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

“這個國家就是你的追求,你在當時就在爲現在做準備,這點你瞞不了我,因爲我記得你的很多決定和命令,那些東西在當時看來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現在回過頭看一看,那些準備又都是必須的,所以,我慢慢的也同意了大衛對你的看法,你不是一個普通人,大衛說你在每個月的月圓之日,都會長出一對翅膀和一對角……哈哈哈哈。”海倫娜說着說着就跑偏了,最後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衝着劉芾擺手,算作告別,跌跌撞撞的離開了總統府。

“……都是tm2貨,兩口子一個德行。”正努力擺出一副成功人士的微笑,等待着讚美的劉芾,突然得到了這麼一個評價,就好像說完一段相聲而下面的觀衆都不笑一樣,恨得把後世的粗口都爆了出來。

3名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當天晚上就登上一艘郵輪,返回了美國,在郵輪上,他們就向紐約的總部發出了一封加密電報,而隨着這封電報的發出,散佈在世界各地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也踏上了前往紐約總部的旅程,他們將召開理事會,對這3名理事帶回來的南海聯邦政府的2條建議進行投票。

不得不說的是,這個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作爲一個民間團體,效率遠超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只用了11天的時間,理事會就得出了最終的裁定,然後。依舊是這3名理事帶着理事會的決定又返回了向陽市。

見面的地點還是在劉芾的總統府三樓書房,參加會議的人也還是劉芾、海倫娜和那3名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不過這一次的談話內容和氣氛就和上次不太一樣了。3名理事帶來了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最後決定:基本同意劉芾提出的第二條建議,具體事宜另行協商。

對於這種明知道是牛角尖還非要鑽的執着,劉芾也說不出是堅持還是盲目,不過既然自己提出了二選一的題目,人家也從這個二里面選出來一個一,剩下的就沒什麼可抱怨的了,費勁就費勁吧,他們自己都不嫌費勁。幫忙的人也就湊合點吧。

現在。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土耳其政府的態度,這個工作劉芾已經提前做好了,土耳其人聽說南海聯邦政府要在自己的國土上租用一塊地方給猶太人當移民的基地,就知道南海聯邦葫蘆裡打算賣那味藥了。作爲巴勒斯坦多年的統治者。土耳其人對巴勒斯坦那塊土地上所發生很多事情都是瞭如指掌。

不管是因爲對南海聯邦的軍事援助的回報。還是出於對給英法兩國找麻煩的支持,土耳其新政府很痛快的答應了南海聯邦的請求,但是又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發生在那塊地方的一切事情土耳其政府都不會承認與自己有關,南海聯邦政府也不能以政府的名義進入那塊土地,如果英法等國對此地向土耳其政府提出了抗議,那麼土耳其軍隊就有可能進入該地區干涉,到時候不管是猶太人和南海聯邦的人員,都必須聽從土耳其政府的安排。

其實說這麼半天,土耳其政府的態度就是一句話“收錢的事情我來,出事以後你們自己扛。”

錢的問題對於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當土耳其政府答應了南海聯邦的請求之後,首批500萬美元的租金就由那家設立在向陽市的猶太人銀行轉到聯邦政府賬戶上。

這次土耳其政府答應租借給聯邦政府的是一個港口小城,德爾特約爾。這座小城位於土耳其南部,瀕臨地中海,離敘利亞邊境不遠,在奧斯曼帝國時期,這裡是曾經是有一座小型的造船廠,不過早就荒廢了,但是碼頭和廠房還都在,稍加休整,就可以停靠幾千噸的海輪。

按照劉芾的計劃,內務部將會派出一批穆斯林特工,利用其身份經由土耳其或者蘇聯轉道抵達巴勒斯坦,並在當地購買土地進行農墾。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則會挑選一些合適的猶太人家庭有組織的由土耳其入境,然後聚集到德爾特約爾來,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由聯邦海軍的潛艇負責把這些人偷偷的送到巴勒斯坦沿海,再由巴勒斯坦當地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成員安排這些人到那些已經被猶太人或者聯邦特工買下來的農場中居住工作。

這是劉芾計劃中暗的一方面,在明的另一方面,南海聯邦將應其國內部分猶太居民的要求,向英法美等國提出允許猶太人有秩序的返回巴勒斯坦的提議,並把這個提議與續簽《華盛頓海軍條約》掛鉤,逼迫英國和法國政府同意在巴勒斯坦劃出一個區域成爲猶太人定居區,這樣,猶太人在該區域就可以獲得合法身份,而那些偷渡過去的人,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了當地的正式居民。

