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捷克和波蘭

面對着這個問題,協約國還是沒有實際行動,繼續譴責加指責,然後就是假裝看不見。其實在制定《凡爾賽合約》的時候,這個漏洞就已經存在了,合約中只規定了德國不能吞併奧地利,但是事實上,是奧地利人民選擇了德國,這讓本來就不想管英法等國更找到不插手的理由了。

在與奧地利合併成功之後,小鬍子的戰略目標就達成了第一步,德國不再是被敵視國家環繞的死地了,有了奧地利這個通道之後,德國已經與盟國意大利接壤,更與匈牙利比鄰,這個原奧匈帝國的一份子,在一戰中與德國站在了一起,結果在戰敗後收到了苛刻的待遇,那麼在德國崛起之後,它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原來的老大,這不光是在感情上,也是在實際需要上德國比英法等國更適合匈牙利去投靠。

如果看一下38年的歐洲地圖,你就會發現,德國的版圖就像一個圓圓巨噬細胞,而它東邊的鄰國捷克斯洛伐克則像一個長條的細菌,且大半個身子已經被巨噬細胞吞進了肚子中。事實上,小鬍子一直都在垂涎着這個鄰國,雖然它的面積並不大,但是這個國家是當時世界第7軍事強國,尤其是它的兵工廠和武器製造業都非常發達,很多世界知名武器都是由這裡發明製造的。

由於捷克斯洛伐克原來也是奧匈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生活着大量的德語居民、匈牙利人、波蘭人。所以這個國家成爲了周圍幾個國家的民族矛盾的綜合體。德國一直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並佔領其德語地區,而匈牙利也不願讓哪裡的匈牙利兄弟們受苦。結果波蘭一看,反正也保不住這個國家了,倒不如我也趁機把它的波蘭人聚居區也給佔了吧,那樣還能佔點便宜。所以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自打誕生起,就註定了它的命運,雖然它的輕武器和汽車賣的全世界到處都是,那也救不了它。

英法兩國之所以要在一戰之後。肢解奧匈帝國。一方面是爲了去除掉一個未來的麻煩,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在德、法、蘇、意、波這幾個歐洲大國之間設置一個緩衝帶,那些被強行劃分出來的小國塞滿了這幾個國家之間的縫隙,使得這幾個大國之間既不能完全結盟。又不能完全敵對。因爲它們之間大多數並不接壤。

但是德國在吞併了奧地利之後。這種格局被打破了,整個歐洲中部和東部都陷入了德意同盟的壓力下,德國不僅從地理上包圍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領土。還與匈牙利、南斯拉夫、意大利直接貫通,讓德意兩國的的勢力範圍從北海一直延伸到了地中海,把歐洲從北到南從中間生生割斷了。

現在的歐洲局勢已經從英法坐鎮西歐,中間隔着一大堆小國,與東歐的蘇聯互相對峙,變成了西歐的英法、中歐北歐南歐的德意同盟、東歐的波蘭與蘇聯的三個政治集團了,而且波蘭和蘇聯之間還不太對付,蘇聯對歐洲事務的發言權也並不多,大體上歐洲成了英法與德意集團之間的直接對抗。

但是在這個時候,英法兩國之間並沒有抱成一團去遏制德意兩國,而是相互之間爲了歐洲大陸的統治地位還在內耗。主要來說還是英國的政策發生了重大失誤,當時的張伯倫政府錯把法國當成了英國的主要威脅,它深怕法國的實力過於強大,從而霸佔了歐洲大陸,使得英國這個島國在歐洲失去應有的大國地位,要不說島國都是禍害呢,從r本島英國,把亞洲和歐洲攪合的一團糟。

面對着英國人的不斷拆臺,法國人也很難受,它一方面要應對來自德國的壓力,出錢出力的去拉攏蘇聯人,一方面還得注視着東歐的格局,努力平衡各國之間的矛盾,最後還得防着身旁那個島國,因爲它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跳出來攪局,絲毫不顧及法國的利益,總是怕法國搶了它的王冠。

在這種外有強敵,內有惡友的情況下,法國獨木難支,已經失去了對東歐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此時的法國流着眼淚對英國說,別盯着我了,轉頭去看看你那個表哥吧,它比我對你的威脅更大。但是英國人的回答確是:我表哥我瞭解,雖然楞了一點,卻是個實在人,只要你們不逼它,它就不會犯渾,它想要捷克小妹妹,你們就給它玩玩唄,反正捷克小妹妹也不是你們家的,別因爲別人家的閨女而影響了咱們之間的友誼。

