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羅德島

多德卡尼斯羣島?這是哪兒啊?劉芾按照齊亞諾的指點,纔在土耳其的西南海邊上,發現了這個還不算小的島嶼,具齊亞諾伯爵介紹,這裡以前是奧斯曼帝國的土地,在1912年的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中,意大利人佔領了這裡,並且在1923年確定這裡的國際地位,屬於意大利國土了。

劉芾看着地圖上這個緊挨着土耳其海岸的島嶼,再看了看地中海的形狀,還真別說,如果南海聯邦在這裡建立一個海空軍基地的話,那麼整個東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的西側出口就都在控制之中了,而且這裡距離土耳其海岸非常之近,獲得岸上補給和支援也非常方便,真是個好地方。

但是好地方是好地反,如果南海聯邦在這裡建立軍事基地,英國人會答應嗎?法國人會答應嗎?這已經不再是插手中東的問題了,這簡直就是在用小竹籤在捅英法兩國的屁股了。

南海聯邦暫時還不想冒這個險,劉芾不願意打這種毫無意義的遠征,而且劉芾的目標也不在中東或者歐洲,對於歐洲各國而言,劉芾的最終目的是搗亂、分化而不是參與,如果南海聯邦真的在地中海建立了軍事基地,那就等於是告訴歐洲各國,南海聯邦已經開始準備插手歐洲事務了,這個基地只不過是個前哨戰,下一步我就打算登陸歐洲大陸了。對於這種無法迴避的威脅,歐洲各國出於自身的利益和歐洲的傳統。哪怕就算是砸鍋賣鐵,也得和南海聯邦決戰到底,所以這個事情不能幹。

但是回絕了吧,劉芾又覺得可惜,這個島不光在地中海上的地理位置不錯,最可心的就是它緊挨着土耳其沿海,有了這個軍事盟友在旁邊戳着,很多麻煩和擔心就都可以省了,如果不利用一下,真心是巨大的浪費。

劉芾琢磨來琢磨去。雖然一直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卻一直都沒有捨得直接回絕了意大利政府的建議,在拖延了5天之後,齊亞諾伯爵終於忍不住了,又面見了劉芾。打算問一問南海聯邦對於這筆貸款的最終意向。

面對着意大利人的催促。劉芾最後還是沒有抗住多德卡尼斯的誘惑。答應了意大利政府的貸款請求,不過在多德卡尼斯羣島的使用方式上,劉芾做了一個改變。那就是暫不做軍事用途,而是把哪裡建設成爲一個自由港,南海聯邦以租用的形式從意大利政府手中獲得這個羣島,其實主要是面積最大的羅德島的使用權,期限爲50年。

南海聯邦政府將在羅德島上建立大型港口、巨型倉庫羣、飛機場、加工廠、組裝廠和交通設施,把這裡變成一座聯邦貨物的集散中心。在這裡建成並投入使用之後,南海聯邦國內每年出口到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部分商品將改變出口模式,由以前的從聯邦國內出口成品,變成由聯邦國內出口半成品或原料,直接運送到羅德島上的加工廠或組裝廠內進行組裝,然後在銷往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

這樣安排的主要目的有3個,第一是逐漸替換掉聯邦國內的老舊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加工廠、組裝廠自從在臺灣時期,就是以加工或者組裝出口商品爲主,普遍存在設備老舊、生產附加值小、勞動力佔用量大的缺點,現在藉着這個機會,劉芾打算徹底淘汰掉這些費力不賺錢的企業,迫使他們把資金投向其它附加值更高的行業中去,而那些從密集型勞動中解放初來的勞動力,也將會轉向需求更高的崗位,解決很多新生產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在劉芾爲聯邦設計的產業模式中,除了農業之外,絕大部分都是一些生產附加值很高的產業,比如汽車製造業、農藥和化肥、高端機械製造、石化工業、飛機制造業、船舶製造業、高檔紡織品、香料加工、高檔服裝出口、高檔化妝品出口、醫藥製造業、電子產品製造業等等。

這些行業全部依託於南海聯邦國內的那些研究所不斷髮展和發明出來的各種科技含量很高的新發明和新技術,然後搶佔本類商品的制高點,進行生產和銷售,對於那些國際競爭激烈,利潤率不高的行業,聯邦政府不光不予鼓勵,還設置了很多門檻予以限制,這樣一來,聯邦政府就可以依靠並不充足的勞動力獲得很高的國內生產值,還不會受到國際金融環境的影響,從而保證了聯邦國內金融的獨立性。