經過這一明一暗兩方面同時發動,按照劉芾的預計,每年前往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將會達到5至8萬左右,經過2到3年的移民,巴勒斯坦地區就會有近40萬猶太人居住。按照當時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數量,雙方的居民數量比已經可以達到1:4甚至1:3,而雙方的衝突肯定也會不斷加強,由聯邦軍隊武裝和訓練的猶太民兵們肯定會在衝突中佔據上風,這樣一來,英國人就難免要介入其中,只要英國人一插手,那麼南海聯邦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按照之前幾國之間簽訂的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設立定居區對英國人加以阻攔,並最終迫使英國人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在這個計劃中,還有2個不明確的地方需要南海聯邦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去共同努力爭取,其一就是即使南海聯邦用《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續簽與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定居的提案掛鉤,強迫英法美等國同意這個提案,但是也存在英法美等國最終拒絕的可能;其二就是在這個計劃中,南海聯邦政府還需要多一個幫手,或者說少一個敵人,那就是美國政府,如果美國政府能在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這個提案中稍微偏向南海聯邦一點,那麼這個提案通過的機率就會成倍增加,在如果美國政府如果能在英國人插手巴勒斯坦民族爭鬥的時候,贊同或者不反對南海聯邦政府提出的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國家的提議,那麼英國人很可能由於找不到幫手來對抗南海聯邦而選擇妥協。

在說服美國政府這個任務上,劉芾坦言自己幫不上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什麼忙,這個任務需要他們動用他們的能力與關係去自行公關,但是劉芾非常看好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遊說美國政府的前景,畢竟這個組織以美國作爲他們的大本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些猶太人不僅在經濟、學術上深深的影響着美國政府,他們在宗教上更是受到了美國基督教派,尤其是福音教派的支持,在美國這樣一個以基督教爲主的國家裡,千萬不能小看宗教勢力的影響。

最先發力的既不是南海聯邦政府,也不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而是由大衛控制的2家美國報紙,在1924年1月,剛剛過完新年,《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同時在頭版頭條登出了一篇關於猶太人希望返回他們的故土的文章,就在很多人美國人開始查地圖打算找一找巴勒斯坦這個地區到底在什麼地方的時候,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又接着在這兩份報紙上刊登了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團結起來,恢復猶太國家的文章,在這片文章中,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點名批評了英國政府爲了其在中東的利益而壓制猶太人返回家園的做法。(未完待續……)

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7章 拉燈彈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2章 海南島(四)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75章 國防(三)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44章 革命(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48章 崩盤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72章 誘餌(一)第30章 Z字旗第32章 國際聯盟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38章 辛亥革命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4章 闖關第2章 以戰代練第9章 遇襲第77章 他的理想第50章 飛機二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35章 皇家海軍第143章 車禍(二)第23章 歐洲第45章 民國(一)第18章 西線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51章 戰備(一)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73章 誘餌(二)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51章 戰備(一)第22章 問題(三)第32章 奧運會第21章 夜戰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57章 波及亞洲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80章 攻心戰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38章 珍珠港第54章 仇恨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0章 決死空襲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38章 珍珠港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章 談判第43章 投降第73章 誘餌(二)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88章 增兵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29章 勢均力敵第76章 貴族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54章 烏合之衆
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7章 拉燈彈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42章 海南島(四)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75章 國防(三)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44章 革命(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48章 崩盤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72章 誘餌(一)第30章 Z字旗第32章 國際聯盟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38章 辛亥革命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4章 闖關第2章 以戰代練第9章 遇襲第77章 他的理想第50章 飛機二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35章 皇家海軍第143章 車禍(二)第23章 歐洲第45章 民國(一)第18章 西線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51章 戰備(一)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78章 撒達母炮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73章 誘餌(二)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51章 戰備(一)第22章 問題(三)第32章 奧運會第21章 夜戰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57章 波及亞洲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80章 攻心戰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38章 珍珠港第54章 仇恨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40章 決死空襲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38章 珍珠港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章 談判第43章 投降第73章 誘餌(二)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88章 增兵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29章 勢均力敵第76章 貴族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54章 烏合之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