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十字路口

萬曆四十六年冬季的第一場雪,終於紛紛揚揚在千山堡上空展現輕盈的碎影,然後便如同往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這就像一位少女,起初羞於見人,一旦嫁了人,便露出幾分本色,河東獅吼不會少見,絮絮叨叨卻會是常例。兩天一小雪,三天一大雪,千山堡四周不久便披上銀裝,草木之秋正式轉爲萬物縞素。但比起這期盼已久的冬雪,還有比這更令人期盼,也更令人牽掛的事情。這後者來的比第一場冬雪要早,而對千山堡來說,也更早地帶來寒氣。

這些沁入人心的寒氣,一是來自南面,一是自西北襲來。

胡德昌終於趕在下雪之前,抵達千山堡。鴨綠江上的航運最多再有一個往返,便就要歇下封航,胡德昌一下船便急匆匆地趕往千山堡,爲的便是可以提早返回,天氣並不好琢磨。若是一夜之間便凍了江水,怕是回不去了。這些年遼東似乎一年冷過一年,除了千山堡,本地糧食收成也是逐年降低,與這天氣不無關係。

胡德昌的到來,讓千山堡與外界的聯繫終於擴展到更大的範圍。侷限於寬甸境內狹小的空間,已經使趙毅成的哨探部門略感不滿,視界的擴展使得這些情報官員急需更多的消息來源,而戰略眼光的初步形成,又讓這些思維得到提升的年輕人想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判斷敵情。胡德昌帶來的消息,足可讓蘇翎等人好好消化一陣子。

胡德昌要說的很多,千頭萬緒讓他一時拿不定主意該先說哪一個。所以當衆人聚齊在蘇翎府上,一邊圍着火爐烤肉喝酒,一邊等着聽胡德昌說話時,胡德昌竟一直沒有開口。

“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蘇翎見胡德昌眉目間透着點得意,便先開口問道。

既然這麼問,當然便先說好消息了。

“算是個好消息吧。”胡德昌喝了口酒,說。“當初不是說朝廷要開海禁,走海陸輸送遼東糧餉。這些日子總算跟兵部的劉大人談妥,咱們的船可以運送糧餉的名義往來山東登州、遼東沿海一帶。這個冬天,那些船便不用歇着了。”

“哦?這麼快就辦妥了?”蘇翎不禁有些好奇,這劉大人也太幫忙了吧。

“嗯,這個,當時事急,便自做主張,將存在京城的一萬兩銀子送了劉大人。還請蘇老弟體諒。”胡德昌說道。

蘇翎搖搖頭,對此他並不在意,早就聲明外面的事情都由其自定,只要是按着蘇翎說的方向走便可,細節不必多問。

“一萬兩?”郝老六等都險些嗆住。

“不止光給個名吧?”蘇翎問。

“這自然,”胡德昌說道,“金州、復州、海州一帶,還有山東登州,劉大人都給了一份名單,說是保證暢行無阻。我還想怎麼再弄一份去蘇州南京的行文,想來這海運一開,應該不會太難。”胡德昌說。

這個想法最早時便有,不過那時還僅僅是個想法,但事實轉變之快,眼下便成了意料之中的事。

“我這次來,還想請蘇老弟再派些人手。”胡德昌皺了皺眉。這千山堡的人,辦事利落,又能獨當一面,胡德昌等三人一直以家中人四處張羅,但顯然能力所限,如今攤子越來越大,這可用的人便很難再找,何況有些事情,又不能不做些遮掩。

“這個好說。”蘇翎說道,對外再次派人已經有所預備,趙毅成爲此精心挑選出不少人。

“第一批三十艘船已經在路上了,這次都是糧食。一半運到海州,一半我們自己用。”胡德昌又說。

蘇翎點點頭,說道:“這次你回去,將千山堡內的存貨儘量都運出去,其餘的便不用我多說了。下一趟可能就是最後一次了,所需之物一定要儘量備齊。”

