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

馬吉翔入得廳中,立刻伏地跪奏,卻被朱由榔一把扶起。

“馬大伴勿拘小禮,請速速給本王講一下,此番入緬,到底有何成果。”朱由榔一臉期盼與緊張交織的神色。

馬吉翔急奏道:“稟桂王,奴婢此番入緬,雖路途辛苦,多有波折,卻還算是一路順利。我等到達緬都阿瓦後,在其主事大臣變牙簡的引領下,得見了那緬王莽達。經在下一番衷誠稟告,又有那一車金銀相贈,那緬王莽達倒是爽快應諾,隨及答應了我等要求,同意讓桂王您入緬避難。只不過……”

說到只不對三個字時,馬吉翔臉現爲難之色,吞吞吐吐地不知道要如何往下說。

“只不過什麼?你倒是說啊?!”朱由榔一臉急色,眉頭大皺。

馬吉翔咬了咬牙,便道:“只不過,那緬王莽達說,只允許桂王帶上自已的家屬,以及僅有二十人的衛隊,並只能帶不超過一百名的下屬官員前來緬甸定居。而這來隨從與官員,皆不得帶超過五人的家屬。另外,全體人員一入緬境,則全部解除武器,由緬兵護送桂王一行人,前往隔江相望的實階城“親漂杏”佛塔附近,自行修造房屋定居。他的這般條件,桂王您看……”

“本王皆可答應!”馬吉翔猶豫着未敢說完,朱由榔卻已斬釘截鐵地大聲回道。

“桂王……”

燭光搖搖,昏暗的廳房中,朱由榔一臉怪異的神色,他緩緩邁開腳步,艱難地走向窗前。

他一邊走一邊顫聲說道:“馬大伴,你以爲那緬王莽達,欺我等現在形勢窘迫,故意提出這般苟刻屈辱罵之條件,本王心下,就不難過,不屈辱嗎?!只是現在唐軍已兵臨滇西,這永昌城已是有如累卵之危,這般危局之下,本王還能有何更好的選擇!毒蛇咬口,壯士尚可斷腕,現在唐軍大軍壓境,我等不速速逃往緬甸,難道還要在這裡坐以待斃嗎?!”

說到這裡,朱由榔已是雙眼泛溼,眼睛潮紅一片。

馬吉翔亦是一聲長嘆,他拱手道:“桂王既已拿定主意,那就請速作準備,趕到唐軍到來之前,帶着家屬與手下撤離永昌。然後……”

“不!不能撤!桂王不能撤啊!”

一迭聲淒厲的叫喊,從廳外伴隨着紛沓的腳步,急急傳來。

聽到這聲音傳來,朱由榔與馬吉翔皆是變了臉色。

原來,竟是那永昌總兵鄧凱,不知何故知道具了他們的謀劃,正從外面急急趕來。

一臉急色,跑得氣喘吁吁的鄧凱,臉上滿是灰漬,一身汗味逼人,看得出是剛從城牆上巡視後,就立即急急向這裡趕來。

鄧凱一入客廳,立刻伏跪於地,拱手抱拳,哀聲連連:“桂王!萬萬不可棄城離去啊!您要知道,您乃是永昌城中軍心民心之所繫,您若一走,城中守軍士氣必崩。再何況,你是大明親王,安可輕棄這永昌與滇西,離開這父母之邦,竟去往投那藩屬緬甸啊!”

鄧凱這番哭訴,讓朱由榔與馬吉翔二人皆十分尷尬。

他二人互相對望一眼,竟不知道要如何回話。朱由榔臉上擠出笑容,快步過去,想把鄧凱從地上摻扶起來。

“鄧總兵,莫要如此,且起身說話。”

不料,那鄧凱十分性倔,竟是一把掙脫了朱由榔的攙扶,執意要繼續跪着。

“請桂下答應末將,堅守永昌,絕不離棄。臣得此諾,方願起身!”鄧凱一語言畢,又撲通一聲,重重地磕頭。

朱由榔頓是愈發難堪,他愣愣地站在原地,手足無措,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而伏跪於地的鄧凱,卻擡起頭來,又一臉懇切地繼續說道:“桂王,請聽末將一言。現在永昌形勢,尚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只要我等齊心協心,努力守城。這永昌城如此險峻,唐軍想要攻取,其實亦是艱難。如果桂王你在這現在這般關鍵時節,竟獨自棄城離去,那城中原本就人心惶惶的軍民百姓,其士氣必定會再度一落千丈。人心一失,這永昌城,只怕再難守下去了。”

“哼!鄧總兵,你這話說的,倒好象有了桂王,這永昌城便是金湯永固,萬敵難破似的。”朱由榔尚未發話,一旁的馬吉翔已是冷笑說道:“桂王乃是大明宗室,一方藩王,萬金之軀,安可致身於險境乎?再說了,這永昌孤城一座,內乏糧草,外缺援兵,又如何可確保抵擋數萬唐軍的圍攻?咱家再說句誅心之語,如果唐軍圍住城池,阻絕外援,又派人去掘斷城中水源,如當日剿滅沙定洲部土司手段,這永昌孤城,只怕會立馬崩潰!到了這般境地,城中兵卒能不立即譁變,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你又如何可再守下去!”

