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六十四章屋漏偏逢連夜雨

楊信此刻想來,葉留宗手段,不能說完全沒有破綻,不過是他沒有想到,他根本沒有想到,區區一個賊子,居然能用出這樣的手段。

楊信立即召集建寧城中的士卒出城收拾殘局,一直收拾到了天亮。詢問俘虜,才知道這些俘虜都是當地百姓,被葉留宗所裹挾。

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後營有沒有人,也不知道。

楊信見問他們問不出話來,立即派出探馬,四處探查葉留宗所部的行蹤。好在大隊人馬的行蹤很難隱瞞的。

不過一日功夫,楊信就知道葉留宗的去向了。

葉留宗向東北方向而去了,這方向有兩個縣城,一個是政和,松溪。

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翻過一道山就到了浙江省地界了。

之前說過,浙江省不是嚴守邊界。問題是浙江省所守的邊界,乃是仙霞古道這一片的邊界,而此刻葉顯宗所去的地方,乃是仙霞關往東南數百里的地方。

浙江方面也不可能將浙江與福建之間每一個路口封死了。

楊信立即整頓人馬,準備追擊葉顯宗,楊恭立即勸住了,說道:“楊統領,而今你首先能戰之輩還有多少?”

楊信聽了,微微一頓,他不得不承認,他帶出來兩千五百人,而今卻只有不足兩千人了,損失最多的就是福建衛所兵了。

他這兩千步騎去追葉顯宗萬餘大軍,是有一點太危險了。

楊信說道:“我只需帶本部馬隊去,只要不與葉留宗交戰,咬住他的尾巴,最少讓朝廷知道,葉賊在什麼地方。”

楊恭說道:“我知道將軍忠君報國,但是福建畢竟是山多平地少,將軍對這裡又是人生地不熟,有一個萬一,讓我們如果向朝廷交代?”

楊信聽了,也覺得有道理。

說實話,建寧城附近乃是兩條溪水交叉之地,這一帶平地還算是多一點,才能讓騎兵奔馳。

如果在山中,這一點騎兵優勢損失殆盡,打起來回怎麼樣,還真不好說了。

楊恭見楊信似乎有些心動,他靠近一點,低聲說道:“楊兄弟,不要怪哥哥沒有提醒你,聖上乃是讓你在焦巡撫麾下聽用的,而焦巡撫僅僅是福建巡撫,可是管不到浙江的事情。”

“你這樣急忙忙衝上去,功勞什麼的未必,卻一定會得罪人的。”

楊信也是明白,他作爲福建的兵馬,不打招呼跑到浙江境內,浙江方面的人,能高興纔算怪了。

“難道什麼也不做,任有葉賊流竄?”楊信到底是年輕,這官場的道道,瞭解跪了解,但是還不能適應。

楊恭說道:“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自然是要上奏朝廷,言建寧大捷,你就等着升官吧。”

楊信又是喪氣,又是頹廢,說道:“就依楊大人的意思吧,不過,不要稱大捷了,我楊信丟不起這個人。”

在他看來,他分明是被葉留宗給耍了,還有什麼臉面稱呼大捷。

只是很多事情並不以楊信心思爲左右。福建地方這一段時間出了這麼多的事情,怎麼不將這一件戰事吹上天,好洗洗福建的罪名。

於是乎,就在建寧大捷的奏疏擺在朱祁鎮龍案上的時候,朱祁鎮也將另外一封奏摺放在這一封奏摺邊上。

卻是浙江方面奏報,葉留宗進入浙江,攻克慶元龍泉,向處州府而去。浙江地方一邊向朝廷求援。一面彈劾福建地方,縱寇之罪。

朱祁鎮看了這兩封奏疏,豈能不知道下面內情如何?

