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明朝鮮女真

第六十二章大明朝鮮女真

當朱祁鎮看到于謙請罪,並保舉張經爲真定府同知專司治水之事的時候,六月已經過去了。

雖然北方的雨季還沒有完全結束。

但是最少久旱必澇的局面,並沒有形成。

朱祁鎮倒是鬆了一口氣,這半年來,他一心放在兩件事情上。一是麓川之戰,二是就是北方大旱。

而今兩件事情都算是有一個結果了。

雖然保定侯孟瑛還是要在雲南爲襄王撐腰一段時間,等襄王在麓川建立威信之後,大軍就可以陸陸續續的撤軍了。

朱祁鎮決定讓保定侯挑選南征軍中精銳,列入京營之中。也算是對京營的加強。

當然了,這是明年的事情。

至於旱情問題也告以段落,在些許事情上,朱祁鎮就可以放鬆一些了。

朱祁鎮看着于謙的奏疏,對於滹沱河決這一件的處理上,硃批一個準。

朱祁鎮自然不知道張經是一個什麼人,甚至不需要知道。

但是朱祁鎮只需要于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行了。

他要將精力放在其他的事情上。

將大量奏摺過了一下眼,這些都是內閣批過的,內閣處理意見,也就是貼黃。朱祁鎮很多時候是挑不出錯的。

過了一遍 ,並沒有什麼差錯。將最後一封奏疏砸在桌面之上,對王振說道:“拿去用印吧。”

一旦用印,就會根據這些處理意見形成聖旨。發給下面。

王振連忙說道:“是。”

朱祁鎮問道:“亦失哈來了沒有?”

王振說道:“已經到了。”

朱祁鎮說道:“讓他來見。”

不過片刻,亦失哈就來了。

亦失哈見了朱祁鎮說道:“奴婢拜見陛下。”

朱祁鎮見狀,心中不由唏噓,暗道:“這位太宗皇帝的老臣,也老了。”

這個女真出身的太監,本來高大的身形也佝僂起來了。九次巡視女真部落的他,似乎也有一些不堪年歲的摧殘了。

朱祁鎮說道:“坐。”

亦失哈半個屁股坐在繡墩之上,一副凜然聽命的樣子。

朱祁鎮說道:“此處河北大旱,遼東能出數十萬石糧食,你是用功的。”

亦失哈聽了,立即起身說道:“全憑陛下聖明,臣還記得陛下當年的叮囑,回到遼東之後,一心一意屯田。賴陛下之洪福,奴婢從朝鮮百姓那邊求得稻種,經數年之努力,終於在遼東種了百畝稻田。”

“噢。”朱祁鎮說道:“可有收成?”

亦失哈說道:“今秋就有收成。”

“好。”朱祁鎮說道:“就送進宮一些,讓朕也嚐嚐東北的大米。”

亦失哈說道:“奴婢回去之後,立即着手去辦。”

朱祁鎮說道:“記下,亦失哈遼東屯田有功,賞銀千兩,食雙俸。並在北京賜宅。”

亦失哈聽了,立即跪倒謝恩說道:“奴婢謝過陛下。”

朱祁鎮說道:“稱臣,朕對卿從不當內官,而是國家方面之臣。”

亦失哈聽了,雙眼含淚,說道:“有陛下這一句話,奴婢就是立刻死了,也不枉了。”

朱祁鎮笑道:“你是太宗老臣,朕還指望你鎮守遼東,豈能說這樣的話。朕也不說其他廢話了,遼東屯田可有什麼難處?”

亦失哈說道:“聖明無過陛下,遼東屯田最大的問題,還是水利。臣勘察遼東,最適合屯田的地方,還是遼河下游,從牛莊到入海這一段,只是這裡夏秋之間,洪水大做,淹沒兩岸,臣聽聞陛下欲大治北方水利,我遼東也爲陛下之民,還請陛下憐之。”

大明遼東說大也大,如果將奴兒干都司也算進去,整個東北三省大半,乃至俄羅斯遠東地區,也在管轄範圍之內。說小也小。其實而今明代統治遼東的核心,也不過是遼東半島,千山山脈以西,再加上遼西走廊,還有遼河以東,千山以西的狹長地帶。其餘的地方,都是間接管理的。

所以亦失哈選中屯田的地方,也只有遼河最下游一段了。

朱祁鎮說道:“朕知道了,你報一個方案上來吧,朕與內閣會看的。”

朱祁鎮將這一件事情,放在心上。不過朱祁鎮這一次專門將亦失哈從遼東叫到京師述職,可不是僅僅爲了這一點點事情的。

朱祁鎮問道:“屯田的事情需要從長計議,着急不得。但是而今有一件事情,朕一直想不明白,朝鮮爲什麼一直想要更改驛道?”

