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革命(二)

說了這麼多辛亥革命的經過,只不過是想把這個時期的大概歷史交代清楚,因爲這個時期的人物較多,而很多大牛,都是從這個時期起,慢慢走上了中國的政治舞臺。

不管大陸上是南京政府勝利,還是北洋政府強勢,也不管是孫中山當臨時大總統還是袁世凱繼任,劉芾身在臺灣,只是讓內務部每天送來簡報,稍微瞭解一下而已,因爲對歷史本來就沒啥底蘊的劉大總統,也從這些事情中看不出啥端倪,再加上自己就沒打算去摻合,也就當一堂歷史課一樣,聽聽而已,頂多再做做筆記。

在這堂歷史課中,劉芾雖然沒有讀出更多的含義,也沒有能更多的理解這些大牛們的政治手段,但是劉芾還是看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這次中國大陸的改朝換代中,歐美列強都沒有過多的插手干涉,除了在適當的時候出來表個態以外,很少出來叫喊什麼。不過就是因爲這些列強突然變得這麼溫順,才讓劉芾覺得很不對勁,他從來不相信大灰狼能變成喜羊羊,所以劉芾仔細查看了這幾個月中內務部發來的歐洲簡報,但是也沒從中看出啥端倪。

隨着中華民國的成立和臨時政府的組建,原來許多顧不上或者管不了的問題都開始慢慢的浮出了水面,而海南島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就在袁世凱的第一任內閣組建之後的不久,遠在海南島上享福的劉永滇就接到了陸軍部發來的嘉獎令和一封電報,嘉獎令中除了誇獎劉永滇起義有功,鎮守海南島有功外,還特別提升劉永滇爲少將校,並讓劉永滇赴京,去參加袁世凱的任職典禮。

劉永滇雖然就是一個兵備道,但是他是官宦人家出身,對這些政治手腕像吃飯一樣熟悉,看完了嘉獎令和電報,他呵呵一笑,順手把這兩份文件遞給了師爺。他這位師爺也就掃了兩眼,立刻就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少將校可以當,但是赴京參加什麼典禮,就免了吧。於是,一封電報又發回北京,電報上劉永滇說對新政府如何如何擁護,而自己又沒出過什麼力,無功不受祿,婉拒這個少將校,並說由於被山間的毒蛇咬了一口,現在還不能行動,所以典禮也就不去了,並在電報最後,誓言坦坦的要求爲民國鎮守海南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時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陸軍總長的段祺瑞,接到這封電報後,咬着槽牙的恨,對於這個毫不聽命的劉永滇,恨不得馬上讓毒蛇咬死他。但是山高皇帝遠啊,現在別說海南島了,就是長江以南的很多省份,對中央政府也是明迎實據,很多命令和政策,過了長江就變樣,各種推諉、搪塞、扯皮,反正就是一箇中心思想,那就是嚴防中央和地方奪權。

不過這些地方大員們都有很深的背景和關係網,中央暫時也拿他們沒辦法,只能慢慢談條件,但是這個在海南島的劉永滇卻不屬於這種情況,在大革命之前,誰認識什麼瓊崖兵備道啊,就算他老爹當過封疆大吏,但是到他這輩,早就沒啥過硬的關係了,就這個摸樣,也像學那個大佬們和中央玩心眼,姥姥!!!

段祺瑞一個電話,就找到了海軍總長劉冠雄,把海南島這個情況和劉總長說了一說,本來指望着劉冠雄派出幾艘軍艦啥的,去海口哪裡開幾炮嚇唬嚇唬劉永滇,讓他這個土包子見識見識民國軍隊的實力,然後再把他從海南島弄回來,換上自己的親信。

誰知道劉冠雄聽完段祺瑞的話以後,半天沒吱聲,最後再電話裡說:

“芝泉老弟,這個劉永滇我略知一二,他祖上曾是兩廣總督,到他這輩混了一個瓊崖兵備道,雖說不能算家道中落,但也不是什麼有野心的人。這次在海南島鬧獨立,還和胡漢民、陳炯明他們起了齷齪,不過胡、陳兩人也按兵不動,據說這裡面有臺灣政府的影子,劉永滇手中現在有2艘驅逐艦,就是臺灣賣給他的,不過據我琢磨,劉永滇買不起這樣兩艘軍艦,其中必定有內情。”

“有什麼內情?”段祺瑞一邊聽劉冠雄講,一邊冷靜了下來。

“具體有什麼內情這個我不是很清楚,不過少川是同盟會的人,對於廣東那邊的情況也比較瞭解,我們不如去找他問問。”劉冠雄建議着。

“好,那晚上來我家,咱們小酌一下,對了叫上子欣吧,他是外交總長,對外面的事情,應該更清楚一些。”段祺瑞安排好晚上赴宴的人員,便放下了電話,走到辦公桌後面,對着牆上的地圖發呆。

當天晚上,在段祺瑞的住所,原大清康熙皇帝第二十二子允祜府邸中,內閣總理唐紹儀、海軍總長劉冠雄、外交總長陸徵祥四人,圍坐在後花園的暖閣裡,一邊吃着東來順的涮羊肉,一邊聽段祺瑞說劉永滇的這個事情。

