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

受到那位斐迪南大公的刺激,劉芾回到臺灣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海軍造船廠,仔細詢問了羅莎莉亞號的建造情況,在得到工程師們肯定的回答後,劉芾立刻召集了當初參與設計羅莎莉亞號的所有工程師,並喊來了臺灣空軍司令馬丹,讓他們合作,設計一款類似於羅莎莉亞號的大型船隻,不過這次可不是民用船隻了,而是一艘軍艦,不過這艘軍艦除了船體下部以外,都有別於這個時代的其它任何軍艦。

這艘奇特的軍艦按照劉芾的草圖,大概是這個樣子,40000萬噸左右的排水量,甲板採用全通甲板,就是從船頭到船尾的甲板都是連成一片的,中間沒有任何建築物阻擋,而全艦唯一的建築物就是位於軍艦右舷的指揮塔。

而這樣做的目的,劉芾也告訴了這幾位海軍工程師和空軍司令,這是一艘可以起降飛機的船,叫做飛機母艦。而這條全通的甲板,就是爲了讓飛機可以順利起降。

聽完劉芾的描述,看完劉芾畫的草圖,幾位工程師都用狐疑的眼神看着劉芾,他們雖然也知道那種停在洲級重巡上的小飛機可以從水上起飛,當做重巡的眼睛非常好用,但是他們還是想不出,專門爲這些小飛機建造如此之大的一艘母艦是出於什麼目的,難道這位總統嫌重巡的眼睛還不夠多?或者是打算多造幾艘重巡,用這條母艦給它們一起當眼睛?

工程師們正在胡思亂想,但是空軍司令馬丹卻很快就明白了劉芾的用意,在之前的多次飛機試驗中,劉芾都對飛機研究所的研究員提出了加大飛機的載重量的要求,而當時的飛機主要的用途還是爲海軍和陸軍擔任偵查的任務,所以研究所對飛機速度的研究要比對飛機載重的研究要重視的多,而劉芾非常堅決的下了命令,要求對飛機機體的結構和飛機的載重量要做重點研究。

當時,馬丹也私下裡問過劉芾,爲什麼要這麼看重飛機的機體結構和載重量,劉芾笑着告訴他,在不久的將來,臺灣空軍將不再是陸軍和海軍的輔助兵種,而是將作爲一個主力兵種,擔任起進攻敵人的重擔,而這個重擔需要飛機更加的結實、載重量更大,以便攜帶更多更大的炸彈。

在這之後的飛機研究中,飛機研究所開始重點攻關臺灣現有比較成熟的機型中,兩種飛機的載重量和機體結構,並在之後的多次訓練中,安排了飛機投彈項目,從剛開始的小型迫擊炮彈,到後來的專用航空炸彈,經過多次更改之後,效果越來越好,已經接近了劉芾的要求。不過,對於劉芾的另一個要求,就是攜帶魚雷進行海上攻擊,這些研究員們想破了腦袋,也沒能做出一次合格的攻擊試驗。其中主要原因有2點。

第一,兩種小型飛機的載重量太小,掛載一條重達800公斤的450MM魚雷就基本飛不起來了,而用大型雙翼機,倒是可以掛載,但是由於大型雙翼機速度太慢,體型也太大了,這種飛機直接被劉芾給否定了。

第二,換裝大功率發動機以後,兩種小型飛機勉強可以掛載450MM魚雷飛行並投彈,但是飛行狀況就非常不穩定,在接近海面投彈中,出現了好幾次墜海的情況,不僅損失了飛機,還死傷了好幾名飛行員。

看到這種情況,劉芾叫停了繼續使用這兩種飛機進行試驗,而是要求飛機研究所研製一款新型的飛機,雙翼單翼都可以,速度不能太慢,而負載最少也要能夠搭載一條450MM魚雷並可以進行機動飛行。

另一方面,劉芾又來到了海軍研究所,看看能不能在動力和魚雷方面也想想辦法。動力方面,現在的小型汽油發動機已經是研究所能提供的重量最輕、動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了,雖然有幾款材料更新,動力更強的發動機在試製,不過離定型量產還有些時間。而魚雷方面倒是可以利用減小魚雷口徑來減低魚雷的重量,不過威力就不敢保證了。

