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

“這個國家就是你的追求,你在當時就在爲現在做準備,這點你瞞不了我,因爲我記得你的很多決定和命令,那些東西在當時看來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現在回過頭看一看,那些準備又都是必須的,所以,我慢慢的也同意了大衛對你的看法,你不是一個普通人,大衛說你在每個月的月圓之日,都會長出一對翅膀和一對角……哈哈哈哈。”海倫娜說着說着就跑偏了,最後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衝着劉芾擺手,算作告別,跌跌撞撞的離開了總統府。

“……都是tm2貨,兩口子一個德行。”正努力擺出一副成功人士的微笑,等待着讚美的劉芾,突然得到了這麼一個評價,就好像說完一段相聲而下面的觀衆都不笑一樣,恨得把後世的粗口都爆了出來。

3名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當天晚上就登上一艘郵輪,返回了美國,在郵輪上,他們就向紐約的總部發出了一封加密電報,而隨着這封電報的發出,散佈在世界各地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也踏上了前往紐約總部的旅程,他們將召開理事會,對這3名理事帶回來的南海聯邦政府的2條建議進行投票。

不得不說的是,這個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作爲一個民間團體,效率遠超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只用了11天的時間,理事會就得出了最終的裁定,然後。依舊是這3名理事帶着理事會的決定又返回了向陽市。

見面的地點還是在劉芾的總統府三樓書房,參加會議的人也還是劉芾、海倫娜和那3名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理事,不過這一次的談話內容和氣氛就和上次不太一樣了。3名理事帶來了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的最後決定:基本同意劉芾提出的第二條建議,具體事宜另行協商。

對於這種明知道是牛角尖還非要鑽的執着,劉芾也說不出是堅持還是盲目,不過既然自己提出了二選一的題目,人家也從這個二里面選出來一個一,剩下的就沒什麼可抱怨的了,費勁就費勁吧,他們自己都不嫌費勁。幫忙的人也就湊合點吧。

現在。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土耳其政府的態度,這個工作劉芾已經提前做好了,土耳其人聽說南海聯邦政府要在自己的國土上租用一塊地方給猶太人當移民的基地,就知道南海聯邦葫蘆裡打算賣那味藥了。作爲巴勒斯坦多年的統治者。土耳其人對巴勒斯坦那塊土地上所發生很多事情都是瞭如指掌。

不管是因爲對南海聯邦的軍事援助的回報。還是出於對給英法兩國找麻煩的支持,土耳其新政府很痛快的答應了南海聯邦的請求,但是又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發生在那塊地方的一切事情土耳其政府都不會承認與自己有關,南海聯邦政府也不能以政府的名義進入那塊土地,如果英法等國對此地向土耳其政府提出了抗議,那麼土耳其軍隊就有可能進入該地區干涉,到時候不管是猶太人和南海聯邦的人員,都必須聽從土耳其政府的安排。

其實說這麼半天,土耳其政府的態度就是一句話“收錢的事情我來,出事以後你們自己扛。”

錢的問題對於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當土耳其政府答應了南海聯邦的請求之後,首批500萬美元的租金就由那家設立在向陽市的猶太人銀行轉到聯邦政府賬戶上。

這次土耳其政府答應租借給聯邦政府的是一個港口小城,德爾特約爾。這座小城位於土耳其南部,瀕臨地中海,離敘利亞邊境不遠,在奧斯曼帝國時期,這裡是曾經是有一座小型的造船廠,不過早就荒廢了,但是碼頭和廠房還都在,稍加休整,就可以停靠幾千噸的海輪。

按照劉芾的計劃,內務部將會派出一批穆斯林特工,利用其身份經由土耳其或者蘇聯轉道抵達巴勒斯坦,並在當地購買土地進行農墾。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則會挑選一些合適的猶太人家庭有組織的由土耳其入境,然後聚集到德爾特約爾來,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由聯邦海軍的潛艇負責把這些人偷偷的送到巴勒斯坦沿海,再由巴勒斯坦當地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成員安排這些人到那些已經被猶太人或者聯邦特工買下來的農場中居住工作。