馬吉翔說完這番話,長長地吁了口氣。

他本以爲,自已這番話語,定可讓這永昌總兵鄧凱啞口無言,卻沒想到,他剛一說完,那鄧凱便立即聲色俱厲地反駁道:“馬公公,你這般說辭,如何恁的滅自已威風,長他人志氣?!想來國初之時,我九江守軍不過千餘,卻能在朱洪文將軍的率領下,足以抵擋陳友諒數十萬大軍近半年之久。爲何到了現在,我永昌城中,尚有兵馬三千,其險峻地勢,更是那九江城所絕難相比,如何到了現在,竟是這般懦弱,到了要不戰而棄城的地步。恕微臣直言,這,這般卑怯之舉,簡直是丟盡了我大明的臉面!”

鄧凱這話一說出口,朱由榔與馬吉翔二人,皆是刷地變了臉色。

這個魯莽武夫,豈敢諷刺大明親王,真真是何道理!

他們正欲發作,那鄧凱一臉悲色,卻又急訴道:“桂王,末將語言有失,自當受罰,卻還望您能細聽末將所說。其實本將也知道,唐軍先前與沙定洲部土司作戰,就是因爲掘斷了沙定洲部的外部水源,讓他們被迫下山,不得不與唐軍對決作戰,最終一戰而覆。但是,桂王,馬公公,你二位可知道,永昌之城,卻與沙定洲所駐的佴革龍山完全不同麼?”

“哦?有何不同?”

“桂王,本將鎮守永昌多年,對永昌地下水系,已是多有了解。我可以告訴您,唐軍可斷沙定洲部的水源,卻絕難斷我永昌城的供水!”

鄧凱這番話,讓原本欲斥責他的朱由榔,頓是一愣,又下意識地問了一句:“你如何知道,這永昌城中的水源,卻是那唐軍斷不了?”

鄧凱膝行上前,復拱手稟道:“桂王,那是因爲末將自成爲永昌總兵後,經反覆探查,發現這永昌城地下,正好有一條深達十丈又極爲寬闊的地下暗河經過。故而,末將曾秘密下令,在城中的某些隱密位置,也就是這暗河上方,花了數年的時間,打了約有六七口水井,直通地下暗河取水,可確保能順利使用。唐軍若要切斷我軍水源,只能與當初切斷沙定洲部一樣,只能截斷外面的明流水徑,但他們想要掘斷那數達十多丈,又極爲寬闊的地下暗河,卻是絕無可能。想來這暗河藏得如此之深,唐軍就算是想要投毒,都不可能做到。這樣的話,城中水源可確保安全,軍民飲用皆是無虞。所以,末將能拍胸脯保證,唐軍想如干掉沙定洲部土司一樣,順利取我永昌城,卻是絕無可能。”

鄧凱的話,讓朱由榔頓是眼中一亮。

如果情況真如鄧凱所說,唐軍無法截斷水源,那這本就地勢險峻又易守難攻的永昌城,倒是未必不可一守呢。這樣的話,自已卻也也沒必要有如喪家之犬一般,急急地逃往緬甸了。

只不過,朱由榔還未說話,那馬吉翔卻又冷哼一聲道:“鄧總兵,你之所說,確是有一定道理。這永昌城,也確有可能一定機會加以守住。但是,就算如此,其中的種種危險,就可全部忽視嗎?你就一定要讓桂王冒着不可預測的生命危險,呆在這危機重重的永昌城中麼?況且,桂王可以不離國境,只呆在西邊騰越之地,與永昌城互爲犄角,又有何不可?鄧總兵又何必定要強留桂王於此呢?咱家認爲,此舉實在太無必要啊。”

“可是,桂王若在此,對永昌城中軍兵的士氣……”鄧凱臉上漲紅,又急急辨道。

“咱家知道,你是想說桂王在此,可以激勵軍民士氣,讓大家能更好地守城,更好地抵抗唐軍。”王吉翔一臉冰冷,冷冷地打斷鄧凱的話:“鄧總兵,你這般想法,未免太過自私。你真不曾想過,萬一城中有事,有不良士卒想趁唐軍圍城之機作亂生變,那桂王及其王府家屬,豈不是皆會受到亂兵脅迫麼?恕咱家直言,鄧總兵你這作法,只怕未嘗沒有挾主自重,私心自用之念吧。”

