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四萬明軍

那日遼東經略袁應泰府中後院的密談,蘇翎日後倒是不以爲然,唯一印象深刻的,只是袁應泰口中說的那位友人。但自始至終,袁應泰也未說出姓名,是何方人氏,想必是爲着保密之故,這不成親家,倒也就不必認識了。可那種能深入到皇宮之中的秘密渠道,卻令蘇翎爲之着迷,那該是多大的一張網?才能未卜先知、預測時事呢?

事後,蘇翎將這些秘事,都告訴了趙毅成,並一起商討這種渠道建立的可能性。

在二人絞盡腦汁、儘量放大了膽子進行一番猜測、估算之後,趙毅成才搖着頭說道:“大哥,這個咱們是不行的。沒個幾十年建下的關係、脈絡,是不可能做到的。”

蘇翎也一個勁兒地搖頭,說道:“嗯,這不單單是花銀子、升職賞賜便能辦到的。”

蘇翎所說,也正是歸屬趙毅成所部哨探的兩個最基本的方法。用這種法子收爲己用的人,也就能滿足一般所用,這更高層次上的消息,便不能指望了。

想來那魏忠賢的來歷、所作下事情,這種消息也不會是一個人便能知道全面的,除非.....除非也如李永芳給徐熙出的那個主意,有一個長期收集各類消息的部門,並且有專人整理,纔會形成隨時能瞭解所需消息的結果。

這也正是趙毅成所部那些隸屬總部的年輕人們正在努力做的。這無疑是枯燥、乏味地案頭工作,且目前看來,能起到的作用並不算大。反倒不如那些軍中哨探們直接探聽到的消息來得直接、有效。不過,意外的收穫,倒是對文書分類做的一些嘗試。最初是按時間劃分,隨後又分軍、農、工等等,而目前那些年輕人又在嘗試更細更新的分類方法,以便能從那些已經堆積如山的文書檔案中迅速尋到所需要的內容。但,這依舊要看人地記憶,畢竟那些零碎、散亂的片段可無法全都列出。

正是如此。趙毅成對這種猜測十分有興趣,恨不得立即便能見到那位神秘人物,向其請教相關內容。

這倒使蘇翎猛然間有些懊悔,爲何不將趙毅成推出來?雖說那位神秘人物要尋的。是符合其神秘標準的特殊人選,但只要袁應泰說清楚自己與趙毅成之間地關係,未必便不可能。

想到這有點遲了的主意,蘇翎便笑着問道:“毅成,袁大人這門親事。你應瞭如何?”

趙毅成一怔,隨即笑着說道:“大哥,我可不去做什麼上門女婿。”

“這有什麼?”蘇翎說道:“這家產什麼地。咱們也不說了。此時咱們也不稀罕。只是這年歲什麼地。可都合適。大不了。生兩個兒子。一個跟你姓。另一個隨了他地姓便是。左右都還是你趙家地人。”

趙毅成說道:“這倒沒什麼。反正我爹孃也死得早。就我一個。有個兒子就行了。”

“這麼說你是願意了?”蘇翎笑道:“等找個機會跟袁大人提一下。到時候可不許反悔。”

這下。趙毅成可急了。忙說道:“大哥。我可沒答應。我只是對那消息來源有興趣。再說。人家在哪兒還不知道呢?哪兒有這樣地事。”

這分明便是有那份心思了。

蘇翎也不多說。笑道:“先說到這裡。到時候跟袁大人說了才知道成不成。這說不定。你還能先去拜訪一下。才最後定親。”

兩人一笑,此事便就作罷。再怎麼說也是日後的事,還是袁大人那句話說得好,等等再看,也是好的。

這接下來,蘇翎每日帶着護衛騎兵們,出城往遼陽城外各營巡視,並查看各營的換裝情況。這每日瞭解下來的情形,讓蘇翎略感滿意,或許是軍紀、餉銀、糧食都是十分充足,這些兵們都還算令人滿意,出操站隊無一不是日益長進。

隨後,金正翔、彭維曉兩營,又派來騎兵稟報,說是瀋陽城外已不太好找到伏擊的機會,請示蘇翎,想再向奉集堡一帶移動。蘇翎卻不贊同,只令其仍然按原定地練兵計劃進行,不得再向前深入。同時,蘇翎又命顧南等營做好前去接替金正翔、彭維曉二營的準備,並先行派小隊人馬前去查看地形,爲各自選好營地住址。

趙毅成則繼續留在總兵府內,籌劃那些條條款款,不過,蘇翎最終還是令韓光欣再去尋到一名書辦,協助趙毅成整理文書。當然,此時自是經過一番查驗,且日後都要隨着趙毅成行走,算是給趙毅成地哨探總部,增添了第一名外人書辦。而此人的家眷,也就立即被一小隊騎兵,護送至鎮江堡,與那些軍人家眷們住在一處。

過得幾日,蘇翎等着見胡秋青,卻始終未至,卻等來了自廣寧一帶行來地四萬大軍。

遼東經略袁應泰親自出馬,與蘇翎站立在遼陽城外檢閱這遲遲而至的四萬明軍。這些人馬因在廣寧停過一些日子,倒未見有多少疲憊地影子,不過,其隨行帶至的戰馬、器械、糧草,卻又讓遼東經略袁大人忙碌起來。

四萬大軍依舊沒有被允許進駐遼陽城內,而是在遼陽城外那七座大營地外則,又再次紮下五座大營。好在這次的援遼兵馬攜帶的軍需、器械頗爲充足,什麼營帳、拒馬、鹿角之類的一應俱全,這紮營倒也扎得分外結實、耐看,瞧着倒也算是能戰的樣子。

