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理國(一)

就在金國和女真大戰的時期,在廣南西路和交趾的華夏軍也完成了休整,分三路進入到大理國境內。應控制大理國的高氏請求,二十五萬華夏大軍進入大理,“幫助”大理國抵抗交趾軍的入侵。

交趾軍的殘暴,激起了大理軍民的強烈反抗。

大理高氏勢力,在交趾軍的打擊下,在戰場上接連失利,整個大理局勢在大半年的時間裡,已經徹底糜爛。

時值春夏之交,大理的氣溫倒也算是宜人,比交趾和廣南西路潮熱的天氣要清涼許多。

岳飛所部江州軍在漢陽水軍的支援和保障下,八萬多大軍浩浩蕩蕩沿南定江進入秀山郡,從南部逼近交趾軍盤踞的善闡府(昆明)。河谷中和山地間,隊伍延綿三十餘里,相互之間依然保持着有機的聯繫。

由於大理崎嶇的山地地形,自大軍進入大理之前,便不可能在行軍的時候還保持嚴謹的軍陣了。爲求穩妥和避免意外,岳飛仔細規劃,令大軍放慢行軍速度,各軍呼應前行。

儘管速度不快,但是八萬多大軍在進軍時,卻是不給交趾人任何的可乘之機。

相對而言北部從建昌府進軍的張遂所部梓州軍和東部從杞部進軍的劉正彥、楊沂中所部卻沒有這麼順利,在岳飛所部接近善闡府時,這兩路大軍纔剛進入大理境內。

十二萬竄入大理國的交趾軍在大理人的激烈反抗中損失了大約三萬人,現在只剩下九萬多人。不過交趾軍也把大理國東部禍害得不輕,搞得這一帶十室九空,倒也省了華夏軍許多麻煩。

大理國殘存的僚人在見到天朝上國的大軍後,反而是感激涕零,主動爲大軍帶路,爭當嚮導。

已經在大理國東部肆虐了大半年的交趾軍在華夏軍逼近善闡府後,也是沒了退路,太尉杜英武在富溫州(玉溪)集結了四萬餘人,意圖據城頑抗。

五月初二,延綿的紅色旗幟出現在交趾軍的視野當中。大軍圍城,戰鬥隨之打響。

戰鼓陣陣,攻城的部隊陸續在城外的坡地聚集列陣,隊伍以數百人爲一陣,部分火炮已經在城外的山頭上擺開。

“怎麼到了現在,交趾人還妄圖據城頑抗,難道他們不知道進攻城池對華夏軍來說,基本上都算不上是什麼難事了麼?”城外的一處山坡上,張憲在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城內的情況,把手裡的望遠鏡收了起來後說道。

“他們也是沒辦法,已經沒有地方可跑了,進到大山裡,最終也是個死,還不如現在就來個痛快!”傅選說道,他們兩部都是騎軍,負責警戒外圍和追擊逃跑的交趾軍,現在倒也悠閒得很。

“這都是他們自找的,上邊的命令還是不留俘虜麼?”張憲問道。

傅選搖了搖頭:“倒不至於,這要想徹底控制大理國,道路需要整修,城池也需要修築。我看從交趾修大路到這善闡府還要更容易一些,其他地方修起路來並不容易。話說上面爲什麼要把善闡府改成昆明府?”

“誰知道,可能是上邊覺得昆明兩個字比較好聽吧!”張憲說道,“不會讓我們長期留守大理吧?”

“你們想得倒好,朝廷對江州軍還是比較重視的,在大理之役完成後,你們要準備調防登州。”劉江這時從後面上來說道:“留守大理國的是梓州軍,在戰役結束後,潭州軍和嶽州軍也全都要往北調。”

這時戰鼓擂響了起來,幾支華夏軍的軍陣開始緩緩逼近城池,隆隆的炮聲響了起來,炮彈在城頭上炸開,騰起一團團的火光和濃煙。

紅旗飄揚,華夏軍從三個方向同時發起了進攻。

此時參與攻城的華夏軍規模只有七千餘人。但對於第一次面對華夏軍攻勢的交趾軍來說,卻是面臨前巨大的壓力。火炮和排槍,壓制着城頭的弓弩手們幾乎無法進行還擊,只要身形暴露得稍微多一點,就會中彈慘死或是受到重創。

炮彈打散了城頭上守軍的陣形,火槍又壓制着他們的反擊。推着雲梯的刀盾手們輕易地就衝到了城下,將雲梯搭上了城頭。炮彈在城頭上飛舞、爆炸,守城的交趾軍冒着炮火和彈雨朝着城下投下石塊和擂木。

守軍的傷亡劇增,過了好一陣才發現華夏軍並沒有登城,架起雲梯只是爲了吸引城頭上的守軍暴露目標。僅僅在第一輪的交手中,便造成了交趾軍數千人的傷亡。

在城頭督戰的杜英武看得明白,華夏軍之所以不做強攻,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強行攻城的能力,而是爲了不斷消耗交趾軍的實力,摧垮他們的戰鬥意志,以減少自己的傷亡而已。在戰前杜英武他們自認爲宋國虛弱,交趾兵強馬壯,也許可以趁機佔領整個廣南西路,乃至大理國一帶,把交趾變成一個大國。

