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

清除了水雷之後,臺灣海軍還是老辦法,先是重巡慢慢接近港口,停泊在岸炮射程之外,然後是速度快的驅逐艦進入岸炮射程,用艦炮攻擊岸上目標,引誘那些隱蔽的岸炮開炮,再由後面的重巡一一點名。

雖然說岸防炮準確度較高,但是由於它無法移動,在碰上射程比它遠的艦炮之後,就只有一個命運,早晚被打中。

這場炮戰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港口內的岸炮已經基本被打光了,而3艘重巡的炮管也差不多打廢了,由於天色漸暗,雙方各自收兵,除了港口外航道上還在巡邏的一些魚雷艇外,喧鬧了一天的港口獲得了短暫的平靜。

第二天一早,臺灣海軍繼續昨天的步驟,不過任憑驅逐艦如何誘惑,剩下的幾門岸炮再也不敢開炮了,爲了確保運兵船的安全,先是由幾艘魚雷艇衝進了港口內,藉着又進去一艘驅逐艦,不過,任憑這些船在港口內行駛也罷,停泊也罷,港口內除了還在燃燒的幾條被擊毀的法國軍艦,就沒有一絲動靜了。

亞洲號上的郭奇偉艦長還是不太放心,於是,指揮着自己的巡洋艦也慢悠悠的駛進了海防港,並在裡面繞了一個圈子,最後停泊在左側的碼頭上,再確定沒有炮擊之後,才通知港外的運兵船,先進來一艘,停靠在巡洋艦身後,這樣即使有炮擊,也會先擊中巡洋艦,而不會傷到運兵船。

當運兵船小心翼翼的停在亞洲號高大的身影裡,船上的陸軍第二師士兵立刻從船舷上搭起5架臨時舷梯,用最快的速度衝上碼頭,並且直接以排爲單位,向港口兩側和腹地開始攻擊前進。

知道第一艘運兵船上的3000多人都安全上岸,才從前面的先頭部隊處傳來了電報,整個海防港周圍1公里內,都找不到法國軍隊和越南軍隊,而且大部分居民也都不見了蹤影。

聽聞港口安全了,剩下的4艘運兵船和4艘貨船,紛紛駛向預定的碼頭,開始有條不紊的卸下裝載的步兵和他們的裝備,按照事先的安排,陸軍士兵下船一個營,就接受一個營的裝備,然後迅速向指定的攻擊地區開進。

在23日中午,臺灣第二師師長向總參謀部發電,順利佔領海防港,所有人員和裝備安全登陸,現在108團和109團正在沿着公路和鐵路,向河北前進,預計在4個小時之後,抵達河內郊區。

在臺灣海軍對海防港發起炮擊之後,法國的印度支那總督艾伯特.沙羅就已經知道海防港守不住了,由於自己的遠東艦隊基本已經全軍覆沒,沒有了能威脅臺灣登陸部隊的手段,至於那些岸炮,只不過早一點完蛋和晚一點完蛋的區別,沙羅沒有指望它們能打出什麼奇蹟來。

當炮戰進行到下午之後,通過電報,沙羅瞭解到了海防港的戰況,立即下令,除了留念少量炮兵,繼續射擊之外,所有的法國軍隊和越南軍隊,都向河內撤退,而他自己,則開始收拾總督府裡的一些文件和細軟,準備向老撾境內轉移了。

當天夜裡,在雙方都停止炮擊之後,剩餘的法國炮兵們也都順着公路跑向了河內,而海防市的居民們,在早上開始炮擊的時候,就已經拖家帶口的離開了海防市,有些去往附近的鄉村投靠親友,有些則逃向了河內市,暫避戰火。

雖然法軍和越南軍隊打仗不太靈,但是輪撤退速度他們可以排世界前幾名,在108和109團沿着公路進行推進的時候,除了在沿途發現了一些實在走不動的普通老百姓之外,基本上沒發現掉隊的法國和越南士兵。

就在108團和109團抵達了河內近郊,準備進行試探進攻的時候,臺灣入侵法國殖民地印度支那的小心終於傳回了法國國內,並且很快就被英國人得知。

當天,駐臺灣的法國領事館領事就跑到了臺灣的外交部,向臺灣政府提出抗議和質詢,並且要求臺灣軍隊立刻撤出越南領土。

臺灣外交部自然不會答應他的這些要求,而是按照事先商量好的程序,把臺灣總統劉芾簽字的命令拿給了這位領事看。

在這份名爲“恢復華人主權暨收回越南故屬領土”的命令中,劉芾指出了越南自秦朝開始,就屬於中國領土,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才承認越南獨立,不過作爲藩屬國,越南一直對其宗主國履行了義務,但是由於法國人用武力逼迫,才把越南從中國手中奪走,但是作爲一箇中國人和一箇中國人的政府,臺灣有權向法國討回這筆債。

