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拜將

第一百二十一章拜將

馬順回到家中,將自己關在書房之中,心中默默思量。

好一陣子,他猛地一震說道:“不對。脫歡決計不可能做到這個地步。”

馬順對瓦刺很瞭解。

他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卻是因爲瓦刺的人很少。

不僅僅是瓦刺人少,連蒙古的人也不多。

蒙古一國,當中原一郡而已。而錦衣衛有多少,錦衣衛各地人員加上東廠,有好幾萬人之多。

這樣情況之下,安排到瓦刺的暗樁,都是蒙古人。在履歷之上,毫無破綻。

而蒙古的統治結構,從來不像中原這樣嚴密。

就好像是篩子一般。想安插人太容易了。

這樣精準的排查,根本不是蒙古人能做到的。

因爲在情報戰之中,絕非電視劇那種兩人智者的鬥智鬥勇。而是建立在大量的消息統合之上的。

錦衣衛好歹有脫產的幾萬,其中也有不少文書,做的就是分析歸納的事情。但是蒙古人有多少人識字。

即便有人識字,會讓他們去做這個事情?

很多情況,馬順未必瞭解,但是他畢竟做了一輩子錦衣衛了,他卻能做出判斷,雖然朱祁鎮心中一直吐槽錦衣衛與東廠的情報能力,但是全天下能建立起與錦衣衛一般的情報網絡的國家或許有。

但是決計不包括瓦刺。

這就是國力的區別。

如果說在之前行動之中,已經動用的暗樁,被清除。馬順也認了,但與這一條線毫無關係的暗樁,也都失蹤了。

馬順就想不明白了。

他一直懷疑是內部泄密。

畢竟很多東西在外人看來,都能搞到手。但是在錦衣衛內部,卻是很容易知道的事情。當然也包括東廠。

錦衣衛與東廠看似兩家,但是他們其中的關係卻很緊密,東廠很多人都是從錦衣衛調過去的。

馬順心中有了懷疑之後,就已經將錦衣衛給掃了遍,倒是找到幾個大佬的眼線,比如太皇太后的,英國公府的,成國公府的。乃至內閣的。

不過馬順並沒有懷疑這些人。

因爲這些人都是朝廷高層,他們關係的事情從來不是錦衣衛對外放出多少眼線,而是擔心錦衣衛在京師之中有什麼舉動。

而且即便他們知道了,也都知道輕重。

如果這些人都投靠瓦刺了,瓦刺早就打進長城來了。

但是他發現懷疑的人之中,東廠十幾個人的行跡都很詭異,都列人懷疑名單了。他也是猶豫了很久,才向朱祁鎮報告的。

馬順未必不知道這事情,很容易被當做對金英的攻擊,但是他畢竟是從下面一步步爬上來的,當年也是當過夜不收,去草原收集過情報。自然下面的人最恨什麼。

他自己心中也咽不下這一口氣。

只是當馬順想去見皇帝,再說一次。卻聽外面傳來喧譁之聲,卻是聖旨到了。

馬順立即大開中門,跪倒在庭院之中,卻見一個太監打開聖旨,卻是一封褒獎馬順的聖旨,獎勵馬順在誅殺阿岱汗之中的功勞。賜金,並賜了寶刀寶劍,可以說是封妻廕子。但是馬順卻一點也不高興。

馬順明白。

這是皇帝給他的信號。

這一件事情,已經蓋棺論定了。

不管馬順怎麼想,也不能掀開了,除非馬順有鐵證。

但是有些事情,怎麼可能有鐵證。

馬順如何也不甘心,想了又想,終於找來一人,將這一件事情告訴他,並將名單告訴他,說道:“你給我盯着這些人,不要被東廠發現。”

“是。”這個人長相相當普通,但是雙眼卻有神,說道:“指揮使,如果查不到怎麼辦?”

