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

很快,就在準噶爾汗國國王巴圖爾的無限擔憂中,三十萬唐軍以所向披靡之勢,迅速地趕往準喝噶爾汗國都城,道爾本厄魯特城。

就在巴圖爾漸漸陷入絕望之際,他終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那就是,俄國的援兵,終於來了。

“父王,俄羅斯皇帝阿列克謝一世已同意了我國的請求,派出俄軍五萬,由大將安德洛夫統領,已然從北面進入我準噶爾國境,估計不日就可到都城之中。”前來稟報的王子噶爾丹一臉喜色。

“好哇,俄國的兵馬終於來了。”巴圖爾有如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臉上亦滿是驚喜之情:“有了俄國的援兵,唐軍想克我都城,就沒那麼容易了。”

他略頓了一下,又道:“只希望俄軍能趕在唐軍到來之前,來到我都城之中,與我軍那五萬兵馬匯合,有這十萬之衆守城,唐軍只怕最終亦難克堅城,只得師老兵疲乖乖退走!”

說到這裡,巴圖爾卻又眼神一暗,嘆道:“希望俄國的援兵,能趕到唐軍圍城前入得城來吧。不然的話,唐軍有三十萬兵力,一旦圍城,只恐再難突圍而入。而若要與我軍裡外夾攻,雖有勝機,只怕會有不測之憂。”

巴圖爾的擔心,其實是有道理的。

俄軍遠來,兵馬必是疲憊,若唐軍已然圍城,則必定要與其對戰,以求突圍入城。縱然可與道爾本厄魯特城中的準軍一道內外夾攻,以求破敵,但畢竟兵力相差縣殊,其勝負之算,最多隻能算五五開。

這樣的結果,當然是準噶爾汗國國王巴圖爾希望盡力避免的。

只不過,他的希望,最終落空。

因爲就在俄軍趕來的之前的兩個多時辰,唐軍三十萬兵馬,以鋪天蓋地之勢力,終至道爾本厄魯特城下。

唐兵一至,立即四面圍城,將一座都城圍得有如鐵桶般水泄不通。

見到城外的唐軍數量如此之多,守城的準噶爾汗國國王巴圖爾以及其子噶爾丹,皆是大吃一驚,心下的惶恐,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二人原本高漲的復仇之心,到了現在,已如被澆熱水的冰雪一般,迅速地消融了。

唐軍如此勢大又氣勢如虹,自已真的能抵住唐軍的攻擊麼?

說來也巧,就在唐軍擺好戰勢,將道爾本厄魯特城團團圍住後,俄軍的五萬兵馬,亦是匆匆趕到。

俄國人突然率兵前來的消息,自是迅速地由哨騎飛稟給唐軍統帥,也就是大唐皇帝李嘯。

”報!稟皇上,北面有俄羅斯兵馬約五萬餘衆,離我圍城兵馬不過十餘里,正前來緊急救援準噶爾汗國都城。“

“哦?竟有此等事?看來,這準噶爾汗國爲了自救,倒是不惜血本呢。只不過,我軍已然圍城,俄人此來,無能爲也。現在,我軍倒正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李嘯聽完稟報,暗自吃驚之餘,已迅速地有了對策。

俄羅斯軍隊既願意千里迢迢趕來送死,自已倒是完全可以順手將其滅掉,將他們聚殲於這道爾本厄魯特城下。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在重壓之下,只怕那龜守都城的準噶爾汗國餘部,怕是會乖乖地出城投降。

而俄國在受此重創後,兵力大損,再想保住西西伯利亞,可就難了,自已正好兩邊進兵,此處發兵北進,駐於東西伯利亞的第五鎮則揮師西進,兩相夾攻,也許,最終能把俄國人趕回烏拉爾山以西……

李嘯主意既定,立即派兵佈陣,於要道之處,等候俄軍的到來。

而唐軍正在擺戰陣之際,俄國的救援兵馬,剛剛渡北面魯蘇河,正一路向北,徑往道爾本厄魯特城而來。

此次入援準噶爾汗國,是由俄國沙皇最爲信重的安德洛夫大將親自統兵前來,足見其對此次救援的極其看重。

只不過,這一路上,統領五萬俄軍的安德洛夫,卻是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模樣。

他已剛剛得消息,那準噶爾汗國在唐軍的進攻下,連戰連敗,地盤盡失,現在只剩都城一座,覆被唐軍重重圍困,半點不得脫。局勢如此危急,真不知道,自已這趟救援,還能不能有所價值。