法國領事看到這份狗屁不通的命令後,暴跳如雷,一邊指責臺灣無權過問法國和清政府的協議,一邊威脅,如果不退兵,法國和法國的盟國將對臺灣宣戰。

對於法國領事的指責,臺灣外交部長予以了反駁,而反駁的理由,無非就是歷史那一套:這塊地以前是我們家族的,後來你從我們家族中的一個人手中搶走了,我們並不承認你和那個人的協議,所以,現在我們又去給搶回來,這個很合理啊。

對於法國領事的威脅,外交部長更是一臉的鄙視,他直接告訴法國領事,如果協約國對臺灣宣戰,那麼臺灣就將出售給德國海軍50到100艘潛艇,並且會加入到同盟國陣營;如果法國人單獨和臺灣宣戰,那麼臺灣也沒啥不樂意的,那就打唄,誰打贏了,越南就是誰的。

寫道這裡,作者想說幾句閒話,對於殖民地歸屬的問題,作者一直都認爲誰搶到是誰的,沒什麼歷史淵源一說。比如說吧,美國的西南部好幾個州,都是從墨西哥搶過來的,但是墨西哥從來就沒和美國提過這個事,爲什麼呢?他不敢,美國人太強了,如果你不服,那我再把你剩下的地方也搶過來,聯合國算個P,那隻不過是大國聯合起來,欺負小國家的一個組織,所以說呢,別總開口閉口的說,哪裡哪裡應該是誰的,沒有應該這個說法,誰搶到算誰的,有本事,你就去搶。

法國人得到了臺灣的最後回答,那就是不退兵,不歸還印度支那的被佔領土,要開展隨意,你敢叫人那我也叫人,咱就打羣架。

這時候的法國正處於困難時期,由於戰前準備不足,雖然有英軍的幫助,但是擋住德軍的進攻也很吃力,如果不是俄國人還算比較給力,在東線用無數的傷亡死死拖住了德國的軍隊,那麼就算加上英國陸軍,法國人也擋不住德國人。

現在,自己在歐洲這邊打得死去活來,自己在遠東的殖民地卻讓一個小小的臺灣給搶了,而且不僅是給搶了,還搶的理直氣壯,絲毫沒有一點不好意思,連藉口都不找,直接就回答說,你也是搶來的,現在我看上了,我就從你手中搶,愛咋地咋地吧,你自己看着辦。

第55章 西殘東癱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1章 佈網(二)第27章 大阪師團第56章 入侵美國第62章 佈網(三)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0章 快速艦隊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56章 一戰爆發第74章 皇帝第64章 計劃破產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78章 電視轉播第90章 集結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85章 野戰第32章 國際聯盟第61章 佈網(二)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6章 再次談判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22章 問題(三)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章 難題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3章 羅莎莉亞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22章 問題(三)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54章 反擊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27章 大阪師團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53章 活話劇(一)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66章 重典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86章 險勝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4章 橫掃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40章 海南島(二)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55章 西殘東癱第43章 革命(一)第104章 博弈第43章 投降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7章 準備登陸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55章 反擊(二)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70章 外籍軍團第72章 誘餌(一)第23章 三路並進第62章 巴頓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83章 文化入侵第32章 移民潮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58章 中立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9章 藍飄帶獎
第55章 西殘東癱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1章 佈網(二)第27章 大阪師團第56章 入侵美國第62章 佈網(三)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0章 快速艦隊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56章 一戰爆發第74章 皇帝第64章 計劃破產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78章 電視轉播第90章 集結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85章 野戰第32章 國際聯盟第61章 佈網(二)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6章 再次談判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22章 問題(三)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章 難題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3章 羅莎莉亞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22章 問題(三)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54章 反擊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27章 大阪師團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53章 活話劇(一)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66章 重典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86章 險勝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4章 橫掃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40章 海南島(二)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55章 西殘東癱第43章 革命(一)第104章 博弈第43章 投降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7章 準備登陸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55章 反擊(二)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70章 外籍軍團第72章 誘餌(一)第23章 三路並進第62章 巴頓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83章 文化入侵第32章 移民潮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58章 中立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9章 藍飄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