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

第九十九章潯州城下

孟瑛說道:“陛下,而今的雲南其實並不需要一個能戰之將,需要的卻是一個能讓下上信服的將領,沐家在雲南的影響力,足以做到這一點。”

朱祁鎮沉吟片刻,也明白這一點了。

而今雲南總兵的作用,其實就是鎮壓土司。

而云南土司,乃至於南邊的緬甸等外藩,都是很安分的。

在內,經過王驥,曹鼐兩任鎮守雲南的大臣,都梳理的差不多了。有什麼隱患,在兩任大臣的管理下,也得到了緩解。

在外,有大明襄王在。

緬甸有所企圖,首先要對付襄王。

襄王幾十年奮鬥,也算是站穩腳跟了。

除非大明向南下,否則戰事很難燒到雲南內域的。

只需一個能令上下信服,心安的人。只能支持襄王,有安撫雲南土司,就足夠了。

所以,沐斌只要不標新立異,做到太過,他姓沐,做到這一點很容易的。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着內閣就如此安排吧。”

朱祁鎮感受到了廣西局面可以帶來的不穩。

但是他還是低估了這個種不穩。

就在他做出決斷的時候,柳溥調離廣西的影響力也擴散開來了。

柳溥在廣西鎮守這麼多年,雖然與地方勢力牽連很深,但並非柳溥沒有能力。他還是有些威名的。

所以在柳溥一離開。

大藤峽中侯大苟立即放肆起來。他大舉東進,圍攻潯州城。

駐守潯州城的,乃是潯州知府葉盛。

葉盛乃是正統十年進士。

在葉盛這一批進士的時候,朱祁鎮的權威已經很高了,所以在正統十年以後的進士培養,有想打一部分人都是按照朱祁鎮的意思,要在中樞與地方反覆歷練。

葉盛就是其中之一。

他先是在六部觀政,然後在河北擔任一任縣令,第二任進入兵部任職,隨即再遠放廣西潯州。

算起來葉盛潯州這一任知府一滿,都就可以調入京師。

再擔任一任京官。

當然了,不是所有的進士都是這樣安排的,必須在科舉之中科名在前,甚至也不是每一個都會按照這個流程走下去的。必須每一任的考評都好。

否則,說不定什麼時候,地方官就一直是地方官了。

葉盛就是那種各種考評都很好的人。

即便在潯州也是如此。

他擔任潯州知府以來,走遍了潯州大大小小的府縣,編練民壯,並且招徠大藤峽之中的瑤民,下上屯耕。

並在這些瑤族百姓之中,招募民壯,用來抗衡大藤峽中侯大苟所部。

可能在山中的侯大苟看來,這些人都是叛徒。將瑤民與漢民之間的仇殺,變成了瑤民自己的內部廝殺。

故而對葉盛也恨之入骨。但是同樣拿葉盛無可奈何。

但是葉盛所能做的,也不過是守護潯州一地的安穩而已。更多的也就做不了了。而且葉盛所仰仗的就是他編練的民壯。而不是大明經制之軍。

大明在廣西沒有士兵嗎?

