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

第二百零八章也先的嘗試

武興說道:“出關之前,大軍帶了數萬石糧食,火藥更是不計其數,這裡距離陽和口,不過數十里,即便瓦刺糾纏不放,一天向南走一里,我們也能堅持到入關,到了關內,瓦刺還敢如此囂張嗎?”

“而且我如果是也先,進攻不進攻,還在兩可。”

武興一邊說一邊指着西邊說道:“太陽偏西了。”

打仗是一個很費時間的事情,雖然有些戰事短促之極,但是大部分戰事打上一天,甚至打上幾天,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也先很可能收兵,等明日再戰。

當然,這僅僅是武興的想法,也先的想法卻並不一樣。

也先此刻已經在大軍的簇擁下來到了軍前。

他帶着親兵圍繞着明軍的陣勢,繞了一圈,看得有些牙疼。

這讓他想起了當初打曹義的時候,曹義就是簡陋之極的營地,擋住了也先的連續進攻。而今武興幾乎變魔術一般,在平地起了一座城池。

這樣的陣勢,即便是在漠北,也先也會選擇圍而不攻,打擊後勤。千里糧道,總有薄弱的地方。

但是在這裡,距離邊關只有幾十裡,幾十裡的糧道,怎麼也截斷不斷。

面對這個硬骨頭,也先想了想。他覺得有必要試着攻一下,畢竟隨着也先將明軍騎兵主力給打殘了,他今後要面對很多攻城戰。

如果見城池,或者堅固的營盤都不打,怎麼搶劫南邊,或者說南下大都,興復大元?

也先說道:“阿刺知院,伯顏帖木兒。”

“臣在。”兩人出列說道。

也先說道:“你們兩個在這一戰中,都有錯處,而今是你們將將功補過的時候了,你們各帶一部人馬,拔了這營地,各部落任你們挑選,還有明軍的俘虜也留給你們了。”

阿刺知院與伯顏帖木兒本來還面有難色,但是聽也先最後如此說,頓時明瞭了。

也先名義上讓他們去進攻,其實是讓其他部落去攻,他們要做的僅僅是督戰而已。

也先從來沒有將非瓦刺部落的人當做自己人。

該用炮灰的時候,從來不手軟。

畢竟大部分蒙古部落,向上數幾代,都與黃金家族有關,不是黃金家族旁支,就是當初鐵木真的重臣之後,他們與黃金家族天然聯繫,讓這些人都是脫脫不花的潛在的支持者。

所以,也先打擊起來從不手軟。

兩人領命之後,立即召集了不少部落。又將明軍俘虜給壓了過來。

而今營地之中,大概有三萬多騎兵,其餘十一多萬騎兵,不可能是全部戰死的,他們的處境大抵有三個可能,第一是戰死,這樣的人數並不少,從集寧海子,到貓兒莊,從貓兒莊到晾馬臺,從晾馬臺到這裡,處處都有明軍的屍體,還有一部分,就是窺視逃亡了。還有一部分自然是被俘虜了。

這三部的人數,大抵是一個永遠弄不清楚的數據。

甚至瓦刺也弄不清楚,他們對俘虜看關很鬆懈,對很多部落來說,這些奴隸都是財產,是不會給瓦刺的。

瓦刺也不能強硬的要。

畢竟蒙古各部是沒有軍餉的,也先沒有養兵的壓力,但是卻要准許各部劫掠的,對各部的戰利品是要尊重的。

否則誰跟也先出生入死啊。

再有相當一部分,都在後面,沒有帶在軍中,而今收攏過來的俘虜,不過萬餘左右,阿刺知院,很乾脆,一人給一把刀,一人給一塊乾糧,大軍在攻,讓他們攻營,進者生,退者死了。

這些俘虜見了這陣勢,立即明白今日是他們的死期。

畢竟,這些人都是明軍精銳,太知道明軍戰術了,不要說,他們而今一身單衣,沒有馬匹,只有一柄單刀。

而這單刀一看就是粗製濫造,上面也是鏽跡斑斑的,甚至讓人懷疑,用這刀去抹人脖子,能不能割開。

這樣的裝備,如何能衝開朝廷的步陣。

即便讓他們裝備當初最好的裝備,硬衝如此方陣,估計也沒有幾分生路,更不要說現在了。

當時就有幾十個俘虜吃完乾糧之後,抄起刀子,向瓦刺軍殺過去,大罵道:“我曹尼瑪。”