只不過,不管能不能趕上,自已能做的,只能是儘快前來救援。

畢竟,自已可是奉是沙皇死令,務必要對準噶爾汗國進行緊急援救助,自已只能唯命是從。、

而且,若這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道爾本厄魯特城一失,準噶爾汗國註定滅亡,那北面的俄國斯帝國可就脣亡齒寒,也同樣岌岌可危了。

唐軍已從俄國人的嘴裡奪走了東西伯利亞,正與俄軍隔着葉尼塞河對峙,若再讓他們攻下準噶爾汗國,那整個西西伯利亞柔軟的下腹部,可就盡暴露於唐軍的兵鋒之下了。

接下來,是個傻瓜也能想到,唐軍必會利用這個機會,向北向西同時發動進攻,爭取一舉將俄國勢力從西西伯利亞趕出,甚至趕過烏拉爾山也說不定。

這樣的情況若是出現,簡直就是俄國的噩夢!

所以,俄國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知道,哪怕是準噶爾汗國不割地請援,自已也必須要派發救兵了,不然的話,脣亡齒寒,準噶爾一滅,俄國斯必將直面大唐帝國的鐵拳!

故而,阿列克謝一世立即做出決定,在國家內部起義與動亂未平定的情況下,也要趕緊派出援兵前去援救準噶爾汗國,且需盡遣精銳,派出親信大將,以期對唐軍一擊而勝,徹底解除準噶爾汗國的危機。

只不過,自已此番緊急出征,真的能打敗那數倍於已的唐軍,將那岌岌可危的準噶爾汗國救出險境嗎?

安德洛夫心下,並沒有底。

想到這裡,呆坐馬上的他,忍不住又是一聲長長地嘆息。

五萬大軍一路南去,蜿蜒逶迤,有如一條長得不見頭尾的灰色長龍。全力進軍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遠處那些影影綽綽,正在密切關注他們動向的唐軍哨騎,也絕不會想到,其實他們的一舉一動,早被唐軍密切觀察,全程行蹤盡在掌握。

“將軍,前面不遠處,便是道爾本厄魯特城了。“

那名準噶爾汗國的使者,策馬上前到與安德洛夫並行之處,便伸出手臂,遙指前面影子模糊的道爾本厄魯特城,向安德洛夫大聲喊道。

安德洛夫順着此人的手臂望去,遙遙可見前面那影子模糊的道爾本厄魯特城,不知爲何,久經戰陣的他,心下卻是沒由來的一陣不祥的預感,令他神色愈發凝重。

現在這座準噶爾汗國的都城具體情況,到底是如何,安德洛夫心下沒有底,更完全不知道,現在城外的唐軍,又到底是什麼狀況。

當然,他更不會想道,唐軍早已擺好了陣勢,作好了準備,有如張大血盆大嘴的猛虎,靜靜等着他走入虎口。

“全軍放慢行進速度,組成戰鬥陣型,一路搜索行進,嚴防敵軍突襲。”安德洛夫臉色冷峻,沉聲下令。

“將軍,現在我軍已過魯蘇河,從這裡到都城,皆是一望平川,應該不會有唐軍來襲吧。”使者在一旁,倒頗有些不以爲然。

“這個卻是難說。”安德洛夫嘆了口氣道:“現在唐軍在短時間內,就已攻滅葉爾羌汗國,又據佔貴國大部分地方,而你們的國王僅剩道爾本厄魯特城一座,可謂四面重圍,岌岌可危。由此可見,唐軍的攻擊力何其強悍,我俄國軍隊雖是能戰,但與這樣的勁敵交手,亦萬萬不可輕敵,還需小心行事,方最爲要緊。”

安德洛夫一錘定音,全軍立即開始就地整隊,然後一路搜索前進,雖然防備周全,但隊伍的行進速度頓是大受影響。

這樣一來,倒是給了唐軍充足的準備時間,讓他們得以充分佈陣埋伏,就等着安德洛夫兵馬,自投羅網而來。

下午時分,那在地平線上的安德洛夫部兵馬,在一路長途奔波之後,終於出現在了全體唐軍的視線之中。

此時的安德洛夫,從千里鏡中,遙遙看到了道爾本厄魯特城的準噶爾部兵馬旗幟,他心中一塊最大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準噶爾部都城尚在,自已這番進軍,倒還是來得及時。

不過,他也立刻看到了,唐軍已在北門外二里開外,憑城列陣,作出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其森嚴陣勢,遠遠看去,都令人心下凜凜生寒。

果不其然,唐軍已偵知自已的到來,開始要路上進行邀擊了。

但看得清楚,唐軍列陣人員,不過三萬餘人,而自已卻有五萬餘人的兵馬,唐軍在數量上完全不佔優勢。

安德洛夫立即想到,若是自已在交戰之時,再能與城中的準噶爾部兵馬呼應,裡應外合,對唐軍聯合夾擊,此戰當不難獲勝。

不過,這時他又立即想到,唐軍兵馬數十萬,怎麼會只有這麼一點兵馬來迎戰自已呢?難道,他們過於輕視自已,而將主力部隊去圍城,僅僅是分兵來對付自已的這支援兵嗎?

