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

不過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也留了一手,那就是想勘探可以,我也發給你開採證,但是,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必須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勘探或者開採,不是租的,也不是借的,必須是買。

如果是別的公司,就衝這一條也不可能答應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因爲租、借和買完全是兩個概念,租借下來的土地,如果鑽不出石油或者探不到礦產,你還可以不租,這樣成本相對來說要少很多,但是如果是買地鑽探的話,出不出油,有沒有礦,這塊地可就都是你的了,想不要都不成了,錢都付了,而且你賣都賣不出去,白給都沒人要,誰沒事買一片沙漠玩啊。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可能也覺得自己的條件太苛刻了,於是不僅把石油開採權授給了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連採礦權也一同附送了。大衛等的就是這個採礦權,如果光給石油開採權,大衛一個字都不會籤。

當劉芾聽到大衛的回報之後,不由得感嘆啊,再傻的穿越者也比當時最聰明的人聰明,這個不是腦容量的問題,而是見識多少的問題,有些東西,你沒見過或者經歷過,你永遠都不會信,越是聰明的人,就越不會信。

取得了開採證,澳洲的鐵礦就算到手了一半了,剩下的就是加緊勘探然後向西澳大利亞州的政府買土地了。勘探這個東西,急不得,雖然有了飛機的幫助。但是礦石的品質、礦層的深度、礦區的地質結構等都是需要靠人力一點一點去探查的,飛行探礦,只是看一個大概,雖然能夠減少大量的初期勘探時間,但是後期的確定詳細數據,飛機幫不上忙。

在最初由飛機探到的6個可疑地區中,勘探隊已經勘查了4個,當這4個地點的勘探報告發回珀斯的總部裡,施耐德看着報告差點暈過去。報告中幾位礦業專家和勘探專家都一致認爲,這4個礦點是儲量非常大的鐵礦。而且礦石的品味極高。具體高到什麼程度,還要把礦石帶回珀斯的實驗室中化驗過才知道,不過這些專家表示,以他們多年的經驗判斷。這種礦石不用經過什麼處理。就可以扔進高爐裡鍊鋼了。而且更令他們吃驚的,就是這4個地點的儲量了,這裡的礦層基本都是裸露在地表上的。最大的一處面積超過了3平方公里而厚度超過了100米,保守的預計儲量已經超過了10億噸,樂觀的估計,很可能超過了30億噸,是純純粹粹的富礦。

另外,由於這些鐵礦都是裸露的,所以不用去挖井鑽洞,直接從地面開始挖就可以了,露天開採的成本比較低,而且開採量也比價大,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交通問題了。

施耐德把這份報告來回看了好幾遍,抑制住內心的衝動,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之後,纔開始思考下一步該如何進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買地,而且不是小片小片的買,而是把這一片區域都買下來,按照施耐德開採石油的多年經驗,不管是礦也好,還是石油也好,如果出現了幾個儲量非常大的區域距離很近,那就有很大的可能,在這個附近還有同樣規模的礦層或者油層存在,而這個時候,勘探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趕緊把周邊的土地都拿過來,放在自己手中,再慢慢探索,反正已經確定的礦產價值遠遠超出了所需支付的費用,就算那些土地上什麼都沒有,也不會虧本。

其次,就是運輸問題,當初施耐德就吃過這個虧,自己探出來油田,由於周邊地區的土地沒有在自己手中,等到油井出油之後,這些土地的價格一夜之間就漲了無數倍,再想買過來建設鐵路或者公路,已經很不合適了,最後,才被迫和標準石油合作,讓被人生生從自己盤子裡,分走了一塊肥肉。

現在,施耐德不打算再重複這個教訓了,他在地圖上大概確定了一下需要購買的土地的面積和位置,再加上計劃修建的鐵路和港口的位置,最後得出了一個數字,50000平方公里!!!

5萬平方公里有多大?差不多相對於半個韓國,韓國的國土面積9.9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有1個半海南島大,海南島是3.5萬平方公里;雖然在地圖上,看着也就是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地方,但是實際面積可就大了,這麼大面積的土地,西澳大利亞州政府會賣嗎?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能同意嗎?就算政府同意賣,這得多少錢啊?施耐德大概按照西德克薩斯的土地價格算了一下,5萬平方公里大概是1200多萬英畝,而在施耐德剛到西德克薩斯開始勘探石油的時候,哪裡的土地價格差不多是1.25美元,不過,西德克薩斯的土地再荒涼也是土地,很多地方當做牧場還是沒問題的,但是西澳大利亞的土地基本就算不上土地了,全是沙漠和戈壁,那這個價格肯定比美國那邊低,不過具體能低到多少,施耐德心中沒譜,這個還得去和州政府談。

