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捉對廝殺

此時的蘇聯紅軍西方軍區司令員巴普洛夫大將並不瞭解戰局的全部狀況,爲了收集前線的準確情報他不得不去收聽德國廣播,而且開戰之後不久,他離開了司令部而跑到了下面的一個集團軍裡去,使得本來就指揮混亂的西方軍區部隊更亂套了。

面對德軍的兇猛進攻,蘇聯最高統帥部這時候也是瞎指揮,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最高統帥部向前線各軍區下令,讓它們的部隊進行反擊,於是巴普洛夫大將開始安排已經被包圍的紅軍4個野戰集團軍和6個機械化軍向着德國邊境方向進行反突擊。

其實要是真的能進行一次有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的反突擊也不是個壞主意,但是此時的蘇聯紅軍互相之間都已經失去聯絡,反突擊的命令下達到前線部隊的時間都不一樣,所以這些蘇聯紅軍居然是一波又一波的逐次向德軍陣線發起了反衝鋒,這種自殺一樣的行爲讓處在德軍包圍圈中的蘇軍在短短几日之內就受到了重創。

當巴普洛夫大將覺出這種進攻是徒勞無功的時候,他還不能馬上安排撤退,還得向最高統帥部申請,在得到允許之後,巴普洛夫才下令讓西方軍區的部隊全線向第二條防線撤退。在戰爭中,進攻很難,但是撤退更難,就算是那些優秀的將領,也不敢保證自己的部隊在撤退時會進行的井然有序。

但是這時的蘇聯紅軍中已經沒有什麼優秀將領了,有的只是那些揮舞着手槍讓士兵們不許後退的政委和人民委員。可是這些連戰場都沒上過的指揮員們現在甚至還不如一名老兵沉着。面對着德軍機械化兵團的靈活穿插進攻,原本應該是交替掩護的戰略退卻很快就演變成了戰略潰退。

潮水一樣從前線跑回來的蘇聯紅軍根本就來不及在明斯克的第二條戰線上站穩腳跟,緊接着又讓德軍的裝甲集團和摩托化步兵給沖垮了,他們只得繼續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跑,可是這時古德里安和霍特的兩支裝甲集團已經攻克了明斯克,關上了向東的通道。

一下子兜住了60多萬蘇聯軍隊,德軍中央集團軍羣在比亞維斯托克和沃爾科維斯克這兩個地區形成了2個包圍圈,準備進行收網工作。但是裝甲集團一下子突進蘇聯境內200多公里,後面的步兵集團卻無法跑得那麼快,以至於在這個包圍圈上。還有很多地方是大漏洞。德軍來不及彌補。

在包圍圈中的蘇聯紅軍失去了大部分重裝備,但是他們還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給德軍也造成了不少麻煩,從而使得一部分蘇軍從大大小小的漏洞中突出了包圍圈。依靠着雙腳繼續向東邊的斯摩棱斯克方向撤退。

開戰兩週之後。也就是6月15日。包圍圈被徹底關閉了,此時包圍圈中的蘇軍已經彈盡糧絕,無法在繼續突圍。只能向德軍投降。西方軍區的60多萬蘇聯紅軍,最終只逃出去20多萬人,其它的除了戰死就是被德軍俘虜了,白俄羅斯不部分地區都沒德軍佔領,包括其首府明斯克。

更讓斯大林擔憂的是,蘇聯並沒有準備第三條防線,這樣一來,德軍等於是一舉擊破了蘇軍的兩條防線,直接面對的就是莫斯科的西大門,斯摩棱斯克。

除了在白俄羅斯境內蘇軍遭到了很大打擊之外,在北線和南線兩個方向,德軍的進展都還算比較順利。北方集團軍羣已經佔領了普斯科夫,從這裡到列寧格勒只有200多公里,而且地形也開始變得平坦起來。南方集團軍羣已經攻佔了日托米爾,距離基輔只有100多公里。

相比之下,德國南方集團軍羣的進攻阻力更大一些,它們面對的是蘇聯紅軍的烏克蘭軍區,這是蘇聯16個軍區中最大的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一個,由謝苗.米哈伊洛維奇.布瓊尼元帥指揮。這位布瓊尼元帥是蘇聯紅軍中成功躲過大清洗的2位元帥之一,另一位是伏羅希洛夫元帥。