鄧凱被馬吉翔連番數落,臉上愈發漲紅,他膝行轉身,正要向朱由榔再度辨解,那馬吉翔轉過身來,又搶在他前面對朱由榔說道:“桂王,時間緊迫,現在唐軍大軍將至,即將兵臨永昌城下,您可要速作決斷啊!”馬吉翔聲音十分急切:“如果桂王不能抓緊這最後的時機,趕緊離開永昌這危如累卵的城池,等到唐軍到來,把全城圍得有如鐵桶一般,那到時候,我們皆只能坐困愁城,桂王您也可就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可想了。奴婢只怕到了那般地步,桂王怕會要後悔莫及了。”

朱由榔低垂着頭,臉色十分陰鬱,卻又一時間說不出甚話來。頭腦一片混亂的他,只是呆呆的站立,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如何行事。

至此,木然呆站的朱由榔,地上伏跪的鄧凱,一旁拱手而立的馬吉翔,三人均是默然無言,整個客廳之中,有如墳墓一般死寂。

就在這時,廳外又傳來急急的腳步聲。

一名臉上滿是油垢的哨騎,急急地衝入客廳中,立即跪地大聲奏稟:“稟桂王,鄧總兵,現在探得唐軍前隊,離我永昌城已不足三十里,即將兵臨我永昌城下了!”

這名哨騎的稟報,讓朱由榔忍不住渾身一顫,那一旁的馬吉翔與地上伏跪的鄧凱,皆是臉色大變。

馬吉翔撲通一地,跪倒在桂王朱由榔面前,囁嚅道:“真沒想到,唐軍行動這般迅速,這三十里地,只怕是唐軍的騎兵前隊,轉瞬即到。桂王,還請速作決斷,立即離城!如若不然,唐軍一但堵住退路,桂王怕是要後悔莫及了啊!”

朱由榔一聲長嘆,他恨恨地一跺腳,終於沉聲下令:“罷罷罷!就依馬大伴之言,本王及家屬,以及親隨衛隊,還有一衆下屬官員人等,皆儘快撤離永昌,徑向西去,前去騰越的盞達土司處落腳。”

馬吉翔想聞得此話,如釋重負,立即急急應諾道:“桂王英明,奴婢現在立刻去傳令,一定確保一衆官員與家屬在唐軍趕來前,全部安全撤離。”

馬吉翔急急起身,匆匆腳步聲,迅速消失在客廳之外。

目送着馬吉翔的背影消失離去,朱由榔才把目光重新投向那猶伏跪於地,神情呆滯有如木頭人一樣,一動不動的永昌總兵鄧凱。

“鄧凱,你且起身說話吧。”

朱由榔臉上擠出笑容,緩步過來,又伸出雙手,想將那鄧凱從地上攙扶而起。

這一次,鄧凱倒是沒有執拗地要繼續跪於地上,而是一聲輕嘆,很順從地默然起身。

“鄧總兵,本王與那一衆官員,就先行離城了,這永昌城之安危,就全拜託給將軍你了。”朱由榔臉上的笑容十分不自然:“不過將軍你放心,本王前往騰越後,亦會召集兵馬,與你爲犄角之勢,共守滇西,將軍只管一心一意,守住這永昌城便好。”

朱由榔說完,目光殷切地望向鄧凱。

只不過,那神情呆滯的鄧凱,卻是決然避開他的目光,然後不發一言,向朱由榔深揖而拜。

“桂王,你自去吧。本兵深受朝廷與桂王厚恩,一定會忠於職守,全力守城。此番作戰,定會盡人事,聽天命,誓與這永昌城共存亡!“鄧凱雙目泛紅,幾乎滴下淚來。

他聲音哽咽,說不下去了,猛地一轉身,大步轉客廳外行去。

朱由榔在背後,默默地看着這名忠勇的將領昂首離去,他心下的苦澀滋味,簡直難以言表。

很快,就在唐軍前隊離永昌城已不足十里時,朱由榔與一衆官員,離着家屬,在數百名護衛的保護,從永昌西門匆匆逃走。

總兵鄧凱佇立城頭,象一個木頭人一樣,呆呆望着朱由榔一行人,全部消失在遠處那起伏不平的暗褐色地平線處。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二十三章 診治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三國運命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七百六十八章 公主出家,新皇即位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七百四十一章 杯弓蛇影,忠奸難辨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四十章 東海侯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六十四章 築城規劃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嘯的四條大罪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七百九十四章 紅河平原決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虎踞(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種人生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三百四十八章 北圖庫頁島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二百六十七章 蟒袍玉帶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二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七百五十九章 離間君臣,借刀殺人第二十三章 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