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西部大逃荒

1941年4月29日,天剛矇矇亮,舊金山、薩克拉門託、聖荷西、鹽湖城、樹城這5個美國西部的大城市就遭到聯邦空軍的轟炸,總共有50架轟炸機在這些城市上空投下了200噸炸彈,其中三分之一爲燃燒彈,這5個城市瞬間就變成了火城。

舊金山和鹽湖城遭到的轟炸最爲猛烈,舊金山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受到重點照顧完全在清理之中,可是鹽湖城並不是什麼特大的城市,遭到此種對待,完全是受到了美國西部戰區司令部所在地的影響,它和舊金山一樣,分配到了15架轟炸機的數量,其它3座城市加在一起,纔有20架轟炸機光顧。

這5座城市的被轟炸的消息當天就在美國各大報紙上見報了,很多美國民衆都上街爲這5座城市中遇難的美國人祈福,但是當第二天報紙上登出了城市被轟炸之後的照片時,很多美國東部和中部城市的居民都被激怒了。有十多個城市的市民紛紛聚集到市政府或者合衆國政府部門門前,要求美國軍方盡到保護本國人民的職責,還有一些更激進的民衆對一些華裔或者亞裔居民開設的餐館和工廠進行了打砸行爲,但是很快就被當地警察制止了。

美國政府也在第一時間譴責了南海聯邦軍方採用的針對平民的轟炸行爲,並號召美國人民應該在這種困難時期更加團結起來,支持政府打贏這場戰爭。對於美國政府的這種譴責。南海聯邦政府一點反應都沒有,兩個國家都已經打起來了。炸彈都扔腦袋上了,譴責還有啥用。況且這個空襲行動就是聯邦總統親自下的令,聯邦政府能說什麼不同的意見,就算說,也只能拍手叫好。

對於美國發生的針對華裔或者亞裔居民的敵對情緒,劉芾很高興,因爲這說明自己的策略已經產生了作用,至少已經讓部分美國人放棄了他們原來的法律觀念。因爲自己的一時氣憤,就開始破壞原有的平等原則。只要這樣的事情從特列變成了普遍,美國政府的根基就會被動搖,它所強調的憲法保護的平等、自由精神就會被破壞,那時候美國和其他國家就沒有什麼不一樣了,該當美奸的當美奸,該賣國的賣的一點都不會慢。

還得炸!這是劉芾的第一個想法。這塊破地方!這是劉芾趴在地圖上看了5分鐘之後的第二個想法。除了這5個城市之外。劉芾在西雅圖1500公里半徑之內,已經找不到其它值得一炸的城市了。就算是按照ab-3型轟炸機的2500公里作戰半徑算,也頂多是把丹佛和阿爾伯克基加進去,至於洛杉磯和聖迭戈,哪裡不用讓聯邦空軍的飛機去折騰了,原本撤走了沒幾天的聯邦航空母艦編隊又回來了。艦載攻擊機掛上炸彈,也照樣可以完成同樣的任務。

在一週之內,美國西海岸的所有大城市都遭到了轟炸,聯邦飛機再也不管下面是否是不是軍隊,只要還沒有向聯邦軍隊投降。這個城市就有可能遭到聯邦空軍或者海軍飛機的襲擊,而美國陸軍航空兵既無法在夜間起飛去攔截那些該死的聯邦轟炸機。也無法對抗從聯邦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聯邦攻擊機和戰鬥機,雖然它們也進行了很堅決的抵抗,但是最終結果除了又損失了幾百架戰鬥機之外,毫無改變。

面對這西部戰區這種糟糕的局面,西部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不得不向美國陸軍部提出了辭呈,但是美國陸軍部和國防部包括美國總統,都力挺他繼續擔任這個職務,因爲大家都清楚,西部戰局的惡化,和這位剛剛上任不久的戰區司令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換了另外一個不熟悉或者威望不夠的人,情況有可能會更糟。

原本美國西部的人就少,南海聯邦攻佔夏威夷的時候,一些眼光比較長遠的商人和富人就已經開始向中部和東部遷徙,等到聯邦軍隊開始對聖迭戈佯攻,那些抱着觀望態度的美國西海岸居民就又逃離了一些。等到西雅圖被攻陷,那些對美軍還抱着希望的居民再次掀起了一股內遷潮,剩下的人基本都是死也不願意走或者真走不了的窮人了,但是在這一波聯邦飛機對城市的轟炸之後,就算是再窮的人,也都捲上鋪蓋開始跑路了,與對陌生環境的懼怕相比,死亡,尤其是這種毫無意義的死亡真的太可怕了。