亦失哈說道:“此事說來話長了。朝鮮想要更改驛道,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乃是這一條驛道是有一些難走,從朝鮮義州到遼東之間,有八個驛站,九連城,湯站,鳳凰城,鎮東堡,鎮夷堡,連山關,甜水站,算是上遼陽,總共八站,一般稱爲東八站。老臣走過數次,的確多山多河,荒無人言。間有猛獸出沒,艱難跋涉,很是困難。”

“第二個原因,卻是朝鮮與女真之間的矛盾了。”

“在洪武年間,猛哥帖木兒於朝鮮與朝廷之間兩屬之,朝鮮先行招撫,而朝廷捕魚兒之戰後,纔將招撫猛哥帖木兒。”

“朝鮮方面想力勸猛哥帖木兒留在朝鮮,但是猛哥帖木兒陰從朝廷,後太祖皇帝力斥朝鮮,朝鮮才安分多了。又授猛哥帖木兒爲建州衛指揮使。但是朝鮮與建州衛之間的樑子算是結下來了。”

“建州衛與朝鮮之間多有徵伐,但還是有所剋制的,但是宣德八年猛哥帖木兒爲楊木達所殺死,部屬星散。而後朝鮮步步緊逼,在豆滿江以東,設立了會寧六鎮,遷徙百姓兩千多戶。”

“所以女真人恨之入骨,只是卻拿朝鮮人沒有辦法,但是朝鮮使臣想要過東八站,這一片區域卻是難了。”

“臣已經數次聽聞,有女真人圍攻朝鮮使團之事。”

朱祁鎮冷哼一聲,心中頗爲不滿。說道:“猛哥帖木兒之死,朝鮮就沒有給朝廷一個說法嗎?再怎麼說,也是朝廷命官。”

亦失哈說道:“陛下,這一件事情,臣知道定然有朝鮮從做作爲,但是從明面之上,看不出任何端倪,不過是部落仇殺,這樣的事情,在奴兒干都司之中,不知道有多少。臣也抓不住的朝鮮的把柄。”

朱祁鎮自然知道,亦失哈的言外之意,即便是抓到把柄又如何啊。

宣德八年,乃是瓦刺與阿魯臺之間決戰在即的時候,即便亦失哈抓住了把柄了,也不會冒然捅出來。否則也只會讓朝廷難堪,起不了任何作用。

因爲朝廷是不可能面對朝鮮大變而不去管,反而去征伐朝鮮。

朝鮮畢竟是海東大國,真打起來,立國久遠。而當今朝鮮王,也就是被朝鮮後世稱爲世宗大王的李祹。就是他西征女真,東擊倭寇,確定了現在朝鮮的版圖。

所以,朝鮮雖小,不可輕圖。

而且朝鮮向來對朝鮮恭順,雖然陰懷異志。但是卻不好因小失大。所以猛哥帖木兒之死,就此不了了之。

其實即便放在現在,朱祁鎮何嘗是騰不出手來教訓朝鮮。

麓川大軍沒有撤出來,安南剛剛被震懾了,河北天災人禍,一大攤子事情,爲了女真人。與朝鮮打一仗,得不償失。

更何況是建州女真。

朱祁鎮一想到建州女真就不舒服。

畢竟後世清滅明在朱祁鎮心中也是一個疙瘩。

也是朱祁鎮並不知道,猛哥帖木兒姓愛新覺羅。並且被清廷追封肇祖原皇帝。如果知道了,朱祁鎮會怎麼辦,還真不好說。他繼續問道:“第三個原因是?”

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章 新內閣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六十章 明浪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憑祥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
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五章 新內閣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九十章 近乎破產的草原經濟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七十一章 朱見治第二百二十一章 往者不可諫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統四年的大水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六十章 明浪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預感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三十二章 辟雍堂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二十九章 兌子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運爲正策,海運爲備策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經筵vs大本堂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一十六章 海運總兵官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二十七章 擴大化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二十一章 青貯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三十六章 京營出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間再無亦失哈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吳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六十五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十八章 河北營田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憑祥城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荊關下第八十一章 馬政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二十章 真相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九章 大明對奴兒干的經營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