胡德昌點頭答應。

“京城那邊呢?”蘇翎問道。

胡德昌沒有回答,而是將目光投向趙毅成。許熙到京城之後,胡德昌等幾家的人都劃歸許熙管轄,只是生意上的事許熙並不多管,而許熙的事,那些人也不敢多問。這往來傳送的書信,都已交給趙毅成。

“這次的消息不多,關於遼東的,只有調集人馬入遼的消息。”趙毅成說道。“依舊是調集山海關、保定、鐵大同等地的兵馬入關,但增添了浙江兵,川兵。總兵劉綎又被啓用,已經到了遼陽。”

“遼陽如何?”蘇翎問。

“兵馬聚集漸多,除了朝廷調集的兵馬,遼東衛所也抽調旗軍,充實各營。經略楊鎬下令各衛所必須補足缺額,並奏上《擒奴賞格》,已被皇上批准。”

“怎麼說的?”郝老六問。

“擒斬努爾哈赤、八大總管、“酋十二親屬伯叔弟侄,及其中軍、前鋒、領兵大頭目、親信領兵中外用事小頭目的,一律重賞,封授世職。葉赫金臺石、布揚古貝勒能擒斬奴酋”,即給予建州敕書,以龍虎將軍封殖其地”。趙毅成看着手中的紙張說道。

“那費英東算不算大頭目?”郝老六故意說道。若是這費英東不算,還能有誰算?衆人紛紛露出笑意。

“大哥,你看。。。。。。”趙毅成問道。

“你想將那費英東交給朝廷?”蘇翎笑着問道。

“眼下可以不給。”趙毅成說道。“不過以後呢?我們總不能將他一直放在這裡養着吧?這種人殺了可惜,朝廷的賞格也有好處的。”

蘇翎想了想,說道:“這遼東調集兵馬,爲的便是圍剿努爾哈赤。這一戰很快就會展開。不過,誰勝誰敗還能難說。遼東雖人馬器械都要優於努爾哈赤,但這並非就能穩勝。”河谷之戰,費英東雖然慘敗,可不說明努爾哈赤便也是如此,況且遼東兵馬的打法,怎能與千山堡相比?

蘇翎繼續說道:“遼東出兵,先不說到底打得如何,這若是從寬甸經過,趁機將我們吃掉,也未必不可能。”

“遼東會打我們?”郝老六有些疑惑,畢竟千山堡還從未主動去尋邊牆的麻煩。

“你們算算,千山堡裡有多少逃軍?又有多少女真人?”蘇翎問道。

這不用算,在外人看來,千山堡便是一處逃亡的人聚集起來的村寨,而女真人的存在,足以使遼東兵馬將其認爲屬於後金一方的敵人。

“遼東雖然沒有對我們發出什麼賞格,那不是沒看見,而是我們不夠資格。那些領軍大將,都會認爲殺掉我們千山堡這些逃兵,比殺努爾哈赤容易的多。”蘇翎笑着指着趙毅成說道,“那份賞格,你們說到時候那裡面說的大小頭目,有沒有將我們在座的都算在其中?”

這話合情合理,原本便就相互爭功的武官們,很有可能如蘇翎說的那樣,唯一的麻煩便是千山堡所處的位置。但這路途並不比前往赫圖阿拉艱難,蘇翎的名氣也根本無法與努爾哈赤的威名相提並論,左右看來,殺掉蘇翎所部的風險極小,且賞格依舊。

蘇翎又將話題拉回去,說:“所以這將費英東交出去的法子,不是不好,而是要看在什麼情形下去做。”

“大哥是說等遼東與努爾哈赤打完再定?”郝老六問。

蘇翎搖搖頭,說:“也不一定。這件事的根本不在於交不交出去費英東,而是費英東對我們有什麼用。”

“就算交出去,千山堡會有什麼益處?或許我們兄弟幾人都可以領賞升職,至少去掉這逃軍的身份。但後面呢?跟我們以前有何不同?難道說這一切不又會重來一次?”蘇翎繼續說道。

