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

第五十章官茶與商茶

再者朱祁鎮也不是某些吃一兩銀子一顆雞蛋的皇帝。

吃一點回扣,也就算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但是誰太過分了,朱祁鎮自然會送他一張十八地獄自由行的門票。

此刻朱祁鎮深刻感受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固然拜金並不是什麼好習慣,也沒有什麼可鼓勵的,將一切都以金錢來衡量,那麼人也一樣,是極其扭曲的。

但是,有標準也好過沒有標準。

用金錢作爲衡量標準,或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一切以權力來衡量,恐怕其中的情弊會更深了。

朱祁鎮隨即又想到,其他貢品問題。心中生出了將其中貢品都免除的想法。

劉定之說道:“陛下,恩不輕施。陛下既然有意革新茶稅,給各地一點甜頭,臣是同意的,但是陛下要免去天下貢品,臣恐怕宮中用度就要大增了,周文忠在時,已經儘量將各地方物折銀,陛下不如下令各地貢品統統折銀,又戶部代爲收繳,如此一來,宮中又多了幾萬兩銀子的進項。”

雖然說,這樣做讓百姓有一些負擔,但是比起接待從北京來的欽差,準備貢品,其中各種刁難與門路,然後自己出人送上京師,可謂是千里迢迢。

想來,各地百姓寧願出一點錢,也不願意做這一件事情。

這也是周忱折銀計劃的後續。

周忱在的時候,官府方面都理清了,總共徵收三樣,銀,糧,布。但是很多貢品事關宮中用度,周忱不敢妄動。

算是留了一個小尾巴。

被劉定之給解決了。

朱祁鎮說道:“就以卿所言。繼續說茶吧。”

劉定之說道:“是,除卻貢茶之外,就是商茶與官茶。總體來說,是東南商茶,西南官茶。”

“商茶,自然是商人所產之茶,一般來說,都是計株納稅,取十分之一茶葉。在周文忠之後,統統折銀。在後,再有茶引錢,各地過所三十分之一的商稅。等等,一般行銷在國內,不及邊關。”

“至於西南官茶卻又有不同。”

“開國之時,朝廷得川陝二百多萬顆茶樹,一併入官,列茶戶守之,所得茶葉,皆入官中,用以以西番貿易,以茶換馬,並設茶馬司監管之。主管官員有行人,大使而已。”

“西番多食肉,無茶葉不可消克,故而願意用馬換茶,官府主之,洪武時,年換馬一萬多匹,爲朝廷戰馬的補充之一。”

朱祁鎮立即問道:“可是戰馬嗎?”

劉定之說道:“真是,當然也可換其他牲口,乃至用銀賣茶。每年賣入西番的茶葉,在百萬斤以上。”

“以馬價論之,則八十斤到一百五十斤之間,可換戰馬。”

朱祁鎮迅速在心中打起了算盤。

正統初年的馬價,乃是五兩到十兩區間,當然了,再高的也有,那就是寶馬級別了,就不能以普通馬價而論了。

就好像是汽車一般,普通代步的汽車,與法拉利的價格能比嗎?朱祁鎮直接忽略不計。

所以,按每年百萬茶葉的數量來算,可以從西番那邊換來多則百萬匹,少則幾十萬匹的戰馬。

當然了,這是不可能的。

因爲所謂西番,就是指青海西藏的部落,他們全部加起來有沒有百萬匹戰馬,朱祁鎮不知道,但是肯定是他們決計沒有百萬匹戰馬來賣的。

但是即便如此,朱祁鎮也有些忍不住了。

因爲,這幾年大戰,大明消耗最大的戰略物資是什麼?