只是瓦刺早就戒備着,見人轉頭,一時間不知道多少支長箭射了過去,連這幾十個人,與他們身邊的人,都一併射死了。

隨即瓦刺有人大喊道:“還不上前,這就是下場。”

咯咯吱吱的聲音傳開,所有都知道,這聲音不是別的,都是瓦刺士卒將弓弦拉緊了,只要有人留在原地,立即就無數箭矢覆蓋過去。

人軟一次,就容易軟無數次。

這些人在投降的時候,軟了一次,再讓他們硬氣,也硬氣不起來了。他們只要拎着刀子,在瓦刺騎兵的督促之下,嚮明軍方陣而來。

他們在靠近步陣之後,一陣陣轟鳴之聲傳來,大部分死在火銃火炮之下了。

因爲他們與蒙古騎兵距離太近,蒙古騎兵就在火器射程之外嚴陣以待,如果想放他們進來,立即會引起瓦刺騎兵衝擊。

很可能就要丟掉這一條防線,到時候死的人更多。

所以,兩軍之前,不能意氣用事。

幾乎在轟鳴之聲響起的時候,跟在俘虜後面的蒙古騎兵衝了過來,這個時候,正是火銃兵從縫隙之中退了進來。

無他,這個時代的火銃填裝速度很是喜人,明軍對火銃的使用,一直是陣前列陣,打一銃,就退回陣中。

隨即蒙古騎兵與明軍步陣開始對射。

雙方弓矢來往,蒙古人不是對手。

其實明軍的弓箭手已經有多被火銃手替代了,但是對很多將領來說,弓箭的作用,依舊不是火銃能夠完全代替的。

而且蒙古人騎射固然厲害,但是比起步射,漢人軍隊沒有怕過誰來。雖然明軍的弓箭水平受到火器大量運用的影響,似乎並沒有那麼出彩,但在這個時候,也不會跌落平均水平。

所有,蒙古騎兵與明軍步陣對射,立即將這些人打的人仰馬翻。

隨即後面傳來明顯督促的號角之聲,卻是伯顏帖木兒受不了了,下令促戰,他明顯看出來,這些蒙古部落在放水。

不放水行嗎?

明軍陣勢幾乎是銅牆鐵壁一般,衝上去能不能打破還在兩可之間,衝陣的人定然沒有性命了。

這種沒有好處,又要送命的事情,誰願意做啊。

只是在後面嚴厲的督戰之下,他們只能將一根根繩索套出,似乎想要藉助馬力將偏箱車給拉翻。

他們的辦法未必不可行。畢竟所謂偏箱車,就是幾十年農村常見的太平車,土話叫平車。上面裝了一個高擋板而已,他本身並沒有多重,想想就知道,木頭做的能有多重,不過,武興給他們加了負重,上面堆積了滿了糧食,甚至就地取材的土石。

蒙古人的套索一時間也拉不動。

蒙古人或許忘記了,火器填裝速度雖然慢,但是還是能填裝好的。

“轟”的一聲,無數鉛子迸射出去,火銃與各種小炮,一起轟鳴。

無數蒙古騎兵都被打下馬來,連人帶馬都打死了,如此一來各蒙古部落就好像是驚散的鳥兒,頓時慌忙逃竄。

連瓦刺督戰隊都當不住他們。

伯顏帖木兒大怒,召集本部人馬,將這個部落全部拿下,準備執行軍法。而張宗周見了這個情況,立即知道不能這樣下去了,張宗周馬上去見也先,說道:“王爺,有一件事情,關係到王爺大事,請王爺屏退左右。”

“哦?”也先說道:“何事?”

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十六章 海漕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
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三十三章 有變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六章 古道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十章 出京第一百二十九章 寧化巡檢韓鐵城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悔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十六章 海漕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第八十八章 衛所改革試點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十章 蹇公去矣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大旱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蟲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三十章 朱祁鎮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