鄰居都是黑心狼,小區物業又裝慫不管事,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可憐的倒黴蛋終於在1938年被英法以一紙《慕尼黑協定》給當禮物送給了德國,幾萬平方公里的捷克土地蘇德臺地區被割讓給了德國,300多萬在捷克境內的居住的日耳曼人轉眼成了德國公民,而這個條約的簽署,居然沒有捷克政府的代表參加,英法德意四國吃完午飯湊到一起開了個小會,就把這個事情給定了。

面對着捷克被英法出賣,原有的法捷蘇聯盟也瓦解了,捷克政府本來打算可以頂住德國3個月的進攻和匈牙利1個月的進攻,以便換取法國對萊茵蘭的出兵和蘇聯取道羅馬尼亞派來的援兵,結果英法的最後通牒不是給德國的,而是給捷克的,它們通知捷克政府,如果不按照《慕尼黑協定》把蘇德臺地區交給德國,那麼英法就無法保證捷克的安全。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無奈接受了這個割讓協定,把蘇德臺地區交給了德國。因爲單靠它一個國家,肯定打不過德國和匈牙利,至於蘇聯的援兵會不會從羅馬尼亞過來,這個還說不準,因爲羅馬尼亞也變卦了,它原本傾向於同意蘇聯借道出兵,但是在看到法國和蘇聯把捷克賣的如此之便宜的時候,羅馬尼亞人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出路了,再跟着法國和蘇聯混,會不會成爲第二個捷克斯洛伐克。

本來事情到這裡,就應該告一段落了,小鬍子自己也沒想着一口吞下捷克斯洛伐克,他打算再拖個一年兩年的,然後像奧地利併入德國一樣,支持捷克內部的親德政權上臺,然後和平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誰想到這時候又蹦出來一個愚蠢貪婪的波蘭政府,它們提出,波蘭也應該像德國一樣,在捷克獲得更多的權益,也就是說,波蘭也要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波蘭人聚居區。

波蘭這個國家早在1795年就被當時的普魯士、奧匈帝國和俄國給瓜分得一點都不剩了,而且規定波蘭人不能在當地擁有自己的財產和土地,必須選擇一方國籍,要不你當普魯士波蘭人、要不你當俄國波蘭人或者奧匈帝國波蘭人。

但是到了一戰前期,同盟國爲了多拉攏一些國家和地區跟着自己造英法兩個大國的反,就許諾可以讓波蘭獨立,當然條件是得跟着同盟國一起戰鬥。不過當時沙皇俄國並沒有答應這個條件,所以當時的波蘭只是普魯士波蘭人和奧匈帝國波蘭人成立的一個臨時政權。

十月革命之後,蘇聯退出了一戰,作爲戰敗國,蘇聯爲了保住革命的成果,不得已同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合約》,把俄國佔領的一部分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白俄羅斯全都割讓給了德國,這樣一來,波蘭原本被瓜分的三塊就湊齊了,一個統一的波蘭又在戰火中誕生了。(未完待續……)

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1章 南北日本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35章 大訂單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86章 險勝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章 寶船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3章 世界輿論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0章 海南島(二)第74章 皇帝第5章 得寸進尺第46章 民國(二)第58章 “潑婦”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45章 民國(一)第14章 裝病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80章 甩賣潛艇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0章 權力真空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91章 對壘第105章 博弈(二)第9章 遇襲第54章 反擊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1章 聯合調查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79章 南美ABC第76章 貴族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0章 佈網第7章 爪哇第40章 決死空襲第38章 珍珠港第25章 菊凋零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52章 戰備(二)第51章 戰備(一)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35章 大訂單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章 得寸進尺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48章 民國(四)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58章 中立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83章 文化入侵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38章 不夜城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46章 民國(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30章 Z字旗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0章 拒不合作
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1章 南北日本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35章 大訂單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86章 險勝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章 寶船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3章 世界輿論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0章 海南島(二)第74章 皇帝第5章 得寸進尺第46章 民國(二)第58章 “潑婦”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45章 民國(一)第14章 裝病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80章 甩賣潛艇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0章 權力真空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91章 對壘第105章 博弈(二)第9章 遇襲第54章 反擊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1章 聯合調查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79章 南美ABC第76章 貴族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0章 佈網第7章 爪哇第40章 決死空襲第38章 珍珠港第25章 菊凋零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52章 戰備(二)第51章 戰備(一)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35章 大訂單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章 得寸進尺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48章 民國(四)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58章 中立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83章 文化入侵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38章 不夜城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46章 民國(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30章 Z字旗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0章 拒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