這是劉芾計劃中暗的一方面,在明的另一方面,南海聯邦將應其國內部分猶太居民的要求,向英法美等國提出允許猶太人有秩序的返回巴勒斯坦的提議,並把這個提議與續簽《華盛頓海軍條約》掛鉤,逼迫英國和法國政府同意在巴勒斯坦劃出一個區域成爲猶太人定居區,這樣,猶太人在該區域就可以獲得合法身份,而那些偷渡過去的人,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了當地的正式居民。

經過這一明一暗兩方面同時發動,按照劉芾的預計,每年前往巴勒斯坦的猶太移民將會達到5至8萬左右,經過2到3年的移民,巴勒斯坦地區就會有近40萬猶太人居住。按照當時巴勒斯坦地區阿拉伯人的數量,雙方的居民數量比已經可以達到1:4甚至1:3,而雙方的衝突肯定也會不斷加強,由聯邦軍隊武裝和訓練的猶太民兵們肯定會在衝突中佔據上風,這樣一來,英國人就難免要介入其中,只要英國人一插手,那麼南海聯邦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按照之前幾國之間簽訂的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設立定居區對英國人加以阻攔,並最終迫使英國人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在這個計劃中,還有2個不明確的地方需要南海聯邦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去共同努力爭取,其一就是即使南海聯邦用《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續簽與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定居的提案掛鉤,強迫英法美等國同意這個提案,但是也存在英法美等國最終拒絕的可能;其二就是在這個計劃中,南海聯邦政府還需要多一個幫手,或者說少一個敵人,那就是美國政府,如果美國政府能在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這個提案中稍微偏向南海聯邦一點,那麼這個提案通過的機率就會成倍增加,在如果美國政府如果能在英國人插手巴勒斯坦民族爭鬥的時候,贊同或者不反對南海聯邦政府提出的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國家的提議,那麼英國人很可能由於找不到幫手來對抗南海聯邦而選擇妥協。

在說服美國政府這個任務上,劉芾坦言自己幫不上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什麼忙,這個任務需要他們動用他們的能力與關係去自行公關,但是劉芾非常看好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遊說美國政府的前景,畢竟這個組織以美國作爲他們的大本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些猶太人不僅在經濟、學術上深深的影響着美國政府,他們在宗教上更是受到了美國基督教派,尤其是福音教派的支持,在美國這樣一個以基督教爲主的國家裡,千萬不能小看宗教勢力的影響。

最先發力的既不是南海聯邦政府,也不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而是由大衛控制的2家美國報紙,在1924年1月,剛剛過完新年,《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同時在頭版頭條登出了一篇關於猶太人希望返回他們的故土的文章,就在很多人美國人開始查地圖打算找一找巴勒斯坦這個地區到底在什麼地方的時候,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又接着在這兩份報紙上刊登了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團結起來,恢復猶太國家的文章,在這片文章中,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點名批評了英國政府爲了其在中東的利益而壓制猶太人返回家園的做法。(未完待續……)

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3章 歐洲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36章 蘇德宣戰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6章 抓苦力第86章 險勝第73章 國防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30章 日本沉沒第54章 仇恨第39章 金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75章 國防(三)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24章 伯爵莊園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3章 基礎建設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36章 摩拳擦掌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111章 裁決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4章 冰箱第8章 三路並進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9章 飛機第11章 海戰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135章 大訂單第33章 挑事專家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8章 有些準備第24章 伯爵莊園第62章 巴頓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44章 革命(二)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6章 戰略轟炸第62章 遷都第28章 以日製日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章 德奧統一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06章 妥協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章 以戰代練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51章 戰備(一)第34章 偷襲成功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54章 活話劇(二)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
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3章 歐洲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36章 蘇德宣戰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6章 抓苦力第86章 險勝第73章 國防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30章 日本沉沒第54章 仇恨第39章 金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75章 國防(三)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24章 伯爵莊園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3章 基礎建設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36章 摩拳擦掌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111章 裁決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4章 冰箱第8章 三路並進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9章 飛機第11章 海戰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135章 大訂單第33章 挑事專家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8章 有些準備第24章 伯爵莊園第62章 巴頓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44章 革命(二)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6章 戰略轟炸第62章 遷都第28章 以日製日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章 德奧統一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06章 妥協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章 以戰代練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51章 戰備(一)第34章 偷襲成功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54章 活話劇(二)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