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東出潼關

bookmark

到了此時,他已經不敢重創天命軍了,只要能與後方大營匯合,救下左夢庚,大軍能基本保住,是天開了眼了。

左良玉打的如意算盤,天明軍卻是不按他的想法出牌。

官兵撤退的時候,奉天營、獨立營的四個團,緊緊咬住不放,被明軍圍困了這麼久,傷亡的兄弟無數,左良玉想走走,可沒那麼容易……

連一向不善於追擊的宋部的槍手們,也是扔掉步槍,拔出腰刀,向退卻的明軍追過去。

五萬天命軍,銜尾追在明軍的身後,左良玉知道,這樣下去,即便能與左夢庚合兵,也會被天命軍擊潰,他預備讓方國安率兵斷後,將功折過,卻左右找不到方國安,沒辦法,只能從十萬大軍分出兩萬士兵斷後,其餘主力快速向大營靠過去。

剛剛行了不到兩裡,夢聽到一聲炮響,右側冒出無數的騎兵,像是決了堤的江水、聚集了無數外力的錢塘江大潮……

一兩萬騎兵,將驚恐不安的明兵截爲兩段。

左良玉再次分兵,讓他們攔截身後的天命軍騎兵,也顧不後軍了,急急帶着身邊的士兵,在左夢庚的接應下, 進入官兵的大營。

劉雲水顧不追擊左良玉,而是將攔截下來的明軍砍殺一陣,後方的奉天營、獨立營、第七營數萬士兵又是追過來……

明軍天無路、入地無門,左良玉已經拋棄了他們,要想活命,只能靠他們自己!

夜晚看不清形勢,但天命軍的喊殺聲驚天動地,加騎兵肆意衝破明軍的隊列,連逃跑都無路……明軍完全放棄了抵抗,一個個扔了兵器,跪地投降!

劉遠水顧不這些降兵,他只是和遇的宋打招呼,讓他聚攏明軍的敗兵,自己則是帶着騎兵,直撲明軍的後方大營。

此時的明軍大營,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天命軍的山地炮毫不吝惜開花彈,開花彈雨點般飛向明軍的大營,爆炸之聲不絕,大營內多處起火,這一次,李績鉚足了勁,四十門山地炮全部用了。

左良玉知道,大營遲早會被天命軍攻破,士兵們被開花彈轟炸,白白地在大營等死,這樣的事情絕對不會持久,一旦士氣潰散,還會有一場潰敗。

他和左夢庚商量,趁着手還有接近十萬大軍,趁着士兵們尚未完全失去信心,必須儘快突圍。

北面是大江,江有天命軍的水軍,不可能突破大江這座天塹;天命軍的大軍,從西面的湖廣而來,萬一路被挖了溝壑……西面是不能去了。

聽火炮的聲音,天命軍的槍手,一定匯聚在東南方向,撤退的方向,只剩下東方了。

左良玉默默禱告片刻,希望天命軍不會在東方留下伏兵,到了這種時刻,即便有伏兵,也只能強行通過了。

他的眼,早已佈滿絕望的紅絲,不知道今晚過後,還有多少士兵追隨着他們父子。

左夢庚着人打開了東面的營門,近十萬官兵,都要從東面突圍,開始的時候,士兵們還是列着隊,但被劉雲水部的騎兵一衝,立時變成一盤散沙,士兵們一鬨而散,再也沒

有還擊的勇氣……

十萬大軍,一旦亂了陣腳,便如同決了堤的河水,傷人傷己!

可惜,明軍連着戰敗,夜晚又看不清天命軍的數量,早已嚇破了膽,散亂之後,連左良玉也是無法將他們聚集起來。

爲了活命,士兵們四散而逃,撞天命軍的鐵牆之後,士兵們方纔想起,大人原本是要向東方撤退的。

能走路的士兵,紛紛向東方聚集,第四營、承天營,還有剛剛趕過來的奉天營、獨立營一部、第七營等,十萬天命軍,銜尾追擊,緊追不捨。

劉雲水的騎兵,更是突在最前方,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不斷將部分明軍切分出來,交給後方的步兵,然後再去切分下一撥……

左良玉實在沒想到,天命軍連夜追殺了二十里,一直追到湓水河畔。

明軍被湓水所阻,在生死關頭,他們沒有回頭抵抗,而是撲進湓水……

幸好現在是夏季,河水只是稍稍有點涼,士兵們傷亡並不大,左良玉、左夢庚也是騎馬渡過湓水,收拾殘兵,向湖口遁去。

天命軍之後,劉雲水原路返回,承天營、奉天營沿途打掃戰場,緩緩撤回九江,明軍的大營外,也有天命軍的士兵正在打掃戰場。

李自成順勢向南,拿下幾乎是空城的九江。

等到戰場打掃完畢,李自成召見各營團主將,數十人歡聚一堂,說是總結戰鬥的得失,但這一次,李自成破天荒沒有要求主將們必須檢討本部在戰爭的得失。

這不是一次正式的會議,將軍都是放開了手腳胡吹,特別是從湖廣南部趕來的各個營團,更是大書特書如何將留守大營的左夢庚嚇得尿褲子……

李自成等主將們的吹牛打屁得差不多了,這才提出會議的主題。

這次天命軍南征湖廣,到目前爲止,幾乎佔據了湖廣全境,在湖廣重建屬於天命都督府的地方官府;驅走張獻忠;重創左良玉部……

軍事和政治,都是取得了巨大的成,但天命軍沒有理由休息,還有很多事情在等着天命軍去做。

首先是湖廣的安全問題,天命軍的主力遲早要北,留下誰駐守武昌,留下多少兵力,是否繼續向外擴張,等等,李自成讓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各營團主將們嘴角正是發熱,但想到留駐武昌,以後很難有大規模的戰鬥,竟然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出留下來。

