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西寧衛

這次體質考覈,新兵一共要跑十二圈,絕大部分士兵都跑完了全程。 !

是對大明其它地方的新兵來說,這個標準也是太低了,更不要說這是與蒙古騎兵對峙最前線的甘州。

在跑完全程的士兵,部分士兵是走着通過終點的,也是說,只要士兵完成了十二圈行,沒有時間限制,是這樣,有些士兵還沒有完成目標。

士兵的體質訓練還要加強,或者淘汰掉部分士兵,但王全等不及了,面只給了他兩個月的時間,又基本沒有人員補充。

王全簡單對士兵訓了幾句,宣佈這次考覈結束,訓練進入下一個階段,至於考覈的結果,並沒有對士兵們宣佈,全靠自己去感受。

李自成頓時傻眼了,這次考覈,沒有不合格的士兵,哪怕他們沒有通過終點,這樣的士兵都能打仗?

但兩位總旗官沒有說話,他這個小旗官,自然也沒有發言權,連徵求意見這種走過場的形式都沒有。

接下來要進行器械訓練了,教官是從別的軍營臨時徵調過來的,本來先要進行短刀訓練,但短刀教官臨時走不開,只好先訓練長槍,如果兩軍對壘長,槍屬於長兵器,在戰場佔據很大的優勢。

李自成與李過都曾拜師學過槍棒,此時正好派用場,但半天下來,他們發現教官的槍術實在平常,翻來覆去是幾個簡單的刺殺動作。

不過也沒關係,真要了戰場,陣前試的不是雙方士兵的武藝,而是膽略和決心,招式倒在其次,只要敢拿起刀槍殺人行。

李自成並沒有將自己的槍棒術教習給士兵們,只是讓士兵加練了一條:協同作戰。

包括自己在內,十名士兵分爲兩組,無論進攻還是防守,士兵步調必須一致,李自成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真要了戰場,新兵只要發揮出集體的力量,可以彌補單兵作戰能力的不足。

又過了二十天,器械訓練算結束了,要進行陣法和對敵模擬訓練了,王全突然來到操訓場,宣佈了一條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訊息——因爲要對討來河沿岸的蒙古士兵作戰,兩位總旗官陳川、馬可需要歸到原來的軍營。

這樣一來,新兵營會缺少兩名總旗官,總旗官雖然算不軍官,但他們作爲軍官與士兵之間聯繫的紐帶,特別對於軍官掌控士兵,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兵營這段時間的訓練,百戶王全、從百戶李軍基本沒有露面,都是在兩位總旗官的指導下進行的,陳川、馬可一走,新兵營的訓練工作可能要癱瘓。

不等士兵們議論,王全早有準備,他同時傳達了參將王國的另外一條任命:李自成、劉雲水升爲總旗官。

李自成對新的任命深感意外,自己的這個小旗官寸功未立,才當兵四十天升了職,他雖然有些不安,但已經任命了,他只能接受,也許是王全的那個“叔叔”在暗幫忙也說不定,無論如何,升職總是一件好事。

不過,人家關照自己,總得去拜個碼頭,表明自己的心跡,現在連個面都沒見到總歸不好,他想問問王全,但王全總是顧左右而言他,李自成也沒辦法,算了,也許人家現在不想見自己。

李自成升爲總旗,按照規矩,他可以帶走一名士兵作爲親兵,這樣小旗內有了兩個空缺,不到半天時間,王國從軍戶募了兩名士兵,補了這個小旗的缺。

選擇親兵的問題,李自成仔細思量過,原本他是要帶李過去的,李過不僅武藝不錯,又是自己的血親,兩人還共同殺過人,做爲親兵再合適不過了,但這樣一來於李過的前途不利,而且自己苦心訓練的這個小旗,以後也不好直接掌控,想了想還是留下李過接任自己出任這個小旗官。

除了李過,親兵的人選主要集在何小米與馬有水身,何小米雖然年少,但頭腦好使,相當機靈,自己的想法他一點透,又對自己十分信任,馬有水的優點在於穩重,屬於少年老成的那種,要是能帶走兩名親兵,這兩人倒是最爲合適,性格能夠互補。

權衡再三,李自成最終帶走了馬有水,現在只有一名親兵,許多事需要他來分擔,何小米還是太嫩了,社會經驗不足。

王全宣佈李自成任命爲總旗官的那天,李軍沒有露面,但過了兩天,他獨自帶着親兵來到操訓場,李自成想知道那個“叔叔”是誰,既然王全不肯說,他決定問問李軍,看在五百年前一家的份,或許他肯透露一些端倪。

“屬下叩見大人!”李自成恭恭敬敬叩了個響頭。

“自成不必多禮,我只是順道來看看,”李軍伸手扶起李自成,“咱們隨便走走吧!”

