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
京營與邊軍是作爲大明的兩大主力。
京營這邊因爲成國公集團的倒下,朱祁鎮有能力擺平了。
但是邊軍卻不好弄了。
首先邊軍還是有一定戰鬥力,雖然很多邊軍的衛所,也是一片稀爛,甚至鎮守的總兵官也想上奏招募百姓爲兵。
也就是募兵。
在歷史上,明軍前期是衛所制度,而後期是募兵制度,甚至募兵也是邊鎮先開始的。
而且邊軍並非是像京營一般,找出一個整體的目標,因爲地理原因,九邊邊軍內部也是存在相互鄙視的態度。
朱祁鎮不可能一網打進。
所以朱祁鎮必須要用京軍打出一場毋庸置疑的勝利,讓邊軍恢復對京營武力的畏懼之後,朱祁鎮纔敢走下一步。
否則一旦鬧出什麼叛逃瓦刺,什麼兵變等等事端,可就不好辦了。
有明一代兵變從來不見少的。
但是打誰?
這一場勝利從什麼地方找?
這一件事情一直在困擾着朱祁鎮。
在今天秋季大災之後,朱祁鎮一直都想。
就在朱祁鎮思考的時候,卻聽腳步聲,匆匆而來,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皇爺,周相去了。”不是別人,正是範弘。
範弘也很老了。
他甚至一直在身邊帶一個三十多歲的太監,就是懷恩。
懷恩姓戴,家中原本也是書香門第,但是因爲族人犯罪被牽連入獄,後在閹割入宮。那是宣德初年的事情了。
與其朔範弘看中了懷恩,不如說,範弘覺得朱祁鎮會看中懷恩。
無他,因爲對太監用法不同,就需要不同的太監。
在朱祁鎮剛剛登基的時候,他需要一個強力的太監來維護皇權。但是而今朱祁鎮已經掌控了朝廷,也感受到了太監這個體系,固然是皇權的維護者,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大明綱紀的破壞者。
在朱祁鎮對太監進行限制的時候,他需要的太監,是能夠處理好宮內事務,又能與外朝文官有很好的銜接,還安於本分,不亂攬權斂財。
範弘就符合這個條件。範弘的文采很好,如果不是太監,在宮外估計也能考取功名的,而懷恩也是這樣,他的文采也不錯,而今有士大夫風範。
朱祁鎮聽到這個消息猛地起身,說道:“怎麼回事?之前不是說偶感風寒嗎?”
範弘說道:“老大人已經上了年紀,向日操勞無度,昨日以爲是偶爾風寒,只是沒有想到回去就不行,剛剛家裡人來報喪了。”
朱祁鎮聽了,嘆息一聲,說道:“輟朝三日,令禮部治喪,準備後事吧。等出殯那一日,朕去看看。”
對於周忱一別之下,就是永訣,朱祁鎮感慨萬分之餘,並非沒有準備的。
畢竟周忱與王驥胡濙都很老了。
朱祁鎮心中一直想換調周忱,本來周忱就是一個臨時的代替人選,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首輔一坐就是五六年之久。
不是因爲周忱多好,而是因爲國家多事。
在國家多事的時候,朱祁鎮不想在高層人選上做太大的改動,原因無他,內閣每一個人身後都有一大批人,換一個人,下面不知道多少人會受到影響。
大戰,財政危機,洪水,旱災,各方動盪,這一件件大事,讓朱祁鎮易相計劃,胎死腹中。
Wшw● тt kan● ℃ O 只是而今這個內閣也到了不調整不行的地步。
周忱,胡濙,王驥年紀都大了。剩下陳循,江淵,王永和三個人稱爲處理事務的主力。其中陳循六十五歲,也算是上了年紀,江淵五十歲還算年輕,至於王永和以治水之功入閣,卻在衆多閣臣之中叨陪末座。他的資歷比江淵還淺薄一點。
不過,這幾年水旱不常,他分管工部倒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但是總體上來說,內閣成員的能力,比之前的楊士奇,楊溥,曹鼐內閣都弱了一檔次不止。