這種發展模式也是劉芾這幾十年來刻意所追求的,因爲南海聯邦從一個小小的國家想要崛起,必須經過與其他大國的爭鬥,並且逐漸蠶食掉這些大國的部分殖民地和地區利益,纔可能取得聯邦發展起來所必須的人口、土地、資源和市場。在這種鬥爭中,有可能是通過商業手段,也有可能是通過戰爭手段,反正不管是通過什麼手段,南海聯邦都不可能在不得罪列強的情況下舒舒服服的拿到這些東西。而一旦得罪了這些列強,再加上雙方的人種、文化之間的詫異,很可能就會遭受到列強的合夥報復,一旦遇到了那種情況,如果聯邦國內都是一些依靠價格、數量增加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那麼結果可能就會很糟。如果聯邦國內的出口商品都是同類商品中技術含量很高或者有着壟斷地位的商品,那麼遇到經濟制裁或者貿易戰爭的機會就可能很低,因爲這些商品全是各國不可或缺的,除了南海聯邦別無分號。

除了這個聯邦內部的需求之外,在羅德島建立商品集散中心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利用土耳其和巴勒斯坦猶太人領地內的大量質優價廉的勞動力,使得這些商品的價格更低或者利潤空間更大,從而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另外,這個集散地還能爲土耳其和猶太人聚居地提高大量的勞動崗位,不管是對於南海聯邦、土耳其政府還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來說,都是一個三贏的局面,何樂而不爲呢。

最後,劉芾還藏了點私心,他還是對這個戰略要地念念不忘,因此,他打算在建立民用港口和機場的時候,稍微的改動一下,把民用港口和機場都按照軍用的標準來建設,當然在外表上看起來還得是民用的。然後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把部分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安保人員都換成預備役或者現役軍人,這樣一來,在需要的時候,這個島上的大部分設施都可以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南海聯邦政府的海外海空軍基地,對於未來有可能會爆發的歐洲大戰也算是一步暗棋了。

除了以上的三個好處之外,南海聯邦在意大利政府,或者說墨索里尼這個獨裁者最困難的時候伸手幫了一把,這種雪中送炭式的人情還是比較值錢的,不管怎麼說,在下一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續簽問題上,意大利政府肯定要還南海聯邦一個人情,所以,這也符合劉芾一貫主張的分化敵人、增加朋友的長期策略。

儘管劉芾已經小心再小心,但是多德卡尼斯羣島的位置實在是太顯眼了,當意大利政府宣佈以此羣島50年的使用權來換取南海聯邦的20億美元貸款之後,英法希三國直接就向意大利政府提出了抗議,英國人甚至用禁止意大利政府的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來威脅意大利政府放棄這個傷害了整個歐洲的協議。但是墨索里尼這個納粹創始人那會這麼容易就屈服,意大利政府直接發出了通告,並在通告中直接指出,那個國家能夠以同樣的利息和還款期貸給意大利政府一半的錢,意大利政府就把這個島以同樣的條件租給它!(未完待續……)

第62章 遷都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94章 榜樣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7章 核反應堆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3章 親王喬治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18章 空襲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70章 建國(二)第47章 民國(三)第3章 宣戰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57章 B-17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2章 遷都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71章 戰略轟炸第71章 戰略轟炸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3章 羅莎莉亞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6章 抓苦力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章 聯合調查第61章 佈網(二)第22章 水下幽靈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67章 核反應堆第61章 名不副實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3章 世界輿論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83章 波卡特洛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1章 夜戰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8章 辛亥革命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36章 賭贏了第68章 制度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7章 北歐亂第23章 歐洲第46章 民國(二)第143章 車禍(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61章 名不副實第39章 金牌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11章 裁決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4章 闖關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8章 備戰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23章 歐洲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6章 妥協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62章 佈網(三)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1章 戰備(一)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
第62章 遷都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94章 榜樣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7章 核反應堆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3章 親王喬治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18章 空襲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70章 建國(二)第47章 民國(三)第3章 宣戰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57章 B-17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2章 遷都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71章 戰略轟炸第71章 戰略轟炸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3章 羅莎莉亞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6章 抓苦力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章 聯合調查第61章 佈網(二)第22章 水下幽靈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67章 核反應堆第61章 名不副實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3章 世界輿論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83章 波卡特洛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1章 夜戰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8章 辛亥革命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36章 賭贏了第68章 制度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7章 北歐亂第23章 歐洲第46章 民國(二)第143章 車禍(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61章 名不副實第39章 金牌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11章 裁決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4章 闖關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8章 備戰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23章 歐洲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6章 妥協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62章 佈網(三)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1章 戰備(一)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