“大人一定在忙於對付討來河的蒙古人吧?聽說他們這段時間鬧得很兇,大人辛苦了!”李自成走在李軍的側後,讓出半個身位。

李軍倒是雲淡風輕的,“蒙古人也不是特別囂張,他們一年四季都在討來河畔,只要我們小心提防也不足爲患!”

“嗯?”

“奧,”李軍將手搭在嘴,清了下嗓子,“我這段時間去了一趟肅州,這邊情況不太清楚,”頓了頓又道:“自成升爲總旗了吧?”

“屬下多謝大人栽培!”李自成雙手握拳,躬身行了一禮。

“栽培你的人不是我,”李軍擺擺手,面露出一絲苦笑,“我能照顧好自己不錯了。”

李自成心道,難道兩位百戶大人不和?根據後世的經驗,單位一二把手要抓權,自然是在一團和氣的外表下,暗鬥得你死我活,殺人不用刀,滿手都是血,司也樂於看到這種效果,通過支持一方來操控下屬,他們真要鐵板一塊,司倒不好將手伸進來,但這些事情他李自成管不着,現在他是王全提拔的,算是王全的人,李軍應該不會是來拉攏他的。

“大人,新兵訓練結束,要去對付討來河的蒙古人嗎?”

“討來河?”李軍楞了一下,臉現出一絲陰霾,“蒙古人並沒有大規模集結,甘州有五衛,暫時不需要招募新兵。”

“那……”李自成覺得他話有話,怎麼與王全說的不一樣?加他剛纔臉的變化,間一定有鬼,“那王大人爲何說事情緊急,只給新兵兩個月的訓練時間?難道不是因爲討來河畔水草即將豐盛,蒙古人大舉南下?”

李軍臉色陰暗,數次欲言又止,最後卻問了句:“自成,兄弟們訓練得怎麼樣?”

“大人,兄弟們訓練還算刻苦,但畢竟是新軍,並無根基,要想在兩個月後去對付討來河岸的蒙古騎兵,恐怕……”李自成突然“咚”的一聲,跪倒在地,“兄弟們刻苦訓練,乃是保家衛國,求大人明示,二個月後,他們究竟要去哪裡?總要讓我們有些心理準備,免得到時候士兵們……”

“自成先起來,哎……”李軍見李自成長跪不起,輕輕嘆了聲:“你不要爲難我了,連我都要聽王大人的。”

“王大人是百戶,新兵調度自然是他做主,但李大人是從百戶,難道沒有參謀之權?至少李大人是知情的吧?”

“自成,你是王大人一手提拔的,難道王大人沒有向你透露絲毫訊息?”

“屬下是王大人與李大人提拔的不假,但屬下只是在操訓場見過王大人兩次,從未單獨被王大人召見過,算不得王大人的親信,王大人以軍事機密爲由,從未透露過這些新兵的作戰任務。”李自成想要李軍透露訊息,儘量撇開與王全的關係。“自成先起來說話吧,”待到李自成起身,李軍扶住他的胳膊,二人緩步並行,“自成,你已經是總旗官了,也應該讓你知道,”李軍擡頭看了看遠方,見士兵們正訓練得熱火朝天,終於下定了決心,“這些新兵,並不是爲了討來河,而是爲西寧準備的。”

“西寧?”李自成猛然想起在壺蘆山截獲的信鴿,“大人,是不是蒙古人從西寧大舉入侵?”

