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爪哇

這頭一批移民中,大部分華人都是商人或者普通勞動力,前者作爲一種生存模式,已經深深的印入這些華人的骨子裡,他們不怕環境艱苦,也不怕氣候惡劣,只要基本安全,哪裡能賺錢他們就會生活在哪裡;

而後者大多是迫不得已,他們由於各種原因離開家鄉,只不過是爲了能吃飽一點,給後代創造一個受教育的機會,但是由於他們沒有技術,很多連字都不認識,所以到了各國之後,只能作爲苦力,去幹最累、最危險和報酬最少的工作。

不過他們到了聯邦之後,就會發現,這裡有着大片的土地等待着他們去開拓,各種工廠和礦山中,也都在招工,而且工錢足夠他們養活自己的一家人,當地政府還提供各種小額貸款,以幫助這些剛落戶的移民能住上一個小房子,能購買第一年的種子,能買得起幾個月的口糧。

先不說各種移民優惠政策,只要把那些新移民們帶到安南三省和呂宋、宿務、三寶顏各省中,讓他們看一看當地肥沃而荒廢的土地,他們就會像看到了花朵的蜜蜂,恨不得馬上撲上去。

後世中,有人說華人就像是蝗蟲,走到哪裡就毀到哪裡。雖然這個比喻很不恰當,但是這也充分說明了華人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作者覺得華人由於自古的生存環境就比較艱難,長期處於地少而人多的狀況,再加上各朝各代土地兼併嚴重,還不鼓勵商業發展,尤其是清朝這幾百年,所以從中國走出去的華人都練就了一身抗人禍、抗天災的本領。

他們不像是蝗蟲,而是更像螞蟻,不管是在沙漠中、雨林中、山地中、海島中都可以頑強的生存下去,並很快就能找到讓自己吃飽的辦法,還能一點一點的建立他們的大蟻冢。不管是你用水燙也好,用火燒也罷,災難過後你會發現,這些螞蟻們又開始一點一點的搬運泥土,再去建造他們的家園,只要你稍不留意,一大片大蟻冢就會拔地而起。

有了第一批移民,並且能把他們安置好,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不用劉芾再發什麼公告了,這些移民們就會通過各種渠道,把這裡的情況轉告給他們的同鄉、朋友、親屬,然後就會有更多的人,來這裡投奔他們那些已經安家或者已經找到工作的同鄉、朋友和親屬,而且這種速度將越來越快,數字會呈幾何倍數增長,只要南海聯邦不改變移民政策,就不會再缺少華人。

不過,這些移民也會帶來一些對劉芾來說,不太好的習慣。比如說太抱團,他們會以同鄉、同村、同姓等理由,慢慢的變成一種家族勢力,還有的就是移民中也會有投機份子,他們不熱衷於生產,卻積極在移民中串聯,成立各種會、社、團等組織,慢慢向黑社會發展。

對於這些問題,劉芾在初期還是要下狠手治理的,那些帶頭的大哥、大佬們,會被驅逐出南海聯邦,並且登記在冊,成爲不受歡迎的移民。因爲在這個時期,劉芾還不想出現和自己不同的聲音,也不想有能和政府抗衡的勢力出現。

而且,在分配移民的居住地時,聯邦政府也是採用摻沙子的政策,儘量把各族人口都分散開,造成混居的現狀,這樣也能減少在當地形成大族羣和大勢力的可能性。

最後,就要靠內務部的人了,他們已經從新佔領地和新移民中,挑選了一部分人手,並打算把他們培訓成自己的眼線,並安插在各地,這樣,對於全國範圍內的情況,就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的瞭解,有利於發現問題並及時更改補救。

雖然一個新國家會有各種劣勢,但是新國家也有新國家的優勢,那就是從政府到國民,都抱着一個新的希望,所以幹勁都很足,牽扯也比較少。

在1917年4月,美國也已經卷入了這場戰爭,在宣佈和德國進入交戰狀態之後,美國人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工業潛力,他們利用自身的力量,開始向法國運送軍隊,每個月可以運送15萬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和他們的補給。而這場戰爭隨着美國人的加入,也最後成爲了真正的世界大戰。

