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

第一百零四章鐵甲鏗鏘

隆隆的鼓聲忽然想起來了。

不知道多少面大鼓一起敲響,城頭城中在,無數士卒吶喊。卻見李大川帶着五百將士,身披重甲,手持長刀,大步向前。

李大川衝在最前面。

他的一身行頭都是朱祁鎮所賜。

這也是御前侍衛福利之一,朱祁鎮對身邊的御前侍衛從不吝嗇。每一個人都量身打造一身盔甲。與朱祁鎮的盔甲質量相差不大,只是上面沒有貼金箔而已。

從御前侍衛調出的時候,可以帶上。

可以說大明最好的盔甲技術,都先在御前侍衛盔甲上試驗。

出於對身上盔甲的信任,李大川根本不防禦,任別人砍自己。從來是與別人一刀換一刀

但是問題是,這些女真將士很少有鐵甲的,畢竟大明對關外的鐵料一直是限制的,女真部落之中都是片甲比較多。甚至還有更多人是沒有甲冑。

所以,別人砍李大川一刀,火光飛濺,李大川砍別人一刀,那是一刀梟首。

而且李大川武藝好,也反應在砍別人的時候快上一線,讓對方的刀還沒有落在盔甲之上,就先斬殺別人了。

所以,冷兵器戰場之上,兵堅甲利,是實實在在的至理名言。

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抵擋李大川,但是見李大川刀槍不入,殺人如麻,一一個喪了膽氣,根本不敢回身與李大川一戰。

一個個轉身就跑。

李大川大步向前,追上誰,就是一刀。

一時間城頭之上,歡聲雷動,海西城頭大喊道:“李將軍。”

大明一里是三百步。

李大川帶得人雖然不多,但是衝破三百步的距離卻如砍菜切瓜一般。

而距離城牆外三百步的地方有什麼?回回砲。

李大川衝進回回砲之中,將回回砲一個個點燃。

不過這回回砲也不是太容易點燃的。

凡是攻城器械,都是做過放火處理的,這種防火處理雖然很是簡陋,但是還是很有效果的,就是將溼泥鋪滿攻城器械表面。

讓攻城器械不容易點燃。

所以在李大川剛剛費勁將好幾架回回炮給點燃的時候,瓦刺鐵騎也衝了過來了。

“殺。”大隊騎兵身穿着突厥風格的鐵甲,衝了上來。

也先有些生氣了。

雖然也先並沒有指望,海西城能攻一次就能攻下來,這也是不現實的,但事情發展,也太打他臉了。

區區數百人,敢硬生生從城牆之上墜下來,燒了回回砲。

真以爲南朝有勇士,瓦刺就沒有勇士了。

這次放出了瓦刺本部人馬。

瓦刺本部人馬與女真人戰鬥力,果然不可同日而語。

因爲戰場之上,各種攻城器械橫行,還有屍體壕溝,不容易讓鐵騎縱橫,故而這些瓦刺鐵騎,毫不猶豫的下馬步戰。

“噹噹。”鳴金之聲陡然響起。

李大川自然二話不說,就下令撤退。

但是瓦刺鐵騎已經咬上來了。

李大川這瓦刺鐵騎都帶着面甲,只留兩道縫隙,整個人就好像是鐵人一般。就知道不好。

李大川面對這樣的鐵罐頭,手中的長刀也不好用了。

非要順着鎧甲縫隙斬進去,纔能有效殺傷,否則就是如同剛剛女真士卒砍他一樣,一溜火光而已。

李大川感到手中傢伙不趁手的時候,也發現了,瓦刺鐵騎其實早有準備的。

他們的武器很少有長刀長槍這樣的東西,多爲鈍器,鐵杖,狼牙棒,鐵錘,連枷,等等,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他們統統是用砸的,鈍器傷人是無視甲冑的。甲冑上只需一個淺淺的坑,但是對甲冑中的人卻是不可承受的內傷。