是戰馬。

且不說,貓兒莊之戰,近十萬騎兵覆滅,損失了十幾萬匹戰馬,如果按馬價來算,這就是一百多萬兩銀子了。

至於後來黑山之戰,雖然也奪回一些戰馬,但是所得並沒有所失多。

所以朱祁鎮京營騎兵縮編,未必不是戰馬不足的原因。

而西北養馬地,早就從頭到腳爛的一踏糊塗了,朱祁鎮查閱西北戰馬數量,好懸沒有將朱祁鎮給氣死。

西北那麼馬場,最後只有一萬多匹。

這些戰馬補充陝西各鎮自己的消耗都不夠。

而朱祁鎮一力與瓦刺斷絕貿易,這負面影響也出現了。

在與瓦刺撕破臉之前,草原各部的貢馬,加起來一年也有一萬多匹,再加上沒有大戰消耗不多,甚至很多馬匹不夠戰馬標準,但是不打仗的話,也看不出來。

所以,雖然朱祁鎮一直覺得財政緊張,但是再財政緊張,朱祁鎮沒有斷過軍中一絲用度,唯獨在戰馬上,卻是沒有辦法了。

如果一切順利,能從西番搞過一些戰馬,不用百萬匹,也不用幾十萬匹,只要有幾萬匹,就解決了朱祁鎮的大問題。

在朱祁鎮看來,這代表的意義不下於百萬銀兩。

因爲有些東西是用錢賣不到的。

特別是而今北京戰馬價格已經上到十幾兩了,普遍漲了五兩左右,如果這個局面不能遏制話,恐怕將來百萬兩銀子,也賣不過多少馬匹了。

朱祁鎮說道:“而今茶馬司每年買入西番多少茶葉?”

劉定之說道:“今年較多,大概有五萬斤。往年不過一兩萬斤。”

朱祁鎮眉頭皺得能夾死一隻蒼蠅,他幾乎覺得自己聽錯了,反問道:“五萬斤,一兩萬斤?”這個數字不過是國初的百分之一二。

怪不得,全年茶稅還比不上夾金溝一座金礦。

劉定之說道:“以臣之見,之所以如現在這般,原因有三,太祖不與小民爭利,東南茶禁向來寬鬆。數十年以來,小民依然視之爲無物了。這是太祖皇帝愛民之心,此一也。官茶常有擠壓,臣查閱檔案,有數次有數十萬斤茶葉,擠壓日久,朽不能食,只能一把火燒了,朝廷損失慘重,故而之前就有折銀之策,周文忠又盡折銀,朝廷無茶,故而也無馬可換。此其二也。權貴窺視茶馬之利,雖嚴刑峻法,不能止之,小民貪天之利,從不惜命,縱然朝廷章程,販茶與販鹽等罪,也屢禁不止,而番人也貪私茶便宜,質量好過官茶,故而多樂用私茶,此其三也。”

“除此之外,茶馬之利不僅僅在戰馬,錢糧之上,還在西番之上。”

“本朝開國以來,對西番就羈縻之,封各部落首領,並以金牌,只有金牌才能與朝廷交易,而今朝廷茶馬司不利,西番已經不在乎什麼金牌了。甚至錦衣衛情報之中,多有瓦刺使者出沒其間。時日一久,臣擔心,西番諸部不爲朝廷所有了。”

朱祁鎮臉色鐵青,說道:“朕知道了。”

不管是從錢糧上,從補充戰馬上,還是陝西的戰略安全之上,這一件事情都是要解決的。

只是,這一件事情,也不是好辦的。

凡是做一件事情之前,朱祁鎮首先要判斷的是,誰是自己的敵人。

首先東南這邊,即便是朝廷法度再鬆,尋常百姓也不會不敢偷稅,所以敢這樣做的人,一般都是有大背景的。

不管什麼時候,從別人的口袋之中掏錢,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朱祁鎮還不將這些人放在眼裡。

畢竟,茶葉產業雖然不小,但是不足以讓江南士紳全部聯合起來。而且這些江南士紳雖然有聲望,或者官場之上有人。但是而今也不是明後期,朱祁鎮決計能夠鎮壓下去。

在朱祁鎮想來,他們多半會服軟。畢竟朱祁鎮要的僅僅是錢,不是命,按照太祖定下的稅制納稅,其實也沒有多少錢。

而且,王直還在南京,以王直的手腕,做這一件事情決計沒有問題的。

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五章 太后二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七十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
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零二章 南洋水師初戰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石將軍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殺一是爲罪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八十九章 于謙的西北政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八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大皇帝賀壽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皇太后最後教誨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橫絕大漠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溥之死第七十一章 馳道第九十二章 堅持不懈埋子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龍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三章 都掌蠻第二十六章 陳文的殺手鐗第四十四章 李時勉到第五章 太后二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八章 遼東之戰的戰略規劃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二百四十四章 孟搏命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七十章 父子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三十一章 蠢蠢欲動的安南第六章 李賢的作爲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三十一章 崩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侍疾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二渠圖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七十七章 松潘之會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八十七章 朗氏內憂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