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

“有趣,有趣!”張獻忠撫掌大笑:“想不到,俺老張尚未動手,你們這些明狗子們,卻是狗咬狗地自殺自滅了起來,倒甚是有趣得緊。”

他這話一出,滿堂文武,皆是大笑起來,衆人皆是一臉欣悅之色,彷彿聽到了極其有趣的消息一般。只有那恭立堂下的湯有慶,卻是一臉羞慚又惶愧無及之狀。

張獻忠見下面湯有慶這般狼狽無言的模樣,心下頓是愈發得意,他故意用一種揶揄的口氣,對湯有慶問道:“湯員外,那俺老張倒是想知道,現在你弘光監國,連立國之根本的江南地區,皆被那賊廝李嘯佔去,那他還有什麼本錢,與俺們談合作結盟呢?”

張獻忠此言一出,朝堂中的羣臣,立即齊刷刷地把目光,齊聚在湯有慶身上。

湯有慶見自已在此時成了衆人的焦點,心下是莫名悽然。他慘然一笑,抹了一把額上的冷汗,方小心地回道:“皇上,我弘光監國雖敗,但那反賊李嘯,尚未壯大到不可動搖的地步。到現在爲止,此人只不過據佔山東、南直隸、浙江以及江西北部。其餘西南華南諸省,皆尚在我弘光監國控制之下,大明尚有相當實力與李嘯這廝相抗衡。之所以願與貴國聯手,實是因爲我朝現在實力,守成尚可,但要收復失地,消滅李嘯,卻是極爲困難。故而,弘光監國方派在下前來貴國,希望能與貴國聯手共進,一道爲消滅剷除李嘯而努力,這般殷殷之情與良苦用心,萬望皇上能多加理解。”

湯有慶此話一說完,大西朝堂上頓是一陣低低的騒動,各名大臣交頭接耳,議論不休。

而聽完湯有慶話語的張獻忠,亦是繃着一張黃臉,捋着細長的鬍鬚,一臉沉思的模樣。

湯有慶以爲張獻忠已被自已說動,遂又趁熱打鐵道:“皇上,你可在擔心,僅有我大明與貴國相交結盟,對付李嘯的力量恐有不足麼?那在下想對皇上說,皇上實是是多慮了。在下此來貴地,勸說皇上與我大明結盟,但與此同時,我弘光監國另有派出多名使者,前往清朝與大順國,亦在勸說他們與大明結盟共抗李嘯。如貴國能與我朝聯手用兵,再加上另外兩國之力,四國合擊,共抗李嘯,則李嘯必定左支右絀,難以抵抗。到時李嘯這廝,必然會在四面重壓之下,灰飛煙滅,死無葬身之地矣。”

聽宋學顯提到這清朝與大順國,張獻忠眼睛瞪得溜圓,他從龍椅上一下子騰地站起,厲聲喝道:“你這廝可是說,要俺大西去與韃清和那李賊的大順國聯手,與你們一道征伐那李嘯麼?”

湯有慶臉上擠出笑容,急道;“在下正是此意。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爲了對付貴國與我朝共同的敵人李嘯,與大清國和大順國四國結盟,共同對敵,豈非最佳之策?依在下愚見,大敵當前,先前些須小隙,但可先放下無妨。在下在想,若貴國能同意與我朝結盟,必定會對另外兩國大爲觸動,這般好事,皇上又何必多慮呢?”

湯有慶這一連串的話語,信息量有點大,讓張獻忠不覺陷入沉思。

說起來,張獻忠原本以爲,李嘯這廝在成爲明朝唐王之後,那大權初定的他,怎麼着也要消停一陣子,更可能會與明朝諸臣,互相扯皮互相牽制,讓明朝在長時間內,都無法形成真正統一的形態。

這樣的局面,當然會對正與明朝交戰的大西朝極爲有利。

可以預料的是,李嘯與弘光政權內鬥,那麼就一定能給大西國極好的發展機會,讓自已得以從容調兵遣將,去繼續全力攻打那川南的曾英部兵馬。

只不過,萬沒想到,李嘯這廝竟反應如此神速,得事又這般果決狠辣。此人此番統兵南下,橫掃江南,直取南京,把個弘光朝廷打得落花流水迅速崩盤,其用兵的厲害程度,竟比當年朱棣從北平統兵南下掃滅建文朝廷,還要強得多呢。