當然不是了。

大明在廣西有十一個衛所,二十一個千戶所,在額人馬有十二萬之多。但是現實情況是,額定數量有十二萬之多的廣西衛所,滿打滿算有三萬人馬。

甚至可以說,還不如廣西土司所有兵馬加起來多的。

十二萬人馬,面對四面出擊的大藤峽瑤民,要四面防守,處處設卡,也是未必夠的,更不要說只有區區三萬人馬。

這就是爲什麼柳溥不想出擊,想要招撫,並調動大量土司,令桂西土司的力量向東擴展的原因所在。

柳溥在的時候,這三萬士卒還能發揮出一些作用。但是在柳溥離職之後,廣西各衛所將領,難免有一些人心浮動。

這就讓侯大苟鑽了空子,大軍直入潯州城下。

居然大舉開始圍攻了。

侯大苟之前的舉動,都是零敲碎打。多次派出多批量的人馬,多則五百,少則三百,這些都是精壯之士。

打破一些小屯子,村落是毫無問題的。

一些小的百戶所,如果防禦鬆懈的話,也不是他們的對手。甚至還敢試一試縣城。

侯大苟攻破的縣城,很多都不是強攻下來的。

都是派人裡應外合,或者乾脆突然搶下城門才得手的。死在侯大苟手中的千戶,縣令已經有好幾個了。

但是侯大苟強攻城池,這還是第一次。

葉盛坐在一太師椅上,身上穿着單衣,嶺南的氣候,即便是冬天,也不會覺得冷。他看似對眼前的局面絲毫不在乎。

手中卷着一本書,正在細細的品讀。

葉盛是一個出名的愛書之人,他不管在什麼地方爲官,都必定遍尋當地的書籍,使人抄錄收藏。每日一旦有時間,就閱讀不輟。

當然了,如果細細看葉盛讀得書,就知道葉盛的心中未必是一點擔憂都沒有。

他讀的書,正是宋代的陳規的《守城錄》。

他之所以如此作態,示百姓以安,也是有原因的。

因爲他麾下守城的都是民壯,乾脆就是城中的百姓。讓他們有信心,這城才能守得下去,葉盛的官聲不錯。百姓見葉大人,居然一點不擔心,他們也就安心了。

當然了,葉盛敢如此託大,也是看出來了,侯大苟看上去搞的風風火火的,但實際上,不過是烏合之衆。

別的方面不說,他們是決計攻不下潯州城的。

倒不是潯州城的城池多高,而是守城一方,自然是沒有什麼經驗,但是攻城一方,就有經驗了沒有。

比起大明邊境的攻城戰,這裡雙方根本就是菜鳥互啄。

作爲攻城一方,攻城器械,近乎沒有。最多有幾架長梯,記住是長梯,與尋常百姓所用的長梯沒有什麼區別。

而潯州城上,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火器的,大大小小的火炮,不少都是洪武年間的。與而今少府打造出來的火器,差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打散彈,卻沒有什麼問題。

所以葉盛才能如此安定,只要不出什麼大紕漏,沉着應對。侯大苟所部,是得不了什麼好處的。

“大人,您看烽火。”一個百戶跑過來,指給葉盛看。

葉盛頓時起身,遠遠的一看,果然發現一道煙柱從北方而來。

葉盛立即大笑道:“是援軍來了,傳下去,讓下面的人都知道。”

隨即舉城歡慶,但是葉盛卻叫人吩咐下去,道:“沒有我的命令,誰來了,也不許開城門。”

葉盛心中卻擔心有詐。

畢竟他很清楚,真正一場廝殺,他手中的民壯,可打不過外面的賊寇。

不過片刻外面就開始亂了起來,侯大苟所部開始退兵了。

退兵最能反應出一支軍隊的素質,侯大苟所部自然稱不上精兵,故而退去的時候混亂之極,忽然一支騎兵不過兩三百人,猛地殺了過來,居然如入無人之地,硬生生的殺到了潯州城下。

卻見爲首的乃是一員老將,白髮飄飄,手持長槍,在城下叫門。身後有一面大旗,上面寫着:“田”字。

葉盛自然知道,這是田真。

也算是廣西境內最高階的武將了。

只是廣西方面大將,卻只能帶着兩三百騎衝陣,固然顯得勇猛無雙,但是內裡卻透漏出廣西衛所到底爛到了什麼地步。

葉盛立即令人將酒肉銀兩從城頭下吊了下去,令田真在城下休息。但是絕口不提開城門的事情。

在葉盛確定危險解除之前,他是萬萬不肯開城門的。

田真也沒有辦法。

過了大概一個時辰左右,明軍大隊人馬,大概有數千人從北邊而來,卻是韓雍到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章 大武學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七十章 諸子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
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第一百六十一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一十章 阮熾的諒山撤退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六十三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戰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七十五章 于謙奏對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七章 聖誕安排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戰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二章 大武學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七十章 諸子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