而今周忱去了,由誰來接任內閣首輔也是一個問題。
王驥年紀比周忱還大,說不定什麼時候去了。而今王驥而今明顯是爲羅通佔據位置,想將他這個大學士的位置留給羅通,讓他政治思想能夠延續下去。
至於胡濙的請辭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一方面固然是胡濙年紀大了,而且不大在乎政治權利,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胡濙很明白的感知到皇帝已經成熟了。
雖然當今與太宗皇帝當地風格有些差異,更喜歡綿裡藏針。但是作爲一個大權在握的皇帝,當年顧命大臣,還有自己識趣一點的好。
在太子日益年長的時候,朱祁鎮同意了,不過他沒有放胡濙還鄉,而是讓胡濙帶帶太子。成爲太子太傅。
朱祁鎮不指望胡濙能教太子什麼,他最喜歡讓胡濙教給太子的是養生之道。
朱祁鎮深刻的瞭解到一點,那就是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也深刻明白了當初宣宗皇帝駕崩的時候,太皇太后心中的擔心與驚懼。
讓一個當上皇帝,只需登基而已。
但是如果將一個培養成一個會合理使用皇帝的權力,真正的掌控整個大明王朝,卻需要很多年。
除非天賦異稟,沒有十年是不可能的。
畢竟皇帝與大臣或許地位上有差別,但是想想就知道,文官頂層大佬,哪裡不是身經百戰殺出來的。
能力手腕都是一等一的。
朱祁鎮爲什麼不選最好的內閣大臣,反而組建了一個二流人才的班子,不就是有些人壓不住,說不服嗎?
區區一個幾歲孩童,如何能在這個權力爭鬥上佔據上風。
而整個大明的體制都是圍繞着皇帝來轉,也個不能履行正常皇帝職權的皇帝,能維持現有局面就不錯了。
哪裡還能將大明更進一步。
所以,朱祁鎮對太子別的要求可以退一步談,畢竟將來有的時間調教,但是有一點,卻一點要從培養。
就是如何養生?要自己活得時間長一點。
如何大明每一代天子都能活到六十歲,那麼天下決計是一個不一樣的局面。
周忱一死,胡濙要退,內閣一下子空出兩個位置,更不要說而今的天下也不太平,一直被朱祁鎮按下來的事情,變成了朱祁鎮現階段必須要解決的事情。
“可有遺折?”朱祁鎮問道。
範弘說道:“有遺折。”範弘一邊說着一邊雙手奉上。
朱祁鎮拿過來一看,卻見上面筆力潰散,就知道寫這封奏疏的人,當時估計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周忱前半段感謝朱祁鎮的隆恩。
將他從一個江南巡撫,提拔到戶部,然後又以天下大權相托。這十幾年間,他忙碌非常,但是他卻也很滿足。
這是一個士大夫最大的滿足了。
然後就是說他死後的安排。
他推薦陳循。
原因是:“陛下英明遠邁太宗,有明君故有名臣,臣草芥之輩,得陛下之垂青,尚能在直入青雲之上,陳芳洲人情練達,爲政清正,政務熟捻,爲人老成。定能領會陛下之深意。助陛下協理天下大事。”
朱祁鎮聯繫他所見過的陳循,立即明白周忱的意思。
陳循這個好不好?
他爲人是不錯的,翰林出身,有清名。主持內閣政務還是可以的,但是卻不是開拓之才。當一個內閣大學士卻是合適的。再加上內閣首輔一般都是內閣之中其他大學士接任。
畢竟內閣關係重大,如果從外面調入人員,不熟悉政務恐怕鬧出大問題來。
而陳循這些才能,六部尚書,各個內閣大學士都有的。
畢竟如果沒有一定的政務處理能力,怎麼可能爬上高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