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窮途末路

遼東總兵官蘇翎原打算與遼東經略袁應泰袁大人會面,商議那遼東監軍胡嘉棟的事情。不過,這日一早,蘇翎尚未動身,卻見李永芳忙着求見,說是派往薩爾滸的哨探們有消息傳來。蘇翎立即接見李永芳,將袁大人的約定暫時拖後。

那趙毅成晚間歇息得很晚,與自家大哥蘇翎在一起的這幾日,是忙得比在鎮江堡的胡顯成要多出數倍來。要說鎮江堡的胡顯成,人家忙的是實事,左右不過是加派人手,事事要過問一下罷了,頂多是愁一下人手奇缺的問題。而在蘇翎這裡,卻是要費盡腦筋去籌劃那無數蹦出來的想法。

這些想法哪一個不得規劃出幾十、上百條?更別說還得顧及到不能與其它事務相互矛盾的地方。蘇翎倒是忙於處置遼陽周圍幾營人馬的大小瑣事,這些費心思的,都由趙毅成進行完善,並逐步列成文,以便再次修改。趙毅成有心找韓光欣等那些書辦們來幫下手,想想卻又罷了。蘇翎想出的主意,可有不少是這些人絕對無法接受的,還是不添亂的好。是故等趙毅成接到消息趕到前廳,展現在李永芳面前的,是一雙通紅的眼,還有滿臉的疲憊之色。

“又沒睡好?”蘇翎關切地問道。

趙毅成伸手揉揉雙眼,說道:“不礙事,再有兩日,就差不多了。”

蘇翎點點頭,回頭對唐平說道:“去給泡杯濃茶來。”

“是。”唐平應着去泡茶。

“說吧,都有些什麼消息?”蘇翎對李永芳說道,並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李永芳欠了欠身,走到椅子邊坐下,說道:“稟報將軍,屬下的哨探回報說,努爾哈赤與八位和碩貝勒。都還住在薩爾滸城。”

趙毅成接過唐平遞上的濃茶,喝了一口,笑道:“薩爾滸還能住人?”

李永芳也笑了笑,說道:“將軍,薩爾滸城已被收拾一新,房屋都已重建,已能住人。”

蘇翎問道:“那瀋陽城裡沒有拍駐八旗旗主?”

“沒有。”李永芳答道。“屬下哨探說。努爾哈赤與八個兒子都在薩爾滸。一個不少。”

“瀋陽城地八旗兵誰來管帶?”蘇翎又問。

“回將軍。據說是八旗各自派有武官管帶。並無人統管。”李永芳說道。

趙毅成又說:“難怪。金正翔他們伏擊了八旗遊騎。也不見有追兵出城追趕。照這麼看。怕是以後連遊騎都少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這麼個情形。當真出人意料。努爾哈赤呢?他地病如何?”

李永芳說道:“將軍,那努爾哈赤已經能夠說話,不過,屬下哨探說。只露面了兩次,其餘時間都未看到。想必身子依然不見好。不能多行走。”

“那八旗旗主呢?”蘇翎問道。

“屬下正是爲此事而來。哨探回報,努爾哈赤大概是儘量要調和八旗旗主之間的衝突。所以,在薩爾滸對外宣稱的。是八和碩貝勒共理國政。”

“哦?”蘇翎一怔,說道:“這個聽着耳熟。不是年初便有這個消息?”

“是地。將軍。”李永芳說道,“這八貝勒共理國政,是天啓元年正月十二日,努爾哈赤便宣佈了這個策略。不過,當時並未說是八貝勒,而是四大貝勒。”

“哪四個?”趙毅成問。

“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人。”李永芳說道。

“你說的詳細些,”蘇翎說道,“這會兒不急。”

“是,將軍。”李永芳答道,“這要說起來,還是努爾哈赤爲其身後事做的手段。這原本努爾哈赤是宣佈由大貝勒代善接替努爾哈赤的汗位。不過,大貝勒代善,在後金國內不甚得人心,反倒是那皇太極受人喜歡,這些事倒是多的很,屬下也不細說了。總之,到了年初時,努爾哈赤也有心奪了代善的權限。再說,八旗之中,也是分做幾派,相互明爭暗鬥的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所以就弄了個四大貝勒?”蘇翎笑着問。

“是的,將軍。”李永芳接着說道,“這改變汗位繼承地事情,努爾哈赤直到天啓元年正月的時候,纔算表明了心意。不過,在正月裡,努爾哈赤只是帶着衆貝勒對天盟誓,要各位貝勒齊心,不得相互爭鬥。直到二月地時候,才下令由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按月分別執政,努爾哈赤說的是按月分值,意思是將後金國內的大小事務,都總歸當月的值月貝勒掌管辦理,然後由四大貝勒輪流執掌政事。這樣一來,原來大貝勒地權,便被分成四份了。這誰都看得出來,大貝勒代善的汗位不會有了。”

蘇翎問道:“依你看,努爾哈赤傾向傳位給哪一個貝勒?”

