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國防(三)

在比如一架隸屬於聯邦空軍的魚雷攻擊機,它的編號就應該是abt-003,前面的a代表聯邦空軍,第二位的b代表這是一架轟炸機,雖然大家平時都叫做魚雷攻擊機,可是它的正確名稱應該是魚雷轟炸機,第三位的t代表它的裝載的炸彈爲魚雷,後面的003就是這架飛機在聯邦空軍的服役編號。

除了陸海空軍之外,南海聯邦還有一支神秘的部隊,對外的番號叫“傳染病預防處理部隊”,隸屬於國防部下屬的空軍司令部。這支部隊的駐紮基地和人員數量都是絕密,除了國防部部長、空軍司令以及內務部的重要官員和劉芾之外,基本沒有人知道這個部隊的存在,他們的補給、人員調配也都是由內務部和劉芾直接處理,基本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觸。

這支部隊的成立時間在1915年,也就是聯邦正式建國之後,最初的駐地時在安北省內。原越南與老撾邊境附近的深山裡,而與這隻部隊同時成立的,還有代號爲“45”的一個研究所,而這個研究所的駐地也在哪裡。

從這支秘密部隊的名字上,人們可能很快就會聯想到細菌武器或者防化部隊上,不過這只不過是它的一層僞裝,這隻部隊連同那個“45”研究所在內,他們都是南海聯邦,準確的說是劉芾建立的一個核能研究所和負責協助和保衛這個研究所的安全部隊。

“45”研究所的這個名字,並不是研究所的序號。而是在建立研究所的時候。劉芾剛好45歲,就選了這個數字來小小的紀念一下。早在1905年,劉芾在臺灣島中部的深山裡,建立了一座小型的核研究所。當時負責這個研究所的是一位德裔和一位法裔的年輕物理學家。他們都是居里實驗室裡小有名氣的年輕核物理專家。在被大衛用各種誘惑吸引到聯邦研究所之後。這兩個人可算是虎進深山、魚躍大海了,憑藉着聯邦政府充足的研究經費和劉芾提供的特別資助,他們逐漸網絡了幾十名各國研究人員。開始按照劉芾的要求,主要對金屬鈾的提純、核裂變與核聚變等熱核反應進行研究。

在聯邦政府佔領了荷屬東印度羣島之後,劉芾開始覺得把這樣一個像定時炸彈一樣的研究所放在聯邦的重工業區安北省內有點不合適,雖然現在這個研究所並沒有準備開發什麼危險的項目,但是劉芾從心裡覺得核研究的單位越偏僻越好,萬一發生點什麼事情,再後悔就晚了。另外,還考慮到安北省與英國人控制的區域在陸路上交界,危險係數還是有點大,於是,在1918年,又把這個研究所連同那支秘密部隊,一起遷到了蘇拉威西島最南端的一個叫穆納的小島上,並且修建了深達上百米的地下實驗室,對外謊稱是“傳染病預防處理部隊”的駐地和研究所。

要說這些秘密單位的研究人員也是挺苦的,平時大多藏在深山地洞中過像老鼠一樣的日子,雖然聯邦政府或者軍方給予這些研究人員的待遇非常高,但是終歸不像在城市中生活的那麼舒服愜意,而且很多研究項目的危險性都非常大,稍不注意,就是人死屋塌的大事故,故而,這些實驗室纔會被建在深山老林中。

當初劉芾憑藉着自己對核物理的一知半解,給這些研究人員們定下了研究方向,按照劉芾的描述,如果這些項目研究出成果,那麼在不遠的將來,聯邦政府會使用他們研究出來的可控核裂變技術,在發電、船舶製造等領域取得很大的發展,核電站、核動力大型船隻將會首先出現,而一塊幾公斤重的核原料,就可以代替成千上萬噸煤炭和石油,那將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發現。

雖然劉芾很無恥的沒有告訴這些研究人員他打算最先用他們的研究成果造成武器去威脅全世界,但是這些對科學探索未知領域有着無比堅定信念的人們,不管是生活條件的侷限性還是家庭成員的埋怨,都可以無視,只要你能給他們提供合適的研究環境、充足的研究經費、先進的研究器材,那麼他們就會像一個執着的瘋子,不管如何枯燥、如何繁瑣,也不管研究成果到底會對世界有什麼危害,只管盡情的在他們自己的領域中埋頭前進。

