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瑛訓子

第二百二十七章孟瑛訓子

孟瑛淡淡的說道:“念在兩位將軍英靈未遠,有些事情我不與你計較,只是犯我軍法,卻不可輕饒,大戰之前,斬將不詳,權且寄頭顱於項上,來人,拉下去,重責十軍棍。”

“小懲大戒,如有再犯,就不會這麼輕鬆了。”

孟瑛說完就走了。

跟隨孟瑛的將領也都離開了,但是立即有兩個人孟瑛的親兵,手持長長的軍棍,來到吳瑾身側,低聲說道:“吳將軍,得罪了。”說着就要將吳瑾按倒。

吳瑾雙肩一震,抖開兩個人的手,說道:“用不着你們動手,我自己來了。”

吳瑾將身上的甲冑解開,卻見吳瑾盔甲離開穿着一身麻衣,看樣式是孝衣。

吳瑾又將孝衣解開,露出上半身,卻見吳瑾後背光滑無比,但是身前,卻有一道道傷疤,還泛紅色,是剛剛好沒有多久。

吳瑾自己趴在地面之上,說道:“來吧。”

兩個親兵說道:“得罪了。”隨即輪起軍棍,舉過頭頂,重重的打了下來。

一棍抽上去,就又一道通紅的血印。

吳瑾悶哼一聲,忽然雙眼泛紅,卻不是因爲疼。

吳瑾從小被當做將軍來培養,從幾歲開始,就不敢哭,因爲小時候哭了,父親只會打得更狠,因爲男兒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

而長大了,更是沒有哭這種習慣了。

甚至連見到父親的人頭時候,也沒有哭,因爲他當時想的就是報仇,一定要斬下也先的頭顱。

只是此刻,遇見如此一個上司,不管怎麼求戰,都不是一句不心,心中傷疼,委屈,悲憤之情,讓他恨不能衝進大仗之中,殺了孟瑛。

但是一想到他身上也承擔恭順伯吳家幾十口的人生死榮辱,他只能生生的忍下來,什麼也不能做,眼看仇人在前,連殺敵都做不到。

他再也忍不住了,將拳頭放在嘴邊,一口咬上去,腥腥的,鹹鹹的,眼淚也順着眼角流下來,與嘴角流下來的血混合之一起,落在地面之上。

十軍棍打得吳瑾傷口崩裂,身上好幾處出血,自然被軍醫拉下去醫治,今後數日之內,吳瑾恐怕是騎不得馬了。

倒是在讓吳瑾在軍中聲明遠播。

很多將士都知道老恭順伯的兒子,也是一條漢子。

天成衛指揮使衙門之中,兩個親兵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孟瑛聽了聽擺手讓他們兩個下去了。

“父親。”孟俊說道:“您今日是不是太難爲吳瑾了?”

這也是將門的習慣,將自己家的子弟都帶在身邊培養。孟俊而今也在軍中,作爲孟瑛的中軍將領,掌控孟瑛的本部人馬。

而孟俊身邊就是孟元。兩個人都是孟家子弟的佼佼者。

其實算起來,孟元的能力在孟俊之上,只是孟瑛作爲父親還是有些偏心的,孟俊是下一任保定侯,乃是孟家將來的核心,自然要好好培養,而孟元即便再厲害,將來也未必有多大的前程。原因很簡單,每一個掌控實權公侯,都是軍中大佬,除非孟俊出了什麼事情,皇帝一般不會考慮在勳貴之間有親密的關係。

當然了,如果你的功勞特別大,如中山王徐達一般。

只是而今又不是開國時期,誰又能做到中山王徐達一般,再如果,就是一個已經不掌實權了。

就好像是武定侯家族與閩西伯郭登一般。

武定侯家族而今內鬥,在軍中幾乎毫無影響力了。

孟瑛淡淡一笑,說道:“我難爲他做什麼?一個孩子,老恭順伯在的時候,還有他父親,也是打過交代的,就衝這分老交情,我也不會難爲這個可憐孩子。否則我也不會特別吩咐,他今日不過是皮肉傷而已,雖然看上去皮開肉綻,但是十日之內,就能恢復,到時候上陣也不耽擱,我真要想爲難他,十軍棍不說打死他,但是要讓修養三個月,是搓搓有餘。”

這樣的傷勢,自然不能在軍中,就與這一場大戰無緣了。

孟俊說道:“但是父親如此壓制軍中士氣,即便是中軍裡面,也有人不滿了。這------”

孟瑛說道:“我之前不是給你說過這一戰,寧可不勝,但是決計不能敗嗎?”