等到段祺瑞把這些天和劉永滇的往來電報和大概情況說完,第一個開口的不是唐紹儀,卻是外交總長陸徵祥。

陸徵祥原籍上海,自幼喪父,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他13歲便進入了總理衙門開辦的新式學校廣方言館學習,後進入北京同文館專讀外文,尤精俄文。1893年奉派擔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翻譯官,並結識了比利時女子德裴女士,並不顧大使館反對,於1899年結婚,此後,他又升任中國駐荷蘭特命全權大使,在袁世凱擔任總統後,返回中國,擔任了唐紹儀內閣的外交總長一職。

由於陸徵祥長期居住在歐洲,又擔任了中國駐荷蘭大使,所以對歐洲各國政府的動向都比較瞭解,而且,作爲爲數不多的見過現任臺灣總統劉芾的中國人,陸徵祥可算是現在民國政府中,最瞭解臺灣的一個人了。

在聽完了段祺瑞的介紹和劉冠雄的補充以後,陸徵祥第一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那就是三個字:打不過。

在段祺瑞、劉冠雄和唐紹儀三人的詫異表情面前,陸徵祥把這些年在歐洲所瞭解和聽說的臺灣大概的輪廓緩緩道了出來。

“這個劉銘傳生了個了不起的兒子啊,這位總統非常神秘,傳說在十多年前,日本海軍曾經連續三次派遣艦隊去接收臺灣島,但是都在半途神秘失蹤,日本人找尋了很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艦隊哪裡去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後來,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和俄國人的艦隊又被神秘軍艦偷襲,這次,日本人終於發現了以前艦隊失蹤的秘密,原來都是這位劉芾劉大總統乾的好事,他們臺灣弄了一種能在水下發射魚雷的船,不聲不響的幹掉了日本大部分海軍,連帶着俄國人的多一半海軍。”陸徵祥越說越激動,端起酒杯來,一仰頭,就幹掉了杯中的白酒,用手抹着嘴角。

“是潛艇吧,以前北洋也有那種東西,不過沒你說的那麼厲害,這個事情我也聽說過,尤其是香港那邊的英國海軍,聽說他們也被臺灣的潛艇打過。”海軍總長劉冠雄雖然沒出過國,但是畢竟是老海軍的人了,對於這些著名的海戰,還是瞭解一些的。

“恩,不僅是英國人,06年的時候,日本人拉着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俄國人還有美國人,一起弄了幾十艘軍艦和幾萬陸軍,打算強攻臺灣島,誰知道,艦隊剛靠近臺灣,就被那個潛艇給偷襲了,我在荷蘭聽一位曾經參加過這次戰鬥的德國海軍軍官說,除了跑掉了幾艘小船,整個艦隊在1個時辰裡,就全部被打沉了,而且說臺灣不僅有那個藏在海水下面的潛艇,還有一種小船,在海面上像飛一樣,軍艦上的炮根本就達不到它,但是隻要讓它靠近到離軍艦1000米以內,就會從小船上射出很多顆魚雷,那時候就算是英國人最大的軍艦,也只有等死的份了,唉,對了,子英兄是海軍,那種小船你見過嗎?”陸徵祥說的有點渴,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一仰脖就喝個底朝天。

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53章 實力對比第51章 戰備(一)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2章 醞釀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41章 護士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87章 調整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98章 獨立第30章 Z字旗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68章 制度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17章 北歐亂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6章 雷達第24章 目標天皇第3章 宣戰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117章 電視機第4章 德奧統一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73章 國防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35章 皇家海軍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章 裝病第12章 轟炸機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42章 登陸第68章 潰敗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章 闖關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45章 民國(一)第81章 深入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19章 金蘭灣第136章 眼紅第138章 不夜城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1章 三國分贓第22章 問題(三)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章 越亂越好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章 談判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64章 計劃破產第36章 賭贏了第29章 沒良心炮第32章 移民潮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74章 國防(二)第117章 電視機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10章 快速艦隊第38章 珍珠港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9章 P38戰鬥機第118章 電視臺第43章 投降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65章 深挖
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53章 實力對比第51章 戰備(一)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2章 醞釀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41章 護士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87章 調整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98章 獨立第30章 Z字旗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68章 制度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17章 北歐亂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6章 雷達第24章 目標天皇第3章 宣戰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117章 電視機第4章 德奧統一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73章 國防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35章 皇家海軍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章 裝病第12章 轟炸機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42章 登陸第68章 潰敗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章 闖關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45章 民國(一)第81章 深入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19章 金蘭灣第136章 眼紅第138章 不夜城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1章 三國分贓第22章 問題(三)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章 越亂越好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章 談判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64章 計劃破產第36章 賭贏了第29章 沒良心炮第32章 移民潮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74章 國防(二)第117章 電視機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10章 快速艦隊第38章 珍珠港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9章 P38戰鬥機第118章 電視臺第43章 投降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65章 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