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紅毛夷人

“滾!”南企仲用發抖的雙手指着李自成,怒喝道:“滾,滾出尚書府,滾得越遠越好!”

何小米怒髮衝冠,拿出腰刀喝道:“你這老不死的……”

李自成擺擺手,讓何小米稍安勿躁,瞥了南企仲一眼,道:“尚書府是大明的尚書府,不是天命軍的尚書府,如果老爺子一定要以粗魯的方式解決問題,在下不在乎血光之氣,死在在下手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嗜殺成性,真是流寇!”南企仲微微哆嗦着,道:“老夫活了九十多歲,這把老骨頭還怕了天命軍不成?”

“或許老爺子不怕死,”李自成眉眼含笑,滿臉儒雅之色,“可是你的家人呢?老爺子可曾聽說過,流寇殺人,從來都是斬草除根?”

“別拿這個威脅老夫,南家的子孫,沒有軟骨頭……”

何小米怒了,拔出刀正要前,屏風後面忽地鑽出兩人,年長的超過七旬,年輕的也有五六十了,兩人都是灰色長衫,讀書人的模樣。

長者攙扶起南企仲,責怪道:“爹,你坐了這麼久,早該休息了!”年輕的也是撫着南企仲的手臂,小聲道:“大伯,千萬不要氣壞了身子……”

大伯?

李自成心一動,向那年輕的招招手,讓他靠近過來,“你是誰?”

“在下南居益!”南居益向李自成拱了拱手,冷聲道:“這位軍爺有何見教?”

“你是南居益?”李自成掃了一眼,道:“你不是應該在北面的尚書府嗎?在下正要找你!”

“我來此處,是看望大伯,”南居益沉聲道:“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

李自成揮揮手,讓老者將南企仲帶下去,“你大伯的事,我只是和他商量,讓他捐出部分錢糧,給百姓賑災……陝西變了天了,大明的尚書已經不頂用!”

南居益等到南企仲離開大廳之後,方纔冷冷地道:“軍爺的要求,我們做不到,南家也沒有這麼多的錢財!”

“原來你已經知道了?那不用多費口舌了,”李自成淡笑道:“商量,這件事,在下只是好老爺子商量商量,是老爺子太過剛烈,不但不同意捐贈錢糧,還出口傷人!”

南居益在主位的黃木椅落座,冷冷地道:“大都督要南家捐贈錢糧,恐怕不是爲了賑災百姓吧?”

“你也可以理解爲是捐助天命軍,天命軍用自己的錢糧賑災百姓,即使沒有南家的錢糧,我們也不會眼睜睜看着百姓餓死,”李自成道:“在下讓南家捐助錢糧,也是想看看南家的心思……”

南居益沉聲道:“南家以前和大都督不熟!”

“現在在下已經來到陝西,我們不是熟悉了?”李自成淡淡輕笑,“其實,還有一層意思,是幫助南家!”

南居益打量着李自成,心在揣摩着什麼。

“原罪,也是最初得到這些錢糧、土地時,所採取的不法手段和方式,

”李自成淡淡地道:“南家捐出部分錢糧,在下知道南家對天命軍的態度,會免去南家的原罪,這一頁算永遠翻過去了!”

“大都督這番心思,大伯恐怕不會感激,”南居益道:“南家的錢糧,都是來自合法的手段,並沒有大都督所謂的‘原罪’!”

“有沒有‘原罪’並不重要,關鍵是別人怎麼看待南家的錢糧和土地,”李自成冷聲道:“按照天命都督府的律法,南家不可能沒有‘原罪’,如大量的土地,難道沒有仗勢欺人、乘人之危、巧奪豪取?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誰會心甘情願將留傳子孫的土地賣掉?”

南居益立時明白了,天命軍佔據渭南,一切得按照天命軍的規矩來,天命軍的人一旦盯了南家,無生有、借刀殺人、順手牽羊等等,以流寇的性子,不讓南家家破人亡,恐怕不會幹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他直視着李自成,冷笑道:“大伯已經說過,南家沒有貪生怕死之輩!”

“我知道南家都是忠義之輩,”李自成悠悠地道:“可是活着總是美好的,一旦死了,也什麼都沒有了,天命軍想要的銀錢,還不是順手取來?”

南居益冷冷地看着李自成,嘴脣翕動兩下,終於沒有開言。

“南家要堅持的是什麼,對朝廷的忠義嗎?”李自成淡笑道:“可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半數的百姓隨時可能餓死,”頓了一頓,道:“自從崇禎繼位,渭南餓死了多少百姓,南尚書不知道嗎?這樣的朝廷,已經日薄西山,南家值得在這棵樹吊死?”

“南家世受皇恩……”

“朝廷對南家的確不薄,”李自成擺擺手,阻止了南居益可能的長篇大論,腐儒士,說起來可能沒完沒了,“大勢,天下間最重要的不是皇,而是大勢,天命軍所到之處,百姓夾道歡迎,真正抵抗的不過是極少數的官員,便是官員,大部分都能看清大勢,早早開城納降!”

“……”

“南家熟讀聖賢之書,自然明白盛極而衰的道理,朝代更替是歷史的規律,誰也逃避不了,”李自成朗聲道:“世沒有永久的朝代,卻有永久的家族,識時務者爲俊傑,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家族,看南尚書的睿智了!”