如果不是楊信的密奏通過錦衣衛傳過來了。朱祁鎮對楊信都有一點失望了。

只是面對福建方面的請功奏摺,朱祁鎮想來想去,還是批了,讓內閣論功行賞。

雖然朱祁鎮知道這建寧大捷之中水分很多,但是朝廷是需要一場勝利來振奮人心的。特別是福建方面。

在葉留宗起事之後,福建官員人心惶惶的。唯恐上面責罰。也藉此向福建方面表明,朝廷沒有心思在福建掀起大案。

只要能剿滅葉留宗,其他的事情就可以放一放了。

至於怎麼賞賜,賞賜誰,內閣自然會安排好的,不用朱祁鎮操心。

對於浙江方面,朱祁鎮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直接批道:“前令有司禁守省界,而今安在?天下無非一家,何來縱寇?”訓斥幾句之後,安撫道:“葉賊氣勢已衰,有司能剿滅葉賊者,重重有賞。”

朱祁鎮看完這兩個奏摺,然後纔看其他的奏摺,卻是廣西戰事又起。苗人在山中,簡直神出鬼沒,柳溥即便入山也很難找到蹤跡。

而且苗人與柳溥仇深如海,決計不能向朝廷投誠的。

不過,幾百人千餘人又多在山中,比一個夥山賊也強不了多少。

朱祁鎮也就不在意了。令柳溥捉拿便是了。

在葉留宗在建寧城下的時候,楊溥也將朝廷各地的巡撫都換了,唯獨浙江,江西沒有換,就怕影響圍剿葉留宗。而到任的巡撫,也開始審查各地官員,很快廣東按察使落馬了。

朱祁鎮細細一數,從王振開始,山西曹習,福建郭懷,而今又加上一個廣東按察使,還有一個戶部侍郎。

到了這一步,要適可而止了。

如果翻譯成現在的話,那就是這一輪打老虎的成果是,國家級一枚,省部級五枚。

如果不是葉留宗霍亂兩省,再加上春暖花開之餘,瓦刺似乎也有幾分蠢蠢欲動,讓朱祁鎮很明白的感受到,今年是多事之秋。

很多事情都要到此爲止。

專心面對眼前的事務爲上。

只是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他翻出下面一封奏疏,更確定了這一點。

這一封奏疏,乃是寧波海關上奏的。

他本來以爲,這寧波海關還能說點別的。不就是海關的事情。但是寧波海關所說的不是,乃是寧波大疫。

而且這已經不是單單是寧波的問題了。

因爲在寧波開港之後,寧波成爲浙江海貿的中心,大量物資都從寧波出海,寧波的繁華在幾年之內,迅速攀升,一時間有趕超杭州的趨勢。

這樣一來,寧波來往的人數,也迅速增多。

朱祁鎮可以肯定,此刻報上來寧波大疫。那麼大疫決計不僅僅是寧波。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忽然泛起了剛剛浙江方面彈上報的奏摺,冷笑一聲,“啪”的一聲砸在地面之上。

爲什麼是海關報上來的。浙江三司在做什麼?

這一點就足以讓朱祁鎮惱怒非常。他心中暗道:“看來,浙江非派一個巡撫不成了。”

朱祁鎮正想着如何處置浙江方面的時候,忽然一個念頭閃過,他問自己:“方瑾到了什麼地方了?”

他從一邊的奏摺之中開始翻走,一會功夫就將方瑾奏疏翻了出來,看方瑾的路線圖,方瑾乃是通過大運河南下,算算時間時候已經到了杭州。

朱祁鎮一想到杭州,又想到寧波大疫。但是整個癱坐在坐塌之上,一點形象都沒有了。

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屋漏偏逢連夜雨。”

大疫本來就很難受了,而今大疫很可能傳到軍中,且不說軍隊感染死亡人數怎麼樣?這都是後事了。

這個時候,葉留宗就快要打到處州城下了,而原本在數日之內趕到的援軍,已經到不了了。

再從別的地方抽調援軍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而今多浪費一個月,將來剿滅葉留宗就多花數個月功夫。給葉留宗的時間越長,他禍害的地方就越多,收拾殘局的花費也就越多。

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十四章 遺詔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十章 大雪紛紛
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二十五章 侯大苟第五十二章 礦亂第一百五十三章 郕王入武學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寧化黃氏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十五章 徐有貞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九十五章 大雲南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九十七章 開海九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十七章 王恕的猶豫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十四章 遺詔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二章 外戚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四十九章 科學之種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三十章 御前帶械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三十七章 何以養民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一百八十五章 成國公決斷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四十一章 瓦刺貢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六十六章 突擊兀良哈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十章 大雪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