當施耐德試探性的向西澳大利亞州政府提出購買海邊的一塊十幾平方公里的土地準備建造一座臨時港口時,州政府的官員顯得非常爲難,在經過施耐德再三追問之後,這位州政府的年輕官員才告訴施耐德,那邊的海岸氣候非常惡劣,夏天干燥異常,氣溫非常高,還經常刮龍捲風,而冬天又受到西風帶的影響,陰冷潮溼,雨水很多,雖然建造港口沒問題,但是非常不適合人居住,而且也沒有人願意去哪裡施工。

施耐德聽完這位州政府官員的話之後,眼淚差點流出來,從小到現在,除了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就輸這個年輕官員對自己好啊,他怕自己買完地無法使用,居然不願意賣給自己。

在多次確定自己要買那塊沿海荒地之後,這位州政府官員才顯出一臉看傻子一樣的無奈表情,告訴施耐德,按照州政府的土地政策,這種無用的荒地的出售底價是30美分一英畝,不過每次購買不得少於640英畝,不過州政府爲了鼓勵人民去開發荒地,還特別規定了如果能夠在被劃爲荒地的土地上澆灌或者經營超過3年,那麼這塊土地的購買費用州政府將退還給購買者。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的港口建好了,而且堅持3年,那麼我買地的錢還會退還給我?”施耐德有些不太相信。

“是的,先生,如果您是在這些荒地上種樹,只要超過4分之一的面積,這些荒地州政府將免費送給您,當然了,這些荒地實際上就是沙漠和石頭,肯定是種不出樹來的。”年輕的政府官員耐心的給施耐德解釋着。

“那我如果買的更多一些呢?比如200萬英畝,如果我不在這些土地上種樹,我修鐵路會有優惠嗎?”施耐德有點明白了,這是西澳大利亞州爲了鼓勵投資者去開發荒地的政策,這些政策施耐德在美國也聽說過,不過都是在19世紀美國西部大開發的時候,現在這些法律早就改了。

“修……修鐵路……先生……哪裡沒有居民,您的公司修了鐵路打算賣票給誰呢?”年輕的官員差點沒直接罵這個美國人是瘋子,但是礙於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總裁的面子,纔沒有說出口,不過他看施耐德的眼神又蔑視了幾分。

“這個是公司的規劃,你就不用知道了,你只需要告訴我,有沒有優惠,而價格是多少一英畝就可以了。”施耐德算是看出來了,這個年輕人的性格非常不適合他的工作,太誠實,心也太軟了,然雖然是好人,但是太墨跡了。(未完待續……)

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27章 新藥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46章 騷擾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4章 裝病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15章 機羣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74章 皇帝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62章 佈網(三)第95章 大衛走了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73章 誘餌(二)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6章 戰略轟炸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65章 深挖第9章 遇襲第30章 Z字旗第70章 建國(二)第10章 權力真空第64章 收網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145章 33號舞伴第87章 調整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98章 獨立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6章 民國(二)第6章 也算悲壯第75章 7、8、9三個省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45章 民國(一)第54章 仇恨第76章 貴族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05章 博弈(二)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36章 賭贏了第1章 難題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62章 遷都第58章 反貪反黑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4章 本土防禦第4章 橫掃第20章 問題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3章 基礎建設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5章 菊凋零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75章 國防(三)第25章 菊凋零第56章 入侵美國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章 暈倒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35章 獨立起義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45章 33號舞伴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
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27章 新藥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46章 騷擾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4章 裝病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15章 機羣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74章 皇帝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62章 佈網(三)第95章 大衛走了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73章 誘餌(二)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6章 戰略轟炸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65章 深挖第9章 遇襲第30章 Z字旗第70章 建國(二)第10章 權力真空第64章 收網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145章 33號舞伴第87章 調整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98章 獨立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6章 民國(二)第6章 也算悲壯第75章 7、8、9三個省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45章 民國(一)第54章 仇恨第76章 貴族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05章 博弈(二)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36章 賭贏了第1章 難題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62章 遷都第58章 反貪反黑第64章 計劃破產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4章 本土防禦第4章 橫掃第20章 問題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3章 基礎建設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5章 菊凋零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75章 國防(三)第25章 菊凋零第56章 入侵美國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章 暈倒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35章 獨立起義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45章 33號舞伴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