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

唐軍陣中,立即爆發出連綿的歡呼聲,有如滾滾春雷,響徹原野。

主帥翁之琪,亦是一臉得意的笑容。

這樣的戰鬥,其實是他意想中的勝利,與過往的戰鬥相比,並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可嘆那些在戰鬥中拼死與唐軍對戰的敵兵,只不過是白白枉死在這安南北境之中,沒有任何意義。

翁之琪確信,現在鄭軍一滅,那等到休整數天後,當可全軍揮師南下,繼續攻下南邊的北芒城,一舉擊破鄭氏的北面防線。

而再等到唐軍第九鎮的另外兩鎮兵馬掃滅滇東後,便可一齊南下,那兵力齊整的唐軍第九鎮兵馬,當可從北境直撲鄭氏老巢升龍城,將這座安南都城,給徹底攻滅。

想到這裡,翁之琪眼中精光奕奕,神色愈發昂揚。

他立即下令,全軍快速打掃戰場,之後北撤高平,全軍皆在城中休整。

而在鄭軍這邊,在經過了近半個時辰的逃命之後,奄奄一息的鄭梉,在一衆親隨兵馬的護送下,終於回到了北芒城外。

此時,鄭檜已率領城中兵馬,皆在北芒城外一齊迎接他的到來。從鄭檜到每個士卒,都是一臉戚色,人人神情滿是迷茫。

一路失血,生命力已然極弱的鄭梉,費力地睜開血糊糊的眼睛,還未來得及看清面前的城池模樣,便張了張嘴,嗚的一聲,從馬上仰面栽下,再無動彈。

“世子!”

“鄭將軍!”

鄭檜與鄭樺二人,皆是連聲悲呼,他們一把撲上去,想把鄭梉從地上扶起來。

只不過,他們很快就放棄了搶救他的打算。

因爲倒地的鄭梉,呼吸已近絕無,眼神亦開始漸漸渙散。

重傷奔回的他,終於死了。

鄭檜與鄭樺二人,下意識地對望了一眼,兩人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自已滿是恐懼與迷茫的樣子。

好麼,此戰大敗,世子又重傷陣亡,接下來,自已與這僅剩的五千殘兵,該何去何處是好呢?

“鄭大將,現在我軍大潰,世子陣亡,逃回的兵馬與城中守軍加起來都不到五千,這般微薄兵力,如何是大獲全勝的唐軍對手,又如何可在此處繼續守下去啊。”鄭樺一臉哀色。

鄭檜一臉複雜之色,對鄭樺說道:“現在世子已逝,又遭此大敗,我軍斷無再戰之能力,就暫時在城中閉城據守吧。眼下之計,還是需要速速將世子屍首送歸升龍城,讓家主速作決斷爲要。”

鄭樺一臉悲色,卻也只能無奈地點點頭,同意鄭檜的看法。

很快,鄭梉的屍身裝殮完畢,鄭檜下令,由鄭樺親統護衛兵馬,連夜護送鄭梉屍首返回升龍城。

而鄭檜自已,則是帶着剩下的兵馬,繼續堅守在北芒城中,等待升龍城中傳來下一步指示。

鄭樺帶着棺木,在一衆騎兵的護送下,不眠不休,連夜馳趕,終於在次日正午之時,趕到升龍城下。

此時,城中的家主鄭柞,聽到手下稟報噩耗,險些當場暈了過去。

真沒想到,鄭梉這名被自已視爲接班人的長子,竟然在有巨大兵力優勢的前提下,在北邊被唐軍射殺於陣,這,這簡直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與殘酷的打擊。

自已年紀已大,世子卻在戰場暴亡,這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痛,真真何以言之!

鄭柞顫巍巍起身,立即出城,去迎見那剛剛趕到升龍城北門下的鄭樺部衆。

看到鄭樺與一衆身戴重孝的騎兵,護送着那一口黑漆漆的棺木,緩緩來到自已面前時,鄭柞又險些昏厥於地,幸得左右及時攙扶住。

“梉兒呀……”鄭柞按捺不住,一把撲在棺材上,放聲痛哭。

周圍的官員亦陪着掉了幾滴鱷魚淚,然後便皆來勸諫鄭柞,要他放寬心思,節哀順變。

鄭柞穩住心神,木然而立地聽跪地的鄭樺,聲音顫顫地說完鄭梉如何戰死,以及兩萬餘人全部被唐軍消滅的經過,心下的疼痛,簡直有如錐扎。

可恨啊!自家兩萬精銳,自已最爲看重的繼承人,就這樣近乎陰溝裡翻船的方式,全部覆滅於北境,這,這簡直是難以言說的恥辱!