不過,蘇翎在五座軍營巡視的時候,見到那些兵們,卻又有些失望。當然,這些兵的氣色不錯,大多也算是身強體壯,但就在列隊迎接遼東總兵官蘇翎的巡視時,那隊站得卻是歪歪斜斜,有些小隊倒是集結的很快,但站到大隊裡時,卻明顯顯示出這些兵馬都是拼湊而至,各自以往並未合在一起訓練過。

蘇翎在這五座大營巡視時,並未見到各營的主官,因爲,遼東經略袁應泰已經實現了他所說過的諾言,此次四萬大軍的千總以上的武官,俱都被集結在遼東經略行轅內,聽候袁大人的訓話,並就此留在遼陽城內居住,等候袁大人的另外派遣。

蘇翎並不知道袁應泰給那些武官們講了些什麼,不過,他很快便收到袁應泰傳來的一份名冊,說是上述武官可以留營任用,只要蘇翎從中選定便可。看來,袁大人也是粗選了一遍,這最終的決定,還要等蘇翎來定。

蘇翎粗略一看,卻見到一長串的名字中,有一個眼熟的人:廣寧練兵遊擊毛文龍。

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1章 撫軍心第15章 三十天第48章 建奴內亂第6章 海濱遇匪第23章 經略牽線第69章 經略媒人第8章 煙花柳巷第39章 江湖人士第74章 相見之宴第38章 營口小鎮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章 贈書助力第13章 鐵壁消融第11章 暗磨刀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0章 遼系一派第39章 江湖人士第2章 新舊交替第36章 孤注一擲第22章 火器四營第28章 死而復生第23章 興京易主第8章 峰迴路轉第36章 孤注一擲第7章 六月風過第4章 雷厲風行第61章 好事多磨第1章 天災人禍第3章 經略奇功第75章 袁家遷族第17章 戰馬悲鳴第5章 鎮江參將第11章 天朝小國第11章 天朝小國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7章 分而擊之第8章 征服日第85章 用心險惡第48章 建奴內亂第5章 七月流火第32章 衆心所向第3章 經略奇功第33章 鄉鎮攻略第83章 一勞永逸第28章 無主之城第12章 鎮江水師第71章 火炮長槍第60章 直截了當第33章 叛將結局第54章 越來越近第4章 豪酋遲暮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1章 撫軍心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9章 新學堂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7章 欲赴蒙古第24章 斷酋根本第36章 孤注一擲第7章 蒙古饑民第5章 漫長之夜第12章 將星隕落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2章 登州城下第41章 遼陽又變第59章 將軍賜名第14章 遼東經略第9章 李氏農莊第9章 莽撞之餘第5章 上行下效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20章 遼系一派第58章 各算各的第40章 虛張聲勢第8章 暗流涌動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1章 撥雲見日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7章 蒙古一部第90章 借力蒙古第5章 鎮江參將第16章 烽火連綿第22章 京韻邊聲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28章 死而復生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章 夜不收第2章 百戶屯田第3章 以河爲界第16章 烽火連綿第10章 兵鋒初顯第6章 獅子張口第9章 整編軍第28章 雪夜湮滅第17章 村落糧稅第73章 先走一步第27章 黃雀在後第88章 斬草除根
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1章 撫軍心第15章 三十天第48章 建奴內亂第6章 海濱遇匪第23章 經略牽線第69章 經略媒人第8章 煙花柳巷第39章 江湖人士第74章 相見之宴第38章 營口小鎮第72章 策反八旗第2章 贈書助力第13章 鐵壁消融第11章 暗磨刀第20章 漸變舊俗第20章 遼系一派第39章 江湖人士第2章 新舊交替第36章 孤注一擲第22章 火器四營第28章 死而復生第23章 興京易主第8章 峰迴路轉第36章 孤注一擲第7章 六月風過第4章 雷厲風行第61章 好事多磨第1章 天災人禍第3章 經略奇功第75章 袁家遷族第17章 戰馬悲鳴第5章 鎮江參將第11章 天朝小國第11章 天朝小國第49章 順勢而爲第27章 分而擊之第8章 征服日第85章 用心險惡第48章 建奴內亂第5章 七月流火第32章 衆心所向第3章 經略奇功第33章 鄉鎮攻略第83章 一勞永逸第28章 無主之城第12章 鎮江水師第71章 火炮長槍第60章 直截了當第33章 叛將結局第54章 越來越近第4章 豪酋遲暮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1章 撫軍心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9章 新學堂第61章 再聚雄兵第37章 欲赴蒙古第24章 斷酋根本第36章 孤注一擲第7章 蒙古饑民第5章 漫長之夜第12章 將星隕落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2章 登州城下第41章 遼陽又變第59章 將軍賜名第14章 遼東經略第9章 李氏農莊第9章 莽撞之餘第5章 上行下效第68章 燧發短銃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20章 遼系一派第58章 各算各的第40章 虛張聲勢第8章 暗流涌動第49章 人算天算第11章 撥雲見日第68章 燧發短銃第27章 蒙古一部第90章 借力蒙古第5章 鎮江參將第16章 烽火連綿第22章 京韻邊聲第64章 篩選精兵(一)第28章 死而復生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章 夜不收第2章 百戶屯田第3章 以河爲界第16章 烽火連綿第10章 兵鋒初顯第6章 獅子張口第9章 整編軍第28章 雪夜湮滅第17章 村落糧稅第73章 先走一步第27章 黃雀在後第88章 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