哼,你們小看俄羅斯的軍隊,那就是要你們好看!

這樣一來,雖然道爾本厄魯特城的準噶爾部兵馬難與突出城來與自已呼應作戰,但僅憑自已的這五萬兵馬,要擊潰對面攔路的這三萬唐軍,應當還是不成問題的。

安德洛夫主意已定,頓覺膽氣倍生,他放下千里鏡,立即大聲下令:“全軍聽令!擺成戰鬥陣形,全軍往攻,與唐軍決一死戰!”

“衝啊!”

安德洛夫手下的俄羅斯軍兵,發出一聲齊齊大吼,有如一羣驟然放飛的狂蜂,更如一羣掙開束縛的嗜血野獸,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向唐軍陣地猛撲而來。

人數共有五萬之衆的敵軍,不愧是久經戰陣之精銳,他們充分散開,以躲避即將撲面而來的火銃或箭矢,整個陣形有如卻月之陣,更好似一張開的大嘴,彷彿要對面呈直線狀嚴整以待的唐軍一口吞下。

面對有如潮水一般涌來的敵軍,對面迎戰的唐軍第七鎮兵馬,那鎮長曹變蛟堅毅如鐵的臉上,卻泛起淡淡笑意。

哼,你們這些不知死活的傢伙,本將的九十門大炮已然飢渴難耐,正等着你們撞將上來呢。

曹變蛟高高舉起手中令旗:“全體火炮手注意,做好戰鬥準備!”

“得令!”

主將令下,那些最前面的火銃手與大盾兵立即散開,露出了後面早已嚴陣以待的炮陣。

那些火炮手們,亦立即開始固定炮架,調整射角,裝填火藥與炮彈,很快就做了戰鬥準備。

這90門重型龍擊炮,沿着大路一字排開成整齊的一條直線,在春日的豔陽下,銀灰色的炮筒,閃着刺目的寒光,一眼望去,氣勢雄壯威風凜凜。

而且,因爲是當道射擊,每門重型龍擊炮的炮口,都調節至近乎與地面呈水平平行狀擺放,以求得到最大最好的殺傷效果。

此時,下達完全軍衝擊命令的安德洛夫,跟着軍隊越行越近,他從千里鏡中,終於清楚地看到了那原被精心摭隱,卻突然出現的唐軍火炮。

那排成一條筆直直線,威風凜凜氣勢雄壯的龍擊炮,那些炮管粗大黑洞洞的炮口,有如無數根昂然直指的般直指前方,有種說不出的氣勢與威嚴,這名久經戰陣的俄羅斯將軍,臉色登時大變。

看慣到了歐洲戰場上的常見火炮,卻沒想到,在這中亞之地,自已終於親眼見到這龐然大物有如巨獸一般的重型龍擊炮,他心頭的震撼與衝擊,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沒想到,唐軍竟能鑄造出這般宏偉的巨炮,這簡直是一個無法想象的成就。

他能近乎憑直覺能感受到,唐軍的這排巨大火炮,非但模樣這般嚇人,一旦打放起來,其攻擊力與破壞力,更將會何等驚人。

就是在歐洲戰場,這樣宏偉的巨炮列陣當前,亦會將對面的敵軍嚇得屁滾尿流。

饒他是久經戰陣之將,在此刻見到唐軍竟能推出如此之多的巨型火炮突前對陣,臉上頓是冷汗涔涔,臉色也瞬間蒼白。

他可以想見,在這樣的巨型火炮當頭轟擊之下,自已軍隊的士氣與鬥志,將會遭到何等嚴重乃至毀滅性的打擊。

只不過,現在全軍已如脫繮的野馬,盡力前衝,自已就是想讓他們退回,都不可能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九十章 引寇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章 夜遇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三章 女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十四章 考校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
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九十章 引寇第五百一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崩潰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的命運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六百四十九章 關山如鐵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五章 夜遇第十九章 北行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八十三章 模式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章 穿越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三百七十章 兵臨復州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下殲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八百二十四章 御駕親征,力保大西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士之死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張網 八方捕魚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三章 女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十四章 考校第三百六十一章 中華銀行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九百一十五章 勸降失敗,重炮佯攻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九十九章 去處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五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的混亂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六百三十五章 帝王末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三萬精銳盡覆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九百二十八章 月夜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