂腐之極,只知論道,卻不懂大明時下的局勢,難怪弱說,言官空談誤國……‘奪情視事’或‘奪情起復’的例子,歷朝皆有,爲何揪住弱不放?他明明是衝着朕來的……”

張彝憲將身子拱了九十度,忙道:“皇,不要與這等人一般見識,保重龍體要緊……”

朱由檢一愣,隨即道:“對,不跟這些人一般見識,朕不想再見到此人,彝憲,擬旨,黃道周朝內結黨,謀害忠良,無君無父,着貶爲江西按察司照磨!”

“是……”張彝憲忙道:“皇,黃道周從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讀學士,貶爲江西按察司照磨……連貶六級,大臣們恐怕……”

朱由檢沉聲道:“擬旨!”

“奴婢遵旨!”張彝憲嚇得一縮脖子,皇正在氣頭,他如何趕勸?忙小跑着擬旨去了。

朱由檢重重處罰了黃道周,算是解了氣,但朝廷與大清第一次議和的事,也此無限制擱置了!

第43章 西寧衛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022章 新技術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680章 戰與和第253章 暗潮涌動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652章 皇權第1255章 出海口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262章 永明城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574章 要挾第794章 懸樓第995章 軍魂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435章 禮物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478章 小旗官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666章 招撫第862章 大潰敗第26章 信鴿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538章 緣分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75章 重大決定第74章 賜死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1328章 各有所第89章 生路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538章 緣分第74章 賜死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755章 一斗谷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186章 流言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65章 後爲今用第459章 剪羊毛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63章 團圓飯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661章 求真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996章 春光第270章 零死亡第1379章 錫蘭島
第43章 西寧衛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1022章 新技術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481章 羊奶子溝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680章 戰與和第253章 暗潮涌動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271章 負荊請罪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660章 十字路口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652章 皇權第1255章 出海口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147章 千頭萬緒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262章 永明城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486章 無計可施第574章 要挾第794章 懸樓第995章 軍魂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435章 禮物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478章 小旗官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406章 林丹汗突襲卡當城第666章 招撫第862章 大潰敗第26章 信鴿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538章 緣分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75章 重大決定第74章 賜死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1328章 各有所第89章 生路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538章 緣分第74章 賜死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755章 一斗谷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186章 流言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65章 後爲今用第459章 剪羊毛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063章 團圓飯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1239章 一夫一妻第661章 求真第193章 興安總督府第604章 第八個遊擊將軍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996章 春光第270章 零死亡第1379章 錫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