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博弈

隨後,多家地區性報紙上,也紛紛刊登出由不同人士撰寫的有關支持猶太人在其故土上建立猶太國家的文章,這些文章的署名都是一些宗教人士,他們從宗教的角度闡述了他們的理由。

有支持肯定就有反對,這個現象通用於有人類聚集的所有地方。在這些支持猶太人復國的言論發起之後,立刻就有反對這個觀點的文章也逐漸被登上報紙,於是,支持和反對的雙方在報紙上展開了激烈的對攻,從英國政府挖到了羅馬人,從基督教噴到伊斯蘭教,十八般兵器輪番上陣,好不熱鬧。

就好像設計好的一樣,美國這邊的爭吵剛剛開始,歐洲的報紙上也出現了支持猶太人復國的文章,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歐洲的猶太人數量雖然最多,但是歐洲各國政府對於猶太人的打壓也是最狠的,這裡是反猶的大本營,各國政府不能忍受支持猶太人的言論在自己的國家中蔓延,於是,各國政府的御用筆桿子們馬上着筆上陣,開始和那些支持猶太人復國的人士在報紙上展開了論戰。

美國政府剛開始並沒有注意到那篇刊登在《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上文章,但是接踵而至的這場大辯論把美國政府嚇了一跳。猶太人的問題是個歷史遺留問題,而且不是遺留了幾年或者幾十年,而是遺留了上千年了。儘管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在這幾十年中一直在四處活動,爲猶太人謀求自己的利益。但一般都是私下裡的遊說活動,並沒有發起過這種明刀明槍論戰活動。

但是這次的論戰顯然是猶太人先行跳起來的。而他們的目的顯然是想在美國擴大影響力,試圖影響美國政府對此事表態,但是美國政府怎麼可能會輕易對這個問題表態呢,這不僅牽扯到了英國政府的中東政策,還與很多歐洲國家的政策相關,美國人再奔放再牛仔,也不會沒事做那種沒有利益全是麻煩的好事。

可是還沒等美國政府與英國政府琢磨清楚這次猶太人到底想搞什麼鬼,那個讓英美等國咬着牙根恨的南海聯邦政府突然跳了出來。在首都向陽市的總統府前召開了記者招待會,由聯邦外交部部長親自發表了有關聯邦政府對於猶太復國運動的支持,並且公開建議英國政府慎重考慮猶太人這個正當的要求,還宣佈南海聯邦政府將把歐美各國對於猶太人復國的最終處理方案當做南海聯邦與各國之間海軍條約續簽的重要考量內容,按照這位外交部長的說法就是,在南海聯邦國內,生活着十多萬猶太裔居民。聯邦政府無法逃避這些聯邦居民提出的合理要求。

這份聲明就像一盆水,直接倒在了已經處於沸騰的熱油中,歐美等國的各大報紙就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玩了命的刊登有關猶太復國與反猶太復國的各種文章,順便還把各國政府公開的、私下、正式的、個人的針對南海聯邦政府這份聲明的態度和意見也發了上來,一時間。猶太人到底應不應該復國這個問題,成了歐美國家中一個餐前飯後必談的問題。

最先回應南海聯邦政府聲明的是氣急敗壞的英國政府,在聲明公開發表後的第三天,英國政府也公開發表了一份聲明,聲明中毫不客氣的請南海聯邦政府不要把手伸得太遠。中東的問題應該有哪裡的各族人民自行解決,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應該去試圖干擾和插手這種容易引發民族爭端的事情。

在英國政府發表聲明之後。法國、比利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政府也紛紛發表了聲明,大概意思都是指責南海聯邦政府的發言非常不負責,甚至有些地方已經干涉到了其他國家的內政。

南海聯邦政府馬上就對這些聲明發出了反駁,聯邦政府認爲在亞洲的問題上它比誰都有發言權,因爲南海聯邦是一個亞洲國家,而巴勒斯坦也屬於亞洲範圍之內。聯邦政府在聲明中非常強硬的警告某些國家政府,不要再試圖利用亞洲國家之間的矛盾來影響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亞洲國家之間的矛盾應該由亞洲人來解決,而不需要歐洲人的指手畫腳。

這份聲明的語氣已經非常強硬了,直接把一個地區性民族問題上升到了洲與洲之間的對抗,而且在字裡行間都散發出一種蠢蠢欲動的意思,好像南海聯邦打算要接管亞洲的所有事物,真正的成爲亞洲的老大。