布瓊尼元帥是個哥薩克騎兵出身,在沙皇時代就曾經獲得過“聖喬治”勳章,在蘇聯的國內戰爭時期,他率領着他的哥薩克騎兵打敗了白匪軍,爲蘇聯立下過汗馬功勞。在作者搜到的關於他的資料中,一部分說他是個老派的職業軍人,不參與政治,所以躲過了大清洗,另一部分說他與斯大林私交比較好,忠心於斯大林,所以才得以保存下來,至於那個是真那個是假,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查吧。

不管怎麼說吧,這位布瓊尼元帥面對德軍的突襲表現得還算可以,至少比其它軍區對德軍造成了更多的阻礙。而且這位老元帥還有很多NB的學生和手下,比如鐵木辛哥、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葉廖緬科、巴格拉米揚等,照這種情況看,他應該也不是一個光靠關係混上來的飯桶元帥。

但是面對着德軍的空中優勢和裝甲優勢,基輔的蘇軍也只能是說且戰且退,沒有大規模潰敗而已,另外烏克蘭那些縱橫的河流和沼澤地,也爲蘇軍提供了一些防禦的便利,給德軍的進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德國突然進攻蘇聯,並且優勢非常明顯,這讓同盟國陣營感覺到壓力更大了,丘吉爾原本指望着羅斯福能夠向英國和蘇聯提供足夠的裝備和戰爭物資,以便讓蘇聯在陸地上拖住德國軍隊,而英國就可以騰出手來,一面鞏固它在地中海的交通要道,一面對德國進行海上封鎖,消弱德國的戰爭潛力。

但是南海聯邦突然進攻了美國本土,還用很短的時間就把美國的西海岸攪得一片混亂,這讓美國政府就不得不減小了對蘇聯和英國的戰爭援助,用於自己國內的軍備生產,等於把大部分實力都用於對抗南海聯邦的入侵方面,無法再大規模插手歐洲戰局。

失去了美國的大部分援助,英國只能憑藉海軍優勢牢牢的把握住地中海的航線安全,然後與意大利和德國軍隊在北非戰場上拼消耗,一點也幫不上蘇聯人了,現在的戰爭格局變成了德國與蘇聯直接對抗、英國與意大利和德軍在北非地中海對抗、而南海聯邦與美國在北美大陸上對抗,基本是誰也騰不出手去幫助其它戰場上的盟友。

除此之外,在中東地區的異色列和南美地區的智利也不甘寂寞,它們分別向自己周圍的有利益衝突的國家展開了進攻,異色列正在進攻法國的勢力地區敘利亞,智利已經把玻利維亞打得快滅國了,巴西政府已經向智利政府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不馬上停止對玻利維亞的進攻,巴西軍隊就要越過波巴邊境,與智利軍隊開戰了。

此時的英國和美國都沒有閒心去管什麼敘利亞和巴西了,它們自己國內還在捱揍,只要不去碰蘇伊士和巴拿馬這兩條運河,就只能先眼看着異色列和智利把原屬於英國和美國的勢力地區給攪亂。

目前唯一還沒有捲入戰爭的就是亞洲的中部和東南部,還有就是非洲的中南部。但是在東亞,英國在印度殖民地東南側也是部署了大量的軍隊,不過這些軍隊主要是防止南海聯邦對印度和緬甸進行突襲,在英國人看來,印度這邊可千萬不能再挑起任何戰爭了,如果失去而來印度這塊殖民地,英國的老百姓還能不能喝上下午茶都成問題了。(未完待續……)

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68章 制度第27章 大阪師團第145章 33號舞伴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22章 水下幽靈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8章 越亂越好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36章 眼紅第69章 佔領西雅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2章 佈網(三)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2章 移民潮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8章 中立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章 戰爭擴大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51章 戰備(一)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23章 三路並進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79章 南美ABC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3章 波卡特洛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11章 裁決第106章 妥協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5章 機羣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2章 以戰代練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3章 革命(一)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04章 博弈第7章 吃虧是福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06章 妥協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46章 民國(二)第74章 國防(二)第13章 羅莎莉亞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66章 重典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4章 遲來的婚禮
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68章 制度第27章 大阪師團第145章 33號舞伴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22章 水下幽靈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8章 越亂越好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36章 眼紅第69章 佔領西雅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62章 佈網(三)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32章 移民潮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8章 中立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章 戰爭擴大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51章 戰備(一)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23章 三路並進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79章 南美ABC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3章 波卡特洛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11章 裁決第106章 妥協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5章 機羣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2章 以戰代練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43章 革命(一)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104章 博弈第7章 吃虧是福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06章 妥協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46章 民國(二)第74章 國防(二)第13章 羅莎莉亞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66章 重典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4章 遲來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