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海軍條約(三)

相對於南海聯邦政府的左右爲難,劉芾反倒是比較輕鬆,對於4國提出的這個邀請,劉芾並不覺得非常爲難。飛機母艦這種船隻,就算南海聯邦不發展,英美等國也會發展的,現在只不過是由於聯邦發展的有點快了,引起了世界上傳統強國的不安和恐懼,他們來硬的沒成功,正好換個軟刀子來達到同樣的目的。

而這個軟刀子能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呢?劉芾覺得並不能,原因有3個。第一,飛機母艦這種武器,如果缺少了合適的艦載機,將發揮不出來它的威力,別說去攻擊敵方的大型艦隊了,能不能自保都是個問題。而飛機並不在這次4國裁軍之列,聯邦就算是參加了裁軍條約,也不會影響飛機的研發,所以對飛機母艦的攻擊力和自保能力上,並不會消弱聯邦海軍的實力;

第二,飛機母艦作爲一個新出現的武器裝備,其發展方向還在一個摸索階段,這種摸索不是通過幾次試驗和演習就可以搞明白的,而是需要多次激烈的實戰,纔可能取得進步,而這種實戰的機會在未來幾年當中,肯定不會有或者不會很多,所以說英美等國將沒有太多的機會去實踐和摸索飛機母艦的發展方向和戰術應用。但是南海聯邦不存在這個問題,就算劉芾不是一個合格的軍迷,但是在後世裡,也屬於軍事愛好者,雖然沒有看過什麼專業的書籍,對於航空母艦這種大殺器還是知道一些皮毛的,至少發展方向和大概的戰術應用比現在的任何國家的海軍專家們都明白的多。

第三,不管是母艦編隊還是戰列艦編隊,在未來的戰鬥中,艦載機、艦炮、魚雷這些武器裝備的性能優劣已經不是決定一場戰鬥的最重要條件了,最重要的是整個艦隊的指揮、預警和測瞄水平。而南海聯邦在這個方面,已經偷偷的領先了世界很多年,就算英美等國的航母和飛機在未來幾年中提高到了和聯邦一樣的水平上來。劉芾也相信,聯邦海軍裝備了預警雷達、測距雷達和無線電通訊系統的母艦編隊能夠擊敗對方。

1922年1月3日,在4國向南海聯邦發出了裁軍邀請之後,相隔了7天,南海聯邦外交部就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對外宣佈南海聯邦政府接受4國的邀請,並將由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共同赴美。參加這次的裁軍會議。

英美法意4國發出這個邀請之後,並沒有指望南海聯邦政府能夠很痛快的接受,而是打算先佔領道德制高點,利用世界輿論刺激一下聯邦政府,然後再進一步逼迫南海聯邦政府答應參加這次裁軍會議。按照他們的分析,南海聯邦政府同意參加這次裁軍會議的機率並不高。所以4國政府還準備了一個後手,那就是萬一南海聯邦政府死活不答應參加裁軍會議,那麼就利用世界輿論的優勢,發動世界各國對南海聯邦政府進行貿易禁運和經濟制裁,從經濟上逐漸消弱這個國家的實力,從而達到逼迫聯邦政府回到會議桌上來。

但是現在南海聯邦政府出人意料的同意了4國的邀請,並且馬上就要派出他們的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來美國參加會議了。這讓4個發起國的代表們都感到非常詫異,也非常不理解。按照他們的想法,南海聯邦政府肯定要先百般抵賴,不承認他們的海軍實力,然後再用各種藉口,拖延這個會談的期限,最後選擇某種原因,拒絕參加這個裁軍會議。因爲只要是個正常的政客,瞭解當時的世界格局,就會看出來,這個裁軍會議就是衝着南海聯邦政府來的,其目的就是拖慢這個國家的海軍發展速度,從而爲英美等國的海軍提供一個追趕的時間。

既然這個事實很容易就可以看清,那麼南海聯邦政府爲何這麼痛快就答應了參加裁軍會議呢?難道他們有陰謀?或者他們真的想世界和平?想不通歸想不通。懷疑歸懷疑,但是對外還得表示出一幅非常高興的態度。於是,4國代表一起發了一份聲明,並在這份聲明中高度稱讚了南海聯邦政府的遠見卓識和對世界和平的巨大貢獻等等。。。

在以聯邦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爲首的南海聯邦代表團出發前往美國華盛頓參加世界裁軍會議之後。劉芾就不再關心這個事情了,怎麼談、如何談都是代表團的工作,劉芾也給不出什麼具體建議來,至於南海聯邦的底限,劉芾只有一個要求:在這次的裁軍會議上,最終英國人和美國人獲得什麼條件,南海聯邦最終也將要獲得這個條件,差一點都不簽字!