衆人都陷入沉默,光想着那費用東換取軍功,可確實沒再想遠一些。且就算給了軍功,這隻能是這些武官們得個一官半職,這千山堡的人呢?就這麼丟下不管了?蘇翎等人也算是被佟參將所逼,但遼東哪兒沒有這樣的人?以他們現在的脾氣,怕是就算回到遼東,也要被李參將王參將被逼走/何況當初還會忍,現在,當場拔刀殺人的,不會少了一個。

“這麼說,我們還的多加提防遼東?”趙毅成找到問題的關鍵。

“對。以往遼東不來,是因爲不想出邊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這邊牆必出,說不定相機剿滅的命令已經擺在遼陽了。”蘇翎說道。

這若是真的,那麼千山堡的威脅便就大大增加。以遼東兵馬調集的速度看,說不定不等開春,便要出征。這個冬天,千山堡始終處於這種威脅之下。

胡德昌聽了半天,才明白這個叫費英東的,是後金的一個大人物,而顯然已經落在蘇翎手裡,這種場合一般他都不插言,不過,出出主意總是不錯的。

“我說幾句?”見蘇翎點點頭,胡德昌便繼續說下去。“要不我先將此事報與兵部劉大人,看他有個什麼主意?”

“我們的事讓他出主意?”郝老六對這種事情覺得奇怪。是啊,一幫子逃兵,然而讓官老爺們出主意,不說官老爺們看得上否,千山堡的人也不會幹。

蘇翎說道:“你們不懂。這些官場上的事,還有更奇怪的呢。”說完,又轉向胡德昌,說:“這算是一個思路,可以想想再定。反正這費用東無論怎樣都要在千山堡多住上一陣子。”

見得到蘇翎的肯定,胡德昌接着說道:“這大功一件,想比劉大人也願意在裡面添上自己的名字,這也是有好處的。不過,我的意思是,至少讓其過問一下遼東有沒有打千山堡的主意。”

“恩,這個想法不錯。這樣吧,你先試探一下,不要說死。”蘇翎說道。“若是真能打聽到這樣的機密,算你大功一件。”這大軍出發算不得秘密,可這順便打誰,不是主管可看不到。

這天過後,費英東的命運便多了個選擇,唯一不同的是,是死的費英東,還是活的萬人敵。

這南邊的寒氣,便是被胡德昌這般連帶着十幾船的給養一起送到千山堡。遼東的敵意,在千山堡不是纔開始有的,但這有衆多兵馬作爲背景的,卻只有這一次。

而另一邊的,是在胡德昌走後的幾天到來的。一隊五十名後金騎兵在進入寬甸境內不久,便受到騎兵小隊的襲擊,但奇怪的是,那些沒有當即被射死的後金兵沒有拔刀反抗,也不逃走,而是攤開雙手,一齊大呼小叫。這令襲擊的騎兵小隊滿腹狐疑,停下攻擊後,才聽見對方說的是“使者”,要見自己這一方的主將。騎兵小隊不敢全信,當即將所有後金騎兵繳械,然後只帶着其中一人返回千山堡。

此人漢話流利,看樣子也是常充當使者的模樣,站在蘇翎面前倒也顯得不卑不亢。過於桀驁的使者往往回去只剩下一顆人頭,而過於卑弱,又會影響使者的目的。眼前此人顯然明白這一點,這讓蘇翎不禁多打量了幾眼。努爾哈赤會派來使者,這在意料之中,只不過來人竟不是五大三粗的模樣,倒是意外。

蘇翎好一會兒纔開口問道:“你來要說什麼?”

那人鞠身行禮說道:“奉我主英明汗之命,前來贖回費將軍。”

“贖?”蘇翎看了來人一眼,說道:“你就這樣子來贖?”