正是有這樣的信心,他們纔敢揮師大舉入侵廣南,卻沒想到,正是這一舉動,卻招來了一場滅國之禍。

國破家亡,從交趾傳回的消息,華夏軍在交趾大規模進行屯墾,遷入大軍駐紮,看來是準備永久屯駐下去。他們原來的一些算計,也都全落了空。

在他們原本的想象中,把華夏軍看成了比宋軍也就稍強一些,即便交趾軍不敵,至少劫掠一番再退保交趾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卻沒有想到,華夏軍竟然從海路直搗升龍府,迅速佔據了他們的老巢。

華夏軍的火器之利,讓那些從升龍府和武州逃出來的軍卒談之色變。

現在,杜英武算是切身感受到了,面對裝備上的巨大差距,他們原來所恃的所謂勇悍根本不值一提。華夏軍兇狠的攻擊,讓交趾軍根本無從反擊。城下硝煙瀰漫,而城頭上,守軍所用的弓箭,根本射不中對方的火槍手…… wωw•тt kдn•C ○

城頭上血流成河,可是華夏軍,卻不見有多少傷亡。

這結果,讓誰看着都會感到十分絕望……

只兩個回合下來,杜英武已經清楚地發現,城內交趾守軍的戰鬥意志,正在迅速地流失和崩潰。

也許,等到華夏軍真正開始攻城的時候,恐怕已經剩不下多少人,肯再登上城頭,冒死與華夏軍戰鬥了……

24、閒暇二、股份52、輪船39、崩散80、右江道33、沁河口保衛戰(二)9、聚議69、義軍74、北上36、火槍(二)37、情歌65、雲州39、崩散42、青瑪寨34、戰爭之前51、巡狩24、閒暇7、太上皇82、返鄉9、使幽州(一)15、使幽州(七)26、太行義軍58、野心52、整訓2、 血夜(二)36、猛將劉法(二)26、太行義軍42、救援太原(一)30、會州城下(一)31、剿滅曹成(一)75、聚將28、岳飛9、使幽州(一)57、都作院34、戰爭之前32、剿滅曹成(二)34、戰爭之前4、大軍初聚7、太上皇36、火槍(二)66、不臣65、有關信仰37、禪位63、驕兵的代價11、永樂城(二)71、穎昌之戰(五)70、娶親28、族兄65、有關信仰83、少年從軍5、种師道62、風雪入洛陽67、穎昌之戰(一)58、种師中19、南陽軍62、觀望70、娶親5、血夜(五)43、救援太原(二)28、收復疏勒(二)67、穎昌之戰(一)25、閒議三、朝堂57、都作院59、混亂27、軍事會議13、使幽州(五)24、隴東和陝北37、情歌80、右江道30、五馬山寨52、整訓44、收復河東(二)14、使幽州(六)79、濁浪(三)67、穎昌之戰(一)十、河清驛15、挨坑59、混亂78、平方臘(一)15、決策15、使幽州(七)41、河東義軍(二)3、 施恩31、剿滅曹成(一)16、皇后朱璉44、救援太原(三)46、軍中事4、 進山83、少年從軍62、風雪入洛陽54、于闐國6、鄉誼62、風雪入洛陽58、火炮(一)71、學生們49、汜水關(一)68、康王71、穎昌之戰(五)14、使幽州(六)
24、閒暇二、股份52、輪船39、崩散80、右江道33、沁河口保衛戰(二)9、聚議69、義軍74、北上36、火槍(二)37、情歌65、雲州39、崩散42、青瑪寨34、戰爭之前51、巡狩24、閒暇7、太上皇82、返鄉9、使幽州(一)15、使幽州(七)26、太行義軍58、野心52、整訓2、 血夜(二)36、猛將劉法(二)26、太行義軍42、救援太原(一)30、會州城下(一)31、剿滅曹成(一)75、聚將28、岳飛9、使幽州(一)57、都作院34、戰爭之前32、剿滅曹成(二)34、戰爭之前4、大軍初聚7、太上皇36、火槍(二)66、不臣65、有關信仰37、禪位63、驕兵的代價11、永樂城(二)71、穎昌之戰(五)70、娶親28、族兄65、有關信仰83、少年從軍5、种師道62、風雪入洛陽67、穎昌之戰(一)58、种師中19、南陽軍62、觀望70、娶親5、血夜(五)43、救援太原(二)28、收復疏勒(二)67、穎昌之戰(一)25、閒議三、朝堂57、都作院59、混亂27、軍事會議13、使幽州(五)24、隴東和陝北37、情歌80、右江道30、五馬山寨52、整訓44、收復河東(二)14、使幽州(六)79、濁浪(三)67、穎昌之戰(一)十、河清驛15、挨坑59、混亂78、平方臘(一)15、決策15、使幽州(七)41、河東義軍(二)3、 施恩31、剿滅曹成(一)16、皇后朱璉44、救援太原(三)46、軍中事4、 進山83、少年從軍62、風雪入洛陽54、于闐國6、鄉誼62、風雪入洛陽58、火炮(一)71、學生們49、汜水關(一)68、康王71、穎昌之戰(五)14、使幽州(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