也就是說,這是一支專門用來對於甲騎的軍隊。

他們作戰目標從來不是輕騎兵,是重騎兵或者是重步兵。

李大川以敏銳的身手,奪了兩柄鐵錘。

只是這鐵錘打造工藝粗糙之極,讓李大川懷念起在御前侍衛的時候,玩大漢將軍的金瓜。

所謂的金瓜,其實也就是一種武器,應該叫金瓜錘,現在多做禮儀用途,但是並非不能作戰的。

就好像陌刀這東西,很長一段時間也是禮儀用途,並非不能用來殺人的,只是區別在於誰能用,什麼環境用而已。

李大川手持兩柄鐵錘,每砸一個人,都在瓦刺鐵騎的胸前砸出一個淺淺的痕跡,這個瓦刺鐵騎也就倒地不起,口吐鮮血,不住抽搐。

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但是內臟已經破裂了。

不要說當時了,就是放在現在,也是很難救活的

只是同樣的情況之下,李大川的部下們也在承受着。從城頭追殺到回回炮這裡,李大川部下陣亡的聊聊無幾。

但是在撤退的時候,雙方戰損比,卻幾乎是一比一了。

這還是李大川在後面斷後,一直把持戰鬥節奏的情況下。

就在李大川撤到羊馬牆的時候,羊馬牆後面忽然站起來一批明軍。他們手持火銃,輪番疊射。

總體來說,與西洋所以三段擊差不多。

只是細節上有所不同而已。

這一陣火銃近距離將瓦刺鐵騎給打懵了,打翻四五十人,下面的自然爲之一頓。

在火銃兵的接應之下,李大川這纔回到了城牆之下。

一上城牆,李大川覺得安全了,就摘下了盔甲,卻見他滿頭大汗,渾身都溼透了,就好像是從溫水之中撈出來一般。渾身酥麻之極,一動也不想動。

李大川的體力透支了。

這一場追擊,戰鬥時間並不長,李大川率部追出三百步,然後再撤退回來。

但是這不長的活動距離,加上身上幾十斤的鐵甲,就已經是一個負擔了,更不要說其中還要多次戰鬥。

這就是鐵甲,乃至鐵騎的問題。

戰鬥持續時間太短了一點。

焦禮給李大川一罈子酒,李大川二話不說,一飲而盡。趁着這個時候,焦禮清點了一下人數。

下城的有五百甲士,但是上來的卻只有三百多人,足足有一百多人都死在城下。

焦禮暗暗心驚之餘,也知道這樣的戰事,海西城中不能再打了。

要知道這種重甲士,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整個海西三萬士卒加上石亨帶回來的女真戰士,能做到身披重甲衝殺自然的,不超過三千個。

一下子折算一百多人,人數雖然少,卻也不是海西能夠承受的。

如果不是爲了在圍城之中保持士氣,第一戰一定要打一個開門紅,來振奮人心。焦禮也不敢下這樣的本錢。

卻不知道焦禮在心疼。也先也在心疼。

海西鎮中三萬人未必有三千甲士。但是對也先來說,整個蒙古也先能調動的人馬算起來,四五十萬騎之多。

但是也先根本人馬,卻是瓦刺三萬騎。

因爲這三萬騎兵都是重騎,是甲士,是整個蒙古僅存的重騎兵。是瓦刺部核心的核心,一直以來一直有一萬騎鎮守漠北,一萬騎跟隨也先征戰,一萬騎分駐各地。

是也先想心腹,瓦刺的核心。

外圍人馬,也先死多少,都不會在乎,畢竟早草原之上,有口糧食,就不怕沒有人當兵。但是這些核心人馬,卻是死一個少一個。

今日一下子折損了兩百人。

就好像是在也先心頭紮了一根刺。因爲瓦刺鐵騎用來打其他草原部落的時候,從來是無望而不利,甚至很少有傷亡。

但是在海西城下一場小小的交鋒,就折損這麼多。如果他日南下,又會打成什麼樣子?

讓他充分認識到了一件事情。

這個世界上分兩種國家,一個是大明一個是其他。

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八十章 寇深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三章 災年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五章 新內閣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六章 新天子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九章 蹇公
第一百四十一章 錦衣衛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五十八章 楊榮離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十章 魯蘇之爭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八十章 寇深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三章 災年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一十九章 衛所腐朽的背後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第五章 新內閣第六章 此禍已種蕭牆間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六章 新天子第七十八章 雪山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產體系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三十章 死諫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七十二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五十六章 襄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十三章 廣東水師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二十八章 李時勉的倔強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五十六章 朱祁鎮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一百零九章 待詔陸祥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爭第九章 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