很多時候,有些事情是查不清楚的。

不管是錦衣衛還是刑部,很多冤假錯案都是被逼出來的,馬順知道明白。而且又是東廠,如果真是東廠中的人給錦衣衛使絆子,估計早已清理好手腳了。

是查不出來的。

馬順說道:“查不出來,就盯着。一直盯着。”

“盯多久?”這個人問道。

馬順一字一句的說道:“盯到我不是指揮使。有些事情總要有結果的。”馬順重重一拳砸在名單之上,卻見名單十幾個名字之中,有一個名字分外醒目,就是喜寧。

“是。”這人猛地行禮說道。

馬順下定決心,一定要將真相挖掘出來的時候。

朱祁鎮將馬順所報的事情,早已忘記了。

此刻朱祁鎮在團城接見了孟瑛。

孟瑛一身侯爵服色的禮服,走在長橋之上,前面有太監與大漢將軍引路,兩側有湖面上的清風吹過來,讓孟瑛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在太宗皇帝在的時候,這裡孟瑛也常來,但是自從漢庶人之亂後,孟瑛顛沛流離,先到雲南,再到南京,在宣德十年纔回到了北京。

即便是回來之後,孟瑛也是深居簡出,平日不上朝,除非有遇見節日,孟瑛纔有幾乎進宮,之前進入如同家常便飯的大內,而今卻與他如天塹一般。

而今又能進來,如果不讓孟瑛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忽然前面有一個侍衛走了過來。這個侍衛不是別人,正是孟元。他此刻乃是乾清宮侍衛。只是在宮中沒有叔父與侄子,只有侍衛與侯爺。

孟元向孟瑛行禮,說道:“下官拜見侯爺,陛下見天色有變,問侯爺到了沒有。”

孟瑛這才一看天色,卻見天邊一道黑線,正在翻涌,似乎很快就要席捲而來,立即說道:“好,快走吧。”

不多時候,孟瑛就到了承光殿。

團城這邊,本就是元代宮宇的一部分,不過到了明代重修,團城是一座半島,與岸邊有長橋相連。島邊上也做成了城牆的樣子。

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座城池一般。

故而被稱爲團城。

朱祁鎮來這裡接見孟瑛,就有幾分演武的意思。

孟瑛來到承光殿的時候,天雖然還沒有下雨,但是光線卻有一些昏暗,大殿之中已經點燃一大排蠟燭。

孟瑛進來行禮道:“臣保定侯孟瑛拜見陛下。”

朱祁鎮連忙說道:“保定侯請起。”

兩人寒暄兩句,朱祁鎮說道:“明日保定侯已經準備南下,有些話,朕想私下給保定侯說。”

保定侯孟瑛立即說道:“陛下恭聽聖喻。”

朱祁鎮說道:“保定侯此去,能不能勝,朕從來不懷疑,麓川,。區區跳樑小醜一般。只是而今有些變化,瓦刺太師脫歡死了。”

保定侯孟瑛一聽,立即感到其中敏感性,說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祁鎮說道:“之前保定侯說一年平定,朕也是這樣想到,不過而今情況有了變化,朕之所以想雲南局勢迅速平定,卻是擔心瓦刺在北邊用武。”

“而今脫歡一死,數年之內,北邊壓力大減,朕對麓川局勢的看法就不一樣了。之前要求快,而今卻要求穩。”

“保定侯是國朝柱石之臣,有些事情保定侯也明白,瓦刺在草原坐大,將來與我朝必有一戰,朕決計不想,再與瓦刺開戰的時候,雲南再出什麼亂子。”

“所以保定侯此去,要將西南理下去,朕也不求百年不起亂事,但是一二十年之內,朕不希望雲南再出什麼事情。”

“他日朕還要依仗保定侯爲帥,北伐瓦刺。保定侯務必寬猛並濟。亂臣賊子,自然要嚴懲不貸,但是對心向朝廷的土司,也要多加安撫纔是。”

孟瑛立即說道:“臣明白,此去定然效仿諸葛武侯,深入不毛,攻心爲上,安堵西南,永不再叛。”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只要能做到這一點,不要三年五年,就是十年又何妨?”

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五章 新內閣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
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五章 新內閣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九十六章 別江南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四十六章 千金贈君子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五十八章 長腿的滹沱河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輔的奏對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三十四章 倉稟足而識禮儀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車爲城第六十四章 鳳凰衛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第二章 雲南局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襄王之心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兒賭勝馬蹄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