從5月初開始,從西海岸通向中部地區的所有雙號公路上就成了車和人的海洋(美國的州際公路東西方向的爲雙數,從北到南遞增,比如20號公路、南北方向的爲單數,從東東到西遞增,比如15號公路、而高速公路的編號方式基本一樣,只不過遞增方式相反而已。)。

有車的家庭會把所有的家當都裝在車廂和車頂上,沒車的家庭則由大人揹着行李,牽着小孩,拖家帶口的向東方前進,一到夜晚,公路的兩邊便成了他們的營地,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裡,只是依靠着逃離危險的本能,向東再向東。

這下可愁壞了西海岸各州的州政府和美國政府,當地的警察、國民警衛隊和預備役部隊不得不抽調出大批的人手來護送這些遷徙的居民,否則在那些荒僻的公路上,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就算不被強盜搶劫,向橫穿內華達州的這段公路,光是炎熱和幹喝就能要了大部分逃難人的小命。

就像傳染病一樣,剛開始只不過是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這幾個沿海地區的居民在向內地遷徙。但是他們把這種恐懼帶到了他們所經過的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當地的居民在聽說了城市被大火所吞沒,無數人喪身火海和轟炸之後,也有部分人開始向東跑。

唯一比較例外的,就是蒙大拿州、愛荷達州、內華達州,因爲這3個州里本來就沒什麼居民,他們大多是生活在高山叢林中的小城鎮或者村莊中,幾戶或者十幾戶就算一個鎮子了,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裡,不說是與世隔絕吧,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種自家土豆,失去了土地他們就失去了一切,所以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鄉。

雖然美國的西部沿海地區基本已經被打爛了,往日繁華的舊金山和洛杉磯都已經成了死城,聖迭戈這個軍港也成了廢墟,但是對於美國這個國家整體來說,並不會感覺到非常難受,因爲美國的絕大部分工業都在中東部地區,損失最大的不過就是丟失了位於西雅圖的波音飛機制造廠和位於聖迭戈的海軍基地。

美國政府直到這時,才真正意識到,歐洲的戰事並不是他們最重要的問題,目前如何阻止聯邦軍隊繼續向東挺進纔是重中之重。於是美國政府開始減少向蘇聯和英國的物資援助數量,開始把全國的重心轉向了國內的戰爭。

美國軍方通過這一階段與南海聯邦軍隊交手的失利,也認識到現在的戰爭已經不是光靠火炮和坦克數量就可以取勝的戰爭了,飛機逐漸成了戰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武器。美國政府決定亡羊補牢,加大對於飛機的研究投入,擴大飛機生產線,先用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不足。

5月5日,美國空軍在美國陸軍航空兵的基礎上成立了,作爲一個單獨的軍種,它將得到更多的資源和關注,它也是美國政府用來制衡聯邦空中優勢的一個重要手段。

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9章 高歌猛進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1章 三國分贓第62章 遷都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130章 懷疑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9章 佔領西雅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68章 制度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9章 佔領西雅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86章 險勝第55章 反擊(二)第29章 勢均力敵第74章 國防(二)第19章 金蘭灣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46章 民國(二)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50章 飛機二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6章 蘇德宣戰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105章 博弈(二)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4章 收網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87章 調整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3章 各懷鬼胎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51章 戰備(一)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9章 沒良心炮第22章 東海岸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9章 金蘭灣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2章 登陸難第80章 甩賣潛艇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5章 大衛走了第46章 民國(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53章 實力對比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8章 不夜城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94章 榜樣第75章 三赴德國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2章 坦克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20章 歷史真頑固
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9章 高歌猛進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1章 三國分贓第62章 遷都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130章 懷疑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9章 佔領西雅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68章 制度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9章 佔領西雅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86章 險勝第55章 反擊(二)第29章 勢均力敵第74章 國防(二)第19章 金蘭灣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46章 民國(二)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50章 飛機二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36章 蘇德宣戰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105章 博弈(二)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4章 收網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87章 調整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3章 各懷鬼胎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51章 戰備(一)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9章 沒良心炮第22章 東海岸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9章 金蘭灣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2章 登陸難第80章 甩賣潛艇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5章 大衛走了第46章 民國(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53章 實力對比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8章 不夜城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94章 榜樣第75章 三赴德國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22章 坦克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20章 歷史真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