“可是-------”孟俊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

孟瑛看了一眼孟俊,心中暗道:“我這個兒子,果然不成器。”

孟瑛對孟元說道:“元兒,你來說說,爲什麼要這麼做?”

孟元沉吟片刻,說道:“叔父可是要用吳瑾?”

孟瑛說道:“爲什麼這麼說?”

孟元說道:“叔父,你說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叔父是要用吳瑾,反而要蓄養他心中這一股銳氣。”

孟瑛微微一笑說道:“不錯。”他長嘆一聲,說道:“貓兒莊一戰,軍中精銳盡喪,看似回來數萬人馬,但是都是一些什麼人馬?逃兵?弱旅?真正的精銳反而折損殆盡?特別是騎將,堪用的,少之又少。”

“而吳瑾家學淵源,有一腔銳氣,或可一用,但是越是如此,就越不能讓他得逞。要將他這個拼命的勁頭,壓在決戰的時候。用他這一把快刀,衝破瓦刺大隊人馬。”

孟元一聽,說道:“叔父如此?恐怕真有決戰之日,吳瑾或許活不過那一日了。”

孟瑛淡淡說道:“求仁得仁,夫復何求?”

所謂慈不掌兵,就是如此。孟瑛不在乎吳瑾恨不恨他,但是想來吳瑾求戰之意,深入骨髓,被孟瑛一直壓着不用,就越是積怨深重。當真能上陣那一天,恐怕一心報仇,根本不估計自己的性命。

誰也別想攔着他。

而瓦刺不是弱旅,吳瑾打得越狠,衝得越厲害,就越冒金,恐怕被瓦刺重點對付。到時候很難囫圇從戰場之上下來了。

孟俊臉色閃過一絲不忍之色。

孟瑛就好像沒有看見一般,爲兩個子弟講解道:“用兵之道,固然要愛兵如子,解衣推食,但是一味愛護,那是溺之,愛護將士,總就要落在用上面。切不可忘記根本目的。”

他隨即訓斥孟俊說道:“向來讓你讀書,你從來讀不進去,卻不知道你胸中有兵法,天下所有道理都是兵法,你胸中沒有兵法,即便是背下古今兵書,也不過是一個趙括。”

“就剛剛老子的道理,還能用在什麼地方?”

孟俊結結巴巴說不出來。

孟瑛嘆息一聲,搖搖頭說道:“就如同這種軍中士氣,就是如此,打仗如果要士氣高昂,但是你什麼時候,見全軍之中,都覺得必勝,就是警惕了。說不定就會被人鑽了空子,在貓兒莊之戰前,成國公軍中,就是如此,而什麼時候,軍中都覺得必敗無疑,你就要明白,或許就是機會所在。連你部下就是這樣想,那麼敵人定然也是這樣想的,陰陽輪轉,福禍相依。”孟瑛見孟俊也聽不懂,忽然轉換話題,問道:“我問你,你現在應該去做什麼?”

孟俊說道:“啊-------”

孟瑛搖搖頭,看像孟元。

孟元想了想,說道:“應該去看看吳瑾。”

孟瑛也不說對,也不說錯,說道:“騎兵之中有一個缺,你從今天起就不要在我身邊的親兵了,去上任吧。”

孟元說道:“謝叔父。”

孟瑛看了看孟俊,心中暗暗搖頭,暗道:“我要不要,將爵位傳給元兒?”他只是想想就作罷了。

且不說家中不會同意,即便是朝廷也不會同意的。

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七十章 諸子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二十章 出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十四章 遺詔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八十章 寇深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
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七十章 諸子第一章 海內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年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裝臨朝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三十三章 郕王就封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監軍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戰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二十章 出京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三十章 安南盛世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十四章 禮簡而刑繁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十四章 遺詔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統五年正旦詔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零五章 理財聖手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八十章 寇深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八十三章 西南隱憂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二十四章 誰能解之第三十八章 李瑈之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風長吹天山雪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一百七十三章 脫脫不花賭贏了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二十二章 大明邊軍現狀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