現在劉芾關心的問題是,如果簽訂了裁減海軍裝備的條約,那麼南海聯邦海軍的那些封存的潛艇怎麼處理。現在聯邦海軍正在換裝“虎鯨級”和“逆戟鯨級”潛艇,換下來的“鯊魚級”潛艇正在逐步封存,再加上以前封存的“大黃魚級”“金槍魚級”潛艇,聯邦海軍光是處理這幾百艘封存的潛艇就要佔用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而不封存的話,就只能選擇退役,一旦這些潛艇退役了,只有一個出路,那就是送到鍊鋼廠去,當做廢鋼鐵回爐,這樣是非常浪費的,劉芾打算給這些潛艇找一個更好的出路,並幫助聯邦政府換回一些資金。

劉芾想要選擇的出路無非就是賣掉這些潛艇,而買給誰,就是一個學問了。按照劉芾的想法,購買這些潛艇的國家最好不是與英美法關係太密切的國家,這樣的話,不僅能把潛艇賣出一個好價錢,還能給這幾個與聯邦存在競爭關係的國家多添一些麻煩,而要尋找這樣的國家,並不是很容易。

劉芾趴到世界地圖上,從歐洲到亞洲,從非洲到美洲,來回來去找了半天,終於選定了幾個國家,並準備派人去和這幾個國家的政府接觸一下,看看他們是否想要購買聯邦的潛艇。

首先,劉芾選擇的就是意大利。雖然意大利也是一戰的戰勝國,並且損失也很大,但是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意大利被英美法三國共同排擠,並沒有獲得他們期望的報酬,所以意大利政府對英美法三國意見頗多。意大利在北非和亞德里亞海的利益上和英法等國都有很深的矛盾,另外,根據內務部的情報,現在意大利的政黨中有一個叫“國家法西斯黨”的政黨勢力發展的非常快,在意大利王國的政壇上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分量,而這個政黨的領導人的名字劉芾非常熟悉,他就是“貝尼託.墨索里尼”

對於這位日後的意大利領導人,劉芾沒什麼個人感覺,只是名字很熟悉而已,本來劉芾以爲這位牛人要等到二戰之前纔會掌握意大利政權,沒想到這麼早他就冒出來了。不過既然已經發現了,劉芾就不打算放過這位狂人,他打算試着向他推銷一下南海聯邦的潛艇,看看意大利政府會不會感興趣。

其次,劉芾選擇俄國。這時候的俄國正在內戰當中,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正在同歐美各國支持的白俄軍隊作戰。按照歷史的走向,劉芾知道做種蘇維埃政權會打敗白俄軍隊,並最終建立了蘇聯這個紅色的國家。不管是俄國也好,還是蘇聯也好,它的出海口大多在北邊,但是潛艇這種投資小見效快的海軍武器,尤其是適合防禦的海軍武器,對蘇俄海軍應該還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8章 以日製日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8章 西線第76章 捉對廝殺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5章 機羣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3章 大戰結束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75章 三赴德國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08章 新礦工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75章 7、8、9三個省第32章 奧運會第4章 闖關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50章 聖迭戈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36章 蘇德宣戰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9章 佔領西雅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41章 海南島(三)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55章 西殘東癱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2章 登陸難第6章 寶船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9章 金蘭灣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87章 調整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141章 護士第72章 誘餌(一)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71章 安南第125章 上海行第23章 世界輿論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61章 佈網(二)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6章 戰略轟炸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63章 取證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9章 飛機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章 寶船第98章 獨立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8章 西線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44章 革命(二)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章 硝煙的味道
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8章 以日製日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8章 西線第76章 捉對廝殺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5章 機羣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3章 大戰結束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75章 三赴德國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08章 新礦工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75章 7、8、9三個省第32章 奧運會第4章 闖關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50章 聖迭戈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36章 蘇德宣戰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69章 佔領西雅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41章 海南島(三)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55章 西殘東癱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2章 登陸難第6章 寶船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9章 金蘭灣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87章 調整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141章 護士第72章 誘餌(一)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71章 安南第125章 上海行第23章 世界輿論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61章 佈網(二)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6章 戰略轟炸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63章 取證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9章 飛機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章 寶船第98章 獨立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8章 西線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44章 革命(二)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章 硝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