而李嘯行動這般迅速,讓張獻忠想利用明朝內亂長期牟利的想法,註定落空。

當然,最可怕的一點,也是最讓張獻忠心憂的便是,李嘯這廝,根本不爲虛名所累,一心只求實利。

這廝只要有利益所在,根本沒有任何猶豫,該動手就動手,該起兵就起兵,對於那些不服從自已的明朝內部勢力,迅疾出手掃滅,絲毫不給他們喘息發展的時間與空間,這般狠辣決絕,不爲虛名所誤,真乃梟雄本色是也。

那麼,可以預見的是,若任憑此人繼續發展,總有一天,李嘯終將再無人能制,最終掃滅羣雄,獨霸天下。

這絕不是張獻忠所想要的結果。

只不過,若要與弘光政權聯手,那正與自已交戰的明朝曾英部兵馬,豈非只能歇兵罷戰,從而只能再度掉頭向東,去啃唐軍第二鎮兵馬這塊硬骨頭了麼?

想到先前三萬精兵,幾乎盡覆川東,這場戰鬥,把張獻忠給打出了心理陰影。如果,現在要再做這樣的選擇,張獻忠內心有個越不過的疙瘩。

只不過,真的要就此拒絕弘光政權的提議麼?不與另外的三國聯手,依然只憑着自已的一已之力,去對付那唐王李嘯麼?

張獻忠輕輕地搖了搖頭。

因爲,對於大西政權來說,那川南的明朝曾英部兵馬,說實在的,僅僅是膚蘚之疾,而對張獻忠威脅最大的,卻是那已雄踞華東的李嘯。

畢竟,現在的李嘯,擁有面積大到無法想象的海外領地,又據佔了山東與整個江南,其手下更是有足有九鎮兵馬,雄兵數十萬,這般實力,在如今的四國之中,堪爲翹楚,無人能及。

這樣強大的李嘯,自是對自已的威脅最大,也最可能危及大西政權的存亡。

可見,湯有慶的提議,對於現在的自已來說,極有現實意義。因爲,哪怕明朝弘光政權,再沒用再窩囊,被李嘯打擊得再怎麼狼狽,在李嘯這個共同而強大的敵人面前,自已也沒有理由嫌棄他們。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多一個助手,就多一份力量,哪怕這個助手再不堪,自已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張獻忠內心暗歎,他孃的,哪怕這弘光政權真的只有一線生機,甚至形將就木奄奄一息,自已在現在這般危局之下,也只能與他們聯手對敵了,這真是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結局。

相應的,雖然李自成曾在漢中與自已打過一仗,雙方從朋友變成敵人,但相比李嘯這迅猛而強力的發展勢頭,李自成的威脅明顯要小一個數量級。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張獻忠捐棄前嫌,與李自成再度合作抗敵,倒亦是一個完全可以採納的對策。

只不過,若真依着那湯有慶之策,放棄與明朝的對抗,轉而與另外三國結盟,共同對抗李嘯的話,張獻忠有一個最爲現實的問題,卻是繞不過去。

那就是,他捨不得徹底放過那尚在川南的曾英部兵馬,捨不得放棄那不日便可吞併的川南乃至貴州邊境一帶的地盤,對於這些兵馬與地盤,張獻忠已把他們當成快要吃到嘴裡的肥肉,要就此捨棄的話,可真是捨不得呢。

張獻忠眼神陰鬱,他直直地盯着湯有慶,心下在不停地盤算。

最終,他甕聲甕氣地說了一句:“湯員外,若要俺大西與你們弘光監國結盟,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俺有個條件,希望你能答應。”

“是何條件,還請皇上明說。”湯有慶急急回道,目光滿是急切。他見張獻忠鬆了口,似乎談成有望,心情之急切激動,可想而知。

“哼,那就是,明朝需速令那鎮守川南的明將曾英及其部衆,全部向我大西投降,川南之地,亦要歸我大西所有!”張獻忠目光陰狠,字句清晰地說道。

聽到張獻忠竟這般獅子大開口,湯有慶臉色頓時變得慘白一片。

他真沒想到,張獻忠這廝這般無恥,見到自已急切渴求達成協議的心理,竟開出這等條件來挾制要求自已。那現在的自已,卻該如何應對呢?