這份聲明一經公開發表,各國政府都沉默了,那些政客們都不是傻子,如此光溜溜的宣言,難道不是南海聯邦像藉着這次猶太人的事情插手中東?從這個國家的行事方式上來看,很有可能哦!從進攻法國印度支那、到巧奪菲律賓羣島、再到強攻荷屬東印度、最後是前兩年的突襲英屬馬來西亞,它的每一步行動之前,都要找一個非常動聽的理由,不管是解放殖民地居民、保護本國僑民還是感覺到國家被侮辱,反正都是先找到一個理由,然後就是大兵壓境,利用其強大的海軍爲先鋒,強行登陸,最終佔領這片土地劃歸聯邦所有。

想到這些,各國政府都不由得向巴勒斯坦地區看去,這裡有。。。有。。。蘇伊士運河!!!

瞬間,這些政府就被驚到了,蘇伊士運河!堅決不能讓南海聯邦染指這個地方,如果這裡被南海聯邦控制的話,那麼整個歐洲就將陷入衰退期,這等於是把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聯繫大部分切斷了,以後來自亞洲的糧食、紡織品、木材、礦產、茶葉、香料、橡膠、絲綢等等等等,都將與歐洲無緣了,即使再賣到歐洲,也都是現在價格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之上,而歐洲人又不能不買,那樣一來,歐洲各國幾百年的奮鬥都將付之一炬。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阻止南海聯邦這個企圖。第一個辦法就是與南海聯邦的海軍決戰,只要打敗了南海聯邦的海軍,那麼不僅可以保住蘇伊士運河,說不定還可以趁機騷擾一下海軍主力損失的南海聯邦領海,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是,問題來了,南海聯邦的潛艇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前一段時間聯邦海軍拋售潛艇的時候,歐洲已經有幾個國家都購買了這種武器,其中包括了英國。

在把這些潛艇弄回國後,各國海軍紛紛對這些海底殺手展開了研究,結果是越研究越心虛。爲什麼呢?因爲這些潛艇表面上雖然只比德國一戰的主力潛艇大一些,但是這種聯邦潛艇的結構上和德國潛艇相差的不少,準確的說是先進了不少,其中潛艇的外殼鋼材各國都無法制造,這種特種合金的成分非常複雜,具體哪種金屬的具體含量是多少短時間內各國都無法分析清楚。

有些國家也做過試驗,南海聯邦這種特殊剛纔的抗壓能力要高於各國海軍所有的鋼材很多,這就意味着這些聯邦潛艇的下潛深度要更深,而且所用鋼材會更少。此外,聯邦潛艇的外形設計更爲另類,又長又圓的形狀按照當前的海軍審美觀點來說是醜的不能再醜了,不光是外形醜,這種潛艇在水面上的航速甚至還達不到德國潛艇的速度,但是,這種潛艇的水下速度卻異常快速,這就顛覆了歐洲各國海軍對於潛艇的認識和戰術思想,至今,各國對於如何使用潛艇還都沒有得出一個完整的戰術理論。(未完待續。。。)

第16章 戰略轟炸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43章 投降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84章 得手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6章 抓苦力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3章 登陸琉球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135章 大訂單第48章 雙管齊下第54章 活話劇(二)第120章 羅德島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章 闖關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62章 遷都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4章 闖關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23章 親王喬治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48章 崩盤第94章 榜樣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44章 革命(二)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49章 飛機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85章 野戰第23章 世界輿論第48章 民國(四)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2章 以戰代練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40章 海南島(二)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46章 民國(二)第75章 三赴德國第74章 皇帝第5章 上當了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39章 海南島(一)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42章 車禍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86章 險勝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57章 波及亞洲第86章 險勝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22章 問題(三)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30章 懷疑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6章 聯邦缺鐵第9章 暈倒第76章 海軍條約
第16章 戰略轟炸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43章 投降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84章 得手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6章 抓苦力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3章 登陸琉球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135章 大訂單第48章 雙管齊下第54章 活話劇(二)第120章 羅德島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章 闖關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62章 遷都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4章 闖關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23章 親王喬治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48章 崩盤第94章 榜樣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44章 革命(二)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49章 飛機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85章 野戰第23章 世界輿論第48章 民國(四)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2章 以戰代練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40章 海南島(二)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9章 藍飄帶獎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46章 民國(二)第75章 三赴德國第74章 皇帝第5章 上當了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39章 海南島(一)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42章 車禍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86章 險勝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57章 波及亞洲第86章 險勝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22章 問題(三)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30章 懷疑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6章 聯邦缺鐵第9章 暈倒第76章 海軍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