李永芳答得很快,說道:“應該是皇太極。努爾哈赤前幾個兒子裡面,唯有皇太極肯專心讀漢人書籍,學寫漢字的人。在那些貝勒之中,算得上是有智謀,作戰也算勇猛的人,且對運用權術也自有一套。並且,那皇太極還是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妃子葉赫納拉氏所生,平時便甚得努爾哈赤偏愛。”

“想必那大貝勒代善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了?”趙毅成說道。

“是的。”李永芳說道,“還有那皇太極,也不會坐視不理。這次將軍大勝,不說努爾哈赤敗得如何,單是這八旗旗主,就在皇太極與代善之間,分成了兩派。此時努爾哈赤病中,無暇管制,以至便弄出一件事來。”

“你說說看。”蘇翎笑着說道,“這個亂勁兒,不出事倒是奇怪。”

“將軍。”李永芳說道,“努爾哈赤身邊,有一個叫阿敦阿哥地人。是努爾哈赤的從弟,也是他地近身侍衛。這事便與他有關。”

李永芳稍停一下,接着說道:“這傳說是皇太極將八旗之中的阿敏、莽古爾泰兩大貝勒都籠絡在自己地一方。說是一齊密謀,要尋找時機,除掉大貝勒代善,以便正式去除襲承汗位的人。不過,說來也怪,這秘事。卻正好被那叫阿敦地知道了。”

“有這麼巧?”趙毅成問道,“既然是秘事。卻爲何被人聽到?”

“屬下不知。”李永芳說道,“哨探說,在薩爾滸地女真人,都是這麼傳說地。”

“你接着說。”蘇翎說道。

“是。”李永芳說道:“傳說是那叫阿敦的。將此事悄悄密報給大貝勒代善,說皇太極、莽古爾泰等將要殺他,讓他小心防備。誰曾想,那大貝勒代善聽了,沒用別的任何法子,卻只管到努爾哈赤的牀前哭述。將那叫阿敦的話都告訴了努爾哈赤。”

“那努爾哈赤如何處置?”趙毅成問道。

李永芳笑了笑。說:“這如何處置?只是說話,又沒有實證。所以。想必努爾哈赤也是對皇太極起了疑心,同時對大貝勒代善也沒什麼好臉。這便弄出個八王議政的法子來。”

“那個叫阿敦的呢?”趙毅成問。

“被關起來了,不知死活。說是其挑撥離間,居心叵測。倒是沒再提起事情到底有沒有。”

“那八王議政說地什麼新鮮的?”蘇翎笑着問道。

“類似與四貝勒執政。不過是改爲八王共議。凡事都由八人商定執行,且日後地國主,也由八王選定。另外,努爾哈赤還交待,在八王之下,設女真大臣八人,漢人大臣八人,蒙古大臣八人。八大臣以下,再設設女真理事官八人,漢人理事官八人,蒙古理事官八人。衆理事官審理後,轉告衆大臣。衆大臣擬定以後,再上奏給八王。八王最後審定。”

蘇翎笑着說:“聽着倒還嚴謹。不過,事實如何?有效麼?”

李永芳笑着搖搖頭,說道:“這不過是努爾哈赤一廂情願。實際上,八王是越鬥越厲害了。聚屬下哨探說的,已經有數十起搶奪對方牛錄、人馬以及牛羊、糧食的事情,只是瞞着努爾哈赤。”

“誰佔了便宜?”趙毅成問。

“皇太極。”李永芳答道。“不過,皇太極一旗,也有損失。只是代善一方損失的更多而已。”

蘇翎想了想,說道:“那不是薩爾滸如今亂地很?”

“正是。”李永芳說道:“如今薩爾滸、界凡,以及清原一帶,一升穀子,四月初是一兩銀子,如今賣到八兩,還買不到。一匹馬由過去的十幾兩白銀,如今上漲到三百兩。一匹蟒緞由過去的四、五兩銀,上漲到一百五十兩或二百兩,這比過去可漲了四十倍到五十倍。並且,女真人住的村寨,已經有盜賊出現,據說有些偏遠的村寨,還有吃人的事情,不過,這都是傳聞,無法證實。”

“赫圖阿拉呢?”蘇翎問道。

“都撤離了。如今那兒沒人居住,說是陰氣太重。”李永芳說道。

殺了那麼多人,不重纔怪。蘇翎又問道:“那八旗兵,如今到底還有多少?”