湯有慶心急不已,臉上的肥肉都在不停顫動,眼睛骨碌碌地眨個停,一時間不知道要如何應答。

而在龍椅上的張獻忠,見湯有慶這一臉急窘不安之狀,心下不覺愈發得意,他冷冷一笑道:“湯有慶,你要清楚,現在是你們明朝有求於我大西,而絕非是我大西反過來求你們。現在你等提出四國結盟,共抗李嘯,確是好事,但是,這個世上,豈有求人辦事,卻沒有半點見面禮的道理?我大西國的利益,必須得到保證,這川南一帶的地盤,必須歸屬我大西國,那曾英部的兵馬,也必須或撤離或投降,此事萬萬沒得商量。怎麼樣,湯員外,俺老張說嘴夠直爽吧?”

湯有慶臉上汗如雨下,臉色十分難堪,他吶吶言道:“皇上,你這要求,在下一介使臣,實在是難以答應。這樣吧,還請皇上再寬限些時日,本使返回福州,回稟弘光監國,再作答覆如何?”

張獻忠聞言大笑,臉上卻閃過一道明顯的猙獰。

他從龍椅上緩步走下來,在離湯有慶數步外站定,陰冷可怖的目光,死死直盯着對面顫慄不已的湯有慶,臉上竟緩緩露出笑容。

“湯員外,可是爲回去後,要如何對弘光監國交差,感覺爲難麼?”張獻忠冷笑地回了一句。

湯有慶又是明顯地哆嗦了一下,他顫慄着擡起頭來,目光中滿是哀憐,卻一句話都不敢說。

“既如此,俺老張倒是有個主意,不知道湯員外可有興趣一聽。”張獻忠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湯有慶聞言一愣,下意識地回了一句:“皇上有何見教,但請明言。”

張獻忠冷冷一笑,嘴角一繃,臉上泛起可怖的貪殘之色:“俺老張的主意麼,便是借湯員外這圓滾滾的大好頭顱一用!”

張獻忠此話一出,滿堂皆驚。在朝的文武羣臣,聽到張獻忠竟說出這般血腥可怕之話語,皆是臉色大變,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而站在他對面的湯有慶,聞得此語,頓是臉色如土,汗出如暴漿,他啊的一聲,撲通一下,跪倒在地。

“皇上,饒命,饒命啊!”湯有慶哭得一臉涕淚縱橫,一臉哀切:“在下不過是受弘光監國之命,出使貴國。有道是,兩國相交,不斬來使,在下人微言輕,皇上取我頭顱實是無益啊。在下如有言語失當之處,萬請皇上原諒!”

湯有慶哭泣着說完,旁邊覆在一位大臣,急急出列,向張獻忠大聲稟道:“皇上不可!”

聽到此語,湯有慶有如撈到一顆救命稻草,他扭頭望去,見到是張獻忠的義子之首,被封爲平東王的張可望,正快步出班稟奏。

“哦,有何不可啊?”張獻忠斜着眼睛,望着這個自已最爲看重的義子,一臉冷笑。

“皇父,湯員外說得對,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況湯員外並無言語失當得罪我國之處,皇父若斬其首級,只恐兩國交情會愈發崩壞,這四國結盟之事,只怕再難談成呢。”張可望皺着眉頭,拱手稟道。

張可望說完,大西王朝的右丞相嚴錫命亦急急出班,對張獻忠大聲道:“平東王言之有理,臣亦附議。”

見到平東王張可望與右丞相嚴錫命出頭反對,其餘的朝臣也紛紛附合。

“右丞相說得對,臣附議!”

“臣附議!”

“附議!”

……

一時間,朝堂之上,一片反對之聲大起。那伏跪於地的湯有慶,心裡頓是泛出一絲希望,他擡起頭,可憐巴巴地仰望着面色狠厲如鐵的張獻忠。

張獻忠冷眼環視羣臣,卻是哈哈一笑,便厲聲喝道:“可望,錫命,你們以爲,俺老張是閒着沒事,要來砍他這胖腦袋玩麼?告訴你們,我老張要殺他,就是爲了儘快與明廷及其他兩國達成結盟協議,並且順利奪取川南之地,纔出此計策!”

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十一章 酒樓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
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被迫決戰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八十六章 是戰是降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七百三十章 私自邀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欲除李嘯 必先誅心第四百四十章 局勢大惡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四百零八章 有如死神的龍擊炮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十一章 酒樓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楯攻城,燃煤燒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七百一十二章 移民北國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一百四十六章 顆粒火藥 震天雷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鍊鐵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三百八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四百零三章 酒醉人亦醉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五百九十三章 殺俘迫降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三十章 傀儡肝付氏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