“請將軍細聽。”那人依舊神色不變,說道:“英明汗願意用一千兩黃金,一千匹馬,五千只羊,換回費將軍。”

郝老六等人暗自乍舌,到底是一國之主,底氣十足,這本錢可下得不小。連趙毅成都開始算這些若是拿到手裡,會有哪些用處。

“就這些?”蘇翎笑着問。

“這個。。。”那人聲音略微放低,說道:“若是將軍等人願意輔佐英明汗,不僅前面說的照舊給付,還可出任大臣之職,所屬人馬不變,不僅將軍現在所轄領地不變,在赫圖阿拉還有一片封地。”

這後金連費英東在內也就是五大臣,努爾哈赤也算開得起價錢。但大約努爾哈赤也知這不大可行,所以此人說話未免也有些勉強。

“還有麼?”蘇翎繼續問道。

那人卻沒有立時開口,蘇翎的神情讓其捉摸不清這位蘇將軍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你儘管說不妨,若要殺你,便不必聽你說什麼了。”蘇翎笑着說道,“總還有些別的話吧,比如說這我要是不答應,會有什麼後果?”

那人想了想,也斷定蘇翎既這麼說便不會對他有害,便說道:“若是費將軍不能回去,大軍即刻便至。。。”話顯然還有,但似乎也用不着多威脅了。

蘇翎略微考慮了一下,說道:“你先下去休息,稍後便給你答覆。”

那人微微鞠身便欲退下,卻忽然又被蘇翎叫住。

“你是漢人吧?”蘇翎問。

那人被這題外之話怔住,然後纔回答:“是的。”

“願意到我這裡來麼?看你的身份,在努爾哈赤那裡也不會過得太好。”

那人沒有回答,表情有些奇怪。

“這個不必現在回話,等以後你見了我們做出的事情,再來投我不遲。你下去吧。”蘇翎笑着說道。

那人一走,郝老六便急急說道:“大哥,我看乾脆將那費英東費了手腳,還給他便是。”

這主意出得有點黑,但比起殺了,總還不算太殘忍。

“大哥,”趙毅成似乎也有些同意,“是否先假意答應,東西都收下。費英東不管回去是否能再打仗,咱們勝過一次,便能勝第二次。至少,咱們短時間內不會受到威脅。”

“你是說投敵?”郝老六面色不好看。

趙毅成忙說:“說了是假的了。東西要,安全也要。不過是給他一個名義上的說法罷了。”

郝老六不說話了,但依舊黑着臉。這佔便宜的事情,就算做,也有好多種做法,不過是一個比一個更無恥。

蘇翎看着兩人,笑着說:“這下可熱鬧了。萬一兵部劉大人也說要咱們回去,你們說到底走哪一邊?”

郝老六氣呼呼的說道:“哪兒都不去,咱們就在這裡。”

蘇翎看着趙毅成,收起笑臉,輕輕說道:“咱們是兄弟,有些話原本不必說,但現在我要告訴你一點。”

趙毅成望着蘇翎,細細聽着。

“做人做事,很多時候要講究變通,尤其是你這哨探的事情。但是,得失並非在於一時,這手段就要多做考慮。有時能拿到看得見的東西,未必比得上失去的看不見的東西。”

郝老六聽了,也收起不快,他的性子一向直爽,但蘇翎的話,卻比他單純氣惱深得多。

趙毅成慢慢琢磨,蘇翎並未表示自己是錯的,但這話裡的意思,琢磨的東西便很多了。

“大哥,你說的是人心麼?”趙毅成說道。

蘇翎點點頭,說道:“我們兄弟當初爲何能同生共死?憑的便是兄弟同心。你們再想想,若是一個朝三暮四的人,有誰會相信?會將自己性命託付給這樣的人?”