由於南海聯邦境內的鈾礦儲量非常少,只有在加裡曼丹島西部、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上有少量發現,而且開採不易,產量非常少,還不足以滿足“45”研究所的所有試驗用量。而這個時期,世界各國對於鈾礦的開採量都不大,很多國家發現了鈾礦,但是別沒有意識到這種放射性礦物有什麼用,並沒有開採,所以,即使有大衛和施耐德的公司在幫助劉芾從世界範圍內收購鈾礦,但是數量也非常小。

不過,隨着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拿下了澳大利亞的鐵礦,這種缺少鈾礦的日子就快一去不復返了。澳大利亞這塊不毛之地上,不僅有着儲量驚人的高品位鐵礦,還是日後世界3大鈾礦出口國之一。而在施耐德買下的區域中,已經發現了一塊鈾礦牀,儲量估計有幾千噸,如果可以正常開採的話,年開採量也在幾十噸左右,遠遠超出了“45”研究所的試驗用量。

在發生在1920年中的英美南之間的海戰之後,雖然參戰幾方都出於不同的原因在戰後相互簽訂了停戰協議並且恢復了正常的外交關係,但是英美等國對於南海聯邦這個在亞洲迅速崛起而且已經脫離了他們控制的國家非常忌憚。

雖然南海聯邦在戰後只是忙於國內建設和遷都,並沒有繼續擴大勢力的動向,也沒有打算試圖去控制周邊的一些國家,但是有一個不受控制而且還很強大的國家存在在亞洲,還控制着重要的馬六甲水道,對英國、美國和歐洲列強來說,再想把亞洲攔進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並依靠武力掠奪亞洲國家的財富就非常之困難了。

因爲南海聯邦不會允許各國的海上武裝靠近自己的國家,更不會眼看着別人在自己的家門口耀武揚威。而作爲一個亞洲大國,南海聯邦的軍事、經濟都難免會向它的周圍國家輻射,並且影響周邊國家的發展和政局,從長遠來看,如果不遏制南海聯邦的發展速度,那麼在亞洲這塊寶地上,歐美列強可以佔便宜的機會就沒有了。

如果光靠經濟手段的話,歐美各國都沒有把握能壓制住南海聯邦這個地頭蛇。首先,在佔領了馬來半島之後,馬六甲海峽已經全部落入了南海聯邦的手中,從運輸成本上,印度大陸上的各種物資想運往東亞的話,就已經沒有了成本的優勢。南海聯邦的國土上盛產白糖、香料、木材、稻米、棉麻等物,和英屬印度和美國的出產物基本相同,而且聯邦在加工、運輸環節上,比英屬印度和美國的技術還要高一些,在這些貨物的貿易上,英美等國絲毫佔不到一點便宜。(未完待續……)

第28章 佔領澳新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2章 問題(三)第19章 藍飄帶獎第69章 佔領西雅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72章 誘餌(一)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58章 反貪反黑第50章 飛機二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12章 轟炸機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5章 機羣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23章 三路並進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4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52章 戰備(二)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3章 實力對比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23章 歐洲第76章 海軍條約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39章 海南島(一)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2章 轟炸機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73章 國防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00章 毒氣彈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62章 巴頓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8章 雙管齊下第55章 反擊(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5章 反擊(二)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62章 巴頓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9章 裝甲集羣第40章 海南島(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7章 核反應堆第67章 核反應堆第91章 對壘第26章 衝鋒隊第50章 聖迭戈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55章 反擊(二)第46章 騷擾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57章 波及亞洲第95章 大衛走了第8章 備戰第58章 反貪反黑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95章 猶太人第22章 坦克第62章 遷都第59章 登陸越南(一)
第28章 佔領澳新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2章 問題(三)第19章 藍飄帶獎第69章 佔領西雅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72章 誘餌(一)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58章 反貪反黑第50章 飛機二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12章 轟炸機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5章 機羣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23章 三路並進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34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52章 戰備(二)第23章 世界輿論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3章 實力對比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23章 歐洲第76章 海軍條約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39章 海南島(一)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2章 轟炸機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73章 國防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00章 毒氣彈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62章 巴頓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8章 雙管齊下第55章 反擊(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5章 反擊(二)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62章 巴頓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19章 裝甲集羣第40章 海南島(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7章 核反應堆第67章 核反應堆第91章 對壘第26章 衝鋒隊第50章 聖迭戈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55章 反擊(二)第46章 騷擾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57章 波及亞洲第95章 大衛走了第8章 備戰第58章 反貪反黑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95章 猶太人第22章 坦克第62章 遷都第59章 登陸越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