李自成瞪了將軍們一眼,將嘈雜的會場壓下去,隨後命令高立功的承天營留守武昌,但承天營只有四個團兩萬餘人,兵力不足以應付朝廷在東南方向的大軍,便將獨立營第五團楊承恩部、第六團李汝桂部、第七團王龍部、第八團馮雄部,全部劃撥承天營。

承天營將駐紮武昌、蘄州,扼守湖廣的東大門,力爭將明軍拒之門外。

現在的湖廣,除了南部的郴州、靖州,以及西南邊境的土司聚集地,其餘的十五府全部歸屬了新的湖北省。

李自成沒有讓高立功擴張地盤,而是暫時先穩固已有的屬地,必要的時候,協助李振聲、錢選歸化西南山區的百姓。

已經拿下的九江府,將是做爲武昌在長江方向的第一道防線。水軍進入湖廣地界後,將在荊州、嶽州、武昌、九江建立基地,屯兵駐守,其第一營第

一團樂永部駐紮九江。

九江雖然是江西的北部大門,但李自成沒有在江西進軍的計劃,只是拿下西面與湖廣交界的瑞昌縣,不僅鄱陽湖以東的湖口、彭澤兩縣沒要,連隔着廬山的德安縣都沒有進軍的計劃。

李自成不是不想擴張,而是不願激怒江西,開闢新的戰場!

九江府與湖廣省只隔着幕阜山,進可攻,退可守,既然劉雲水他們可以越過幕阜山來到九江,將來萬一戰事不利,駐紮九江的士兵,可以向北從長江撤退,也可以向西從幕阜山谷地退入湖廣。

李自成暫時不會放棄,便讓原先的承天巡撫王揚基出任九江知府,在一府一縣的地盤,儘可能推行天命都督府的各項律法。

湖廣的安全問題部署完畢,李自成邊讓各營團主將回去整理軍功,隨即結束了會議。天命軍查抄了武岡的岷王、衡州的桂王,岷王朱企崟、桂王朱常瀛被殺,兩王府內查抄的銀錢,正好做爲這次南征湖廣的軍功。

李自成回到臨時大帳,心還在想着戰俘的事,這次擊潰左良玉的二十萬大軍,俘獲的士兵超過八萬,這些戰俘怎麼辦?

依照天命軍的習慣,自然不會白白養着他們,是從他們當募兵,還是直接釋放了?

這些士兵,主要來自襄樊,現在襄樊地區的百姓,對天命軍十分歡迎,放他們回去,應該不會對天命軍有什麼威脅,只要分發土地,讓他們有日子過,歸入民籍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想到天命軍很快便要進軍關,甚至是京師,現在手的這些軍隊……還是越多越好!

宋的第七營,名義有四個團,但第三團馬式樂部駐紮南陽,第四團楊辰虎部駐紮汝州,這兩個團一直沒有歸隊,宋的手,實際只有兩個團,趁着現在兵員充分的機會,給第七營增加四個團的編制。

獨立營也要擴軍,李信在黃州組建的四個營,已經劃撥給承天營了,他善於統兵,應該給獨立營增加四個團。

獨立營已經拿下了鄖陽府,原先的知府徐起元留任新的知府、同知劉璇爲法院院長,朝廷設在鄖陽府的湖廣行都司,自然與承天府的興都留守司一樣,被李自成廢除了。

城內的撫治都御史王永祚、總兵官王光恩被俘後,則是被押赴武昌,王永祚暫時充做幕僚,而王光恩是個不錯的武將,趁着擴編的機會,讓他出任獨立營第五團團長。

宋在九江,可以自己挑選士兵,但李信尚在鄖陽,獨立營的士兵,便由王光恩幫着挑選,剩餘的戰俘,全部釋放回家,歸入民籍。

李自成將湖廣的事情處理完畢,命李信的獨立營率先南下,沿着漢水趕到襄陽府光化縣,再沿着官道去往河南南陽。

大軍在九江休整了幾日,李自成便要渡江回師河南,忽地收到漢清局的訊息,三邊總督孫傳庭,起兵十萬,離開西安,欲東出潼關。

李自成將每一個字都看得清清楚楚,嘴角不覺發出冷笑,天命軍原本打算北關,孫傳庭來得正好,省得天命軍長途行軍入關。

他放下訊息,想到孫傳庭的大軍東出潼關,那李過的第二營留在漢、商洛一帶,已經失去了防守的意義,便着人給李過傳訊,讓他趕到河南,與主力大軍匯合。

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284章 龍骨木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862章 大潰敗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8章 賣身爲奴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198章 撤軍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821章 孟家莊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56章 孫家小妞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43章 西寧衛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249章 溫柔鄉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272章 考察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280章 龍駒島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262章 永明城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866章 東嶽廟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528章 漲價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659章 啞謎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836章 挖祖墳第737章 武侯祠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478章 小旗官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27章 下山第924章 潼關下第659章 啞謎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753章 後手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
第184章 一隻綿羊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284章 龍骨木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862章 大潰敗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205章 六朵金花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8章 賣身爲奴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707章 心急如焚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571章 一擊即潰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198章 撤軍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821章 孟家莊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56章 孫家小妞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43章 西寧衛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1066章 阿霸垓部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522章 叫天不應第249章 溫柔鄉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272章 考察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863章 朱仙鎮大捷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1189章 科爾沁人第280章 龍駒島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262章 永明城第73章 再次聽到爆炸聲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866章 東嶽廟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528章 漲價第165章 西域胡商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659章 啞謎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856章 鋪天蓋地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836章 挖祖墳第737章 武侯祠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478章 小旗官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27章 下山第924章 潼關下第659章 啞謎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753章 後手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1187章 戰場不是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