趙毅成慢慢點頭,連郝老六都跟着頷首。亂世之中,不乏稱雄一方的人,但能頂天立地的漢子,最終都將贏得衆心所歸。不論成敗與否,能堅守着自己的信念,便是值得衆人欽佩之人。

三人又商議許久,這十字路口處有許多種走法,千山堡的處境,並非單純的一條路走到底,如何在其中保存實力,而又想堅守某種信念,這不說在萬曆年間,即便是到了後世,也是難以言說的話題。

窗外飛雪飄舞之時,不僅僅是千山堡裡有徹夜不眠、難以抉擇的人,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難以入睡的眼睛,在盯着同樣飄飛的雪花出神。

第20章 部族戰爭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4章 驅虎吞狼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1章 撫軍心第17章 嗜血之兵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44章 賀禮雲集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9章 安享冬雪第75章 躍躍欲試第53章 將軍幕僚第44章 賀禮雲集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5章 三十天第17章 戰馬悲鳴第25章 進退之間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章 經略奇功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6章 烽火連綿第69章 大展宏第5章 上行下效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6章 商務總辦第75章 袁家遷族第22章 登州城下第40章 虛張聲勢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24章 布場作坊第2章 兵部題稿第44章 賀禮雲集第64章 依計漸進第35章 遼陽移民第4章 雷厲風行第9章 嬌顏如雪第49章 順勢而爲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6章 整軍威第46章 心存高遠第12章 紮營登州第45章 鎮江新城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0章 聯手剿賊第54章 攻守易勢第24章 斷酋根本第53章 將軍幕僚第13章 軍心爭功第3章 七恨起兵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章 破金大陣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4章 布場作坊第2章 贈書助力第3章 七恨起兵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5章 三十天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章 遼東監軍第5章 漫長之夜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2章 將星隕落第33章 波光之下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8章 斬草除根第33章 叛將結局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9章 兩軍相聚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章 新舊交替第15章 十字路口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5章 堅城瀋陽第31章 攻守同進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6章 疑神疑鬼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0章 轉念餘韻第75章 躍躍欲試第69章 大展宏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75章 袁家遷族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2章 劫掠軍第17章 嗜血之兵第5章 上行下效第9章 莽撞之餘第43章 七虎獵熊第44章 賀禮雲集第32章 城下收兵第14章 遼東經略第36章 各有所爲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9章 死生未卜
第20章 部族戰爭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4章 驅虎吞狼第62章 三分士卒(一)第20章 洗劫建奴第21章 撫軍心第17章 嗜血之兵第17章 山東總督(一)第44章 賀禮雲集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9章 安享冬雪第75章 躍躍欲試第53章 將軍幕僚第44章 賀禮雲集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5章 三十天第17章 戰馬悲鳴第25章 進退之間第66章 將軍嫡系第3章 經略奇功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6章 烽火連綿第69章 大展宏第5章 上行下效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2章 兩岸相連第26章 商務總辦第75章 袁家遷族第22章 登州城下第40章 虛張聲勢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24章 布場作坊第2章 兵部題稿第44章 賀禮雲集第64章 依計漸進第35章 遼陽移民第4章 雷厲風行第9章 嬌顏如雪第49章 順勢而爲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6章 整軍威第46章 心存高遠第12章 紮營登州第45章 鎮江新城第34章 臨時整軍第10章 聯手剿賊第54章 攻守易勢第24章 斷酋根本第53章 將軍幕僚第13章 軍心爭功第3章 七恨起兵第23章 商人心思第20章 部族戰爭第6章 破金大陣第57章 臉面交情第24章 布場作坊第2章 贈書助力第3章 七恨起兵第74章 相見之宴第15章 三十天第23章 商人心思第1章 遼東監軍第5章 漫長之夜第63章 黑山之城第12章 將星隕落第33章 波光之下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88章 斬草除根第33章 叛將結局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9章 兩軍相聚第13章 以牙還牙第2章 新舊交替第15章 十字路口第65章 豪爽胸懷第15章 堅城瀋陽第31章 攻守同進第19章 英雄美人第26章 振武新營第56章 疑神疑鬼第44章 鎮江新城第10章 轉念餘韻第75章 躍躍欲試第69章 大展宏第63章 三分士卒(二)第75章 袁家遷族第15章 兵事之初第22章 劫掠軍第17章 嗜血之兵第5章 上行下效第9章 莽撞之餘第43章 七虎獵熊第44章 賀禮雲集第32章 城下收兵第14章 遼東經略第36章 各有所爲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9章 死生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