本來隨着美國人的加入,協約國應該能很快的佔據上風,不過與之相反的是,俄國爆發了4月革命,國內亂成了一團,再也無力從東線進攻德國或者說牽扯德國了。

而在意大利,這個歐洲國家中的奇葩,由巴多格里奧將軍統帥的第2軍團整整30多萬意大利士兵,讓德奧聯軍打得屁滾尿流,雖然只傷亡了4萬多人,但是有20多萬意大利軍隊投降了德奧聯軍,而他們給德奧聯軍造成的最大損失,就是德奧聯軍需要爲這幾十萬意大利俘虜提供糧食。經過了這次大潰敗,意大利也基本上退出了戰爭,雖然名義上還屬於協約國,但是已經對德奧聯軍形不成實際上的威脅了。

見到自己的同夥們紛紛倒在了德國人的槍下,英國人和法國人也坐不住了,趕緊要求美國政府加快參戰的腳步,以免讓德國人重新獲得戰爭的主動權。美國人也不願意自己剛一參戰,協約國就紛紛投向,趕緊加快了兵源的運送,由原來的每月15萬人增加到了每月25萬人。

這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纔算進入了雙方勢均力敵的白熱化階段。

與歐洲的戰爭相反,南海聯邦和荷蘭之間的戰爭已經基本走到了尾聲。荷屬東印度羣島的蘇門答臘島、加裡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都已經落入了南海聯邦的手中,只剩下爪哇島和一些零碎的小島還在荷蘭人手中,而且荷蘭人得不到國內的援助,再加上南海聯邦的海上封鎖,爪哇島的失守也迫在眉睫。

不過令荷蘭人感到奇怪的就是,南海聯邦的海軍只是嚴密的封鎖住了爪哇島的幾個主要港口,還在港口航道上佈設了大量的水雷,但是卻一直沒有嘗試登陸爪哇島,好像在等什麼。

其實荷蘭人只猜對了一半,南海聯邦確實在等,不過不是在等什麼,而是在等島上的人大部分餓死!

由於懼怕島上幾千萬疑似藍信徒的力量,劉芾修改了之前準備佔領爪哇島的初衷,並且親自參與並制定了一個滅絕種族的封鎖計劃。

按照計劃中的步驟,南海聯邦的海軍將把爪哇島上的所有港口都封鎖並且佈雷,而且還要派出不少於100艘炮艇和50艘潛艇的封鎖部隊,負責巡視爪哇周圍海域,一旦發現有未經批准的船隻試圖靠近和離開爪哇島,就將向其發動攻擊,擊沉對方。

另外,在計劃中,劉芾還秘密動用了一種武器,細菌武器。

第76章 貴族第60章 佈網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28章 佔領澳新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5章 得寸進尺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76章 貴族第42章 登陸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20章 羅德島第141章 護士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章 難題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76章 貴族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3章 國防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81章 深入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22章 坦克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62章 遷都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10章 快速艦隊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23章 大戰結束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9章 飛機第40章 海南島(二)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71章 安南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2章 遷都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35章 皇家海軍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6章 戰爭擴大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2章 談判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27章 大阪師團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2章 戰備(二)第24章 目標天皇第39章 海南島(一)第46章 騷擾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26章 衝鋒隊第57章 情報工作第46章 民國(二)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75章 7、8、9三個省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56章 入侵美國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
第76章 貴族第60章 佈網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28章 佔領澳新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5章 得寸進尺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76章 貴族第42章 登陸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20章 羅德島第141章 護士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章 難題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76章 貴族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3章 國防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81章 深入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22章 坦克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62章 遷都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10章 快速艦隊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23章 大戰結束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9章 飛機第40章 海南島(二)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71章 安南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2章 遷都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35章 皇家海軍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6章 戰爭擴大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2章 談判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27章 大阪師團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2章 戰備(二)第24章 目標天皇第39章 海南島(一)第46章 騷擾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26章 衝鋒隊第57章 情報工作第46章 民國(二)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75章 7、8、9三個省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56章 入侵美國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