“這……”

李自成看出南居益有些鬆動,遂笑道:“天命軍可以選擇更爲血腥的方式,也免了這些口舌,不過,天命軍的目標,不是殺戮,不是破壞,而是要建立一個嶄新的朝代,讓屬地的百姓更加富裕,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南家有人去過近在咫尺的隴右,便知道隴右邊陲之地,百姓卻是京師、江南的百姓都要富足,”看了南居益一眼,繼續道:“百官遵紀守法,商人日進斗金,百姓也是隨着豐衣足食,在下不敢說,這是多少士族追求的‘大同’,但在下自認,天命軍絕對不是朝廷口的流寇,專門劫掠官宦、士紳、大戶……”

南居益的瞳孔快速變換着,他未必同意李自成

的說法,卻也沒有出言反對,開始的對立情緒,也是緩解了不少。

“天命軍不希望採用流血的方式,但更不希望自己的土地,還有人心向朝廷,”李自成沉聲道:“天命軍的土地,沒有盜賊,沒有血腥,沒有餓殍遍地,不用擔心朝不保夕,不用擔心隨時而來的抄家滅族,人人都能享受着安寧、祥和、富足、平等的生活,但享受這些生活的人,也必須以自己的方式,爲這樣的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南居益思索良久,向李自成拱了拱手,道:“大都督,南家捐助錢糧的事,需要和大伯商量……”

“此事不急,”李自成端起茶水杯,抿了一小口,道:“在下來找南尚書,是爲了另外一件事情!”

“找我?”

李自成放下茶水杯,淡笑道:“南居益,字思受,萬曆年間進士,累升至山西按察使、左右布政使,天啓三年,擢爲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平息海患後,擢升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因不肯曲身迎奉魏忠賢,被削職,崇禎元年,復起爲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最後代張風翔爲工部尚書……”

南居益雙目瞪得滾圓,顯得十分驚訝,“大都督,你……”

“天命軍,並不缺乏尚書之才,在下感興趣的,倒是南尚書巡撫福建的事,”李自成笑道:“聽說當時的福建,不僅有海患,更有紅毛夷人從作梗?”

南居益起初以爲李自成看了他的尚書身份,逼着他出來做官,李自成只對紅毛夷人感興趣,遂暗暗鬆了一口氣,“大都督聽說過這些紅毛夷人?”

李自成向南居益拱手,道:“希望南尚書不吝賜教!”

“大都督言重了,在下當知無不言,”南居益拱手還了禮,道:“紅毛夷者,海外雜種,紺眼,赤鬚髮,所謂和蘭國也……”

和蘭?應該是荷蘭的音譯吧?可能這個時代沒有專門的翻譯,李自成微微頷首,道:“據說這些紅毛夷人,已經進犯大明的福建沿海,還和大明進行了海戰?”

“紅毛夷人並不可懼,”南居益道:“他們進犯了澎湖諸島,被福建水師驅逐,遂去東番島(臺灣島)立足……”

李自成凝眉道:“南尚書認爲,紅毛夷人並不可懼?”

“大都督,紅毛夷人船隻大明的小,也少得多,連人數也不過區區數百人,要聚集千人,那可是難加難……”

這都是哪年的事了?不知道今日之荷蘭,海軍發展到什麼地步了!李自成微微搖頭,道:“南尚書是認爲,荷蘭之大明,還要落後不少?”

“大都督說的是,無論多船隻,還是人數……”

“紅毛夷人已經來到大明的海域,還侵佔大明的土地、財物,”李自成幽幽地道:“可大明的人,知道紅毛夷人的國家在哪兒嗎?大明的船隊,能夠到達荷蘭嗎?”

“這……”南居益沉思片刻,道:“大明也曾有鄭和的船隊,遠達西洋……”

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524章 暗花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737章 武侯祠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810章 震懾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075章 爲了你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256章 緬甸省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356章 名將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265章 西海岸第472章 莫須有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26章 信鴿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1329章 漢魂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90章 妻與妾第1091章 不委屈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8章 賣身爲奴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77章 脣槍舌劍第504章 遺腹子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726章 晚飯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213章 領議政第1176章 拓北團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1368章 賠償款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54章 困惑第984章 炮戰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49章 戰前動員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368章 賠償款第1176章 拓北團第1022章 新技術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833章 五百兩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
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730章 姑娘哭了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524章 暗花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737章 武侯祠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810章 震懾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566章 用殺戮和劫掠維持血性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075章 爲了你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256章 緬甸省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542章 女真騎兵第243章 出迎十里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356章 名將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265章 西海岸第472章 莫須有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第26章 信鴿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1329章 漢魂第46章 不受歡迎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90章 妻與妾第1091章 不委屈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8章 賣身爲奴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77章 脣槍舌劍第504章 遺腹子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726章 晚飯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213章 領議政第1176章 拓北團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519章 排定座次第1368章 賠償款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第154章 困惑第984章 炮戰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313章 東征隴右(十九)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49章 戰前動員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368章 賠償款第1176章 拓北團第1022章 新技術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417章 第一次和議第833章 五百兩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