李永芳猶豫了一下,說道:“將軍,屬下哨探實在無法探明。這八旗兵留在薩爾滸地,倒是隻有一萬多人,其餘的都分散到各個牛錄去了,但似乎是輪流回到薩爾滸換防。如今那些牛錄也都分不清自己到該歸屬那一旗,據說,至少有半數地牛錄,都收到過不同旗主的命令。”

“有這麼亂?”趙毅成問道。

“是地。”李永芳答道,“屬下的那些人,也正好纔打聽得到消息。”

蘇翎想了想,說道:“李永芳,此事交待你地人,不得傳出去半個字。”

“是。屬下遵令。”李永芳說道。

趙毅成望着蘇翎,問道:“大哥是想......”

“對。”蘇翎說道:“這樣下去,我們纔來得及辦事。”

第30章 事在人爲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0章 虛張聲勢第4章 東西教派第22章 登州城下第74章 雙喜臨門第64章 依計漸進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56章 疑神疑鬼第5章 白沙溝第25章 進退之間第50章 逃亡官兵第12章 將軍手段第8章 峰迴路轉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8章 征服日第1章 遼事再變第24章 築江城第17章 村落糧稅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章 新舊交替第3章 七恨起兵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章 昏官悍勇第50章 夜話姻緣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3章 興京易主第34章 臨時整軍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章 全心備戰第60章 豪酋頹途第31章 信手拈來第51章 提督遼東第15章 十字路口第35章 遼陽移民第25章 各取所需第72章 策反八旗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8章 無主之城第90章 借力蒙古第6章 三江連號第68章 瓜熟蒂落第53章 疑慮重重第61章 好事多磨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8章 無主之城第72章 策反八旗第16章 太平哨第24章 築江城第25章 各取所需第25章 各取所需第16章 各有所專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3章 興京易主第33章 波光之下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6章 將值幾何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8章 兌現軍功第8章 煙花柳巷第25章 以商爲引第32章 城下收兵第72章 策反八旗第7章 變中有變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1章 窮途末路第92章 開疆拓土第5章 漫長之夜第52章 蘇系武官第29章 風雲隱現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9章 新學堂第31章 信手拈來第43章 擢升總兵第2章 昏官悍勇第7章 全心備戰第80章 戰事前移第25章 四萬明軍第73章 襲擾規模第71章 火炮長槍第1章 旗軍戍邊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章 夜不收第74章 相見之宴第51章 異域奇事第7章 保留地第19章 英雄美人第54章 攻守易勢第9章 以血授職第22章 劫掠軍第61章 好事多磨第4章 東西教派第54章 攻守易勢
第30章 事在人爲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7章 黃雀在後第40章 虛張聲勢第4章 東西教派第22章 登州城下第74章 雙喜臨門第64章 依計漸進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56章 疑神疑鬼第5章 白沙溝第25章 進退之間第50章 逃亡官兵第12章 將軍手段第8章 峰迴路轉第82章 震懾之戰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8章 征服日第1章 遼事再變第24章 築江城第17章 村落糧稅第19章 山東總督(三)第32章 何去何從第2章 新舊交替第3章 七恨起兵第78章 利刃穿心第2章 昏官悍勇第50章 夜話姻緣第66章 周全安置第21章 餘波未止第23章 興京易主第34章 臨時整軍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章 全心備戰第60章 豪酋頹途第31章 信手拈來第51章 提督遼東第15章 十字路口第35章 遼陽移民第25章 各取所需第72章 策反八旗第75章 躍躍欲試第28章 無主之城第90章 借力蒙古第6章 三江連號第68章 瓜熟蒂落第53章 疑慮重重第61章 好事多磨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8章 無主之城第72章 策反八旗第16章 太平哨第24章 築江城第25章 各取所需第25章 各取所需第16章 各有所專第71章 京城兄弟第23章 興京易主第33章 波光之下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6章 將值幾何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8章 兌現軍功第8章 煙花柳巷第25章 以商爲引第32章 城下收兵第72章 策反八旗第7章 變中有變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1章 窮途末路第92章 開疆拓土第5章 漫長之夜第52章 蘇系武官第29章 風雲隱現第25章 進退之間第29章 新學堂第31章 信手拈來第43章 擢升總兵第2章 昏官悍勇第7章 全心備戰第80章 戰事前移第25章 四萬明軍第73章 襲擾規模第71章 火炮長槍第1章 旗軍戍邊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章 夜不收第74章 相見之宴第51章 異域奇事第7章 保留地第19章 英雄美人第54章 攻守易勢第9章 以血授職第22章 劫掠軍第61章 好事多磨第4章 東西教派第54章 攻守易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