“不要聽信謠傳,蒙古人大規模入侵是根本沒有的事,”李軍拍拍李自成的膀子,示意他不要緊張,“那是西寧衛要訛朝廷的銀子,朝廷知道他們的心思,也沒做理會,反而將軍情交給甘州處理,甘州左衛這纔要招募新兵。”

“大人是說,西寧衛在謊報軍情?”李自成知道這個時候,明軍各個衛所較糜爛,但不知糜爛到什麼程度。

“謊報軍情倒也不是,如果蒙古人沒有入侵,萬一朝廷派來大軍,小小的西寧衛如何向朝廷交代?依我的估計,也是一些散兵遊勇要搶些財物,現在春草尚未萌發,蒙古人大概揭不開鍋了。”李軍倒揹着雙手,根據它的經驗,蒙古人現在被韃子打得潰不成軍,根本不可能大規模入侵漢人的領地。

他擔心的倒是這些新兵,如果去了西寧,會不會作爲主力來對抗蒙古人,蒙古士兵雖然人數不會太多,但戰鬥經驗豐富,又有馬匹的優勢,如果這些新兵要對兇殘的蒙古騎兵,與送死也沒多大區別。

看來,去西寧是實打實的了,難怪王全說面只給了兩個月的訓練時間,但王全爲什麼沒有和自己說實話呢?開始是小旗官,如果王全瞞着還好理解,現在已經是總旗官了,半數新兵都歸自己統帥,難道還需要隱瞞嗎?

李自成內心雖然有些不痛快,但王全畢竟是司,服從是軍人的天職,他也不好在背後說些什麼,再說這些新兵去了西寧,總體還是王全帶隊,自己最多隻是執行者,“大人,屬下明白了,屬下會加緊練兵,但希望大人看在他們是新兵的份,讓他們晚些戰場,不要讓蒙古人笑話大明的軍人太孱弱。”

李軍皺了下眉頭,雙目凝視着遠處正在操練的士兵,卻是沒有言語,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過了好久,才幽幽地說了句:“我盡力吧,此事我做不得主,關鍵還是王大人。”

難道王大人有什麼來頭?李自成想起王權曾經說過他叔叔,便垂下腦袋問道:“大人,聽說王大人有一個叔叔,來頭很大,他到底是誰?”

“你的訊息倒很靈通,不但知道蒙古人從西寧滲透的事,還知道王大人有一個叔叔,”李軍哈哈一笑,隨即壓低聲音道:“王大人的叔叔,乃是甘州參將王國,整個甘州左衛,他都說得話,”他似乎對王氏叔侄有些不滿,“要不是有個叔叔,憑王全怎麼能壓在我頭?這個草包只知道只喝玩樂,哪知道帶兵打仗的事……”

送走李軍,李自成算是明白了新軍的目標,對蒙古騎兵,哪怕是單人獨騎,他們也沒有勝算,蒙古騎兵來去如風,打得贏打,打不贏也能安然撤退,明軍根本拿他們沒辦法,除非他們也有足夠戰馬,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李自成在大腦搜索對付蒙古騎兵的辦法,甚至李成樑、戚繼光這些名將都在腦過了一遍,但沒有參考意義,李成樑依仗的本是騎兵,以多打少,而戚家軍除了本身驍勇善戰外,依賴的乃是火器,憑着領先的科技壓制着關外的蒙古騎兵。

這兩個條件,新軍都不具備。

要防止新兵去西寧送死,只有另謀他策,李自成除了讓士兵們加緊操練外,是讓士兵們加強協同聯繫,依靠集體的力量去對抗騎兵,如果蒙古士兵數量不多,也許新兵尚有一線生機。

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718章 鼎龍寨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3章 劫道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73章 榴彈炮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63章 三角古城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324章 賠償銀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644章 拜年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67章 夜談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213章 香精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072章 航海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022章 新技術第94章 官復原職第424章 毀約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702章 掏心拳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043章 一鍋粥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206章 草原坊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213章 香精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91章 殺雞儆猴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91章 流民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924章 潼關下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6章 韓金兒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
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718章 鼎龍寨第64章 戰馬不錯第1086章 風燭殘年第895章 來去自由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3章 劫道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127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373章 榴彈炮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553章 牽馬提靴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980章 一番心意第63章 三角古城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1324章 賠償銀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251章 李自成的怒火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50章 理解上的差別第644章 拜年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67章 夜談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83章 用自己的箭矢,射自己的盾牌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213章 香精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600章 無一漏網第1072章 航海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1022章 新技術第94章 官復原職第424章 毀約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388章 神情麻木第702章 掏心拳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043章 一鍋粥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02章 東征隴右(八)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914章 東出潼關第735章 夜深人靜第1206章 草原坊第225章 初爲人父第213章 香精第283章 西海水軍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739章 戰鬥在一線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91章 殺雞儆猴第457章 明爭暗鬥第191章 流民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434章 虛張聲勢第924章 潼關下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95章 比拼消耗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6章 韓金兒第919章 古廟密謀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