見到鄭柞一臉陰沉發狠的模樣,伏跪於地的鄭樺憂懼不安,他小心地問了一句:“家主,現在北芒城中,蒐羅殘兵及餘衆,總共不到五千守兵,若只有這般部隊,只恐難以抵擋唐軍來襲,到時只怕……”

鄭樺的話,讓鄭柞心下愈發難過,更有如芒刺在背之感。

他知道,僅憑鄭檜一人,率着不足五千鬥志不足的守軍,想要與如狼似虎又挾了大勝餘威的唐軍作戰,守住那城池窄小防備稀疏的北芒城,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

而這北芒城,說起來還是北城裡最爲堅固的城池,若此城都不能守,其餘的各類城池,更不是不值一提。

所以對於現在的鄭柞來說,北境已不可守,想要保全鄭檜手下這隻殘餘部隊,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他們全部撤回都城。

鄭柞深吸了一口氣,厲聲打斷了鄭樺的話語:“你速回去,傳我之令,着鄭檜放棄北境防線,統率全部兵馬即刻入援升龍城。”

鄭樺聞令一呆,忙問道:“家主,若是這般行事,那北境一帶豈不是……”

“哼!唐軍勢力,戰力雄厚,又有諸多火器助陣,我軍如何可敵!就算是想憑城據守,亦是難於持久,與這般被唐軍分頭全部消滅,還不如將其盡撤於升龍城,憑着都城的堅固城牆與守備,與其長期周旋,方爲正確之策啊。”鄭柞繃着臉說道。

“家主,只是若唐軍發現我北境竟無兵馬駐守,豈不會一鼓作氣打到升龍城下麼?而且,若我軍北面潰敗的消息傳到南方,那割據順化的阮氏,豈非亦會蠢蠢欲動,將要對我南方邊境不利麼?”鄭樺猶是一臉迷茫。

“唉,你呀,真是膽小無用。”鄭柞見他這般迷茫膽怯,忍不住長嘆了一聲:“你可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現在唐軍如此勢大,我等豈可與其強自爭鋒!跟你說吧,等到唐軍兵臨升龍城下,那鄭芝龍的援兵也就怕要到來了。到時候,咱們升龍城中尚有兩萬餘人的兵馬,加上鄭芝龍派來的5萬援兵,給他們來個內外夾擊,裡應外合,一齊對圍城唐軍進行聯合攻擊,相信一定能一舉打敗他們。”

鄭柞嘆了口氣,又道:“鄭樺,事情總有輕重緩急。我已算過,鄭芝龍部若要趕來我安南,頂多在十多天內便可趕至。那樣的話,我軍南邊的兵馬不動,那阮氏定然也不敢輕動。頂多在唐軍圍攻我升龍城時,挑起邊釁,攻佔我幾座邊城而已。而等到我軍與鄭軍聯手打敗唐軍,再回頭收拾阮氏,豈不是手到擒來毫無困難麼?”

鄭樺一臉羞愧,急急應喏,立即統領那些護衛騎兵又急急回趕。鄭柞目送他們離去,心下的滋味,卻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他隨即下令,鄭梉的喪禮一切從簡,儘快安排下葬。然後整個升龍城中的守備兵馬全部集結起來,安排在升龍城上駐守。

與此同時,城中的青壯也被緊急集結,拉了有一萬餘名壯丁上城牆防守,作爲臨時的輔兵使用。

兩天後,鄭檜將北邊各個軍堡的全部守軍,盡皆回撤到了北芒城,然後率領這總共五千餘人的兵馬,一齊南撤到了升龍城中。

當然,他們走的時候,倒是也沒有忘記堅壁清野,除了將存糧與軍械盡皆帶着外,北面的各個軍堡,皆被他們徹底毀壞,讓唐軍再無辦法可以使用。

就連邊境的百姓,也全部被鄭檜給強令立即搬走,全部遷往升龍城。鄭檜希望以這樣堅絕而徹底的方式,讓唐軍在北境什麼都得不到,以增加他獲得補給的難度。

鄭檜等人全部撤走後,唐軍果然全軍盡發,加上三千餘名助陣的莫軍,一齊渡過北界河,兵鋒迅速地直抵北芒城下。

“將軍,北芒城已是空城一座,裡面的敵軍已全部撤走,城中百姓與軍糧器械等物,亦盡皆帶走。”