最後,劉芾在衡量了利弊以後,決定,不減小魚雷的口徑,就使用450MM魚雷,不過可以適當的改進一下海軍使用的魚雷,由於航空魚雷都是由飛機在軍艦很近的地方,比如幾百米之內扔下來的,所以並不需要航行幾千米的燃料,並且由於飛機的速度很快,達到了80節左右,所以依靠飛機的慣性,魚雷的發動機也不用太強大,所以減少其發動機和燃料的重量,這樣就能減小魚雷的尺寸和重量,但不影響魚雷的威力。

最後,經過多方的論證和試驗,定型出2款飛機,和兩款魚雷,以供臺灣空軍和海軍使用。

第一款是一種單座單發雙翼機型,機長10米,翼展15米,高3.4米,空重14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600公斤,由一臺12缸活塞發動機,提供380馬力,最高時速155公里,續航時間4小時30分,實用升限3700米,機頭裝備一挺12MM重機槍,備彈500發,機腹攜帶一枚重620公斤的“海Ⅰ”型450毫米航空魚雷或掛載2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彈。

第二款是一種單座單發單翼機型,機長7米,翼展11米,高3米,空重1207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300公斤,由一臺14缸星型風冷發動機提供510馬力,最高時速185公里,續航時間3小時30分,實用升限3400米,機頭裝備一挺19毫米機炮,備彈300發,機腹攜帶一枚“海Ⅰ”型魚雷,或掛載2枚250公斤航空炸彈。

而兩款魚雷則分別是450MM的“海Ⅰ”型航空魚雷和450MM的“海Ⅱ”型航空魚雷,而他們的分別就是“海Ⅰ”使用熱動力推進,而“海Ⅱ”型使用了新型鉛酸電池和電動機驅動。

“海Ⅰ”型長度3000MM,重620公斤,戰鬥部裝藥200公斤,40節航速下可以行使1000米,35節航速下可以行使2000米;

“海Ⅱ”型長度2700MM,重500公斤,戰鬥部裝藥135公斤,33節航速下可以行使1500米;

這兩種飛機經過多次海上投彈試驗,在各種天氣情況下都可以比較平穩的進行操控,算是兩種成功的海軍飛機,並被分別命名爲“鰹鳥”和“軍艦鳥”型。不過劉芾並沒有立即安排量產,而是把一艘1萬噸的舊貨船的上層建築物都拆掉,安裝上一層建議甲板,錨定在基隆軍港外的一片封鎖水域裡,讓那些試飛員和研究員們,開始對從這艘貨船上起降飛機的課題進行深度探索和訓練。

第1章 聯合調查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22章 東海岸第57章 波及亞洲第2章 以戰代練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24章 冰箱第11章 三國分贓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7章 北歐亂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47章 民國(三)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78章 電視轉播第49章 飛機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106章 妥協第11章 海戰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4章 冰箱第54章 反擊第8章 備戰第46章 民國(二)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75章 7、8、9三個省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48章 民國(四)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7章 吃虧是福第41章 海南島(三)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5章 得寸進尺第2章 醞釀第19章 金蘭灣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50章 聖迭戈第14章 裝病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0章 飛機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84章 得手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4章 闖關第26章 衝鋒隊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1章 養寇自重第23章 歐洲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95章 猶太人第21章 問題(二)第42章 登陸第125章 上海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79章 P38戰鬥機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7章 爪哇第48章 崩盤第4章 橫掃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8章 越亂越好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130章 懷疑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8章 空襲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
第1章 聯合調查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22章 東海岸第57章 波及亞洲第2章 以戰代練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24章 冰箱第11章 三國分贓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7章 北歐亂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47章 民國(三)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78章 電視轉播第49章 飛機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106章 妥協第11章 海戰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4章 冰箱第54章 反擊第8章 備戰第46章 民國(二)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75章 7、8、9三個省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48章 民國(四)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7章 吃虧是福第41章 海南島(三)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5章 得寸進尺第2章 醞釀第19章 金蘭灣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50章 聖迭戈第14章 裝病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0章 飛機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84章 得手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4章 闖關第26章 衝鋒隊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1章 養寇自重第23章 歐洲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95章 猶太人第21章 問題(二)第42章 登陸第125章 上海行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79章 P38戰鬥機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7章 爪哇第48章 崩盤第4章 橫掃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8章 越亂越好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130章 懷疑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8章 空襲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