聽完哨騎後稟報,翁之琪不由得眉頭大皺。

很快,其餘各處軍堡探查的哨騎也回來稟報,說現在的各處軍堡,皆是空城一座,裡面的守軍與百姓,早已撤了一個一乾二淨。

靠!真沒想到,鄭軍竟如此無用,數天前的大敗讓他們再無任何勇氣再與唐軍對戰,竟連守城而戰都不敢,反而全部南撤而逃,這可真是大大出乎了自已的意料。

翁之琪細想了一番,便讓軍兵暫且駐屯在北芒城中,同時立即派出使者,緊急向雲南的唐軍第九鎮鎮長黃得功緊急稟報如今的狀況。

不數日,正在滇東指揮戰鬥的黃得功得到稟報,不覺陷入沉思。

其實就在前兩天,黃得功得到安全司發來的密報,告訴他現在鄭芝龍已派出大軍前往安南,準備與安南鄭氏一道,合兵進攻北面的高平莫氏,然後再一道入桂,東西夾攻在桂東的唐軍第二鎮兵馬。

結合現在翁之琪的稟報,黃得功心下不由得暗歎,看來自已及時入援莫氏,還真是十分正確之舉措呢。

那現在,鄭氏全力退守升龍城,鄭芝龍援兵又要抵達安南,自已卻該如何應對呢?

黃得功仔細思慮,最終決定,在這段時間滇東已基本平定的情況下,僅留下丙營繼續在滇東掃滅殘餘的土司勢力。而自已則帶領甲營以及剩下的另一半火炮部隊,緊急從滇東進入安南,與當地的翁之琪部匯合。

黃得功率領第九鎮甲營以及剩餘的全部的重炮部隊,一齊趕到安南,在北芒城處與翁之琪的乙營匯合後,黃得功遂即下令,着莫軍爲前導,一路殺奔升龍城。

唐軍兵力加上三千莫軍,共有近三萬兵馬,浩浩蕩蕩地殺奔升龍城而來。

由於鄭軍已將升龍城北面的軍堡縣鎮兵馬全部撤回,故唐軍一路南下,基本沒遇到任何阻礙,行進十分順利,不過兩日便直抵升龍城下。

見到唐軍大軍到來,城頭的兵馬皆是十分緊張。

他們皆是以爲,唐軍一定會利用現在的火炮優勢,向升龍城發起立即進攻,故每個人都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戰鬥,十分地恐懼不安。

家主鄭柞亦是親臨升龍城頭,他遠遠地看着各路唐軍齊至,有如數股終於合流洶涌浪潮,迅速地將整個升龍城,包圍得有如鐵桶一般的嚴嚴實實。

在城頭見到唐軍四面圍城,鐵甲森森,一片肅立,鄭柞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傢伙,唐軍這般氣勢逼人,一看就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看來當日鄭梉敗於其手,身死兵滅,倒也不是全無緣故。

鄭柞的心頭,迅速地泛起莫名恐慌。他暗暗想到,這般士氣如虹兵精將銳的勁旅,這升龍城中的兩萬餘名士氣低落全無鬥志的守軍,真的會是唐軍的對手嗎?

只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除了硬抗,自已還能有什麼選擇呢?

鄭柞一聲長嘆,硬着頭皮下令道:“全軍聽令,謹守城池,務必抵擋住唐軍進攻,保全我安南都城升龍!”

“是……在下遵令。”

聽到下面有氣無力的回答,鄭柞心下知道,自已與這兩萬全無鬥志守軍,想要擋住唐軍攻城,想要保全這安南首都,只怕是螳臂擋車,無濟於事。

於今之計,只能希望那鄭芝龍的兵馬,在唐軍開始正式攻城前,儘快到達升龍城下吧。

鄭柞的這個迫切願望,很快就被唐軍給徹底毀滅。

因爲,唐軍在留下乙營兵馬圍住升龍城後,並沒有立即開始進攻,而是繼續由莫軍當先導,唐軍第九鎮甲營兵馬轉而東進,一路攻下了鄭氏勢力的沿海地段,諸如太平港下龍港等主要港口,皆被唐軍順利攻下。

而在唐軍一路攻下安南沿海諸地時,從海上進軍的鄭鴻逵部5萬兵馬,根本就不知道現在安南發動的劇烈變化,依舊如先前計劃般,整個艦隊毫無防備地向安南太平港快速駛來。

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四章 歸途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十章 祖寬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章 攢典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
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八百零八章 不殺豪格,難解我恨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城擄民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逃摩尼山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六百五十五章 治世之能,無過李嘯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六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四章 歸途第五百八十章 營口登陸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一百八十五章 九皋山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七百章 揚州獻降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八百八十章 奇恥大辱的議和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十章 祖寬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三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章 攢典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